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鍵盤的時候,總是會感覺鍵盤的使用有點奇怪,為什麼鍵盤的按鍵字母會是這樣?上校交錯,看起來怪怪的,而且它的排列順序也沒有想我們學的字母順序排列,你是不是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到底是為什麼呢?一直對這件事都很好奇,今天就來一起探究一下吧!
經過我多方的了解,鍵盤的字母排列順序還要追溯到打字機的發明時代。打字機的起源是在美國,1868年美國人肖爾斯發明了第一臺打字機,這也是人類的歷史上第一臺打字機,在當時印表機卻時是按照了字母表的順序進行排列的。
一開始的印表機鍵盤帶有78個鍵設計,大小寫字母的排列也分別有不同的按鍵操控,在經過了不斷的磨合使用後,肖爾斯發現,打字的速度太快,按鍵後不能夠及時顯示字母,需要整體列印完成才會顯示出來,但機器的反應速度卻完全無法跟上打字的速度,也造成了鍵盤過大,機身過大的情況,使用起來也非常的不方便。
因為當時的技術水平限制,打字速度過快造成了機器的故障,也讓打字機的使用變得不方便起來,肖爾斯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他用了特別簡單的方式,那就是將鍵盤上的字母順序打亂,常用的字母都在鍵盤上的不同位置,打字順序也變長,這樣做也讓打字的速度變得慢了起來。
經過了改動後, 打字機的使用一直很順暢,之後大部分的打字機也採用了肖爾斯的鍵盤字母排列順序,人們也牢牢的記住了肖爾斯鍵盤字母的排列順序,後來也有發明家改動過鍵盤字母的排列順序,但人們還是習慣使用肖爾斯鍵盤的字母排列順序,也就傳到了如今,形成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數字鍵盤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