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家長要學會「回應式說話」,娃智商高更聰明

2020-12-23 騰訊網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希望孩子能夠喊出那句久違的「爸爸,媽媽」。

作為父母,都希望和孩子能夠親切的交流,表達彼此的感情,而孩子學說話,就是這一切的開始。

但是,孩子學說話,也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合理的引導,科學的輔助,會讓孩子學說話事半功倍,並且在寶寶語言敏感期的這段時間內,幫助孩子促進智商,讓孩子更聰明。

問題來了,孩子什麼時候進入語言敏感期呢?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0—6歲,共分為6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內,孩子是學習語言的高峰期,家長如果合理引導,就能激發語言的潛力,並且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商發育。

1)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被稱之為「先聲期」,指的是0—8個月,是孩子咿呀學語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的音量和音調,會因為模仿成年人而發生變化。

但是,這個時候,孩子仍然不具備語言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2)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也叫做「前語言理解階段」,包括9—12個月,這個過程中,寶寶逐漸進入口語萌芽階段,慢慢的理解成年人的語言。

但是,因為家庭環境,以及父母對於孩子語言的激發程度不同,所以寶寶進入語言理解階段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不過,這個過程中,家長的「語言性輸入」以及「親子語言互動」,對孩子的影響較大,也為孩子能夠說出完整語言,做出很好的鋪墊。

3)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寶寶的13—16個月,這個階段,寶寶雖然還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但已經能夠通過「單詞」來代替句子,或者使用疊字、單字,來替代某物。

同時,這個階段,寶寶會通過肢體+表情輔助,讓自己更好的表達,而孩子本身,也能夠聽懂父母表達的意思。

4)第四階段

到了17—24個月的時候,寶寶逐漸可以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子」,而語言表達的積極性,也在提高,愛跟大人交流,單詞的積累量,在這個階段也得到明顯的提升。

5)第五階段

在25—32個月的時候,寶寶進入「複合句階段」,這個過程中,寶寶說話所使用的句子逐漸變得複雜,而且句子更長。

也可以用語言來評判別人,並且通過語言來滿足自己任何事物上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寶寶容易出現「暴力語言」,比如說愛罵人,嘴上髒話比較多,但是直白來說,這跟寶寶所接觸的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家裡人有說髒話的習慣,孩子也會刻意去模仿。

6)第六階段

到了第六個階段,也就是孩子33—48個月的時候,就進入了自我語言階段,這個時期內,孩子對於語言的掌握和利於,進入了新的時間段內。

比如說孩子會經常自問自答式的玩耍,也會和別人聊天幾個小時,總之語言開始進入社會性階段中,對於今後社交的語言模式和交流方法來說,這個階段至關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來說,如何促進孩子語言發育呢?

促進孩子語言發育,其實只要掌握一點就好,就是學會「回應式說話」。

什麼是回應式學說話呢?簡單來講,就是你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學會互動,這種互動,你要當做和正常成年人之間那種互動一樣。

比如說你看到孩子在抓一個洋娃娃,你就說:「寶寶這是一個洋娃娃,你要看嗎?」、「媽媽給你看書,好不好?」

用這種互動引導式的語言,去幫助孩子促進孩子語言發育,而不是說只是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卻沒有任何語言情感交流。

除此之外,在交流當中,儘可能的親切的稱呼孩子的名字,刺激孩子的感官和語言敏感度,從而讓孩子能夠產生主體認知,優化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能夠鼓勵孩子更好的說話。

忒咪媽媽寄語:

孩子學說話,其實更多的是對父母的一種要求,父母是個話癆,孩子肯定不會話太少,所以給孩子營造說話的環境,很重要。

今日話題:

今天的你,有沒有和寶寶產生一場靈魂對話呢?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說話,說話時間晚,語言敏感期你抓住了嗎?
    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敏感期內的孩子會專注於某一特定的事情,孩子對這方面信息的接受程度非常快,並且刺激越多、越複雜,孩子大腦發育的速度就越快,學習效果也越好。當孩子開始模仿大人嘴型說話,並發出嗚嗚哇哇的語音時,這就是她的語言敏感期了。
  • 想培養「語言小天才」,父母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錯過就晚了
    寶寶會開口說話了之後,父母就又在想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流利的跟自己交流呀,什麼時候會表達他自己的想法呀……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點開口說話,覺得早點開口說話就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因為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的孩子發育的快慢也不同,所以同齡孩子之間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但是知道了孩子表達能力弱不是因為生理問題,也不代表著父母就可以什麼都不用管了,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好好對孩子進行引導和鍛鍊。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對待娃的語言發展,父母應該做一個"話癆"
    有過帶孩子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當孩子進入到某一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們喜歡自言自語,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對著自己的玩具自言自語,和它們說話,或者是給玩具起名等等。不少父母都納悶,為什麼孩子要和玩具說話呢?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
  • 寶寶變成「小話嘮」,是進入了「語言敏感期」,家長要正確引導
    我對她說,寶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進入了「語言敏感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愛說話,還會喜歡問「為什麼」,家長不要阻止寶寶,而是要引導寶寶,才能夠讓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1、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寶寶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會進入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此時的寶寶特別想要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也希望得到家長的回應,所以就希望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想法、欲望,但是在家長看來,
  • 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對待娃的語言發展,父母應該做一個「話癆」
    有過帶孩子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當孩子進入到某一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們喜歡自言自語,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對著自己的玩具自言自語,和它們說話,或者是給玩具起名等等。不少父母都納悶,為什麼孩子要和玩具說話呢?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
  • 孩子說話晚怎麼辦?別錯過Ta的語言敏感期
    >語言的敏感期具有階段性和特定性一旦錯過便無法彌補爸爸媽媽一定要把握時機好好利用這一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讓寶貝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種語言而寶貝在語言敏感期會有哪些表現呢?及時回應孩子,多與孩子交流孩子在咿咿呀呀還不會講話時,如果你耐心地聽他說,或者跟他對話,他會用很興奮的表情回應你。儘管事實上他並不清楚你在說什麼,而你也不知道寶寶咿咿呀呀的意思,但這並不妨礙你們之間的親子交流,對於寶寶來說,這是很好的語言學習機會。
  • 智商高的娃從小就有徵兆,孩子身上有3個特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智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他們會有一些其他孩子身上沒有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智商高的孩子3個明顯特點,如果你家娃中了一個,家長就偷著樂吧!智商高的娃通常會有哪些明顯的特點?孩子的語言能力比較強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孩子聰明的主要特徵之一,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的轉述能力很強,它能夠把其他人的話轉述得非常清楚;而有些孩子則會出現歧義,這就是語言能力上的差距。
  • 什麼是語言敏感期,如果孩子說話晚一定要重視起來
    每個寶寶都有一個語言發展敏感期,寶寶語言發展敏感期有一個大致的年齡段,家長們在寶寶的這個年齡段裡可以對寶寶的語言發展著重培養。對於寶寶語言發展的培養,家長們要注重方法,要有耐心。 什麼是語言發展敏感期 語言發展敏感期是指寶寶在一個特定時間內語言學習能力特別強,這個時期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這段時間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內總愛嘮嘮叨叨,會不停重複說某一句話、提某一個詞或者重複不停的問為什麼。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其實,這只是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語言敏感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1-6歲語言敏感期:掌握四種正向幹預方法,讓孩子有效學說話
    孩子到了一歲或一歲半左右,如果還沒有開始說話,好多家長就開始焦慮了。網上也看到不少人提問,我家寶寶都一歲半了,卻只會叫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我教的不對啊?還有人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比較笨? 今天在小區樓下帶娃曬太陽,也聽到了兩位鄰居在討論孩子學說話的問題。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孩子一出生,就承載著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學會叫父母的時候,叫爸爸媽媽。這是父母最幸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但是孩子遲早會開口,甚至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儘早開口付出很多努力。一般寶寶什麼時候說話?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其實不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自身情況不一樣,說話會有早晚之分,而且通常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一般4-6個月的差異都是正常範圍,但如果滯後時間太長,建議家長們要及時就醫。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
  • 寶寶不愛說話、說話晚?語言敏感期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在引導寶寶學說話的路上,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有沒有急於求成而缺少足夠的耐心?有沒有在孩子有所進步的時候,給予最及時的鼓勵?· 0~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其中0~3歲尤為重要。· 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環境中,與成人語言交流較多的寶寶,語言發展速度較快。
  • 寶寶三歲還不說話?任其發展可能會錯過,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
    在這些敏感時期,比如語言、運動和閱讀等行為是處於有效的發育期,也被稱之為「機會的窗口」,但這個窗口是會關閉的。兒童的語言敏感期是在0-6歲,當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時的嘴型,並發出呀呀學語的聲音時,就進入了語言敏感期。
  • 當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可能是進入了詛咒敏感期,母親的引導很重要
    01一、造成孩子語言暴力的原因孩子使用語言暴力不僅會傷害的身邊人的心,也會使自己成為沒有禮貌的壞孩子。到底是怎麼使得孩子學會語言攻擊呢?孩子身邊的語言環境不好孩子們就是通過模仿學會生存的,父母不好的說話、做事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的養成。如果父母經常說髒話,那孩子也會慢慢地跟著父母學會說髒話。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但是習慣養成了之後也是很難改掉的,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和做事方式。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讓孩子變身語言神童
    很多孩子都會有類似的情況,但都被家長貼上沒有「語言天賦」的標籤,其實並不是孩子沒天賦,而是錯過了最佳的提高時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在語言發展上更進一步。2、效率更高有很多家長在抱怨孩子的學習能力,覺得孩子學一個新的語言速度還沒有大人快。其實並不是孩子笨,而是沒有抓住語言敏感期的孩子,他們在語言學習上效率更低,別人學一遍他們卻要學習很多遍才記得住。
  • 孩子過了「語言敏感期」說話還不利索?因為你還不懂用「媽媽腔」
    她的孩子已經三歲了,說話還是不利索,只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簡單的語句。作為孩子的家長小張一家很是著急。急忙跑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健康,沒什麼問題。但是小張很奇怪,沒什麼問題,為什麼自家的孩子過了語言敏感期了說話還是不利索。醫生解答說:"可能是你們教孩子說話的方式不對。你們平常是怎麼教孩子說話的呢?"
  • 寶寶語言能力在1歲前就打基礎,家長跟孩子多說話,孩子智商高
    ③ 經常與父母「溝通」的寶寶,在思維敏銳度以及反應力上,有很較大優勢,而這兩點是智商的重要構成④ 語言學習與溝通頻率成正比,想要孩子儘早學會說話,家長必須做好語言培訓工作⑤ 智力開發程度不僅僅局限於思維,大腦硬體層面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最明顯的莫過於孩子腦部活躍區的面積,活躍區越大
  • 0-6歲語言敏感期: 父母的語言,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營養物
    父母與孩子多溝通、多給予積極正向的回應、肯定鼓勵:父母不需要計算每小時每分鐘說多少話,是需要做到孩子要跟你們交談的時候,要及時回應,並且給予積極的肯定鼓勵。從她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貧困家庭的孩子每小時聽到的負面語言是高收入家庭孩子的2倍。
  • 語言敏感期,最適合發展多種語言的時期
    語言敏感期具有階段性和特定性,一旦錯過無法彌補。幫助孩子早點學會說話,不是為了讓家長更有面子,而是事半功倍地協助孩子適應這個世界,與人交往、塑造性格、培養自信。 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不要再懷抱著「貴人語遲」的僥倖心理而一味等待,錯過語言幹預的最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