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看,之前傳聞的中超新的限制薪資和投資帽政策大體上都是正確的,當然,現在能看出,這次就是直接公布答案,一點討論的餘地都沒有,新的中超工資帽和投資帽政策算是給至少未來五年的聯賽定調了,當然,至少從現在知道的一些政策看,中國職業聯賽未來會經歷一段所謂的低谷,但是低谷過後會有彩虹出現的!一起看看這幾個值得關注的新政策吧,今天應該就會正式出來了!
第一個,球隊必須中性名稱,傳聞只有大連人俱樂部名稱合格,那麼下個賽季這些球隊名稱怎麼改?
現在看起來就是這樣,至少現在的消息是,除了大連人外,下個賽季幾乎所有球隊都需要改名,這是在中超聯賽中的規則,其實中甲和中乙應該也是需要這樣的規則,那麼這就很有意思了,上海申花,北京國安和山東魯能泰山這三支從沒在頂級聯賽降級的創始球隊,都可能會改一個讓人不知道的名稱?當然現在傳聞是申花可能還能使用,泰山也可以使用,但是國安不一定能夠使用,但是我們也許可以這麼看,如果按照英超的標準命名,上海的兩支球隊改名很好改,一個叫上海市聯隊,紅衣服,一個叫上海城市隊,藍衣服,正好是曼城和曼聯的改法,主場衣服顏色至少大致是相同的,廣州的兩支球隊,就以地區命名,就像倫敦那幾支英超球隊,幾乎都是以地區名稱為名字的,那麼符合標準,但是,對於一支算是幾乎20多年都沒有改過名字的球隊來講,如果改名會有很多影響!
以後可能沒有魯能青訓了,叫泰山青訓,也沒有綠城青訓了,叫浙江青訓?這些都是問題,而且廣州恆大這樣的俱樂部,已經算是在亞洲排名頂級的俱樂部,後面改成什麼名字?什麼名字都不對!這麼看以後也沒有恆大足校了,需要叫廣州足校了,現在中國足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傳承,這也是中性名字的原因,想要有傳承,但是傳承也需要尊重歷史積累,所以,看看最後的細則吧,這一改名,估計很多隊因為隊名會流失大部分的球迷,畢竟很多球迷不是從開始就知道原來的名字的!
第二個,中國球員頂薪降低,外援頂薪也降低了,外援好像還有工資帽限制,這是好事?
去年,中超頂薪是1200萬人民幣稅前,下賽季會是500萬人民幣稅前,所以至少減少了一半多的薪資,外援現在變成了300萬歐元稅前,也就是可能最終就是200萬歐元不到的薪資,而且還有嚴格的工資帽,外援工資總額不能超過一個數,這就是說,未來的外援幾乎都是性價比的外援了,但是為什麼說這是好事?
因為現在能看出高薪時期的很多問題,比如一些年輕球員去海外一個不知道名字的球隊去半年或者最多一年,然後轉會到國內的一家俱樂部,然後拿到了1000萬甚至2000萬的薪資,導致很多以培養青訓文明的地方都遇到了這樣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很多年輕球員本該漲球的年紀,卻去想辦法追逐高薪,於是沒有動力了,現在有的球隊還有這樣不能打上比賽的高薪球員存在,所以降薪是對的,這樣年輕人至少需要走完正常的青訓流程,能力夠了就可以打比賽了!
外援現在看,大牌外援給中國聯賽帶來的東西是什麼?其實就是給球隊帶來了國內球員的漲薪,這就是一個現實,而且大牌外援逐漸成為各球隊的核心後,國內球員幾乎都是次核心,只負責傳球和基本的防守,其餘全部都是外援在做,這就和之前的想法不一樣了,之前是想引進大牌外援,帶動國內球員進步,不過現在是大牌外援在國內球員的帶動下,除了要高薪,幾乎全部都是水平下滑了,這樣引進大牌外援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最後,中超應該是六億的投入,其實也很高了,最好是降低到五億甚至四億左右才合適!
其實六億對於現在的中國聯賽來講都高了,但是六億是對球隊所有運營的支出,包括青訓的培養支出,其實也很高了,其實之前就算過,一支球隊正常的收入一年一億都很多了,除非那一年出售了很多的年輕球員,所以這麼看,球隊一年還是至少有五億的虧損,好一點的球隊也許會是三億左右的虧損,這也很多了,當然相比現在每一年動不動都是20億左右的投入,已經算是減少很多了,其實現在看,中國俱樂部大部分的運營成本到青訓是對的,畢竟青訓假如出現一個好球員,真的去海外聯賽,可以得到很多的青訓回報和一些額外的收入,所以也許未來很多球隊有一半支持在青訓?所以,未來應該會降到4億甚至三億一年的支出合適!
對聯賽的影響,沒有很多的影響,想看的依然會看,偽球迷會離開,就像山東魯能泰山一樣,最近的比賽成績下滑,但是依然還是聯賽球迷基數前三的球隊,而且隊裡其實現在也沒有什麼球星,所以基本對關注度影響不大,但是聯賽水平一定程度下滑是定的,但是這個時間段過後,其實未來我們可以看見彩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