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歲穿裙子的士,一顧詩傾城,再顧詩傾國

2020-10-18 穎之星語

2018年9月10日,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94歲的葉嘉瑩先生獲評「最美教師」。

主持人任志宏在頒獎詞中說,葉嘉瑩先生,「一顧詩傾城,再顧詩傾國,從讀詩到寫詩,從品詩到講詩,詩讓我們的心靈不死。詩詞教育是關於生命的自我救贖。她這一生顛沛流離,唯一的根深深地扎在了中華古典文學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葉嘉瑩先生是南開大學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加拿大皇家學會中國古典文學院院士,她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古典詩詞與文化,是古典文學的泰鬥。

葉嘉瑩先生沒來頒獎現場,她在視頻中說,「我們作為老師,像韓退之所說的,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我們責任重大!」

一顧詩傾城,再顧詩傾國。

葉嘉瑩先生從事教育事業七十多年,一生致力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教研和傳播,不僅精於傳統詩詞學,更融中西文化學識於一爐,著述多達40多部。

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葉嘉瑩先生做出了重要貢獻,並且在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方面培養了大批的人才,深受學生愛戴,她不愧是貼近時代的一位大師和先生。

媒體評論說,葉嘉瑩是當代唯一被稱為「士」的女先生 。

《魯豫有約》節目,稱葉嘉瑩先生是「穿裙子的士。」

葉嘉瑩先生九十多年的生命歷程中,除了她在學術方面的教書育人,更有她的高尚情操,足以感動世人。

2018年6月3日,葉嘉瑩先生將自己的全部財產1857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葉先生沒有來到捐贈現場,由其助理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靜代為捐贈。

葉先生這樣說:「君子憂道不憂貧,所以我從來不為自己的得失而煩惱。我自己內心有我的理想,有我的操守。我覺得這樣我就活得很平安,也很快樂。」

2018年12月8日,中央電視臺公布了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葉嘉瑩先生名列其中。

葉嘉瑩的名字,很多人還很陌生,因為她從事的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領域,在當今非常冷門。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網絡投票環節中,葉嘉瑩的票數並不高,因為知道她的人實在太少。

2019年1月18日,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葉嘉瑩落選。這也正是葉嘉瑩的品格,淡薄名利。

2017年4月22日,葉嘉瑩先生走進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

董卿評價葉嘉瑩先生:「她是白髮的先生,她是詩詞的女兒,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詩詞國度的路燈和燈塔。她的一生命運多舛卻才情縱橫,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

1924年7月,葉嘉瑩出生於北京的書香之家,從小喜愛中國古典詩詞,少年就開始吟詩作詞。

葉嘉瑩15歲時所寫《秋蝶》,才情初露,「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

1941年,17歲的葉嘉瑩就讀大學期間,因戰亂與父親失聯,更遭遇了喪母之痛。

1948年,葉嘉瑩隨丈夫遷居臺灣,第二年,葉嘉瑩丈夫入獄,自己和幼女也被拘。

1966年,葉嘉瑩被臺灣大學派往美國講學,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

1976年3月,葉嘉瑩大女兒夫婦因車禍遇難,悲痛難抑。「平生風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

葉嘉瑩先生痛定思痛:「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人終極的追求與理想。」

2016年3月3日,葉嘉瑩先生做客《魯豫有約》節目,專題節目名稱就是《葉嘉瑩:92歲穿裙子的士》。

提及當年的顛沛流離,葉嘉瑩先生眼溼淚光。

九十多歲穿裙子的士。

一世飄零感不禁,未減歸來老驥心。

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

1978年,葉嘉瑩先生向中國政府提出回國講學申請。

1979年,葉先生的申請得到了批准,從此開始了每年利用假期越洋回國講學的忙碌生涯。

三十多年來,葉先生應邀到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幾十所大學講學。

2013年,葉嘉瑩先生決定定居南開大學學校為其專門建造了一棟中式書院——迦陵學舍。

2015年10月,迦陵學舍正式啟用,集教學、科研、藏書於一體,陳列了葉嘉瑩先生帶回的大量寶貴文史資料,供研究者使用。

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綿成。

葉嘉瑩先生的一生,全都用在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與傳播之中,她在《朗讀者》節目中說:「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能不講給年輕人知道?你不能講給青年人知道,你不但對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對不起古人。」

葉嘉瑩先生坦言:「我已經九十多歲了,在我離開世界以前,我要把中國傳統中最寶貴的一部分留下來」。

2016年,葉先生獲得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2018年4月,葉先生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40位外國專家之一。

葉嘉瑩先生一生命運多舛,但她志向高尚、精神高潔,詩作給人力量,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代代相傳。

國家精神造就者,當如女傑葉嘉瑩。

葉嘉瑩說,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書,如果有來生,我還是教古典詩詞。

相關焦點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其中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是西漢時期的音樂家,不過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少之又少,生年均為不詳;當時他作為漢武帝的宮廷樂師,也是覺得漢武帝的賞識。而他創作這首詩無非是在推銷自己的妹妹,想要把妹妹介紹給漢武帝,於是創作了這首詩,在一次表演中,他把這首詩吟誦了出來,漢武帝聽後連忙召見了他,並詢問那裡可以找到這位美麗的姑娘?
  • 向古人學習如何誇美女,這首詩對美女的描寫被稱為千古絕唱
    這首詩表達的是一名男子面對眾多美女,心有所屬的堅決態度,當然,堅決也不影響其看美女,這首詩沒有直接描寫美女的姿態,而是巧妙地使用比喻手法,將美女比喻成白色的茅草,而作者喜歡的則是穿著素色衣服,帶著紅巾的女子。
  • 「現代詩歌」顧偕薦讀琉璃姬的詩
    中詩頭條》《中詩簡牘》《新詩天地》《甲鼎詩刊》《長淮詩典》《獨立作家》《當代文藝》《火種詩歌》等刊物收錄。童真浪漫的理想主義,自由主義詩者。瑣屑中的光芒及凌亂中的有序,不是任何詩人堆砌了諸多事物鏡像,便能於內心較好地梳理出一種詩性的認識的。能將矛盾中的情緒賦予頗高且豐富的知性形象,且在棄絕和挫敗庸俗後,讓心靈漸趨澄明,讓世界在任何至暗時刻都能展現出光來,這就是我讀到琉璃姬一組詩後,欣然要說的幾句感悟之語。
  • 李白讚美楊貴妃的詩,為什麼贏盡古今好評?
    提起應制詩、酬唱詩,相比其他詩詞類別似乎就下了幾等,這一類詩詞一向不討巧,主要是難免肉麻地吹捧,難以寫出真情實感,而詩詞又講究獨抒性靈,這一類詩詞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雖然這麼說,這兩類詩詞還是出了一些精品。
  • 鄧氏紫姑詩
    《裙帶詩》云:  尺六腰圍柳樣輕,娉娉嫋嫋最傾城。  羅裙新翦湘江水,緩步金蓮襪底生。時庭前桃正華,或請賞詠,應聲落筆云:  武陵溪上舊時花,兩岸晴紅爛彩霞。  試問劉郎緣底事,花開時節未還家。說完話,「紫姑」大書五字:「秋風生桂枝」,滿座客人都不相信,但後來一考試,詩題果然是這個。鄧端若招來的紫姑為鄧家女眷也寫過一些詩,記得的有關「衣領及裙帶」三絕句清婉雅致,可以傳於後世。其中的《衣領篇》是這樣寫的:「小剪雲羅雪色明,香煤隨意作真行。新詩便是班昭戒,勝卻閒書坐右銘。」
  • 微微一笑很傾城 穿中脈美體內衣也可以很傾城
    由鄭爽和楊洋主演的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正在熱播中,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已經入坑了吧?而且被楊洋的顏值帥一臉,蘇炸少女心了吧?鄭爽和楊洋兩人的顏值確實無可挑剔,但是原著黨們還是有一點小遺憾,畢竟原著裡的微微可是一個大胸女神,鄭爽雖然氣質完全符合原著設定,但是身材方面還是稍遜一籌,因此也有書迷們微帶遺憾的說「如果爽妹身材再辣點,那就不是傾城,而是傾國了」。  其實,想要擁有和書中微微一樣火辣的好身材其實也不難,只要穿對適合自己的內衣,小胸也能變得波濤洶湧。
  • 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將在電影院與我們相遇
    畢竟她選擇了中國文學,又因進入輔大,得到清河顧隨先生的教誨,結下難得的師生之緣,使她在詩藝上更上層樓,令她終生感念。師徒相得益彰,成為學界一段佳話。顧先生眈於國學,不廢西學,希望他的女棣亦能通外語,進而吸取西學。顧先生執教於日寇鐵蹄下的北平,愛國之心見乎詩情,此心於迦陵先生感受也深。弟子不負師望,將老師的期盼不僅實施,且能發揚光大,只可惜恩師不及見之,而驟歸道山。
  • 古風情話28句,如詩如畫,唯美驚豔撩人無數!
    可否再具體?「餘生全是你。五、既許一人以偏愛,願盡餘生之慷慨。六、你眉峰輕揚,我情動一場,清清淺淺,地久天長。七、為你花開滿城,為你明燈三千。 人生當苦無妨,良人當歸即好。八、若傾你一生,只得我十年天真,只願盡我一世無邪,換你百載淺笑無憂。
  • 《掬水月在手》:以詩的方式,講「詩的女兒」
    原標題:以詩的方式,講「詩的女兒」《掬水月在手》是一部珍貴、罕見的文學紀錄片,由陳傳興執導,講述了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的傳奇人生,於10月16日上映,並於11月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 李白的這三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最美的容顏
    當這三個人聚在一起,便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時刻,而這最耀眼的時刻,被李白留在了他的詩《清平調三首》裡,讓後人得以在他的詩中,想像那個絕世的美人,那個偉大的帝王,那個流光溢彩的時代。 今天小樓就仔細品讀李白的《清平調三首》,看看李白怎樣用他絕世的詩才來表現楊貴妃傾城傾國的美。
  • 愛聽秋墳鬼唱詩
    (《鬼話連篇》)一文的分析:「衡量鬼詩,當然不宜用人詩的尺度,應當適當放低一些標準。」按照他的說法,鬼詩的特點是「溼暗陰冷,悲悽慘戚,荒曠無人」。鬼詩水準低於人詩的判斷,應該比較靠譜,讀古代的志怪小說,會有一個感覺,鬼世界的文化程度要明顯低於人類世界。當然作詩的水準也遠遠不如了。不過,鬼詩的有趣之處在於,這是他們與人類世界溝通的極好途徑。
  • 劉禹錫誇人有絕招,這首詩用典含蓄,最後一句更是寓意深遠
    劉禹錫得知後,便要來慶賀他的喬遷之喜,牛僧孺便邀請他於庭中吟詩唱和、並欣賞牡丹,下面這首詩即為劉禹錫當時即興所作。思黯南墅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 這首描寫絕代佳人的詩,未用華美之詞,卻道出傾國傾城的佳人容貌
    在一次的宴會上,李延年就演奏了這首五言的小詩,既成為了我國五言詩的開端,聽完這首歌的漢武帝,也對這首曲子中所描寫的絕世佳人十分有興趣,他便嘆息感慨,這人世間真有這樣的絕色嗎?坐在一旁的平陽公主聽聞道武帝的感慨,便說起了這位樂師還有一位妹妹,不僅風華絕代,也和他哥哥一樣能歌善舞,武帝聽完這一席話,就立即召見了李氏,果然如同佳人歌裡面所寫,與歌曲中所寫到的傾國傾城極為相符,隨後他便將李氏納入後宮,成為了李夫人,所得到的寵幸僅次於當時的皇后,這一首僅有33個字的小詩,改變了整個李家的命運,也讓李延年成為了西漢有名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