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時是還手,還是一聲不吭,長大後的區別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2020-09-04 王小二育兒講堂

幾乎每個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欺負過人」,或者「被人欺負過」,即使現在有了「校園暴力承諾書」,但「孩子打架」這種現象可是一點沒少。「孩子打架」這種現象是家長最不願意遇上的了,打贏了,賠禮道歉,丟人;打輸了,傷筋動骨,心疼。

【案例】

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關於「孩子打架」的案例,莫女士的兒子是個非常斯文的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平常寡言少語,奉行「沉默是金」。

後來上了小學,成績還不錯,老師都挺喜歡他,可就是衣服上總帶些泥土,莫女士覺得這很反常,她知道兒子不是淘氣的孩子,也不喜歡運動,怎麼會沾上泥土呢?後來又發現孩子身上有淤青和擦傷,神情也很落寞。不用說,這肯定是在學校挨打了。


一開始孩子還不敢說,一再逼問之下才道出了實情,問他還沒還手?怯生生的不敢回答。最後,莫女士決定把這件事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處理,並且告訴兒子,下次受欺負了,要去找老師。

怎麼樣?各位讀者們,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就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常態,只顧抓成績,讓孩子忍受,於是造成長大後,這兩種孩子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打架時一聲不吭的孩子成了一個個逆來順受的「羔羊」,最後找一個所謂的「穩定工作」,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

反觀那些在暴力中選擇還手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是十分勇敢的,比起穩定但受制於人的「就業」,他們更崇尚去選擇「創業」,結果也都不錯。

其實我們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一個現象,那些沉默寡言、唯唯諾諾的孩子總是被人欺負的,而那些雷厲風行、風風火火的孩子卻不見得有校園暴力的煩惱,即使他不聰明,也不強壯,但那些傷人者都是繞著他走。

為啥?四個字,趨利避害。那些逆來順受的孩子們一般來說都是膽子比較小的,「不許告訴家長和老師,要不然我明天還打你!」人家這麼一威脅,他就麻爪了,變成了一根韭菜,人家隨時想割就割。

有那些勇於還手的孩子們在面對霸凌時肯定會讓對方吃點苦頭的,兩方相較之下,自然是「不還手」的孩子更受霸凌者「青睞」。

那麼,我們要如何培養孩子來應對霸凌呢?

首先,不要責備孩子

這點包含兩個小點。一個是平時不要經常過分的責備孩子,一犯錯就吼他,一犯錯就吼他,容易把孩子變得膽小怕事,不敢還手。第二個是在孩子受欺負之後不要去責備他,我見過很多「恨鐵不成鋼」的家長,孩子被欺負了之後自己先「數落」一頓,「你怎麼這麼廢物?!」「你能不能硬氣點?!」,這豈不是揠苗助長了嘛?

其次,鍛鍊孩子身體

我們可以在不忙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出去去跑跑步、遊遊泳鍛鍊一下身體,或者乾脆帶孩子去學習一些搏擊課程,讓孩子變得強健起來,霸凌者自然避而遠之。

然後,教會孩子拒絕

有很多的霸凌者是披著一副友好面貌出現的,他們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請求,讓孩子把零食和玩具「分享」出來,如果孩子不懂得拒絕,對方就會變本加厲,逐漸演變成霸凌。

最後,打開心扉

就像我們在前面說的那樣,不敢還手的孩子在遇到霸凌的時候也不敢跟家長和老師說,所以讓對方越來越放肆,而那些內向的孩子多半和家長平時的溝通也比較少,所以才造成了一種不善言辭的情況。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溝通,互相分享一下在工作單位和學校裡發生的趣事,讓孩子變得開朗起來。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十餘年的人民教師,也是擁有一兒一女的80後寶媽。為你分享育兒路上的經驗和乾貨,助力你養育出馬爸爸嘴裡擁有「四商三觀三力」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挨打喜歡還手和被打後一聲不吭的孩子長大後區別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在孩子容易闖下的禍裡,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和別人打架,因為打架不僅容易傷害他人,更容易讓自己也受傷。打架還手和默默忍受的孩子,長大後區別很大,差得不只一星半點莫女士的兒子從小就性格溫吞,看上去也斯斯文文的,身邊的人也經常開玩笑說他生了一副小姑娘的性格。
  • 打架還手和一聲不吭的孩子,長大後有哪些區別呢?爸媽要正確引導
    而且媽媽你不是教育我,我不能動手打架嗎?郝女士一想也是對的,畢竟打架不好。但老公回來,卻覺得郝女士錯了,老公認為孩子被欺負了一定要「還手」,不然長大後怎麼辦。最終,郝女士和老公決定告訴兒子的班主任,也教育了自己的兒子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不要默默忍受。
  • 打架還手的孩子與一聲不吭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不只是一星半點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打架之間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講究以和為貴。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面對孩子打架的時候,絕大多數都覺得要給孩子講道理,但真的要這樣做嗎?有的孩子還在懵懂期,甚至經常闖禍,父母每天都為他們擔憂,孩子闖下的禍,父母就會擔心將來為他們承擔更多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孩子打架是默默的接受還是選擇還手呢?長大後確實有區別,差的不只是一星半點兒。
  • 打架還手的孩子和一聲不吭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不只差一星半點
    ,長大後區別很大,差得不只一星半點莫女士的兒子從小就性格溫吞,看上去也斯斯文文的,身邊的人也經常開玩笑說他生了一副小姑娘的性格。當問到他有沒有還手時,孩子怯怯地說不敢還手,所以那幾個孩子每次都來欺負他。莫女士雖然心疼兒子,但是也認為還手打回去不是最佳選擇,畢竟打架鬥毆是違反校紀校規的。
  • 打架「還手」和打架「不還手」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不是一星半點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們做父母的沒辦法全部及時應對。例如孩子和別人打架了,有的孩子被人欺負了,會選擇勇敢的還手,而有的孩子不敢還手,只能默默忍受。面對不敢還手的孩子,父母如何教會孩子解決方法就很重要了。
  • 打架還手的孩子和默默忍受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他也不還嘴也不還手,大家都說小明是個「受氣包」。小明長大後也是特別的內向,因為從小就總挨欺負的原因,幹什麼事情都是沒有自信。天天給父母惹麻煩,不是和這個吵架了,就是和那個打架了,小飛父母一接到老師電話就知道老師要說啥,帶著錢給人家賠醫藥費就完了。長大後的小飛也是十分有衝勁,幹事果敢堅強,很快就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一個好印象,這也跟小飛從小的性格有關係。
  • 打架會「還手」的孩子和「默默承受」的孩子,區別不是一星半點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出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和同學發生爭執,偶爾也會出現打架鬥毆的場景,這也是校園中很常見的衝突事件,孩子對這些事件處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選擇給予對手還擊,還有些孩子只能默默承受,被同學打了也不會還手,那麼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如何正確的處理也是家長們應該重視的
  • 孩子打架會「還手」還是「默默承受」,將來的差距,不只一星半點
    在劉女士的誘哄下,孩子這才說出近些日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原來,在學校的時候,孩子被其他的孩子給欺負了,還經常打自家的孩子,可就當劉女士問孩子還沒還手的時候,孩子小聲的說:「媽媽說過打架是不對的,我不想做壞孩子,而且我不敢還手。」
  • 孩子被打時是還手還是一聲不吭。長大後大有區別,家長要上點心
    相信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即使脾氣再好的家長有的遇到一些孩子犯了不可理喻的錯誤時還是會忍不住打孩子,更別提那些沒辦法控制自己脾氣的暴躁父母了。之前就有人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孩子時他們的這幾種反應可是在長大後有很大的區別。
  • 同樣是被人欺負,"還手"和"不還手"的孩子,長大有何區別?
    同樣是被人欺負,&34;和&34;的孩子,長大有何區別?養娃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而家長的引導,決定孩子未來性格的形成。下面筆者來說兩個例子,看看同樣是被欺負,&34;和&34;的孩子,長大有何區別?
  • 總打扮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20年後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總打扮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20年後差得不是一星半點「總打扮」的媽媽劉女士是一個事業型女強人,即使生完孩子後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心,請婆婆幫忙帶孩子,自己則是繼續上班,不過也不會對孩子不聞不問,當甩手掌柜,孩子學習、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劉女士還是非常關注的,所以與孩子的關係非常好,孩子也比較依賴她。
  • 從小被打大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
    那麼從小就挨打的孩子和沒挨打的孩子有區別嗎?其實是有的,可能還不止一星半點兒。,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1,孩子心理成熟度不同從小就被父母打大的孩子,心理髮育會更加成熟,因為孩子害怕挨打,在一些事情上就會更加小心翼翼,不管做什麼都是全方面的去考慮自己是否做的對父母是否會生氣,孩子心靈會快速成長。
  • 孩子被人打後,是敢於還手還是忍氣吞聲?兩者長大後的差距很明顯
    相信每個人都會與人爭吵過起過衝突,甚至是動過手打架過。正是因為經歷過,才方知動手打架是極為不好的事情。但是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往往遠不及大人,所以孩子打架的事情才會屢見不鮮。孩子被人打後,是敢於還手還是忍氣吞聲?
  • 孩子被打,到底「還手」還是「沉默」?長大後是兩種人生
    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出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和同學發生爭執,偶爾也會出現打架鬥毆的場景,這也是校園中很常見的衝突事件, 孩子對這些事件處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選擇給予對手還擊,還有些孩子只能默默承受,被同學打了也不會還手,那麼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如何正確的處理也是家長們應該重視的。
  • 「午睡」和「不午睡」的孩子,長大後哪個聰明?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午睡」和「不午睡」的孩子,長大後哪個聰明?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如今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就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給老師照看,不僅安全孩子還能學到東西。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精力比較旺盛,經常玩起來就管不住,這讓很多幼兒園老師感到頭疼,特別是孩子睡午覺的問題,有的孩子到了睡覺不肯放下玩具,一直大吵大鬧,影響到其他小朋友,老師怎麼教育都聽不進去,那麼睡午覺和不睡午覺的孩子,長大後哪個會更聰明呢?
  • 孩子愛打架怎麼辦,總是一聲不吭地回家,4個原因引起的
    周六雪麗在家正在做飯,以往此時老公和出去玩的孩子都會回家,結果孩子到了12點半還沒來,這就讓他們擔心了。自家彤彤非常可愛,可不能被人販子抱走了,結果沒有幾分鐘,孩子一聲不吭地道家了,只是身上有些灰塵,臉色也是通紅,雪麗看得急了。
  • 孩子愛打架怎麼辦,總是一聲不吭地回家,4個原因引起的
    自家彤彤非常可愛,可不能被人販子抱走了,結果沒有幾分鐘,孩子一聲不吭地到家了,只是身上有些灰塵,臉色也是通紅,雪麗看得急了。通過了解,原來孩子在小區周圍玩耍,碰到了幾個大孩子,想要上來搶鞦韆,雙方不過幾分鐘就發生了矛盾,最終大打出手。
  • 打架還手的孩子和只會忍受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別,絕不是一點點
    當孩子上學後,父母總有些擔憂,生怕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如果孩子被欺負了,回來告訴家人還好,如果孩子只會忍受,從不給任何人說,那就麻煩了,不過也有的孩子被打後,會還手,不會讓自己吃虧,這種孩子雖然身體會受傷,但我們更希望孩子這樣。
  • 打架還手和默默承受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可真不是一般大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孩子天性比較活潑跳脫、沒有定性,孩子們中間總會發生一些奇奇怪怪或者我們無法預料的事情,但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面對,也要幫孩子找到最好的引導和解決辦法。比如孩子打架這件事,想必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事情。
  • 被欺負後立刻還手的孩子,和默不作聲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點
    孩子進入校園讀書後,就會有自己的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裡,有各式各樣的小朋友。最讓家長擔憂的就是調皮愛欺負人的小朋友將「黑手」伸向自家娃,畢竟家長身長莫及。孩子遇到欺凌,是奮起反抗還是默不作聲,關乎的不止當下,還將影響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