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37年後的相聚
——陳吳鄉80屆高中同學聚會紀實
張耀宗
一別就是37年啊!當年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走出校園,曾一度隔斷了音訊。如今,不再年輕的我們終於又相聚在了一起!握手、擁抱,激動、興奮之情無以言表。相互間最關切的話語就是:「這幾年你在哪裡?」「過得還好嗎?」……歲月催華了我們的黑髮,蒼老了我們的面容,唯一改變不了的是我們的同學情!
2017年的7月29日,一個酷暑中難得的涼爽日子。洛寧縣城德和大酒店2樓的會餐廳裡,充盈著熱鬧喜慶的氣氛。我們陳吳鄉80屆高中同學,在這裡隆重舉行了首次群聚會。
人逢喜事精神爽。難得一見的老同學們,似乎都一下子找回了年輕的感覺,個個精神煥發,人人神採飛揚;舉杯相慶,歡聚一堂。回顧崢嶸歲月,重溫同窗情誼。當憶起在校時的頑皮與懵懂,都戲謔當年的自己有多麼的「傻」:課堂上常與老師打遊擊,老師在上邊講課,我們卻在下邊悄悄玩耍;為了課桌上那條「三八線」,曾與同桌鬧翻過臉;男女同學在校如同陌生的路人,從不敢多言。現在若問時光倒流,還會不會那麼做?回答是乾脆的「絕不!絕不!」歷經37年的風風雨雨,男女同學的手終於握在了一起,無拘無束的暢所欲言。誰能說,這不是文明的一大進步呢?!
同學們紛紛登臺表演自創的豐富多彩的節目,贏得了陣陣掌聲。馬建傑的口琴獨奏《相逢是首歌》,那悠揚的琴音使大家聽得如醉如痴。雷春娥聲情並茂朗讀自創的詩篇,感動得同學們熱淚盈眶。張耀宗的《追夢》,增添了大家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韋建民左手書法筆走龍蛇,博得了同學們的聲聲喝彩。段根苗和雷春娥優美的舞姿,無不彰顯出蓬勃的青春活力,再次證明了「只要心不老,青春就常在!」……
這個以「常交流,互幫助,增友誼」為宗旨的同學群,是有段根苗、雷春娥等同學倡議組建的。她們為尋找多年失去了聯繫的同學,費盡了周折。即使為了聯繫上一個同學,她們也四下打聽,打電話就得幾十個。組建同學群,合乎同學願,因此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大家都說,我們已經失去了37年的美好時光,短暫的人生能有幾個37年?50開外的我們再也等不起!所以,「再忙也要去見見幾十年未曾謀面的老同學」便成了大家的共同願望。距聚會還有一周,就有許多人激動得徹夜難眠,開始倒計時地急切期盼相聚時日的到來……7月29日一大早,同學們就從四面八方(三門峽、洛陽、新鄭.)疾奔而來。
群主段根苗在熱情洋溢的致辭中呼籲同學們:「有了同學群,就如同有了自己的家。有事沒事記得常回家看看,這裡始終有親如兄弟姐妹般的同學在守望著你……」此番暖乎乎的話語再次感動了大家,都紛紛表示不忘「家」、常回「家」,同學有樂同分享,同學有難大家幫!
歡樂的時光總顯得是那麼的短暫!不知不覺已近黃昏,聚會在一曲《你不來我不老》的大合唱中落下了帷幕。「同學友誼,天長地久!」大家合影存照,定格了歡聚的美好瞬間。又到了揮手別離的時候了,同學們相牽的手久久不願鬆開,有著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情。這依依不捨的情景,感動得蒼天也禁不住流下了「淚水」……
作者簡介:張耀宗,曾用筆名永寧我心。閒暇時喜歡寫些文字。偶有短文見《洛陽日報》、《洛陽晚報》和藝筍、天涯知己等文學平臺。
同窗友誼,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