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錢曉虎、萬東明、遲博 責任編輯:嶽修宇
2016年5月24日,習主席登上黑瞎子島視察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並看望駐守在這裡的官兵。兩年來,全連官兵始終牢記習主席「發揚以島為家、艱苦創業精神,忠誠履行戍邊職責」的囑託,不斷加強連隊全面建設——
東極哨所:雪海冰河寫忠誠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隆冬時節,來到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處撫遠三角洲的黑瞎子島,記者的第一印象正如偉人的詩句。這裡地處祖國陸地最東端,極寒的氣候讓大江封凍,頻繁的降雪讓小島變成銀色的世界。
登島當天,島上溫度顯示是-34℃。-34℃有多冷?記者隨手潑了一杯溫水,一落地就結成了冰。而對於島上的邊防官兵來說,這種天氣是再尋常不過。
剛到連隊時,正碰上一隊官兵野外訓練回來。戰士們一進屋,紛紛摘掉帽子、面罩,房間瞬間被蒸汽環繞,讓人有種「置身仙境」的感覺。
「習主席視察連隊之後,大家似乎有一股使不完的勁!」由於連長休假,指導員王陽陽向記者介紹軍事訓練工作,一點也不陌生:過去,訓練都是滿足於完成當天目標,但如今,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超額完成。
「今天原本是安排7公裡耐力跑,結果又跑了10多公裡。」副連長張輝話沒說完,就見官兵們你追我趕地向健身房跑去。一旁的班長告訴記者,誰跑得慢,誰就得在一旁先看著啦!
記者來到健身房,裡面果然是一派熱鬧的景象:雖是冬天,不少官兵已光著背操練起來。
「在冬季,我們大都採取『室外耐力』+『室內力量』的訓練模式。」王指導員指著正在臥推的一位戰士介紹:「這是三班長孔祥鵬,那天曾接受過習主席接見,現在是我們的標兵!」
「激動!特別激動!」回想與主席握手的經典時光,孔祥鵬至今仍歷歷在目,這也是兩年來鞭策他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當時,還是列兵的孔祥鵬訓練成績一般,只有長跑算是他的「一技之長」。習主席視察時,對戍邊官兵提出了新要求,他看到了差距,也完全變了個樣子。不僅刻苦鑽研專業,還每天主動加練體能。去年,由於各項成績突出,孔祥鵬轉了士官、當了班長,還立了三等功:「主席囑咐我們要『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咱不能讓主席失望!」
孔祥鵬的變化也是連隊官兵成長的一個縮影。王指導員告訴我們,前不久,島上氣溫驟降到零下40多度,連隊組織官兵進行徒步行軍、檢跡、野外生存等實戰化訓練。三天下來,包括新兵在內,不僅沒一人掉隊,而且個個精神抖擻,訓練成績大幅提高。
晚飯過後,記者隨王指導員登上東極哨所。「哨所共有171個臺階,代表黑瞎子島171平方公裡的劃歸面積。」王陽陽告訴記者,營區在規劃時特意把一組組數字融入其中:國旗臺二層底座面積10.14平方米,銘記下2008年10月14日登島接防的歷史時刻;哨所學習室棚頂79顆星,象徵著黑瞎子島離開祖國懷抱79年......如今,這些數字已成為一茬茬官兵銘記歷史、矢志戍邊的精神動力。
「江面發現異動,注意觀察!」接到值班室電話後,哨所值班員舒勇立即使用紅外望遠鏡對外觀察,而另一名哨兵則啟動哨頂監控,實時跟拍。
舒勇是去年5月從別的步兵連隊轉隸而來,剛來時心裡並不痛快:「我當兵就是為了打仗,邊防巡邏有啥盼頭!」但很快,他的觀念轉變了。
一次連隊組織小比武,原本在步兵連需多人協力才能完成的高射機槍架設,他的班長、上士王魯彬一個人完成時間不到2分鐘!更令他大跌眼鏡的是,這一動作在邊防連幾乎所有老兵都能在3分鐘內單人完成。那天,他才知道邊防連的特殊標準:即使戰鬥到只剩一個人,也要讓咱的武器能向敵人開火!
和他一樣,當年轉隸過來的30多名官兵也很快轉變了思想,加入了苦練戍邊本領的行列。如今,不少轉隸官兵已經成了「邊防通」「武狀元」。
連隊的變化讓人振奮,和王指導員聊完,已是午夜。記者看到,連隊的鍋爐房還亮著燈。推門而入,當班的連隊司爐工、四級軍士長任光福和一位老兵正在給鍋爐添煤。
屋子裡滿是刺鼻的煤煙味道,任光福他們兩人一個開爐,一個送煤,相互配合,流暢而顯律動。儘管夜半的值班讓人略顯疲憊,但一談到習主席的視察,任光福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作為連隊登島接防的「第一代人」,任光福說他見證了連隊每一步的成長。
「剛在島上執勤時,連隊的觀察範圍就是走到哪,看到哪。」任光福告訴記者,別看現在島上白雪皚皚,到了夏天,這裡也悶熱難耐,那蟲子就跟轟炸機一樣,再多防護也沒用,巡邏執勤很遭罪。但如今不一樣,特別是最近兩年,連隊有了信息化巡邏車,官兵們坐在車裡就能把外面觀察的一清二楚:「尤其是去年,連隊開展了實戰化巡邏,不僅練強了本領,而且多次制止了非法越界和捕魚行為。」
說到這,任光福跟記者「秀」出了連隊信息化執勤四大「法寶」:光纖防越系統、多媒體背負式終端、移動多媒體傳輸系統、車載數據傳輸平臺。他告訴記者,這四大法寶就像是千裡眼和順風耳,不僅實現了精準定位,全域、全時觀察,還實現了動態抵近偵查和戰場信息遠距離交互。「一句話形容,這叫一屏攬千裡!」任光福興奮地說。
信息化向前一小步,戰鬥力躍進一大步。談到動情處,任光福略顯激動:「主席關心著咱邊防戰士,我們最關心的是戰鬥力。一句話,幹不好,真就對不起主席!」
這時,一旁的老兵走到了過來,記者定睛一看,有些似曾相識。自我介紹後才恍然大悟:這不正是去年代表連隊參加該旅某型火器比武並獲得第一名的「金牌射手」閆躍輝嗎!他的照片、簡介還貼在連隊大廳的標兵欄裡呢!
金牌射手怎麼當起了司爐工?閆躍輝的回答顯得很淡然:「連隊每個崗位都需要人,每個人都能頂起一個崗位。」他還如數家珍地介紹:炊事班長是連隊的「電臺通」、衛生員是連隊的「裝備通」......
離開鍋爐房已近凌晨兩點。此時,室外氣溫降到一天中的最底點,但記者的內心卻升起一股暖流。雖然這裡冰天雪地、寒風刺骨,但在可愛的邊防戰士面前,沒有什麼比為祖國站好崗、戍好邊更令他們熱血沸騰、更令他們驕傲自豪的事——
再過幾個小時,這群戍守在雪海冰河的士兵又將把第一縷陽光迎進祖國,為全國人民開啟全新一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改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忠誠。在官兵看來,邊關無言、使命如山,因為統帥與士兵永遠心連著心......(中國軍網黑龍江撫遠2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