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唐朝詩人,我們總會在腦海中飄過幾個字——倒黴蛋。比如李白莫名其妙地參加了叛軍,之後被投入了監獄。杜甫則是個十足的窮光蛋,最後餓的兩眼昏花,飽餐一頓以後竟被撐死。然而倒黴蛋中還有一位人生贏家,賀知章。
說賀知章是人生贏家,一點也不為過。首先他學習好,是浙江省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狀元。其次他官運亨通,最後當上了太子的老師,是正三品大員。不僅官做得好,人緣更好,他辭官回家的時候,李白專門寫詩給他送別。甚至皇上,也賞賜給他鑑湖用來養生,還親自率領太子和百官,在長安城東門外給他送行,這種待遇,讓本來狂傲的賀知章心情還有點小激動呢!
他本以為家鄉的父老相親也會像皇帝一樣,熱情的迎接自己,誰知由於自己的年齡太大了,家鄉的人竟然都忘了他是誰,誰也沒有出來迎接,讓他哭笑不得,最後只能寫首詩,來安慰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了。詩題名為《回鄉偶書》。偶,在這裡就是偶然的意思。而詩題名也就是,回家路上偶然作首詩的意思啦!「少小離家老大回」老大在這裡可並不是大哥的意思,而是年紀大了。賀知章離開家鄉時,年僅三十六歲,堪稱少小,而從回家鄉時已經是八十六歲的高齡,也可算是老大了。五十年的風霜雨雪,讓賀知章的頭髮掉了不少。
「鄉音未改鬢毛衰」嘛!鬢毛,就是額角兩邊靠近耳朵的頭髮,衰,則是減少。可改變的只是他的樣子,賀知章這個人可沒變,比如他的口音,還像五十年前一樣呢!偶叫賀知章,不知道,故鄉人聽到我這一口標準的吳語,還能不能認出我是誰呢?突然,幾個扎著羊角辮的孩子,跑過來了,老頑童賀知章就大呼一聲:「過來!」想要和這些孩子玩一會兒,但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還沒等賀知章開口呢?一個孩子就仰起頭,笑嘻嘻地搶先說話了,「您是哪來的客人吶?您、您要找誰呀?」此話一出,賀知章徹底崩潰了。「我哪裡是什麼客人吶!年紀大了,家鄉都沒有人認識我了」。很快賀知章就傷感而死了。
這首七言絕句,妙就妙在對比兩個字上,少小和老大的對比;鄉音和鬢毛的對比;兒童和老頭的對比;兒童笑嘻嘻和賀知章崩潰的心情對比;當然還有賀知章人生贏家的八十六年和現在的落魄相對比。不過,也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對比,我們才能領會到,他內心當中那種傷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