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國家,教育一詞的本意為」引出「或」導出「,即把某種潛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強調把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
為期一天的「模擬政協」研學實踐活動也許只是孩子們漫長學習與成長生涯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卻可能幫助孩子們體驗到在實踐中學習的樂趣,喚醒他們終身對知識,對這個社會探索的好奇心和熱情。
2019年12月13日,由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北京方格教育、呼家樓中心小學與北京陶瓷藝術館聯合舉辦的「我愛你中國」模擬政協主題研學活動在北京陶瓷藝術館舉辦。
此次活動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貫穿全天多種實踐課程。
秉承著「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主旨,方格教育等主辦方組織了來自北京呼家樓中心小學400多名小學生對於我國政治協商制度的有了系統全面性的認識與了解,增強了孩子們對於我國文化與制度的自信,同時也提升了孩子們的動手、自己解決問題、團隊合作與溝通等多方面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活動當天,適逢我國的國家公祭日,方格教育等主辦方組織集體默哀儀式,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
「勿忘國恥,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表明中國人民捍衛民族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的同時,也在告誡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與記憶,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榮辱感與大愛精神。
隨後,本次活動從「模擬政協」專題講座、活字印刷術、瓷盤繪畫、漢字分組填色等四部分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實踐課程中來闡釋「我愛你中國」的活動主題。
在「模擬政協」專題講座上,方格教育極具親和力的創新教育教師王老師從「國旗是如何討論產生的?」這個問題入手,結合PPT上面生動有趣的圖片和視頻,緩緩向孩子們釋放五星紅旗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討論、修改、再討論、再修改,最後被確定為我國國旗的信息。
再慢慢與孩子們一邊問答互動,引導孩子們思考,一邊幫助孩子們細細分析國旗誕生的全過程,讓孩子們對於一個問題是如何被發現,被分析,被討論,被解決的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進而再給孩子們引出「模擬政協」的概念。
王老師用她循序漸進,通俗易懂的語言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政協會議」,多關注身邊事,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的種子,也許在孩子們還年幼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完全準確理解到底什麼是「政協議事」,但種子埋在了心裡,在孩子們今後成長的道路上,一定會萌芽、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孩子們或認真而專注地聽講,或驚嘆於學習到的新知識是關於政協會議,或開心於王老師活潑生動的講課語言,或拿著活動發的政協小委員入席證而心生自豪與驕傲,這種新奇與興奮的情緒充盈在他們的清澈的眼神裡,洋溢在他們純真的笑臉上,並且他們把這種情緒帶到了其他的實踐課程上。
這種實踐經歷的情緒體驗會不會也伴隨他們的一生呢?
結束了「模擬政協」專題講座,方格教育聯合其他舉辦方安排孩子們參觀了陶瓷藝術博物館,以講故事的形式,結合實物和館內搭建的場景,幫助孩子們了解我國的絲綢之路和陶瓷文化演變與發展的歷程。
當方格教育的老師對孩子們講出英文單詞「China」作為名詞不僅僅有「中國」的意思,作為名詞還有「陶瓷」的意思,很多年前,歐洲美洲的一些國家還沒見過中國,卻已經見過了中國製作的陶瓷時,想必孩子們也會更加理解英文單詞「China」代表的深刻含義,會更加了解陶瓷文化與中華文化悠久的歷史淵緣吧!
在活字印刷實踐課程上,孩子們用拓片、宣紙和墨水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理解了活字印刷術的原理,每個孩子都完成了一幅古詩詞拓字作品。
在瓷盤繪畫實踐課程上,有的孩子畫了國旗上的五角星,有的孩子畫了太陽、白雲、樹和房子,有的孩子畫了冬天的雪花,有的孩子畫了愛心和太陽花。
很多孩子以往只知道可以在紙上,在黑板上畫畫,卻沒有想到原來在瓷盤上也可以畫畫,原來在家裡吃飯用的盤子上面的花紋就是這樣畫出來的!
孩子們覺得新鮮,因為新鮮所以有趣,因為有趣所以熱愛,有了熱愛的情緒就會對繪畫和陶瓷產生情感與情愫,說不定這種情感與情愫的萌芽可以幫助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喜好與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最後在分組漢字填色的實踐課程上,孩子們需要合力拼成一個漢字,還需要合力把拼成的漢字填上顏色,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了團隊溝通與合作的形式和樂趣。
在本次活動上,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副校長馬常嵩校長說到「孩子們在這次活動當中得到了鍛鍊以及對政治協商制度有了一種了解。」,給予了本次活動很高的評價和肯定。
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中小學實驗教育辦公室主任劉新老師說到「我們想把這個研學教育活動向更多的中小學推廣,讓更多的中小學藉助教育部給我們搭建的研學平臺,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研學活動中來。」
劉新老師充分認識到了「模擬政協」研學活動對於孩子們成長的積極意義與價值,熱切地期盼在今後能夠有更多的孩子們受益於「模擬政協」研學活動。
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所體驗到的,所經歷的,所理解的,最後累積成了「我」,轉化成了「我」。孩子們在社會的實踐中所體驗的和所經歷的最後形成了「我」。
「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育」,「讓學生通過體驗與真實的社會產生連結。」一直都是方格教育育人的初衷。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要回歸生活,方格教育一直都在探索沒有邊界的課堂,致力於讓孩子們體驗到探索是快樂的,實踐是快樂的,從而做到學習是快樂的,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用心澆灌,呵護每一株幼苗。給予養分,靜待每一樹花開。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次」模擬政協「主題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