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發生一個變化,都會讓家長欣喜若狂,尤其是寶寶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時,那種感覺特別的幸福。
寶寶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可以學會說很多的話,每天嘰裡呱啦說個不停,就像是一個「小話嘮」,家長會覺得很吵,同時又覺得很可愛。
曉曉生完寶寶之後,就辭職回家做起了全職媽媽,每天的任務就是照顧寶寶和做家務,特別的辛苦,寶寶如今兩歲半了,過了最難帶的時候,曉曉也感覺輕鬆許多。
但是曉曉發現寶寶突然變成了一個「小話嘮」,每天都會說很多的話,而且說不清楚,但是還必須讓媽媽和他互動,如果媽媽不理他,他就會又哭又鬧。
一天,我去曉曉家串門,我們倆正在聊工作的事,沒想到他的兒子跑了過來,哇啦哇啦說了一大堆,我們誰也沒聽懂,我覺得很可愛,可是曉曉卻不高興了,她覺得寶寶這樣做很沒有禮貌。
我對她說,寶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進入了「語言敏感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愛說話,還會喜歡問「為什麼」,家長不要阻止寶寶,而是要引導寶寶,才能夠讓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我們身邊總是有那麼幾個話嘮,特別的囉嗦,說起來沒完,讓人有些反感,但是寶寶年齡這麼小,怎麼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1、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寶寶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會進入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此時的寶寶特別想要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也希望得到家長的回應,所以就希望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想法、欲望,但是在家長看來,寶寶特別吵鬧,不知道寶寶想要幹什麼,因為此時的寶寶還不能把話說得太清楚。
2、說出的話沒被人理解
由於寶寶說話不清晰,所以家長很難聽懂寶寶在說什麼,有時候隨便應付一下,但是對於寶寶來說,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就會繼續說,試圖讓家長聽懂自己說的話,於是就會變成小話嘮。
3、用於表達情緒
成年人可以用很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小寶寶不一樣,寶寶如果高興了或者傷心了,只會用語言表達,或者是哭鬧,所以就會不斷說話,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寶寶整天說個沒完,看上去很可愛,但是有時候會很讓人討厭,尤其是在外人面前。
1、讓人覺得很討厭
寶寶太喜歡說話,只有家長會覺得可愛,別人可不這麼想,大家會認為寶寶太吵,總是喜歡搗亂,會讓人感覺寶寶特別討厭,等寶寶上學了之後,可能會引起同學的反感,影響寶寶的社交。
2、給別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寶寶如果經常亂說話,會讓人覺得特別沒有禮貌,雖然現在年齡小,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家長如果沒有引導寶寶改正,等寶寶長大之後,就會讓人感覺特別不穩重,會影響寶寶的工作和生活。
3、沒有規矩
說話要注意時間和場合,如果寶寶想說就說,完全沒有顧慮,會經常打斷別人,也可能會得罪人,讓別人覺得寶寶特別沒有規矩,如果不及時改正,對寶寶的成長沒有好處。
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會經歷這個時期,家長如果想讓寶寶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就要正確引導,不斷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讓寶寶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
1、與寶寶溝通時要使用慢語言
寶寶到了2歲之後,會變得特別喜歡說話,但是所說的話沒有條理性,讓別人感覺很吵鬧。在這個時候,家長要改變與寶寶的溝通方式,最好使用慢語言,讓寶寶聽懂自己說的話,寶寶受到家長的影響,話嘮的習慣會慢慢改正。
2、和寶寶溝通時要簡單明了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和寶寶說話時不要太囉嗦,一句話能說明白的事情,就不要說兩句,讓寶寶慢慢也知道說話時應該說重點,而不是囉裡囉嗦說一大堆。
3、讓寶寶在外人面前多表達
有些小寶寶在家裡的時候特別喜歡說話,但是出門卻不願意說話,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家長要讓寶寶多在外人面前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讓寶寶學一學別人是如何表達的,從而慢慢使語言能力得到強化。
總而言之,如果寶寶突然變成了一個小話嘮,家長不要擔心,這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語言敏感期對於寶寶來說很重要,家長要做好引導,才能夠讓寶寶精簡語句,不會變成一個真正的話嘮。
我是夏橙媽咪,一位全職媽媽,經常和大家分享我的原創文章。如果您在育兒方面遇到了不懂的問題,可以關注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或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