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軍營|-34℃,這是極東哨所最尋常的溫度

2020-12-13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錢曉虎、萬東明、遲博 責任編輯:嶽修宇

2016年5月24日,習主席登上黑瞎子島視察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並看望駐守在這裡的官兵。兩年來,全連官兵始終牢記習主席「發揚以島為家、艱苦創業精神,忠誠履行戍邊職責」的囑託,不斷加強連隊全面建設——

東極哨所:雪海冰河寫忠誠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隆冬時節,來到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處撫遠三角洲的黑瞎子島,記者的第一印象正如偉人的詩句。這裡地處祖國陸地最東端,極寒的氣候讓大江封凍,頻繁的降雪讓小島變成銀色的世界。

登島當天,島上溫度顯示是-34℃。-34℃有多冷?記者隨手潑了一杯溫水,一落地就結成了冰。而對於島上的邊防官兵來說,這種天氣是再尋常不過。

剛到連隊時,正碰上一隊官兵野外訓練回來。戰士們一進屋,紛紛摘掉帽子、面罩,房間瞬間被蒸汽環繞,讓人有種「置身仙境」的感覺。

「習主席視察連隊之後,大家似乎有一股使不完的勁!」由於連長休假,指導員王陽陽向記者介紹軍事訓練工作,一點也不陌生:過去,訓練都是滿足於完成當天目標,但如今,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超額完成。

「今天原本是安排7公裡耐力跑,結果又跑了10多公裡。」副連長張輝話沒說完,就見官兵們你追我趕地向健身房跑去。一旁的班長告訴記者,誰跑得慢,誰就得在一旁先看著啦!

記者來到健身房,裡面果然是一派熱鬧的景象:雖是冬天,不少官兵已光著背操練起來。

「在冬季,我們大都採取『室外耐力』+『室內力量』的訓練模式。」王指導員指著正在臥推的一位戰士介紹:「這是三班長孔祥鵬,那天曾接受過習主席接見,現在是我們的標兵!」

「激動!特別激動!」回想與主席握手的經典時光,孔祥鵬至今仍歷歷在目,這也是兩年來鞭策他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當時,還是列兵的孔祥鵬訓練成績一般,只有長跑算是他的「一技之長」。習主席視察時,對戍邊官兵提出了新要求,他看到了差距,也完全變了個樣子。不僅刻苦鑽研專業,還每天主動加練體能。去年,由於各項成績突出,孔祥鵬轉了士官、當了班長,還立了三等功:「主席囑咐我們要『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咱不能讓主席失望!」

孔祥鵬的變化也是連隊官兵成長的一個縮影。王指導員告訴我們,前不久,島上氣溫驟降到零下40多度,連隊組織官兵進行徒步行軍、檢跡、野外生存等實戰化訓練。三天下來,包括新兵在內,不僅沒一人掉隊,而且個個精神抖擻,訓練成績大幅提高。

晚飯過後,記者隨王指導員登上東極哨所。「哨所共有171個臺階,代表黑瞎子島171平方公裡的劃歸面積。」王陽陽告訴記者,營區在規劃時特意把一組組數字融入其中:國旗臺二層底座面積10.14平方米,銘記下2008年10月14日登島接防的歷史時刻;哨所學習室棚頂79顆星,象徵著黑瞎子島離開祖國懷抱79年......如今,這些數字已成為一茬茬官兵銘記歷史、矢志戍邊的精神動力。

「江面發現異動,注意觀察!」接到值班室電話後,哨所值班員舒勇立即使用紅外望遠鏡對外觀察,而另一名哨兵則啟動哨頂監控,實時跟拍。

舒勇是去年5月從別的步兵連隊轉隸而來,剛來時心裡並不痛快:「我當兵就是為了打仗,邊防巡邏有啥盼頭!」但很快,他的觀念轉變了。

一次連隊組織小比武,原本在步兵連需多人協力才能完成的高射機槍架設,他的班長、上士王魯彬一個人完成時間不到2分鐘!更令他大跌眼鏡的是,這一動作在邊防連幾乎所有老兵都能在3分鐘內單人完成。那天,他才知道邊防連的特殊標準:即使戰鬥到只剩一個人,也要讓咱的武器能向敵人開火!

和他一樣,當年轉隸過來的30多名官兵也很快轉變了思想,加入了苦練戍邊本領的行列。如今,不少轉隸官兵已經成了「邊防通」「武狀元」。

連隊的變化讓人振奮,和王指導員聊完,已是午夜。記者看到,連隊的鍋爐房還亮著燈。推門而入,當班的連隊司爐工、四級軍士長任光福和一位老兵正在給鍋爐添煤。

屋子裡滿是刺鼻的煤煙味道,任光福他們兩人一個開爐,一個送煤,相互配合,流暢而顯律動。儘管夜半的值班讓人略顯疲憊,但一談到習主席的視察,任光福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作為連隊登島接防的「第一代人」,任光福說他見證了連隊每一步的成長。

「剛在島上執勤時,連隊的觀察範圍就是走到哪,看到哪。」任光福告訴記者,別看現在島上白雪皚皚,到了夏天,這裡也悶熱難耐,那蟲子就跟轟炸機一樣,再多防護也沒用,巡邏執勤很遭罪。但如今不一樣,特別是最近兩年,連隊有了信息化巡邏車,官兵們坐在車裡就能把外面觀察的一清二楚:「尤其是去年,連隊開展了實戰化巡邏,不僅練強了本領,而且多次制止了非法越界和捕魚行為。」

說到這,任光福跟記者「秀」出了連隊信息化執勤四大「法寶」:光纖防越系統、多媒體背負式終端、移動多媒體傳輸系統、車載數據傳輸平臺。他告訴記者,這四大法寶就像是千裡眼和順風耳,不僅實現了精準定位,全域、全時觀察,還實現了動態抵近偵查和戰場信息遠距離交互。「一句話形容,這叫一屏攬千裡!」任光福興奮地說。

信息化向前一小步,戰鬥力躍進一大步。談到動情處,任光福略顯激動:「主席關心著咱邊防戰士,我們最關心的是戰鬥力。一句話,幹不好,真就對不起主席!」

這時,一旁的老兵走到了過來,記者定睛一看,有些似曾相識。自我介紹後才恍然大悟:這不正是去年代表連隊參加該旅某型火器比武並獲得第一名的「金牌射手」閆躍輝嗎!他的照片、簡介還貼在連隊大廳的標兵欄裡呢!

金牌射手怎麼當起了司爐工?閆躍輝的回答顯得很淡然:「連隊每個崗位都需要人,每個人都能頂起一個崗位。」他還如數家珍地介紹:炊事班長是連隊的「電臺通」、衛生員是連隊的「裝備通」......

離開鍋爐房已近凌晨兩點。此時,室外氣溫降到一天中的最底點,但記者的內心卻升起一股暖流。雖然這裡冰天雪地、寒風刺骨,但在可愛的邊防戰士面前,沒有什麼比為祖國站好崗、戍好邊更令他們熱血沸騰、更令他們驕傲自豪的事——

再過幾個小時,這群戍守在雪海冰河的士兵又將把第一縷陽光迎進祖國,為全國人民開啟全新一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改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忠誠。在官兵看來,邊關無言、使命如山,因為統帥與士兵永遠心連著心......(中國軍網黑龍江撫遠2月5日電)

相關焦點

  • 【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戈壁灘上的巡邏兵
    【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戈壁灘上的巡邏兵來源:學習軍團作者:李志勇、劉國輝、彌向陽責任編輯:喬楠楠2019-02-10 22:24
  • 【新春走軍營】團長踏雪巡邏走在前
    【新春走軍營】團長踏雪巡邏走在前 戰區動態解放軍報記者 郭豐寬2014-01-24 11:39編輯:成都軍區分社 圖:唐富成(右一)走在巡邏隊伍最前面。蒲 津攝 雪!雪!雪!連續幾天的飛雪,將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防區變成一片銀色世界。
  • 【新春走軍營】湄公河第一哨迎來首位探親軍娃
    【2017新春走軍營】為了兩個半小時的相聚吳明巧與玥兒的到來,給哨所帶來了歡聲笑語,使寂寞的「孤島」熱鬧了起來。「炒菜別放辣椒,嫂子還在餵母乳,不能吃辣。」「把蚊香、花露水拿出來,別讓蚊子咬到咱們的小寶貝。」玥兒的到來,讓戰士們忙得不亦樂乎。「這裡沒有網絡信號,連電話都打不通。多看他一眼都覺得很幸福。」
  • 【新春走軍營】走!上「西安艦」看硝煙味春節
    【2017新春走軍營】點擊上圖,瀏覽中國軍網專題《2017新春走軍營》
  • 新春走軍營丨大年初二,巡邏艦艇練兵忙
    新春走軍營丨大年初二,巡邏艦艇練兵忙來源:中國軍網作者:王凌碩 李丁責任編輯:焦國慶2018-02-19 15:28
  • 【新春走軍營】在全軍海拔最高營體驗邊防巡邏
    【2017新春走軍營】送你一張春天的賀卡:
  • 韓國極東大學代表團一行來信陽航空職業學院交流合作
    合作籤約儀式信陽航空職業學院校長王志電劉品生理事長對極東大學的來訪交流,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說,中韓兩國素有尊重教育的古老傳統,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人們獲得創新創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推動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共同進步
  • 有幸看到祖國最西的邊防哨所和最高的邊防哨所
    在新疆參觀了兩個「最西」——中國最西的邊防哨所和最高的哨所與口岸。參觀這兩個「最西」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所以遲發是因為參觀前有個約定,在十九大期間不要發邊防的照片,十九大以後才可以發。我們前往中國西陲吉根鄉,是中國落日餘輝最後的一個地方,說來也巧,我兩個多月前來到祖國最北的漠河,如今又到了最西端。途中最壯觀的是天山、崑崙山交匯處的地貌,兩個雄偉綿延的山脈在此處相鄰。傳說唐僧西天取經兩山匯聚的狂風把他的帽子吹飛。如今有了汽車來此都如此艱辛,可以想見取經者的艱苦卓絕。
  • 最難抵達的邊防哨所,是為我們「生產」安全感的地方!
    有些哨所條件艱苦、與世隔絕,是常人最難抵達的地方。倘若你沒有去過哨所,或許永遠不會知道他們朝夕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環境。中國軍人以健壯挺拔的身姿堅守祖國的邊疆,練出了無與倫比的堅韌精神。今天,帶您走進幾座邊防哨所,看看「生產」安全感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樣子。
  • 索朗次仁新歌《雲中哨所》首發 致敬雪域軍魂
    近日,藏族歌手索朗次仁新歌《雲中哨所》全網重磅上線,以歌頌西藏邊防戰士為主題,索朗次仁在激進豪邁的旋律中,深情演繹,彰顯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邊防戰士英雄形象,強大的音樂感召力,備受歌迷追捧和好評。
  • 草原的哨所
    我們的二線哨所基本都是牧民草原民兵,與一線軍人哨所有幾十裡地的距離。哨所一般處於當地草原最高的山上,極目遠眺是青黛色的草海連天,長天一色!讓人遐思無窮,幻想詩和遠方。例如一次夜裡他們採取突擊行動到了我們的飼料基地,正值深夜,我們學長筒子一個人站崗值哨,人困馬乏就過去了一陣,就這一陣功夫,他的槍就被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順走了,醒來時發現身邊的槍沒了慌亂中把我們學姐叫起來了,假想敵來犯越想越怕,後來你猜怎麼著,是二線哨所的一幫哥們給他順走的。至於以後學長值崗還敢不敢睡覺我們就知不道了啊。
  • 鷹飛不過的地方:哨所到最遠巡邏點來回一趟得走7天
    圖片由哨所官兵手機拍攝我是一名普通邊防戰士,駐守在西藏察隅海拔3500多米的桑姆拉山山巔。這裡,被藏族同胞稱為「鷹飛不過的地方」。我有一個夢想:去看看祖國的名山大川、走遍五湖四海……每當我凝視群山,我便開啟豐富的想像模式。和所有戍邊戰友一樣,我的生活遠離都市的喧囂和繁華。時代在發展,雖然守防條件越來越好,但與哨所戰友始終相伴的,是連綿群山。
  • 【新春走軍營】獲得還是失去,老紀的這筆「帳」要怎麼算?
    【2017新春走軍營】獲得還是失去,老紀的這筆「帳」要怎麼算?■記者 李開強 李文慧採訪中,紀華榮掛斷了其它來電,唯獨接了這通妻子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還有3個月大的女兒,老紀比任何人都要疼惜這38歲才遇到的小生命。除了中年得子,老紀說:「這一年,我獲得了很多。」在招待所裡,老紀向我們細數了他2016年的「獲得」。2016年1月24日,原濟空機關裁撤,我入了京,從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成為中部戰區空軍的一名幹事。
  • 【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老狙告訴你:如何從「衝山頭兒的」成為...
    【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而這一切都要從殘酷的訓練中獲取技能。劉先銀向記者介紹,平時他們在訓練中,會採用針尖穿大米的方法,通過一點一點地磨,一顆一顆地穿,磨練狙擊手的耐性。「槍頭上摞上幾枚彈殼,保持彈殼不落,鍛鍊持槍的穩定性。這一臥就要2個小時。幾天下來,肘部的皮膚脫了又換,換了又脫。」
  • 盤點我國最艱苦的幾大邊防哨所
    下面介紹幾個中國邊防哨所之最: 1、溫差最大,最西部的邊防哨所:神仙灣哨所 1982年,神仙灣哨所被授予「喀喇崑崙鋼鐵哨卡」榮譽稱號,人們都知道,在遙遠的喀喇崑崙山上,有一個最高、最苦、最讓人崇敬和牽掛的小小哨所——神仙灣。 2.中國最冷的哨所:伊木河哨所
  • 邊關哨所,有這樣一群熱血男兒——戍邊軍人
    鎮上的哨所裡,幾名戰士整齊站立在操場上,用最標準的舉手禮,迎著祖國的第一縷陽光,注視著國旗緩緩升起。這裡是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的撫遠縣,這個小鎮名叫烏蘇鎮,他號稱全世界最小的鎮,常住人口只有一戶人家。從經度上看,烏蘇鎮是中國疆域最東端的行政鄉鎮,在這裡還有一個哨所,稱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東方第一哨」,駐守在那裡的戰士,是每天第一個把太陽迎進祖國的人。
  • 我軍最艱苦的3個哨所,連魔鬼都不願上去,去一個算你牛
    在我國邊防哨所中,有這樣3個哨所,自然環境惡劣,號稱是連魔鬼也不願上去的天塹,但我們的戰士卻始終堅守!一是神仙灣哨所。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海拔5380米,晝夜溫度相差30多度,這是中國溫差最大,最西部的邊防哨所。這裡的空氣氧含量嚴重不足,紫外線強度高出平地50%。這裡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裡17米/秒以上大風天佔了一半。
  • 別樣的青春:我們在神仙灣辦了一份「哨所報」
    在所有駐守雪域高原的官兵心中,這座「鋼鐵哨卡」是喀喇崑崙精神的象徵。去年6月,新排長王文堯來到神仙灣,實現了他10年前的心願。2009年春節期間,還在讀初中的王文堯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消息,講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通過電話向神仙灣官兵致以新春的祝福。
  • 詹娘舍哨所:藏族阿媽背來「最美的雲」
    阿媽的腳下,這條從亞東鄉仁青崗村通往詹娘舍哨所的崎嶇山路,原本鮮為人知。後來,因為她與同村另外兩位阿媽——德吉和普次,春秋寒暑為哨所官兵背運物資,這條路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在哨所官兵眼中,這條穿越原始森林、冬季冰雪封凍的山路,是一條「幸福路」——阿媽來了,哨所裡就充滿了歡聲笑語;和阿媽圍坐在一起擇菜、拉家常,再冷的天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 瞧,這一尾撲稜稜地遊進了軍營的小魚
    藝術專業畢業的餘豔,大學畢業後謝絕了國內知名舞團的誠邀,像一尾小魚,翩翩然,撲稜稜地遊進了軍營。「下面,請欣賞舞蹈《喚魚》。」舞臺上,在一片泡沫般的光影中,她飛快地旋轉。靈巧的動作,飛揚的裙裾,柔軟的身姿,官兵們都瞪大了眼睛。基地的官兵,已經許多次看過餘豔這個拿手節目。在山溝倉庫,在收發站臺,在偏遠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