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研究新加坡的碩士項目時,我都形成了一種偏見:新加坡國立有的,南洋理工也會有。但是沒想到在最主流的金融碩士上,南洋理工(以下簡稱NTU)卻走起了另一條路線:中英雙語金融碩士。
雙語教學,好還是不好?
說實話,雙語教學的第一印象就是水,或者說開設中文課程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和老師的英文水平不過關。NTU這個項目的師資大多是早年國內畢業去新加坡授課的華人,所以的確英文授課反而把事情搞複雜了。
但隨著內地金融的高速發展,項目的畢業生去向也主要變為中國大陸的金融機構,中文教學最後的服務對象還是中文主導的公司。那我覺得這對於原本在英語環境下留學的金融本科生來說是不算一件壞事。
從我自身經歷來說,在美國讀金融課時學的概念和知識都是用英文表述的。到了國內實習,反而對有些中文的術語有些消化不良。所以如果是決定回國做金融的本科留學生,我覺得這個項目可能是一個不錯的緩衝期。但反過來說,對於大陸出去留學的同學,就讀體驗就沒那麼好了。
而且NTU對於陸本學生的錄取標準一直在提高,之前可能還能看到二本學校的學生錄取,現在的錄取門檻基本也在985/211這一檔。雖然沒有清北復交的學生去就讀,但可以看到同濟和上財這些學校的身影。
項目模塊多,課程不靈活
課程設置方面,我們可以看到NTU這個項目一共分為四個學期,其中包含了一個Pre-term,這個模塊中主要教學內容是excel和python,這兩個相對來說是比較實用的金融技能。
項目開始之後,上課集中在前3學期,每學期基本上是4門課。其中第3學期的時候項目提供了2個track:資產管理和金融科技。這也是項目為數不多的選修課程,換句話說這個項目的課程基本都是設置好的。
這個項目並沒有得到CFA等機構的認證,也就是說項目的課程設置可能與CFA考試內容不重合。如果想著邊上課邊考證的話,這個項目就會有些吃力。
深藏不露,與北大合作的項目
提到南洋理工大學,大家的主觀印象肯定是理工科強,但是別小看NTU的金融碩士,這個項目可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潛力股!
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也說了,NTU對學生的錄取其實逐年升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這個金融碩士項目開設了與北大的合作項目。
簡單來說,南大-北大的雙學位金融碩士是現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完成一年的課程,然後在同一年的秋季入學北大的經濟學院。此外,北大還提供了其他三個專業方向:保險,稅務和國際商務。如果是選擇以上三個專業作為雙學位,那麼需要在北大完成2年的學習。也因為是與北大的工作,相信南洋理工的這個金融碩士項目會吸引更多陸本學生的申請,同時也提升了申請難度。
另闢蹊徑的項目
與眾不同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可能得因人而異。總體來說這個項目就是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不管是課程的授課模式,還是教學導向。因此,如果最終的求職目標是國內市場的話,這個項目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別對於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的本科留學生,新加坡是個合適的中轉站。
此外,這個項目在申請時比較注重筆試和面試,因此對於轉專業的學生來說需要準備的內容還多一些。最後從實用性角度來說,新加坡國立的項目口碑更好,畢業生去向也更穩定一些。相對而言,南洋理工的項目更充滿未知性!
申請金融碩士水太深?
那就來看看小呂老師獨家輔導的
Master申請諮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