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超一言難盡:新政利弊共存 重罰標準不一

2020-12-2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隨著上周末聯賽最後一輪比賽的結束,2017賽季中超聯賽已經落下了帷幕。「亂世中超」的說法早已被大家熟知,但仔細比較之下,似乎只有今年的聯賽才特別符合這一說法,因為今年的「亂」,不僅僅體現在成績的競爭上,更體現在聯賽整體運營、管理等多方面。從年初的U23新政、外援限制政策,到聯賽下半段的「轉會調節費」,乃至貫穿了整個賽季的一張張重磅罰單,都讓2017賽季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歷史上,以獨特的方式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一頁。

新政利弊共存

今年年初,中國足協頒布了有關U23新政的具體措施,即在2017賽季中超、中甲聯賽中,上場運動員名單中應列入至少兩名U23國內運動員(1994年1月1日後出生),其中一名U23國內運動員應為首發運動員。也就是說比賽18人大名單中必須有兩名U23球員,而且必須有一個U23球員是首發球員。

受益於這項政策,我們的確在今年的聯賽舞臺上見到了一大批極具實力的U23球員,天津權健的劉奕鳴、鄭達倫,廣州富力的黃政宇,河南建業的胡靖航,重慶當代力帆的南松以及北京中赫國安的巴頓都是這個賽季U23球員當中的佼佼者,當然還有從中甲聯賽直接晉升國家隊的北京人和小將鄧涵文。即便沒有U23新政的出臺,這些球員的能力也足夠立足中超聯賽,但從客觀上來說,這項政策畢竟是對年輕球員的成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這項政策對於年齡段的限制,也催生了許多衍生問題,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球員成長期過短。說得通俗一點,一旦今年還在適齡階段的U23球員無法在球隊中立足,明年立刻就會面臨失業的風險。與此同時,許多原本在球隊當中能夠佔據主力位置的非U23球員卻因為這項政策面臨坐冷板凳甚至是失業的風險。

日前,足協已經宣布明年的中乙聯賽正式「擴軍」,隨著各級別聯賽體系的形成以及俱樂部數量的增加,中國職業聯賽將會逐漸形成足夠的體量和容量來容納逐漸增長的球員數量。但對於聯賽的監督和管理,依然是保障球員權益的重要環節,而這也將是新加入職業聯賽的俱樂部以及聯賽管理者需要警惕的環節。

為了限制不斷溢價的外援轉會市場,足協在頒布U23新政的同時,也頒布了外援限制政策,即本賽季一直實行的「三人制」政策(註冊外援4人,每輪上場3人次)。從本賽季的過程來看,無論是爭冠集團、第二集團還是保級集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這一政策的影響。這是由於足協在出臺此項政策時,各家俱樂部基本完成了外援引進和技戰術體系打造的工作,而一紙新政的出臺使得球隊的許多工作都面臨重來的局面。在政策出臺時間的合理性方面,中國足協還需要對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把控,保證職業聯賽的有序推進不受影響。

重拳頻出的標準是什麼?

本賽季,中國足協加強了2017賽季裁判員的判罰尺度以及對於違規球員的處罰力度。於是,就有了本賽季中超創紀錄的100多張罰單和總金額高達276萬元的罰款。涉及球員、教練、俱樂部官員的禁賽多達247場,16家俱樂部有15家受到處罰,只有河北華夏幸福俱樂部沒有被處罰過,這都創下了中超的歷史紀錄。

雖然今年聯賽當中過多的罰單對於今年聯賽的爭冠、保級以及亞冠資格爭奪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在聯賽監督和管理方面,中國足協並沒有做錯什麼。在聯賽水平越來越高的今天,對於成績的單方面追求早就不該是聯賽運營者關注的唯一終點。更何況,今年聯賽的半數罰單都指向了球員在賽場上的犯規和暴力行為。

但對於中國足協而言,處罰尺度統一了嗎?從秦升踩踏事件的停賽半年,到奧斯卡不理智舉動的停賽8場,再到張稀哲掌摑陳雷的12場,中國足協的處罰標準到底是什麼?我們似乎在閱讀了相關文件之後,依然沒有辦法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再者,處罰,是聯賽監督和管理工作唯一的手段嗎?每輪聯賽過後,我們都能看到中國足協開出的一波又一波的罰單,但在這些罰單出臺之後,中超聯賽的暴力場面,真的有所收斂了嗎?

這一切,目前依然沒有答案。

相關焦點

  • 中超新政的謬論:中超與其把錢投入到大牌球星,不如放在青訓
    外援稅後300萬歐元年薪這個數字,也讓所謂的大牌從此跟中超說拜拜,我們也看到佩萊,扎哈維,胡爾克,特謝拉等大牌接連離開中超,中超第一階段的新政已經達到去泡沫化的目的,內援從誇張的一年稅後2000多萬,國腳稅後1000多萬的年薪撿到稅前1200萬歐元,就算全隊有十幾個國腳,他的年薪也不過2個億左右。這一次限薪和投資帽,基本上屬於過猶不及。
  • 熱議中超新政:稅後年薪300萬,對中國聯賽足夠
    北京時間12月25日,2020賽季中超聯賽政策頒布,各路媒體人紛紛發表自己看法。記者陳永:目前新政都是常規性的,限制U21薪水可能有圈內人士建議,但我覺得應該加一條,如果成為國腳(參加國際足聯和亞足聯正式比賽),或打進世青賽,則取消限制! 我給過往的新政都評分了,0-5分都有,但這個政策我給了-5分,毒瘤政策!!!!!!
  • 中超外援新政與世界足球脫軌!300萬歐年薪能吸引什麼級別的外援
    中超外援新政與世界足球脫軌!300萬歐年薪能吸引什麼級別的外援 在中國足協召開的職業聯賽新政說明會上,備受關注的2020賽季中超聯賽新政終於出爐。由於中國成為2021年世俱杯的主辦國,中超有兩支球隊有望參加該項賽事。
  • 熱議中超新政:距離外援限薪還有6天,稅後300萬歐能買誰?
    媒體人姬宇陽:U21限薪的這個出場標準的豁免補丁非常重要。當然,設置出場標準場次,我覺得更合理的方式是採取梯級標準!不要一刀切,看字面意思不達標年薪最多30萬,達標就是上限1000萬。假如某年輕球員再打兩場將會達到不限薪的標準。俱樂部會不會找個理由對他短期雪藏呢?
  • 中超頂薪是K聯賽300倍 新政能讓"瘋狂年薪"降火嗎?
    中超頂薪是K聯賽300倍 新政給高薪降溫?近日,韓國職業足球聯盟公布了K1、K2聯賽球隊及球員的具體年薪情況。其中K聯賽霸主全北現代是K聯賽支出年薪最高的俱樂部,而在韓國本土球員排行榜上,前5名也有4位來自全北現代。
  • 義大利經紀人談中超新政:這是一次極其徹底的改變
    義大利經紀人談中超新政:這是一次極其徹底的改變今天一個非常了解中超轉會市場的義大利經紀人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了中超新政策。他說的很多觀點非常準確,進一步肯定中國足協的偉大政策。限制本土球員年薪,限制外援年薪確實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他甚至表示這是一次極其徹底的改變。
  • 中超限薪新政:新籤外援不超稅後300萬歐 國內球員頂薪1000萬
    據足球報官方微博消息,2019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據與會投資人透露:新賽季外援新政為註冊7人、報名5人、上場4人。【限薪要求:新籤外援不超過稅後300萬歐元,本土球員稅前1000萬人民幣】中國足協新政球員薪酬管理規範實施方案:新籤外籍球員工資不得超過稅後300萬歐元,外籍球員2020年1月1日後籤訂合同為新合同;中超球員新籤合同稅前不含獎金頂薪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球員上浮20%。
  • 重慶外援:給外援限薪將會確保聯賽不會故步自封,我支持中超新政
    在採訪中,阿德裡安談到了近日出爐的中超新政,並做出了自己的評價。12月25日,中超投資人大會召開,會上形成了2020中超聯賽的新政文件。其中,國內球員被限薪至1000萬元以內,而未來新外援的年薪也被限制到了300萬歐元以內,但是外援數量限制進一步放開,註冊、報名、上場的名額再增加了一名。對於這樣重大的政策變化,阿德裡安評價道:這是為了確保聯賽不會固步自封,同時使聯賽能夠得到發展。
  • 網課新政對高考後留學生的利弊解析
    加拿大網課新政對高考後留學生的利弊解析家長和學生對出國留學的顧慮大約包括對加拿大疫情控制方面的擔心7月14日加拿大移民部公布疫情期間的新政,鼓勵學生參加臨時短期的網課,這樣留學生可以兼顧健康安全和繼續求學。
  • 陳戌源站更高角度談中超,新政是為了聯賽健康發展
    陳戌源站更高角度談中超,新政是為了聯賽健康發展 大家好,我是條條,獨特視角看中國足球,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12月15日,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了《上觀新聞》關於中超最新政策的採訪,期間談到了對於奧斯卡這類超級外援的評價以及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的影響
  • 避孕方式多種,但利弊不一
    避孕方式多種,但利弊不一 來源:金陵晚報時間:2020-09-28 14:40:54
  • 中超「犧牲亞外」在所難免 足協不給亞冠球隊搞特殊
    按照中國足協推出的職業聯賽「外援新政」,明年中超聯賽每家俱樂部全季外援引進總人次、同時註冊人數和同時在場人數分別為6人、4人和3人。由於新政並未對亞足聯外援註冊及上場人數具體限定,因此4支亞冠參賽隊與其他12支球隊的外援配置必然出現差異,對中超聯賽的競爭也會產生影響。不過新政削減外援數量的同時向U23球員傾斜,從長遠來說有利於本土球員收復失地,而「犧牲亞外」也將成為中超的一種趨勢。
  • 中國足協擬出臺一系列新政,核心關鍵詞是「限制」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讓球員自由地流動起來,職業聯賽才能「活起來」,因此設置這樣的頂薪規則,就將中超聯賽變成了「一潭死水」,這一舉措是違背市場規律的行政行為。但也有的俱樂部代表表示,在當前形勢下,限制球員的薪水很有必要,但對於頂薪1000萬元人民幣的標準是否合理,對此可以進行研究與協商。
  • 【體壇熱話】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體壇熱話】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林本劍(以下簡稱林):這次是硬性規定,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將在2021賽季成為俱樂部中超準入必須達成的A標,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除了大連人俱樂部外,其餘的都不得不動起來。趙:也就是說大家熟悉的廣州恆大、廣州富力,乃至歷史更悠久的上海申花、北京國安這些名稱,都將成為歷史?
  • 足協新政,外援年薪稅後300萬歐,中超能買到什麼檔次的外援?
    足協新政,外援年薪稅後300萬歐,中超能買到什麼檔次的外援? 根據目前流露出來的消息,明年中超不僅要限制本土球員的薪水,外援的稅後年薪也很有可能限制在300萬歐元,那麼這個薪資水平在歐洲足壇會有多大的吸引力呢?能夠買到什麼檔次的外援呢?
  • 恆大重罰費南多發出1個信號,冠軍是管不是慣出來的
    恆大重罰費南多給歸化球員發出1個信號!說明冠軍之師是管出來的,不是慣出來的。今天,猶如平地驚雷,毫無徵兆地廣州恆大淘寶又出手了,歸化球員費南多吃到隊史第一罰丟,被重罰300萬人民幣,超過幾年前「天體之王」孔卡的100萬。除此以外,此前穆裡奇、保隆、阿蘭和克萊奧等巴西球員都吃過恆大的罰單。可見,即便是面對外援,恆大也毫不手軟。
  • 足協新政一出,中超球隊從此「勒緊褲腰帶」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組織召開了2020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專項治理工作會,並於會上發布了2021-2023賽季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同時規定了俱樂部名稱的規範、相關要求和名稱變更程序,並要求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各俱樂部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
  • 中超限薪令落地 足協主席陳戌源:拒絕打擦邊球
    年薪直接對半砍早在上個月25日,中國足協已經舉行過一次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而今天的會議則是將細則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公布,並確認在下賽季實施。
  • 中性名新政動了誰的奶酪?
    因為這項規定,中超俱樂部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申花得以保留 中性名規定簡單來說就兩條,第一,名稱除省市名外不能超過四個字;第二,俱樂部與球隊名稱不能與俱樂部投資人、股東品牌有關聯。 截至目前,中超16支球隊只有兩家符合中性名新政。一個是存在了27年之久的上海申花,一個是去年剛剛更名的大連人。
  • 中超新政給魯能泰山影響:球隊要改名稱,足校和球隊可能分離管理
    中超新政給魯能泰山影響:球隊要改名稱,足校和球隊可能分離管理 2020-12-16 03:51  橙色魯能國際足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