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成家長不知道的腸病毒重症前兆!
今年冬天, 「諾如」病毒來勢洶洶,先是深圳一幼兒園41名兒童嘔吐腹瀉,接著是武漢、自貢等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較往年同期有所上升。甚至朋友圈傳播「諾如」是一種新型病毒,這是謠言!好孕媽媽在此闢謠,「諾如」是寒冷季節多發的腸病毒的一種,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腸病毒是一種濾過性病毒的統稱,家族成員龐大,總共有60多種病毒。
-
腸病毒重症!提醒家長:已染腸病毒的寶寶勿再外出
由於腸道病毒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提醒保持警覺,做好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家中幼兒如感染腸道病毒,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避免交叉感染,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應儘快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
臺「腸病毒」新增1重症 3月春暖恐疫情快速蔓延
今年臺灣腸病毒罕見過冬,迄今已累計有12例重症,臺當局「疾管局」預估3月春暖疫情恐快速攀升。 來源:「今日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當局「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個案,患者是臺灣北部1名1歲10個月的男童,出現活動力不佳、步態不穩、肌抽躍及嘔吐等重症症狀,所幸及時赴醫院就醫後已康復出院,今年臺灣腸病毒罕見過冬,迄今已累計有12例重症,預估3月春暖疫情恐快速攀升。
-
今年的腸病毒症狀和往年很不一樣
最近的腸病毒死亡病例,疫情似乎較以往過去幾年增溫的現象。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最新報告,截至目前為止,腸病毒重症個案已達203人,較去年和前年的病例,有增加的趨勢。今年的腸病毒症狀和往年很不一樣,像是嘔吐、肌肉抽搐、意識不清都是今年感染後的明顯反應,因為有些不同的病毒也會引起相同的症狀,故手口足病這類的病症可能在同一人身上發作幾次。
-
臺灣出現史上第1例 腸病毒D68型重症
學校剛剛開學,腸病毒疫情在臺灣也呈現連續4周上升趨勢,整體疫情仍在流行期,民眾仍不可輕忽,因為疾管署5日公布出現今年第1例腸病毒D68
-
雲林4歲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為全臺今年第13例
雲林4歲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為全臺今年第13例 2008年09月22日 22:0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7重點,慎防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
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重症風險,令人聞之色變!很多家長納悶:孩子都沒出門,怎麼會感染腸病毒?兒科醫師強調:大人感染腸病毒症狀可能不明顯,更要積極做好正確的防範措施,以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孩子!一、媒體報導腸病毒71型可能大流行,家長需留意重症徵兆目前已經發現至少90幾種腸病毒。
-
腸病毒肆虐!新北市120班停課3千兒童感染
腸病毒發威!隨著天氣忽冷忽熱,從今年1月1日起,到目前為止,新北市已有105所小學、幼兒園及託兒所共120個班級停課,相較去年同期僅6班,實不能輕忽。衛生局11日強調,根據通報,新北市目前已有3200例,幼兒感染腸病毒,其中有2例屬於重症,所幸多已恢復健康。不過,仍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若有手口足症,應立刻就醫,避免疫情擴大。
-
臺灣出現今年第2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
中國臺灣網8月7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疾病管制局」確認今年第2例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個案。一名3歲男童,本月1日開始發燒,3日高燒不退並出現口腔潰瘍及手足出疹至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4日起出現持續嘔吐、肌抽躍等重症前兆病徵,赴醫急診住院,5日清晨不治。
-
臺灣腸病毒71型來襲 今年可能爆發大流行
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確定病例,為1名3歲女童,上月29日出現發燒症狀後,陸續出現咽峽炎、四肢紅疹等症狀,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現已康復。疾管署今天表示,近日新增1例腸病毒71型確定病例,為今年第4例,目前都沒有重症個案,但考量腸病毒71型已多年沒有大規模疫情,很多3歲以下幼兒未曾感染,可能爆發大流行。
-
孩子發燒喉嚨痛 當心患了腸病毒
春暖花開時節,但是天氣多變,醫師提醒,若您的孩子突然高燒不退,伴隨喉嚨發炎潰瘍、疼痛無法下咽,或是手掌腳掌及嘴巴周圍出現許多小水泡,請注意,可能已經感染了腸病毒,千萬不可輕忽。
-
臺一新生兒感染腸病毒 為年紀最小重症個案
,為今年度年紀最小的腸病毒重症個案,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島內自2003年迄今,12年來總共發生3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造成1名寶寶死亡。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相當罕見,但死亡率偏高,親友如探視產婦及寶寶時,務必注意個人衛生。疫調顯示,產婦因發燒、身體不適,選擇剖腹產,目前不排除男嬰是在產程中遭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但也可能於出生後,親友探視時,未做好個人清潔,將病毒傳染給寶寶。
-
腸病毒今年不典型,注意3大症狀差異!隔天才有症狀
今年腸病毒症狀不典型!觀察孩子水泡是否會『痛』 自11月開始,慢慢有開始出現腸病毒,可今年的腸病毒跟往年比相對不典型!以往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喉嚨痛、食欲不振、手腳屁股起水泡等症狀,今年跟以往的差異是:
-
腸病毒升溫 臺南幼兒園23班停課
今年腸病毒疫情為3年來高峰,隨著9月開學疫情有升溫跡象,臺南市最近1周腸病毒輕症通報206人次,較前1周98人次增加1倍多,其中,幼兒園通報佔72.8%,臺南今年迄已出現3起重症,均康復出院,截至目前23班幼兒園停課。
-
臺灣腸病毒就診單周破1.1萬人次 正式進入流行期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疾管署」4日表示,上周臺灣腸病毒就診人次突破1.1萬,正式進入流行期。醫師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意識不清、手腳無力等重症前兆,務必儘速送醫。
-
蘭嶼一例疑似腸病毒重症女童死亡 全島大消毒
蘭嶼一例疑似腸病毒重症女童死亡 全島大消毒 2008年05月19日 17: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5月19日電 臺灣蘭嶼發生一例疑似腸病毒重症死亡案例
-
不可不知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新生兒受到腸病毒的感染導致重症,主要是非小兒麻痺病毒的腸病毒引起的,以柯薩奇B型病毒、伊科病毒為主。感染的4種可能 1.4.經由胎盤傳導 另外腸病毒曾自胎盤培養出,這表示子宮內的感染是經由胎盤傳導的。腸病毒可自懷孕婦女的糞便或子宮頸分泌出來,與腸病毒可在羊水中生長這些發現也都顯示上行性感染的可能性。基於病毒血症與臨床症狀都是出生後一兩天發生的,曾有報告估計大約22%致死的新生兒是由柯薩奇B型病毒的感染,11%的伊科病毒的感染都是在子宮內就得到的。
-
腸病毒與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
每次提到腸病毒,很自然的反應就會聯想到腹痛或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這絕對是第一個要釐清的錯誤觀念。之所以命名為「腸」病毒,是來自英文Enterovirus 的翻譯。Entero-這個前綴代表「經由腸胃道」之意,也就是說是藉由「吃」入病毒,所造成的感染。
-
夏日炎炎 腸病毒拉警報!
雖然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病例,但以4~9月為主要流行期,因此腸病毒每年夏天都是小兒科的常客。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的症狀有: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
-
臺灣腸病毒再添1死 3歲男童罕見沒症狀
臺灣腸病毒再添一名死亡個案!臺「疾管署」今天公布本周腸病毒疫情狀況,一名南部3歲男童,十月下旬發病僅像一般感冒,扁桃腺發炎、發燒等症狀,反而沒有像腸病毒常見症狀如手足口病或四肢無力,因難以確診,發病近三周,住院三天經檢驗審查才確診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住院十天後,不幸休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