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月底暑假結束,各位小朋友們都過得怎麼樣?是不是一想到開學就開始焦慮?
俗話說的好,「暑假預習不到位、開學就會兩行淚」~新學期開學就像賽跑,有的孩子提前預習了功課,就相當於已經跑了200米了,而有的孩子還在原地等著老師發號施令呢......
新學期哪能空手上陣,抓住最後半個月的時間,好好預習、鞏固基礎、充實自己吧!
說到預習,大部分家長也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只能說會督促孩子預習,至於怎麼指導進行預習,相信很多家長不清楚。
其實「預習」是為了幫孩子們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所以在了解如何輔導孩子預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語文改革後,針對新的部編版教材,語文學習的重難點都有哪些改變?
★ 一是古詩詞。隨著古詩詞比例大增,小學學段古詩詞124篇,佔課文總數的30%,比之前增加了80%。
★ 二是要更注重課外閱讀的積累。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進行了課外閱讀的延伸。
★ 三是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每個學習單元,既體現了較為寬泛的人文主題,同時也體現了對於語文知識能力的高要求。
★ 四是分版塊、分點訓練。將基礎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學習策略、學習習慣、寫作、口語訓練等劃分成若干知識或能力板塊,分點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及難。
在了解了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後,我們結合部編版教材對孩子們的新要求和一些預習中出現的問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預習方法指導,幫助孩子們更好的進行預習,輕鬆應對新學期的新挑戰!
很多家長經常以為語文預習就是「讀課文」,但「讀」,只是預習的基礎。
通過朗讀,孩子們能夠熟悉課文的文字,能夠對課文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預習過程中,首先要保證3遍以上的朗讀次數。
第一遍,先默讀或者小聲朗讀
邊讀邊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詞、讀不懂的句子畫一畫。最後根據課後生字表,給生字詞標上音標。
第二遍,要大聲朗讀
儘量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讀流暢。當然做不到的同學,也不用急於求成,按著自己的節奏,直到流利朗讀課文。
最後一遍,嘗試給課文分段
有能力的同學可以給課文分段,讀出每一段之間的關係。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具體的學習能力進行輔導,對於基礎稍差的同學,在朗讀中做到把生字詞的拼音進行標註就可以了,如果有耐心去朗讀並把課文讀通順就更好了。
基礎稍微好的同學可以去分析段與段之間的聯繫,甚至在家長的輔助下,擴展閱讀本課作者的更多文學作品。
在預習過程中,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對「輔助工具」的使用,那什麼是語文學習工具?
「字典、成語字典、筆記本、摘抄本」等等,能夠幫助語文學習的工具書一類的指導工具。
在預習新課的時候,面對不懂的生字、不懂的句子,怎麼辦?問家長?還是問老師?還是要靠自己去解決?
對於三四年級以上的同學們,家長要培養其獨立解決基礎問題的能力。一般基礎類知識點的預習,也都可以通過使用工具進行查找。
當然信息化時代,我們不僅要會玩電子產品,也得會用電子產品。通過查手機、電腦、去圖書館等升級方法,讓孩子鍛鍊手動操作的技能。
學會使用工具,在語文預習的過程中非常重要。語文學習不是靠老師填鴨,真正想要學習好,都要靠自己的思考和動腦。
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我們都要面對這個問題:課後的問答題需要預習嗎?
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嘗試自己思考,並寫下答案,等到開學後,老師講解的時候,再來看看自己是否理解正確。
能力弱一點的同學可以略過這一步,只負責預習基礎的知識點。關於課後的問題,即使看不懂,不理解也沒關係,做好標記,等待開學讓老師講。
或者也可以在自己思考解決不了後「求助」家長或者老師,讓他們指導你在暑假的預習。
選對方法,事半功倍!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以上這些預習方法,讓自己輕鬆贏在新學期的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