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理髮對於成年人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不理頭髮都會覺得很難受,但是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輕鬆,很多孩子進入理髮店就像是要去打針似的,異常哭鬧,很多家長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奇怪呢?理髮又不疼為什麼會那害怕呢?
我的孩子也是如此,理髮的時候都需要摁著他,需要我抓著他,理髮師給他理髮,十分麻煩,我怎麼說孩子都是哭鬧,怎麼哄也哄不好,我一開始覺得是自己家孩子膽小。
但是理髮師告訴我這是正常現象,很多孩子都會「護頭」,等孩子慢慢長大一點,就不會如此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孩子為什在理髮時候哭鬧,知道孩子哭鬧的背後原因,相信家長也就不再焦慮。
人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自我意識會隨著年齡逐漸增長,孩子剛開始在理髮的時候吵鬧,可能是因為孩子還認生,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有了一定自我意識之後,情況也就發生變化。
心理學中有個著名效應「鏡子測試」,也就是說,當孩子能夠認得出鏡子裡面的人是自己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也就相對完善,根據科學家們調查發現孩子在18個月之後才能夠認得出鏡子裡面的是自己。
認生這個詞非常好理解,就是說當孩子看到陌生人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敏感,躲避,不願意與陌生人多做交流,哪怕對方看起來非常和善,其實認生的現象就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定階段,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一歲的左右就開始認生。
當人生階段的寶寶進入理髮店的時候,看到了陌生的場景,陌生的人心裡雖然十分害怕,所以就控制不住地吵鬧,但是一回生,二回熟,一歲的時候情況有所好轉,到寶寶兩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入理髮店,不再哭鬧。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在孩子的不成熟意識中,很可能把頭髮當做自己身體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如果頭髮被剪掉,那麼自己就是不完整的了,所以會擔心和害怕。
這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不完善的現象。我的孩子都在第一理髮的時候,並沒有表現什麼異樣,相反還表現得十分安靜,但是到了第二次的時候卻大大相逕庭,原本安靜的孩子突然變得恐懼急躁起來,我想原因就是在第一次剪頭髮的時候給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1,噪音
剪頭髮時候推子嗡嗡的,大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不覺得這有什麼,但是在孩子的角度卻不這麼認為,孩子習慣了安靜的環境,忽然長時間的噪音很可能讓他們難以忍受。
2,掉落頭髮讓他們不開心
理頭髮時候孩子總是需要被大人們團團圍住,在這樣的注視下本身就讓孩子有些不舒服,男孩子看著自己平日的頭髮一點一點掉落在臉上,地上,心情自然有些不舒服。
3,孩子曾理髮受過傷
孩子不喜歡理髮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曾因為理髮受過傷,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孩子都剃過滿月頭,在這剃頭髮過程中,孩子的嬌嫩皮膚很容易受傷,孩子很不舒服,腦海中存留著對理髮有所恐懼,所以美美理髮時候總是不開心,不願意理髮。
1:轉移注意力
這個辦法非常實用,在孩子剪頭髮的過程中,讓孩子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別讓孩子看到自己頭髮掉落,家長可以和孩子聊天,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不知道說些什麼呢,你也可以打開自己的手機,問問孩子喜歡哪部動畫片,然後播放給孩子,這樣孩子也就成功轉移注意力,集中精力看動畫片,他也就無暇顧忌頭髮掉落,自然安靜許多。
2:給予孩子鼓勵
就像《我的房子長頭髮啦》一樣,在故事的最後他說,看見鏡子裡面漂亮的自己,很是開心,這其實是對孩子剪頭髮所說的正向引導。
讓孩子感受到理頭髮之後的感覺,家長也可以這樣做,在孩子理完頭髮之後告訴孩子你比之前好看多了,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孩子也不例外,可能孩子還在糾結自己的髮型到底好不好看,這時候收到了你的讚揚,心裏面的猶豫自然煙消雲散,所以我希望家長都要試著鼓勵孩子,消除孩子的恐懼,加強對於孩子理頭髮時候的正向引導。
3,洗澡後理髮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於三歲前的孩子,根據《日常生活問題行為解決手冊》中提到,孩子在浴池時候心情是比較好的,相對平靜 所以對理頭髮抗拒心裡較少。
在家裡給孩子洗澡時候也好操作一些,如果在外洗澡有獨立水池也是可以理髮,我的孩子在三歲前便是自己小心剃頭,到了三歲後才去理髮店,避免孩子小時候不小心受到傷害。
1,讓孩子玩理髮的小玩具
家長也可以在家裡建造一些理髮店的場景幫助孩子走出心理陰影,比如說買一些理髮的小玩具,小梳子小吹風機,小剪子等等,讓孩子用這些小工具把自己寫的小玩具打扮的漂漂亮亮。
孩子在玩這些小工具的時候,心裡逐漸會改變對這些工具的看法,自然而然就會走出心理陰,並且讓孩子自主的選擇自己玩偶的髮型,也會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我相信在家長的細心教導下,孩子也會慢慢走出恐懼心理。
如果對理髮心生畏懼的孩子,在理髮的時候總是大哭大鬧,死活都不肯讓理頭髮,似乎理頭髮像是跟打針一樣痛苦的事情,家長也很難辦。
一邊是孩子的頭髮越來越長,不得不剪,另一邊是孩子死死的護住自己的頭髮,死活也不讓剪,家長肯定左右為難,這時候家長就要學習一些小技巧,讓孩子在剪頭髮的過程中變得平靜。
2,觀看關於理髮的繪本
孩子對理髮的恐懼源於自己的內心,自己內心不接受這一事物,自然心生牴觸恐懼症的心理,所以思想層面的東西就要讓孩子心裏面首先接受,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開端,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多看一些關於理髮的繪本。
例如《我家的房子長頭髮啦》,這部繪本充分的展現了作者的想像力,十分契合孩子想問題的角度,例如他把理頭髮前的洗頭說成消防車清理自己的頭髮,剪頭髮的過程是一位力大無窮的大力士幫自己拔掉頭髮。
吹風機吹頭髮的過程他說城市有一條風龍幫自己吹乾,理頭髮的過程被他說得惟妙惟肖,生動形象,這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孩子的恐懼。
並且故事的最後說經過風龍,消防車等等,在鏡子裡面他看到了個漂亮的自己,理髮有助於自己的形象,讓自己漂漂亮亮的,當孩子們再次到理髮店剪頭髮的時候,想到這個繪本,心中也會充滿興趣,不再畏懼。
孩子理髮時候哭鬧家長也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讓孩子的童年產生陰影,要找到孩子不喜歡理髮的真正原因,好對症下藥,孩子如今還小,對事物認識還不健全,家長要幫助孩子對事物產生正確的認識,相信在家長的正確引導,和年齡的增長終究會有所好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