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拓部門應如何設計土地增值稅稅負速查表?看這篇

2020-12-23 正坤財稅

版權聲明

如需轉載或引用請聯繫後臺,以上為正坤財稅原創整理,文中相關政策來源均為官方發布

作者 正坤財稅 周小玉

土地增值稅是房地產企業流轉環節的重要稅種,稅率高、稅負重,其稅負高低最終會影響銷售淨利率,進而影響投拓部門的投資決策。由於房地產企業銷售成本率(或銷售毛利率)的獲取相對容易,本文介紹如何建立簡易的銷售成本率、土地增值稅稅負率、銷售淨利率對應表,協助投拓部門快速匡算項目經營利潤,為投資決策提供支持。

一、核心公式及基本假設

根據銷售淨利率的計算公式:

銷售淨利率=(銷售收入-開發成本-營業費用-稅金及附加-企業所得稅)/銷售收入

將稅金及附加拆分為其他附加稅金及土地增值稅,則銷售淨利率可化簡為

=(1-銷售成本率-營業費用率-其他附加稅稅負率-土地增值稅稅負率)*0.25

由上式可以看出,土地增值稅稅負率直接影響企業的銷售淨利率,因此,對土地增值稅稅負率的預測至關重要,本文為討論的方便,暫假設增值稅稅負率、營業費用率(本文所指營業費用包括資本化利息)為外生變量,企業可結合自身情況對上述變量進行單獨預測。本文接下來將從土地增值稅計算公式出發,探討土地增值稅稅負率影響因素,進而對土地增值稅稅負率進行預測,進而對銷售淨利率進行預測。

參數假設如下:

1、房地產企業取得不含稅銷售收入為Y;

2、假設土地增值稅口徑下的開發成本(本文所指開發成本含土地價款、不含資本化利息),為X;

3、假設利息支出不能按轉讓房地產項目計算分攤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機構證明,則房地產開發費用為0.1X;

4、假設增值稅稅負率為r,可扣除的相關稅金為附加稅,則附加稅稅負率為0.12r,附加稅為0.12rY,本文假設r為0.05;

5、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假設土地增值稅稅率為a,速算扣除係數為b,增值率為c,土地增值稅稅額為T,土地增值稅稅負率為T/Y;

具體稅率及扣除係數表如下:

6、毛利率為e,會計口徑下營業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率為f,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銷售淨利率為h。

二、公式推導過程

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增值額*稅率-扣除項目金額*扣除率=(Y-(1+0.1+0.2)X-0.12rY)a-((1+0.1+0.2)X+0.12rY)b ①

兩邊同時除以Y得到土地增值稅稅負率T/Y:

(a-0.12ra-0.12rb)-(1.3a+1.3b)X/Y ②

其中②式中的X/Y為銷售成本率,其實②式已經能夠清楚反應土地增值稅稅負率的影響因素是增值稅稅負率及銷售成本率,但無法根據銷售成本率X/Y查找相應的稅率及速算扣除係數,因此,需對②式做進一步整理,將X/Y轉換為含有土地增值稅增值率c的表達式。

增值率=(銷售收入-增值額)/扣除額,故增值率c:

(Y-1.3X-0.12rY)/(1.3X+0.12rY) ③

整理③式得

X/Y=(1-0.12r-0.12rc)/(1.3c+1.3) ④

將④式帶入②式中,最終得到土地增值稅稅負率表達式為:

T/Y=(a-0.12ra-0.12rb)-((a+b)/(c+1))(1-0.12r-0.12rc) ⑤

由⑤式T/Y=(a-0.12ra-0.12rb)-((a+b)/(c+1))(1-0.12r-0.12rc) 可知,稅率a及速算扣除係數b實際上是由土地增值稅增值率c決定的變量,因此,土地增值稅稅負率主要驅動因素為增值稅稅負率r及土地增值稅增值率c,增值稅稅負率取決於企業進項發票取得率等增值稅管理活動,由上文 ④式X/Y=(1-0.12r-0.12rc)/(1.3c+1.3) 可知,土地增值稅增值率c取決於相關項目的銷售成本率或者銷售毛利率(銷售成本率=1-毛利率X/Y=1-e),而企業的銷售成本率或者銷售毛利率更多的是固有的行業環境所決定的。因此,房地產企業只要能夠較為準確的估計增值稅稅負率及銷售成本率(或銷售毛利率),便可對土地增值稅稅負率做出預測。

我們回到銷售淨利率的表達式:h=(1-e-f-0.12r-T/Y) *0.75, 本文假設增稅稅稅負率r為5%、營業費用率f 為17%,則 h=(1-e-0.17-0.12*0.05-T/Y )*0.75 ⑥

三、如何編制速查表

筆者根據上述關係式計算出了不同銷售毛利率、銷售成本率與土地增值稅增值率、土地增值稅稅負率、銷售淨利率數據的對應關係如表一、圖四所示:

表一

圖四

四、速查表的日常運用

當房地產企業知道自身銷售成本率(或銷售毛利率)時,可根據上表查找對應的土地增值稅稅負率,以及對應的銷售淨利率。例如,假設房地產企業毛利率為56%(本文假設土地增值稅開發成本與會計口徑一致,此毛利率實際為以土地增值稅開發成本口徑計算得到,現實情況土地增值稅口徑下的開發成本通常小於會計口徑下的開發成本,故會計口徑下毛利率通常小於土地增值稅口徑下的毛利率),由表一第33行可知,對應的土地增值率為73%,土地增值稅稅負率為13.94%,銷售淨利率為18.26%。

五、基於速查表的兩個「關鍵結論」

【第一個結論】由於土地增值稅實行的超額累進稅率,隨著增值率的提高,土地增值稅稅負率增速加快,使得房地產企業出現銷售淨利率不升反降的情形,當增值率為200%,銷售毛利率約為75%時,達到銷售淨利率的最大值,當增值率大於200%時,銷售毛利率大於75%時,會出現定銷售毛利率越高,土地增值稅稅負越重,銷售淨利率反而越低的情形。因此,房地產企業銷售毛利率過高(大於75%,常見於土地成本畸低的項目)的情況下,成本控制將失效,這時控制成本提升毛利率,反而需要承擔更多的土地增值稅,最終導致企業銷售淨利率更低。

【第二個結論】由於需要預繳土地增值稅,其預徵率一般為2%-4%,當預繳的土地增值稅稅款大於實際的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時,從理論上看會造成稅款提前流出企業,形成現金流的浪費。當土地增值稅稅負率低於預徵率時,會涉及土地增值稅退稅。投資測算時需考慮土地增值稅日後是否能夠順利退稅,如基于謹慎性不考慮退稅,亦可直接用預徵率作為土地增值稅稅負進行投資測算。

*以上政策均為官方發布,正坤財稅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按正規轉載渠道進行。

相關焦點

  • 專家訪談|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降低土地增值稅稅負
    房地產企業如何降低稅負並控制相應的風險已經成為房地產企業的頭號難題。而其中房地產行業特有的土地增值稅稅率高、計算複雜、政策性強、變化快,對於納稅企業來說,如果不提前對其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將會面臨高額稅負。
  • 投拓必知 | 降低土增稅,8大技巧
    30萬投拓人在看土地情報五大社群投拓人專屬社交圈長按識別二維碼本文由行根、新芽聯合創作。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8條的規定: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 免徵土地增值稅。增值稅率超過20%的,應就其全部增值額累進徵收土增。
  • 不同計算方法及口徑的土地增值稅清算稅負分析
    土地增值稅清算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下面分別稱為甲計算法和乙計算法。這兩種方法納稅人不能任意選用,但不同的計算方法和計算口徑,給納稅人帶來的稅負卻不同。持甲計算法觀點的納稅人,依據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87號)規定,土地增值稅以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為單位進行計算,對於分期開發的項目,以分期項目為單位進行清算。開發項目中同時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應分別計算增值額。
  • 土地增值稅的稅務籌劃方法及案例解析
    房地產開發企業以開發、建設、銷售房地產為主營業務,土地增值稅是其主要稅負之一。土地增值稅是指對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取得增值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增值多的多徵,增值少的少徵,無增值的不徵,最低稅率為30%,最高稅率為60%。
  • 土地增值稅清算的方法
    土地增值稅是對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並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單位和個人所徵收的一種稅。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負構成中,土地增值稅佔有較大比重,對企業的利潤影響較大,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主要稅種之~,因而對其進行籌劃是十分必要的。土地增值稅是以轉讓房地產取得的增值額為徵稅對象,採用扣除法和評估法計算增值額,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計算徵收。
  •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的稅務籌劃及案例
    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應事前開展籌劃,提前測算好增值率,注意對法定扣除要件的管理,特別是要注重索取合規票據,並採取正確的應對策略,預測土地增值稅稅負,而不能事後造假,無中生有,自造名目虛列成本,或隨意人為擴大成本費用。否則,企業將自行承擔違法違規的後果。  審核政策要了解。
  • 2020全自動增值稅稅負管理系統,內設函數公式,可自動核算增值稅
    2020全自動增值稅稅負管理系統,內設函數公式,可自動核算增值稅增值稅是我國重要稅種之一,這是每個企業必交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稅負率過高或者過低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一旦發生稅負的不平衡,都會被稅務局「請」去喝茶。所以我們必須做好企業增值稅稅負管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全自動的增值稅稅負管理系統,裡面內嵌的有函數公式,可自動核算增值稅的銷項匯總、進項匯總、留抵稅額以及個月的應交稅額。,十分的方便。
  •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的稅務籌劃及案例分享
    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應事前開展籌劃,提前測算好增值率,注意對法定扣除要件的管理,特別是要注重索取合規票據,並採取正確的應對策略,預測土地增值稅稅負,而不能事後造假,無中生有,自造名目虛列成本,或隨意人為擴大成本費用。否則,企業將自行承擔違法違規的後果。 審核政策要了解。
  • 營業稅退出歷史將如何影響你我稅負
    原標題: 營業稅退出歷史將如何影響你我稅負——聚焦營改增「收官」之戰東方網3月27日消息:本周,將於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的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實施方案細則「揭開面紗」,標誌著已實施4年多的營改增改革迎來「收官」之戰?隨著最後4個行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告別營業稅,這場涉及近千萬戶新納稅人?
  • 3節課掌握土地增值稅政策及清算實務
    影響土地增值稅稅負的關鍵因素是開發成本歸集與分攤方法,車位的銷售方式等事項的政策掌握及涉稅處理。 由於土地增值稅政策設計複雜,計算方法特殊,與會計口徑、所得稅口徑也存在著差異,因此對政策掌握程度不同與涉稅處理方法差異都影響著土地增值稅清算的結果,而土地增值稅清算結果則是房地產開發項目最終利潤的關鍵。
  • 案例解析二手寫字樓銷售土地增值稅計算與申報
    不動產發票開具日期為2016年4月,繳納契稅6萬元並取得完稅憑證,在2020年5月A公司與B公司本著自願平等、公平誠信交易原則,將此套辦公樓以315萬元轉讓(雙方交易合同價與稅務系統評估作價一致),在此筆業務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稅,應如何計算並申報呢?
  • 房地產項目土地增值稅清算注意事項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房地產開發企業創造高額利潤的同時也帶來了高稅負,稅收作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外部成本來說,客觀上影響了其經濟收益。土地增值稅就是較大的影響因素,是影響收益較大的稅種之一,如何在土地增值稅清算中有效地降低稅費而保證企業收益,是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因為它關係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 土地增值稅怎麼計算?附2018年最新土地增值稅稅率表
    土地增值稅的最新計算公式是什麼呢,增值額是什麼呢,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是如何的呢,土地增值稅具有哪些特點呢,土地增值稅的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呢。現在為大家整理2018年最新土地增值稅稅率表以及相關稅率標準如下。
  • 土地增值稅清算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土地增值稅佔整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稅負比例是非常高的,土地增值稅的稅負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整體的稅負水平。如果清算不引起重視,不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後續只能被動的進行清算,產生的稅款動輒成百上千萬!期間也可能因相關政策的變動下,企業由於沒有很好的判斷和理解導致產生的問題關於預繳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一般按1%-3%左右的比例進行預先繳納,預繳比例有時還會根據住宅與非住宅等進行適當的調整,不過總的來說,預繳對稅負影響是非常小的,除非企業的建設的為普通住宅
  • 土地增值稅的應稅收入如何確定?
    2.納稅人選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土地增值稅預徵收入按「含稅銷售收入/(1+11%)」確認;土地增值稅清算收入按「(含稅銷售收入+本項目土地價款×11%)/(1+11%)」確認,即:納稅人按規定允許以本項目土地價款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金,應調增土地增值稅清算收入。
  • 稅負率,低了怕稅務查,高了怕老闆怨!如何籌劃
    原因是稅負異常,這中獎機率很大了,下面看個案例 稅負率是個讓人頭疼的詞,低了怕稅務查,高了怕老闆怨!還有企業因為稅負預警被約談?會計如何應對?一文給你講清楚! 《稅負率低高大揭秘!附常見行業稅負率 2020稅負率參考!再也不用擔心被查了!》
  • 房地產投拓——投資崗專業高頻知識點
    假期長了,專業是不是也荒廢,生疏了一些,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奔著幫大家熟悉整理專業知識來的。今年1月份,一篇投資崗專業知識的測試題文章,反饋良好詳見《房地產投資崗2019專業能力測試題年終考!》,很多公司都是整個部門參與學習討論,甚至不少人還複製粘貼做成了文件保存,作為公司績效考核,面試新人,優化裁員專用。試題充分帶動了大家的學習熱情,以及專業知識的查漏補缺。
  • 土地增值稅立法,對個人影響有多大?
    在項目竣工結算前由於涉及的成本確定等原因,而無法據以計算土地增值稅的,可以實行預徵。預徵一般按照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徵收,預徵率由各省級稅務機關按規定區分不同類型房地產確定,一般在1%-3%。 由於房地產行業經營情況複雜,土地增值稅稅制設計也比較複雜。李宇嘉分析認為,土地增值稅清算需要審核大量跨若干年度收入、成本和費用情況,稅收徵管難度大。
  •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稅收籌劃
    這些非財務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產品結構 地產企業的開發產品結構在規劃階段就已經形成,這部分工作幾乎全部是由工程設計及報建人員完成的,很少有財務人員參與,並無法從財稅角度深入到產品設計階段為企業提供決策建議,而事實上這個階段的稅務籌劃才是土地增值稅要害與關鍵,這是由土地增值稅清算規則決定的
  • 轉讓舊房:土地增值稅扣除金額如何計算
    轉讓舊房:土地增值稅扣除金額如何計算 來源:中國稅務報 作者:胡紅英 編輯:劉娜 2014-09-22 08: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