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〡必背古詩《回鄉偶書(其一)》NO.7

2021-03-01 小平老師

      提到唐朝詩人,我們總會在腦海中飄過幾個字——倒黴蛋。比如李白莫名其妙地參加了叛軍,之後被投入了監獄。杜甫則是個十足的窮光蛋,最後餓的兩眼昏花,飽餐一頓以後竟被撐死。然而倒黴蛋中還有一位人生贏家,賀知章。

      說賀知章是人生贏家,一點也不為過。首先他學習好,是浙江省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狀元。其次他官運亨通,最後當上了太子的老師,是正三品大員。不僅官做得好,人緣更好,他辭官回家的時候,李白專門寫詩給他送別。甚至皇上,也賞賜給他鑑湖用來養生,還親自率領太子和百官,在長安城東門外給他送行,這種待遇,讓本來狂傲的賀知章心情還有點小激動呢!

      他本以為家鄉的父老相親也會像皇帝一樣,熱情的迎接自己,誰知由於自己的年齡太大了,家鄉的人竟然都忘了他是誰,誰也沒有出來迎接,讓他哭笑不得,最後只能寫首詩,來安慰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了。詩題名為《回鄉偶書》。偶,在這裡就是偶然的意思。而詩題名也就是,回家路上偶然作首詩的意思啦!「少小離家老大回」老大在這裡可並不是大哥的意思,而是年紀大了。賀知章離開家鄉時,年僅三十六歲,堪稱少小,而從回家鄉時已經是八十六歲的高齡,也可算是老大了。五十年的風霜雨雪,讓賀知章的頭髮掉了不少。

      「鄉音未改鬢毛衰」嘛!鬢毛,就是額角兩邊靠近耳朵的頭髮,衰,則是減少。可改變的只是他的樣子,賀知章這個人可沒變,比如他的口音,還像五十年前一樣呢!偶叫賀知章,不知道,故鄉人聽到我這一口標準的吳語,還能不能認出我是誰呢?突然,幾個扎著羊角辮的孩子,跑過來了,老頑童賀知章就大呼一聲:「過來!」想要和這些孩子玩一會兒,但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還沒等賀知章開口呢?一個孩子就仰起頭,笑嘻嘻地搶先說話了,「您是哪來的客人吶?您、您要找誰呀?」此話一出,賀知章徹底崩潰了。「我哪裡是什麼客人吶!年紀大了,家鄉都沒有人認識我了」。很快賀知章就傷感而死了。

      這首七言絕句,妙就妙在對比兩個字上,少小和老大的對比;鄉音和鬢毛的對比;兒童和老頭的對比;兒童笑嘻嘻和賀知章崩潰的心情對比;當然還有賀知章人生贏家的八十六年和現在的落魄相對比。不過,也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對比,我們才能領會到,他內心當中那種傷感吧!

相關焦點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二首朝代:唐代     作者: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⑷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⑸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⑹消磨:逐漸消失、消除。⑺鏡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餘裡。賀知章的故鄉就在鏡湖邊上。【作品鑑賞】《回鄉偶書二首》緬懷故裡,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第一首是久客異鄉、緬懷故裡的感懷詩。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兒童」新解
    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想必大家都學過,不過就在前幾天筆者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有些老師對詩的後兩句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兒童」二字有新的解釋,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 賀知章《回鄉偶遇》: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人在年老之際置身熟悉又陌生的故鄉環境,心頭無限感慨,寫下了《回鄉偶遇》: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兩句是說少年時期就離開了故鄉,直到兩鬢斑白才回來,這中間也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人事滄桑的變化,雖然鄉音未改,但也是白髮蒼蒼,在兩相對照中自有不勝蒼茫之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後兩句從充滿感慨地自言自語轉為富有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
  • 兒童相見不相識,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   大有同人:還鄉兩句賀監《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殷堯藩《同州端午》云:「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立意相同若此,風味有何不同?予謂賀詩起句「少小」、「老大」是時間對比;離別如此之久,承句遂有「無改」、「衰」,此是音容對比。兩處對比非惟銜接自然,敘述更覺生動,故後二句亦水到渠成矣;殷詩起句唯描述當前衰老之狀,承句唯言數離別年限,稍覺平直寡淡,如是,則後二句亦難引人入境矣。
  • 【滬語】用上海話讀古詩原來這麼好聽,你也來試試?
    【滬語】用上海話讀古詩原來這麼好聽,你也來試試?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小布發的《回鄉偶書
  • 詩詞謎語:笑問客從何處來?近鄉情更怯,賀知章李白宋之問的故事
    【解答謎] 笑問客從何處來(打四字文學名詞一)謎底:章回小說解謎時要聯繫全詩內容來看,因為詩人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家鄉的兒童們根本不認識這「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老人是誰,於是才笑著問「客」從何處而來。
  • 幾首關於兒童的古詩,一首更比一首好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 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代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朗誦詩 | 我笑問客從何處來
    朗誦詩我笑問客從何處來作者:黃亞洲朗誦:朱建陽  好像我就是那個孩子 我就是在思家橋畔問他你從哪裡來的後來我知道,思家橋的出現,就是由於他的到來思家橋下的河水,是他臉上的淚花 他是從長安朝廷一路走下來的由於我是孩子,所以我不知道他的官職是工部侍郎與秘書監也不知道他的朋友是李白、陳子昂與孟浩然我只看見他下巴上的白鬍鬚在顫抖幾顆淚花藏在裡面
  • 二年級小學生暑假必背古詩「篇二」
    【考壹佰導讀】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下是考壹佰為你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暑假必背古詩》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 六一兒童節古詩古詞詩歌大全 有關孩子小朋友的詩句詩詞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些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古詩,這些古詩都是小編特意為了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準備的,相比於現在的孩子,古時候或者說在古詩中的孩子要幸福的多,雖然也有勸學這樣的內容,但是孩子並不是為了分數而學習,更多是為了將來的存身立命而做著積極的準備,下面我們就透過這些六一兒童節的詩歌來看看孩子們的童年吧!
  • 十二首古詩詞描繪出十二種笑,詩詞之妙,笑也能年少
    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喜歡微笑的人一定是心胸開朗,即使暴風雨驟來,也依然隨性開懷。能夠放聲大笑,不僅可以身心健康,而且在無意間感染了周圍的人,放下煩惱,忘記憂愁。下面精選一些描寫笑的詩詞,一起欣賞。1.惋惜的笑題都城南莊 崔護 唐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如果將「斜」字改讀成「xié」,一是破壞了原詩韻律,二是讀來也非常拗口,更是對原作者的不尊重。3/楊貴妃的一「騎」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