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對中國職業聯賽「壯士斷腕」!限薪!改名!欲重塑健康聯賽!
中國足球「泡沫」太多了嗎?浮躁了嗎?把「泡沫」抹平以後,中國足球能搞上去嗎?
有些事情球迷們搞不懂了。當初創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初衷是什麼?沒有職業聯賽之前中國足球水平怎麼樣?
搞職業聯賽,是不是想提高球員的收入,提高中國足球的知名度,提升中國足球整體水平呢?
沒有職業聯賽之前我們衝進過世界盃嗎?並沒有!那時候我們能贏日本,能代表我們很強嗎?並不是!因為當時的日本也沒有大力發展足球運動!
最近十年,中超發展迅速!球員收入也與日俱增!據統計:中超球員平均年薪為853萬人民幣,排在歐洲五大聯賽之後,位居世界第六位。
於是,陳戌源大聲疾呼:「因為違背市場規律,違背足球發展規律,違背價值規律,(中超發展)不可持續,如不加以堅決治理,將嚴重影響中國足球的現在與未來。」
最近十年是中超繁榮的十年,但也有人把他看成是「泡沫」。
「泡沫」因何而來?這個問題要從恆大說起。
2010年3月1日,恆大集團買斷球隊全部股權,俱樂部更名為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
此後,恆大隊不惜重金籠絡優秀球員,打造出了「無敵艦隊」!從中甲冠軍到中超冠軍,再到亞冠冠軍!十年間獲獎無數!
正是由於「恆大」的攪局,才使這十年的中超出現了無比的繁榮!
恆大老闆許家印把錢大量投入到足球中,並且年年虧損。難道只是因為他喜歡足球嗎?當然不是!「恆大」的品牌效應讓恆大集團在這十年裡也飛速發展!
2020年7月27日,中國恆大集團名列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20位。2020年7月31日,中國恆大以1503億元品牌價值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排行榜」第1位。
看來恆大在足球上面的投入是物有所值的!並不存在「泡沫」。
存在即合理!想讓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想法並沒有問題。但不能「一刀切」,把之前的路直接「斬斷」。中國足球禁不起這樣的折騰。
中國足球一直是個矛盾體,喊了20年的青訓,搞了10年的校園足球,到頭來花重金搞起了「歸化」,這難道不自相矛盾嗎?
不知道球迷們還記不記得10多年前中國足壇的一波「黑、賭、毒」事件,這些幾乎都和錢有關係。如今中超聯賽對高薪打了烊,這些花錢如流水的球員怎麼扛?以前不值得為了一定金錢而鋌而走險,以後呢?
未來可以預見:中超聯賽大牌外援紛紛離去,球隊變成中性名字,企業投入減少,聯賽收入銳減,觀賞度下降,球迷減少,社會關注度減小,踢球的孩子出路更窄,足球人口也會隨之變少……
不知道這樣的中國足球算不算健康。中國足球目前已經算是遍體鱗傷了,如今又「壯士斷腕」!真是勇氣可嘉!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其實中國足球搞了這麼多年誰都沒弄明白,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也許這次中國男足能「扛」進世界盃,帶動一波中國的足球熱,但願如此吧!
對明年的中超你有什麼期待嗎?你家鄉球隊的名字會如何改呢?大家認為中國足協的新政可行嗎?請發表下自己的觀點在評論區留言,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