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政的謬論:中超與其把錢投入到大牌球星,不如放在青訓

2020-12-25 懂球帝官方

新政裡,很多媒體和球迷在局限的空間思考問題,其實很多的言論他們只考慮當下,沒有考慮過整體規劃。很多人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俱樂部出現財政問題,我就要一刀切實施第二次限薪和投資帽,這一次新政引起了這麼多人的反對,重點不是新政,衝突的關鍵是一刀切。



回顧這麼多年的新政,都是在正反不同意見中進行的,為什麼第一次限薪大家都很容易接受,這一次反響這麼大。我們看一看第一次限薪的內容,所謂中性名是傳統老牌球隊保持原來俱樂部名稱,其他俱樂部或者新建的俱樂部必須啟用中性名,規定2021賽季硬性實施,這是2019年新政的中性化改革,這一個改革當初是沒有異議的,大家都覺得接受。為什麼到了今年引起軒然大波呢?就是中國足協所謂的公平論一刀切導致的。


限薪和投資帽同樣如此,第一次限薪2019年投資帽12億,2020年11億,2021賽季9個億,其實就是一個避免盲目金元和泡沫的關鍵舉措,我們也看到中超引援回歸到了理性,以前人傻錢多的轉會幾乎滅絕,大家回歸到找實用性的外援。外援稅後300萬歐元年薪這個數字,也讓所謂的大牌從此跟中超說拜拜,我們也看到佩萊,扎哈維,胡爾克,特謝拉等大牌接連離開中超,中超第一階段的新政已經達到去泡沫化的目的,內援從誇張的一年稅後2000多萬,國腳稅後1000多萬的年薪撿到稅前1200萬歐元,就算全隊有十幾個國腳,他的年薪也不過2個億左右。這一次限薪和投資帽,基本上屬於過猶不及。


很多人說觸碰到你們的利益才會反對新政,我想說這些年永遠的鬥志離不開區域的內鬥。第二次限薪和中性名都是在反對足協的一刀切。足協還發布一個公告說,三年後國足達到亞洲一流,你就知道這些新政口號說的這麼好聽,但實際效果,適得其反。回顧2017年的外援政策縮減,口號是給國內球員鍛鍊機會,時間證明國內球員一如既往的問題,但聯賽質量下降的。去年,又重新調到四外援,理由是保持聯賽競爭性。所以說,足協新政口號開始都是說的很漂亮,實際效果大相逕庭,這一次同樣如此,把話放在這裡,這次新政假如維持十年,他的後遺症不亞於假賭黑時期對於中國足球的損害。很多人全面否定金元足球,有時間我會列舉金元足球對於中國職業足球的發展,中國足球氛圍提升和基層足球幫助,金元足球這十年除了出現一些亂像,他的作用同樣明顯,但他的作用沒有反饋到國家隊而已,而我們的媒體和球迷只會把國家隊作為唯一標準。


除了新政,歸化特謝拉也引起了很多爭議,我支持中超俱樂部歸化特謝拉,但我要諷刺當年極力反對非血緣歸化的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歸化特謝拉,因為他們翻臉不認人的本領,不止我覺得可笑,我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搞笑。但是反對非血緣歸化一個謬論是可憐的,他們經常會說,把歸化特謝拉的8000萬歐元用到青訓不好嗎?這一句話等同於這些年網絡上綁架一些富豪明星捐款一樣,指責他們不捐款和捐的少,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俱樂部歸化特謝拉,一部分原因是給國家隊出力,最大的原因是增加自己球隊的實力。假如特謝拉不能幫助自己的球隊,投資人憑什麼要投稅後8000萬歐元歸化特謝拉,恆大歸化其他球員除了為國養士,這些歸化對於球隊也是一個巨大的提升。恆大最大的問題是盲目歸化,限制了俱樂部合理的投資,被困死了。假如這些歸化球員不能給俱樂部帶來好處,僅僅是為了國家隊,沒有一個投資者是白痴,包括恆大那個,只不過很多時候的利益不是在於俱樂部,在於集團裡面。


所以說,假如不能歸化特謝拉,那8000萬歐元資金是不會用到青訓上面的。說真的,一家俱樂部每年在青訓投入幾千萬已經是非常了不起,已經是對中國青訓巨大的支持,像魯能,蘇寧,富力和恆大這些足校,花費是巨大的。廣州恆大讚助青超聯賽,自己足校投資每年上億,免費送孩子去國外鍛鍊和進入梯隊,他們還是說你除了金元足球,一無是處,因為恆大不把再一線俱樂部投資的十幾億錢放在青訓,就是禍害中超和中國足球。


說真的,就算現在投資帽帽限制到6個億,其餘的錢也不會放在青訓,因為從中國足協所謂的調節費限制,青訓的投入和產出是不成正比的,以後賣球員2000萬人民幣,不一定收的回來當初的成本。你還說把十幾億或者說8000萬歐元放在青訓,幾乎就是一廂情願和道德綁架。能夠刺激青訓的最好辦法是,俱樂部一線隊投資多少的百分比回饋到青訓,一面搞好一線隊也不放鬆青訓,這才是有彈性和合理循環的政策,這才是長遠。而不是所謂自相矛盾突出的新政,一邊鼓勵青訓,一邊扼殺青訓收入,青訓投入根產出不成比例,誰會搞青訓。但是這樣弱智的新政,得到了很多無腦媒體和球迷吹捧,他們自以為清醒,其實最糊塗的是他們這群盲目跟風新政的人。


十年金元足球死在跟風罵,五大聯賽都有巨大投資的俱樂部,從來沒有像中超一樣一鍋峰式多跟風,人人都想做老闆,沒有人想做工人。新政裡變成所有人變成工人,但沒有老闆去整合和帶領聯賽的名片,金元足球和新政其實是兩個極端,金元足球式所有人想成為頂端,新政則是吧所有人變成平均,變成平庸。合理聯賽應該是有層次分布的,有豪門俱樂部,有中遊球隊,也有青訓球隊,更有自力更新的小俱樂部,但新政變成大家都是一樣,沒有競爭性和積極性,太像大鍋飯時期,少做多做都是一樣的,從此大家沒有積極性和競爭,最後餓死很多人。反對中超新政,不是反對去金元足球泡沫,其實一期新政也已經達到了。反對第二輪限薪,反對的是一刀切,反對的是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形式,反對的是他對於中超的競爭和積極性的抹殺。反對的是他的過猶不及。

相關焦點

  • 中超新季看點多:球星雲集名帥鬥法 年輕球員誰冒尖?
    衛冕冠軍恆大衝擊七連冠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中新網北京3月4日電(嶽川) 2017賽季中超聯賽首輪較量將於4日全面展開。名帥登陸、巨星加盟、新政實施,新賽季的中超聯賽看點頗多。  球星雲集,名帥鬥法  奧斯卡、特維斯、伊哈洛、維特塞爾、帕託……冬窗期間,16路豪強紛紛招兵買馬,多位世界級巨星登陸中超。其中巴西球星奧斯卡由英超豪門切爾西轉投上海上港,6000萬歐元的身價也使他力壓德拉克斯勒、熱蘇斯、施耐德林等歐陸球星,成為冬窗標王。
  • 中超外援新政與世界足球脫軌!300萬歐年薪能吸引什麼級別的外援
    中超外援新政與世界足球脫軌!300萬歐年薪能吸引什麼級別的外援 在中國足協召開的職業聯賽新政說明會上,備受關注的2020賽季中超聯賽新政終於出爐。由於中國成為2021年世俱杯的主辦國,中超有兩支球隊有望參加該項賽事。
  • 陳戌源站更高角度談中超,新政是為了聯賽健康發展
    陳戌源站更高角度談中超,新政是為了聯賽健康發展 大家好,我是條條,獨特視角看中國足球,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12月15日,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了《上觀新聞》關於中超最新政策的採訪,期間談到了對於奧斯卡這類超級外援的評價以及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的影響
  • 中超投資人會議將定職業聯賽未來 後金元時代該咋辦
    雖然球迷普遍對各隊的中性化名稱比較關注,但事實上,限薪細則,才是真正關係到職業聯賽各家俱樂部的未來,也關係到中國足球的未來。按照此前的消息,三級聯賽俱樂部的投資帽、球員的薪水帽都已確定,但計算方式並未公布,這直接關係到各家俱樂部,尤其是中超俱樂部的組隊策略:從目前來看,各隊現有球員和主帥的合同薪水,大部分已經超越了足協規定的限額,下賽季如何界定,如何考核,這是各家俱樂部最關心的。
  • 曝保利尼奧領銜4位大牌逃離中超,中介已向英超隊兜售
    在中國足協實行更嚴格的「限薪」政策之後,未來大牌外援離開中超,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北京時間12月19日,來自英國知名媒體《每日郵報》的消息,不少效力於中超聯賽的前英超球星,正被中介人介紹返回英超效力。其中,就包括了保利尼奧、奧斯卡、費萊尼、阿瑙託維奇等人。
  • 熱議中超新政:距離外援限薪還有6天,稅後300萬歐能買誰?
    媒體人潘偉力:U23新政出臺時,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就沒位置!U21限薪30W出臺時,我好想我好想快點長大,長大後才有錢賺!記者裴力:搞一大堆低水平外援,等於蒙面裸奔,還不如少而精。畢竟五個水貨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暴力鳥給中超帶來的改變大。
  • 引援「消費降級」、新帥「性價比高」,中超變「節儉聯賽」
    這是新年之後第二家宣布新帥的中超俱樂部。元旦當天,上海上港隊宣布結束與葡萄牙教練佩雷拉的合作,並宣布克羅埃西亞教練萊科出任主帥。兩家大俱樂部的兩位新帥都來自克羅埃西亞,除了巧合,也可以看出「性價比」「節儉」已成為中國足球當下選帥甚至選援的重要新特徵。正如法新社6日對即將於3月開啟的中超新賽季的概括——「大牌球星減少,一個時代的終結」。
  • 義大利經紀人談中超新政:這是一次極其徹底的改變
    義大利經紀人談中超新政:這是一次極其徹底的改變今天一個非常了解中超轉會市場的義大利經紀人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了中超新政策。他說的很多觀點非常準確,進一步肯定中國足協的偉大政策。限制本土球員年薪,限制外援年薪確實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他甚至表示這是一次極其徹底的改變。
  • 從三個方面分析,中超聯賽的投資帽,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因為現在能看出高薪時期的很多問題,比如一些年輕球員去海外一個不知道名字的球隊去半年或者最多一年,然後轉會到國內的一家俱樂部,然後拿到了1000萬甚至2000萬的薪資,導致很多以培養青訓文明的地方都遇到了這樣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很多年輕球員本該漲球的年紀,卻去想辦法追逐高薪,於是沒有動力了,現在有的球隊還有這樣不能打上比賽的高薪球員存在,所以降薪是對的,這樣年輕人至少需要走完正常的青訓流程
  • 新政下中超爭冠什麼格局?明年成恆大國安最後機會上港受益最大
    中國足協公布的限薪令,無疑對中超會產生地震式的衝擊。四大帽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超各大豪門,畢竟他們以往的投入最大,大牌球星最多。但每家俱樂部的情況不同,受到的衝擊也不盡相同,未來幾個賽季,中超的爭冠格局,可能因此會發生巨變。
  • 重慶外援:給外援限薪將會確保聯賽不會故步自封,我支持中超新政
    在採訪中,阿德裡安談到了近日出爐的中超新政,並做出了自己的評價。12月25日,中超投資人大會召開,會上形成了2020中超聯賽的新政文件。其中,國內球員被限薪至1000萬元以內,而未來新外援的年薪也被限制到了300萬歐元以內,但是外援數量限制進一步放開,註冊、報名、上場的名額再增加了一名。對於這樣重大的政策變化,阿德裡安評價道:這是為了確保聯賽不會固步自封,同時使聯賽能夠得到發展。
  • 中超聯賽對高薪打了烊,請告訴我今後怎麼扛?遍體鱗傷還笑著逞強
    正是由於「恆大」的攪局,才使這十年的中超出現了無比的繁榮! 恆大老闆許家印把錢大量投入到足球中,並且年年虧損。難道只是因為他喜歡足球嗎?當然不是!「恆大」的品牌效應讓恆大集團在這十年裡也飛速發展! 2020年7月27日,中國恆大集團名列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20位。2020年7月31日,中國恆大以1503億元品牌價值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排行榜」第1位。
  • 「節衣縮食」的中超,未來能搞出大名堂嗎?
    搞不好會適得其反,助長了「好死不如賴活著」思想。2.外援離去影響比賽質量外援薪資方面,幾乎遭到腰斬: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外援薪酬總額不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300萬歐元還是可以招募到一些老將級別外援,但中超球隊需要的是處於當打之年的大牌外援。而要吸引他們,唯有瘋狂砸錢。
  • 新賽季亞東招商7000萬 無大牌引援發揮專業優勢
    東亞俱樂部前兩年一直被資金問題困擾,如今隨著資金難題逐步破解,總被錢困擾的徐根寶,新賽季能否徹底換一種活法?  資金:數額不多  相比去年衝超2500萬元的投入,新賽季上海上港集團隊擁有8000萬元左右的預算,看似翻了三倍多,但這一數字在中超[微博]還沒有達到「及格線」。
  • 全世界都在轉播中超,原來歪果仁是這麼看中超比賽的
    中超列強豪擲千金購得奧斯卡、特維斯等球星,不僅將為中國球迷奉上場場盛宴,也讓中超聯賽的品牌熱度進一步在全球升溫。2017賽季,中超聯賽的海外版權版圖進一步擴張。▲2016年,英國天空體育轉播富力對上港的比賽,首發陣容將門將排在第5位,而不是歐洲聯賽轉播機構習慣地把守門員放在第一位,引起網友質疑:「為什麼首發陣容,把門將放在第5的位置上,真的沒排錯嗎?」有了一個賽季的基礎鋪墊,英國球迷看中超已經算是輕車熟路。本賽季中超第二輪上海申花主場對陣天津權健的比賽正好被天空體育轉播了,秦升的惡劣踩踏維策爾也給英國球迷留下深刻印象。
  • 2018中超聯賽大幕拉開 這4個改變你不得不care!
    中超轉會投入比去年同期縮水77%在2017年5月足協發布《關於限制高價引援的通知》、《關於調整中超、中甲聯賽U23球員出場政策的通知》後,「紅火80億」的中超格局就被徹底打破。據德國轉會市場網消息,引援新政也讓中超聯賽從上賽季的冬窗投入世界第一聯賽下降至第三,投入更是從3.6億歐降至1.3億歐,縮水了77%。
  • 【重磅】「中超之父」郎效農的「廣州宣言」!
    從中超到「職業聯盟」:如何放權? 從1994年到2003年,十年「甲A」結束,中超時代於2004年正式登臺。郎效農作為當時中超的頂層設計師,他認為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另一個是前兩年在一次青訓的論壇上。「當時綠城的日本教練說:青訓要讓孩子們從直接1對1的對抗訓練開始做,再到3對3,最後11人對11人。但國內教練卻說要先狠練個人基本功,就是靜態的傳接技術。你看,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老問題其實一點沒有解決。」老郎有點遺憾地說。
  • 中超限薪令的即將到來,會刺激聯賽發展嗎?
    同時足協的發言人也指出,中國足協將於12月初公布的新政,將包括限薪等多項政策調整,以促進聯賽的穩定,推動青訓的發展,鼓勵年輕的優秀球員留洋。不可否認,給球員限薪確實是一項好事,是對目前這幾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球員薪資泡沫的一種糾正,非常的及時。這將極大地減輕各職業俱樂部的財政負擔,使得俱樂部競爭的活力增強。
  • 足協把中超推回十年前?浩克後還有大牌逃離!下一個,哈姆西克?
    在短短一周內,就已經有範布隆克霍斯特和浩克兩個大牌跟中超說再見了,而這或許只是大牌逃離的開始!而促使並推動這些大牌逃離中超的幕後「推手」正是中國足協。 限薪+限制投入促使大牌難留,也堵死了大牌外援、外教來中超的出路
  • 日本青訓教練總結中超青訓日前,就職富力青訓的日本...
    日本青訓教練總結中超青訓日前,就職富力青訓的日本教練川合學接受記者王偉的採訪,總結了中超幾支隊伍的青訓,內容如下:川合學:U12、U13、U15和U16四級梯隊,此次比賽匯聚了中國國內頂級的青訓隊伍。富力:U16和恆大U15的情況有一些類似之處,他們有幾位國少隊的隊員,他們不能很好地根據具體的場景做出正確的選擇,富力的U15和U13隊則很好地執行了俱樂部的青訓理念,比賽中體現了球員自主的決策能力,是兩支不錯的隊伍(梅州富力U13隊獲得本次比賽的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