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好友,30年相聚母校,不忘初心,追憶青蔥歲月!

2021-02-13 直播六安

30多年前,一群年輕人從全市各地匯聚到六安一中; 30年後,在國慶佳節,曾經的學子再次回到魂牽夢縈的母校,追憶青蔥歲月,共敘師生情、同窗誼。

10月3日,來自六安一中86屆的100多名同學,從天南海北趕回六安一中,參加了期待已久的同學聚會。

適逢國慶,初秋的校園因為校友的到來顯得格外熱鬧。同學們三五成群地噓寒問暖,感受著同學少年時光的那份情誼。校園裡面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大家的回憶。

六安一中86屆學生:這麼多同學我們聚到一塊,雖然說我們記憶中還是兒時的樣子,但是同學們都已經變老了,我們在全國各個崗位做著各自的工作,但是我們還是彼此牽掛的,牽掛彼此,牽掛我們的母校.


據了解,為了組織好這次聚會,同學們籌劃了很長時間,都期盼著相聚時刻的到來。

六安一中86屆學生:我在美國華盛頓馬裡南州,已經籌劃了很長時間,所以每天都在計算著,離聚會的時間越來越近,都很激動,昨天晚上大家在一塊熱鬧了一番,憶舊,同學的情誼是非常珍貴的,特別是高中時期,大家那個時候都還是很年輕,那種感情很純真,很真摯,很多同學都30年沒見面了。

同學們一起回到當年的教室,雖然現在已變為辦公室,但是大家還是能找到自己當年座位的大概位置。

六安一中86屆學生:在這第二排,30年,在淮南,非常激動,好多同學大部分都沒有見到,回來的比較少,變化太大了。

六安一中86屆學生:我在加拿大溫哥華,感受比較激動,因為我們在這邊度過了3年,是最青春的年代,包括很多老朋友畢業以後就沒見過了,30年沒見,一見面的感覺還是一見如故,我們的友情,對學校的感情還跟以前一樣深,學校變化很大。

春華秋實,花朵豔麗是因為有園丁的辛勤培育,同學們見到了老師後都感到特別高興。

六安一中86屆學生:心情非常激動,已經30年了,也見到許多老師,他們身體都非常好。這幾年包括六安的建設,城市建設都是非常快,每年回來都有變化,城市建設也越來越美。


高中三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青春的少年有著各種夢想。三十年,滄桑巨變,但不變的是,永遠是同學情誼,雖然聚會很短暫,但大家都期盼著再次相聚。

六安一中86屆學生:30年在人的一生裡面彈指一揮間,我們今天能夠在祖國的生日相聚在我們母校共敘同學的友情,看望我們的老師,看望我們的母校,看望我們的同學,也看到了家鄉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就作為我們莘莘學子的情懷,所以我們就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努力的傳承我們六安一中母校的文化,精神,做好各自的工作。

 

相關焦點

  • 「不忘初心·感恩新華」第十二屆榮譽校友母校行盛大舉行
    2020年7月30日,天空淅瀝淅瀝的下著小雨,卻阻擋不住校友返回母校的熱情,15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身份、不同專業的新華榮譽校友重返母校,一襲素衣煙雨中,忘卻各自領導的身份,齊聚四川新華電腦學院,共敘友情、同感師恩。
  • 追憶青春歲月 不忘跟黨初心——一起聆聽老黨員講那過去的故事
    追憶青春歲月 不忘跟黨初心——一起聆聽老黨員講那過去的故事 2019年07月11日 09:37:40 來源:浙江之聲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7月9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浙江之聲記者呂瑞峰 通訊員周桂林)火紅的七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之際,7月6日上午,菱湖鎮許聯村黨支部和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團成員走進老黨員家,聯合開展「不忘初心 聆聽老黨員入黨的初心故事」紅色星期六主題活動。
  • 親愛的母校,30年後我們回來了
    1988-2018,畢業了三十年整的85級校友,從四面八方趕回學校,為了能和三十年前畢業的同窗再一次聚首,也是為了親口向他們親愛的母校說一聲:「生日快樂!」到莫愁校區走一走,今天當我們再次回到母校,突然發現我們很多同學的兩鬢已經染霜,不管容顏怎樣變化,我們的心還是和三十年前一樣年輕,對母校的情感還是和三十年前一樣熾熱。」
  • 那年,那人,那事,那情(隰師母校七十周年追憶念想)
    筆者縱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朽之人,但卻仍難淡忘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就讀母校隰師三年之久的求學生涯。儘管人已暮年、「高堂明鏡悲白髮」,但情系難忘、書生意氣歲月稠!悠悠五十餘年之久,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那些課上課下、校內校外,那些音容笑貌、衣食住行,卻歷歷在目,縈縈於懷,回味念想,終生不忘。值此母校七十周年之際,心緒萬千、信然命筆,回首追憶,聊以抒懷!
  • 同窗聚首之——人相聚,心相通
    今天是我們的母校,山西醫學院,我們母校的百年校慶的日子,我們的副班長丁小峰,在忻州上班,主動提起這個事,而且花了真金白銀,促成了這次龍城班級大聚首。回首往事,上次的同班同學聚會,還是二十年前,在母校八十年校慶的時候。
  • 永春一中校友們,母校@你了
    同窗摯友,您可曾惦記何時再聚?無論您畢業多久,離校多遠,母校永遠是您溫暖的家。 2020年正月初三,永春一中校董、校友返校日一如既往,讓我們相聚母校,走一走梅峰校園,看一看梅峰書院,會一會同窗摯友,追憶菁菁校園,暢敘師生桃李情,同憶好友同窗事,共敘永中情懷!
  • 不忘初心,共祝未來 蕭山鄉鎮工業學校首屆畢業30周年同學會
    不忘初心,共祝未來蕭山鄉鎮工業學校首屆畢業30周年同學會
  • 不忘初心 奮鬥始終 感恩母校
    時光搖曳,歲月洪流,光陰的腳步總是匆匆,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番新景象。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們,帶著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迎來了2019年的畢業季。此次畢業典禮,共計有4238名畢業生參加,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特別邀請到了2004屆優秀畢業生:美猴王創始人王鎖先生出席。
  • 百廿養正 不忘初心 杭四中慶120年校慶
    天下四中人歡聚一堂,為母校慶祝120歲生日,可謂「百廿養正,踵事增華,與國同慶,不忘初心」。百廿養正 不忘初心杭州第四中學的歷史脈絡,幾乎就是杭州近代中等教育的縮影。杭四中前身是1899年時任杭州知府林啟創辦的「養正書塾」,開浙江官辦近代中等教育之先河,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同出一源,文化底蘊豐厚。
  • 79級校友母校再相聚
    四十年前 相逢青澀時光 同窗共讀話情誼四十年後 重聚流金歲月 相知相守抒念思 再相見 秉持無私奉獻校訓的蘇警人
  • 浙江交工19支部委員會舉辦「追憶紅色歲月 不忘革命初心」主題黨日...
    近日,中共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支部委員會與中共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本級支部委員會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展了「追憶紅色歲月,不忘革命初心 」主題黨日共建活動。 走進紀念館,首先映入黨員們眼帘的是「中央蘇區——福建」陳列館。
  • 歲月如歌,青春不散友誼情深依舊濃,長安一中20年畢業再聚首!
    歲月如歌,青春不散友誼情深依舊濃,長安一中20年畢業再聚首!
  • 同窗好友遊夏閣
    作者:李康滿 三十多年前在元山中學讀書時,我和許華平、梁永貴、賈永燦是志趣相投、無話不談的同窗好友,失聯二十多年的四個同窗好友又重續舊緣,並組成了一個名為「夢回元山」的微信群,後來我們又一同加入了另一個人數更多的元山同學微信群「元山情結」,當時就相約春暖花開的時候重尋青春夢,再走求學路,由於疫情的影響,聚會的日期一再推遲。
  • 光輝歲月,攜手同行
    崢嶸的歲月一去不復返,斑斕的青春,伴隨著母校情懷漸行漸遠。那年那月,我們匆匆而過,留下的是同窗最珍貴的美好。時光悄然,踏著青春的步履,讓久違的一句:老同學,你好!又一次在我心間駐足,這十五年裡,我們聚聚散散,為了一份承諾,一份誓言,十五年後,我們在母校重逢、相聚。
  • 《一起來捉妖》青蔥歲月基因怎麼合 青蔥歲月基因合成公式
    導 讀 一起來捉妖青蔥歲月是最近才上線的,這個需要相應的公式才能夠合成的出來,具體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下吧
  • 懷念我的大學母校——衡陽師範學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離開師範學校成為一名教師已整整20年了。進入校門,一切安靜下來,那熟悉的書香味道、青蔥綿延的小路和樹木掩映的教學樓,均一如往昔。學弟學妹步履匆匆,亦如當年青春的我們。畢業20年後,我們發現母校變了:學校主體早已從西校區搬到東校區、學校變得更漂亮了、學生更多了。相信,這樣的母校更值得我們懷念。
  • 新華門小學1969屆(五年制)畢業生50年後回訪母校,場面讓人淚目!
    五十年的分別,五十年的牽掛,五十年的期待,給相約相聚足夠的理由。憶往昔,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躊躇滿懷,激情洋溢,小學時代同窗生活,度過了你們人生中那段純潔、最開心的時光,收穫了學業,也收穫了真摯的友誼。
  • 深情意 新連接 ——東中89屆高中畢業30周年紀念活動專題報導
    三十年的歲月蒼老了我們的容顏衝淡了我們的人生坎坷卻濃鬱了我們從容平淡的同窗情三十年後的相聚微笑與友誼喜悅與激情擁抱著每一位在祖國即將迎來70華誕的前夕,2019年8月9-10日,來自各地的東山中學89屆畢業生歸寧母校,帶著對祖國的祝福,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母校「一日東山人,一世東山情,愛你一生永不變」的深情,舉行了盛大的畢業30周年紀念活動,實現了大團圓。
  • 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化工與能源學院(原鄭州工學院化學工程系)1983級校友返校舉行畢業30周年紀念活動
    30周年紀念活動。看一看母校最新動態會上,關紹康副校長代表學校歡迎離校30年的校友回「家」,並送上誠摯的問候。他說,校友們雖年逾半百,但仍值「青年」,在珍重身體的同時,要繼續努力奮鬥,「擼起袖子加油幹」!曾之平老師發言時任輔導員劉建華老師在發言中說,「同學的情誼最真誠,健康快樂最重要,學生的初心永不忘」,激勵同學們珍惜同窗友誼,不忘初心,勿忘恩師,不斷學習,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