中國商報/中國商網12月10日上午,「雙循環背景下的新渠道圓桌會議」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順聯集團副總裁張晨發表了演講,張晨表示:「新渠道需要具備四個能力,即複合力、轉化力、服務力、爆發力。」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夥伴們、老師們,上午好!
順聯集團已有30多年的歷史,它是到目前為止廣東佛山商業服務業的第一品牌,在佛山有一批的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比較有特點的是,佛山的家居市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家居集中展示地。
疫情對於貿易和零售的影響大與小的問題,我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今年五星級酒店整體的效益下滑比較大,因為出差人少了。不只是我們,整個行業都是如此。但是,目前我們的各個購物中心現在已經在陸續恢復,今年可能不會產生真正大的影響。
新渠道這個概念跟新零售一樣都是相對的概念,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因為自打有了渠道,零售每年都在創新,只不過現在所說的新渠道可能更多的是結合現在的,尤其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包括一些市場的特點,所以是做的渠道創新。
新渠道需要具備四個能力:複合力、轉化力、服務力、爆發力。
第一,複合力。新的渠道怎麼樣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複合或者是通過一些迭代升級,然後把原有的渠道附加新的功能和新的作用,這是我們絕大部分的企業應該要做的,也是最節省成本的。
第二,轉化力。家居這個行業目前來說還是脫離不了線下,因為是大件、要體驗,線上的服務怎麼做呢?包括現在很多物流企業也在涉足家居行業的物流倉儲配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一直在探索。我們知道真正的物流行業送一件貨要層層分包,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運力最節省。但是,家居行業最怕的就是層層分包,家居最好的是點對點,只要有一次周轉就可能有損耗,這種損耗不像其他東西降價還可以賣,買一個家居幾萬塊錢,如果磕碰一點買家就不願意買了,這是行業的特點。
很多領域靠公域流量引流,靠的是產品設計、靠各種宣傳手段。越是這種隨機性、衝動性的消費,或者是利用工具流量的消費,更需要去引導,讓人產生興趣。但是家居行業恰恰不是這種情況,家居行業是二房東,真正的經營者還不像電器,就缺乏場景設計的基因,這就是之所以幹不好的原因。我們自己的私域流量可能在我們手裡效果體現不大,為什麼?因為你的轉發率不夠。
第三,服務力。有的時候服務的精準度不夠,我前一段時間反思一個問題,每年「3·15」提出的問題最多的是家居行業,而家居行業裡面產品質量問題並不多,還是服務的問題比較多,很多企業每年「3·15」都會提出一些服務創新,通過一些手段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因為消費者是上帝,有消費者了才能存活下去,這兩年市場不好做的時候,我們反過來想想,我們做了這麼多年的事情,商場沒有給交租金的上帝做任何的服務,都是針對進入商場的人進行服務,但是讓你的經銷商、最親密的夥伴替你交錢,這個過程當中還要攔腰砍一刀,我們把真正最直接的上帝卡死了,我們的服務對象,怎麼選擇服務對象,怎麼提高服務力,渠道匹配原有的服務動能,當疊加了新的業務,新的模式,新的業態,新的思想的時候,你們是不是配合好了,如果把新渠道做好,我們的服務力也非常有力。
第四,爆發力。厚積薄發是我們需要團結很多的同行,有共同願望的人凝聚一起創造一個新的事件,一個新的平臺,一個新的模式。很多傳統的企業家天天還是喊著共享經濟、分享經濟,但是他做的是什麼呢?一旦做起來還是想一家獨大。我以前做過這麼多傳統的線下的連鎖渠道,那個時候渠道為王。但是現在這個時候我們想做一個事情,包括很多人說我們想做一個平臺,我可以共享,可以分享,但是我發現都停在口頭。我們說渠道創新,服務創新,很多企業家、老闆其實腦子裡還沒有轉過來,我相信再不轉過來的話新渠道不可能存在。
我們現在也在做一個新型的裝備業務,下一步我希望幾年之內能上市,但是這個平臺需要各個方面的合作。我們既然要做一個平臺,就把所有的利潤都分享出去,把所有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拋磚引玉,我也想聽聽大家給我們的建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