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4條「猝死」新聞,當代年輕人,不想中招的,千萬要做這件事!

2021-01-15 上海普陀發布

2021年伊始,有三大話題被人們反覆提及:新冠疫情、最強寒流和年輕人猝死。

對於前兩個話題,我們尚有一戰的勇氣。但年輕人猝死的消息,讓人在心痛之餘,生了一絲畏懼。

2020年12月29日,拼多多員工張某加班後猝死,年僅22歲;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2021年1月5日,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離世,年僅27歲;2021年1月7日,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前男籃隊員韓崇凱因腹主動脈瘤搶救無效離世,年僅30歲;……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年輕人,勸你定期體檢

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就像地底下的炸彈,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

這個導火索可能是勞累、可能是熬夜、甚至是飲酒作樂或是單純的情緒激動。

但是,不論起因是什麼,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的疾病,才是預防猝死發生的第一步。

而體檢,就是一個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機會,也是做好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不過,近些年來,很多年輕人卻開始拒絕體檢。

這些人,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有的人認為自己年輕,挺健康,不需要體檢;有的人害怕查出問題,所以不敢去;還有人是因為生活工作繁忙,就把體檢一拖再拖;更有人認為,雖然體檢過了,還是有很多病查不出來,或者查出來也沒法治,與其這樣不如不體檢。難道體檢就真的無用嗎?

當然不是!

因為,體檢目的就是做好健康管理。要知道,許多疾病在初期甚至中期可能都沒有任何的不適,或者有自覺症狀輕微,如果只依賴自己的感覺,往往會忽略潛在的疾病。

而體檢的一大目標,就在於篩出其中混雜的一些有疾病卻沒有症狀的人。

尤其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多疾病的發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能否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決定這些疾病預後的關鍵。

例如,早發現的一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達到90%~95%,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癌的五年存活率同為70%,早期宮頸癌存活率可達到90%。

所以,越是害怕查出問題的人,越要定期做健康體檢。

體檢報告,怎麼看?

的確,對於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人來說,體檢報告中那些高高低低的箭頭和各種醫學術語,總是讓人摸不到頭腦。

有時,我們拿著有問題的體檢報告去看病,但醫生又會說「沒有問題」。

那麼,體檢報告到底應該怎麼看?

其實,多數的體檢報告都至少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發現的主要問題及醫生的建議指導;二是各項體檢結果的明細。

對於醫生的建議,我們經常會看到這幾個詞彙:

1 隨訪

這類疾病或異常一般不嚴重或比較穩定,不需要馬上去看病,但如果出現症狀變化則隨時就診。

2 複查

這類疾病或異常可能隨著時間推移發生演變或進展,因此需要每隔一定的時間就做一下檢查,不斷前後對比,以幫助確定診斷或治療方案。

3 就診或進一步檢查

這類疾病或異常多數比較重要,需要進一步做更多的檢查或是要找專科醫生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一定不能忽視。

那麼,檢查結果的明細,我們又該怎麼看呢?

其實,健康體檢沒那麼「無用」,也並不那麼「費錢」,與其擔心自己有健康問題,不如趕快去做個檢查,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健康不容浪費,生命價值更高。年輕人,請把疾病交給醫生,把健康交給自己!

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王雨思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別用命換錢了,出現這些症狀千萬留心
    無獨有偶,1月4號,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的新聞再次登上熱搜。 新聞圖片 為何越來越來多的 年輕人被「猝死」盯上?
  • 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和4個原因離不開!早知道早預防
    現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年輕人猝死這件事情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那麼,為什麼年輕人猝死如此頻發?
  • 猝死給年輕人敲警鐘,80%的原因都是它
    原創 知妹 騰訊醫典她知很多人覺得不可理解,心肌梗死、猝死這些不都是老年病嗎?怎麼年輕人如今也這麼容易中招呢?(來源:網絡)下面這些就是心臟最害怕的幾件事:①過度興奮。精神過度緊張、興奮或焦慮、氣憤均可使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升高、心肌的興奮性提高,可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2]。
  • 冬天絕不能做這8件事,尤其是第4件!
    在開暖氣的車內睡覺可能一氧化碳中毒;加油前沒釋放靜電可能引火燒身;機洗羽絨服可能爆炸……冬天意外高發,千萬別做這8件事,為安全,給身邊每個人!無獨有偶,河北10歲女孩妞妞乘坐媽媽的電動車上學途中,圍巾不慎絞入車輪,導致女孩的頸椎脫位,將面臨高位截癱的命運。接診10歲女孩妞妞的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張英澤介紹,「這是最近我接觸的第三起圍巾勒脖子病例。」每年冬季都會有因佩戴圍巾而導致意外傷害發生,這些人大都因為犯了同一個錯誤——騎車時系的圍巾圍太長了!
  • 尤其是這4件事,千萬要少做
    此外,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建議:一般淋浴10~15分鐘完全足夠了,就算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20分鐘。02 水溫高洗澡水溫過高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
  • 兒科醫生:天再熱也別做這5件事,件件坑娃,很多家長都中招
    >婆婆認為:孩子已經到年齡了,可以給孩子斷奶了,別管是什麼季節,這都不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的因此,很多事情不能全都聽老人的,如果家裡一直是老人帶娃,當家長也得多操心,下面這4件事天再熱也別幹,件件坑娃,很多家長都中招了!
  • 高速上「最忌諱」的4件事,10個司機9人中招,交警:長點心!
    高速上「最忌諱」的4件事,10個司機9人中招,交警:長點心!開車出行行駛安全放首位,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但是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道路越來越擁擠,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也大大增加。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車主對安全意識的缺乏,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高速上最忌諱的4件事情,如果稍不注意,可能會釀成大禍。第一,不要離其它車輛太近。高速上「最忌諱」的4件事,10個司機9人中招,交警:長點心!
  • 這件事做不對,跑步時真的會猝死!趕緊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前段時間,三個中學生跑步猝死在體育場上的新聞,很多人應該都看到了。 Max我最近也剛刷到一個新聞,一個年輕人跑步的時候昏在地上。
  • 10天內4條年輕生命猝死上熱搜,心梗離我們普通人有多遠?
    2021年開始,除了新冠疫情復發,還有幾個新聞在不斷的觸動人們的心,而這幾個新聞,都是關於年輕人猝死的,讓人心痛之餘,生了一絲的畏懼。,年僅30歲;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
  • 三伏天別帶孩子做這4件事,父母早知道,孩子少受傷!
    三伏天到了,孩子本來代謝旺盛,容易出汗,這下汗液更控制不住了。看著孩子每天汗流浹背,心疼又心塞。其實很多是可以做的?但這六件事情,堅決不能做!寶寶都喜歡隨處坐、隨處爬,穿開襠褲還會增加尿路感染機率,尤其是女寶寶,更容易中招。芽兒媽媽建議,可以給寶寶多準備幾件寶寶內褲,雖然尿褲子,收拾起來比較麻煩,但安全衛生,還不至於在炎熱的夏天太過熱。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我國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顯示,影響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緒激動(25.66%)和勞累(24.53%)。
  • 猝死盯上年輕人,與這2點有關!猝死前身體會通知你,要了解下
    但是近年來好像年輕人猝死的報導已經層出不窮,這不僅令人惋惜,而且還令人震驚。究竟是什麼導致年輕人猝死,又有什麼預兆可以令人提前進行預防呢?以下將闡述有關年輕人猝死的原因以及猝死前的先兆。年輕人有必要了解一下,以免遭遇不幸。
  • 為什麼看似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猝死?
    較真要點:猝死的原因比較複雜,大部分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年輕人不良生活習慣和長期的睡眠不足,不僅會增加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猝死,還會提升因認知功能降低而發生事故的風險。 最近一個月,頻頻出現的猝死新聞,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 這3件事千萬別做
    在生活中,你會不會經常有不想說話,沒做半天事卻很疲勞,畏寒肢冷,愛出汗,容易感冒,嘴裡還總沒味兒?其實這些都是身體氣虛的表現。氣虛的人,可以嘗試多做以下3件事1、別太累,太累容易耗氣現在的社會,工作壓力和生活成本都很大,很多人不得不加班加點,日夜為生計奔波。長此以往容易讓身體虧空,變得疲累不堪。如果身體長期超負荷運轉,那麼就容易增加心臟運轉的負擔。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這些暗藏的隱患,越早知道越好
    審閱者:劉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一項關於猝死病例的屍解研究表明,年齡在 31~63 歲的病例最多,而且以心臟性猝死為主要死因。心臟性猝死為什麼頻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通常有以下這三種常見的原因。
  • 新生兒不足百天,這4件事爸媽千萬別做,若造成傷害後悔都來不及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近些年來,新生兒出生率連年減少,很多年輕父母不再著急要娃,這導致了很多新生兒出生後,家長對娃的寵愛加劇。但對寶寶再寵愛也要有度,尤其是在這4件事,爸媽千萬注意。這4件事家長千萬別做當新生兒不足百天時,孩子的身體較弱,特別是抵抗力也很薄弱,這時父母千萬要注意,這4件事不要做,以免使得寶寶受到傷害,後悔都來不及。
  • 為什麼年輕人跑馬拉松比年齡大的人更容易猝死?
    比很多年輕人強!相比六七十歲的他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辦公桌前走到了賽道上,但是卻頻繁傳來跑步猝死的報導,為什麼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出狀況呢?到了30公裡後,許多衝在前面的年輕人已經有生不如死的感覺了,而我老頭子卻能堅持下來。」貳 | 經驗不足還不想放棄年輕人的不以為然,往往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首先參賽次數和經驗肯定不如參加次數更多的老先生,所以馬拉松不僅是體力耐力的體現,更是跑步經驗的體現。但往往年輕人在被一些人超越後,儘管身體發出了一些不好的信號,心裡上仍舊不想放棄,自然危險就會產生了。
  • 猝死前的六大徵兆 千萬要留意
    原標題:猝死前的六大徵兆 千萬要留意   原標題:猝死前的六大徵兆 千萬要留意   專家介紹:   俞夢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臨床流行病學會委員,中國公共衛生學會青年委員
  • 35歲男老師猝死,平時是運動達人,卻經常做這件事!
    這幾年常常發生熬夜猝死事件,讓習慣晚睡和熬夜的朋友陷入深深的恐慌。到底幾點睡才算熬夜?但這個問題不是「幾點睡」那麼簡單。問題1:凌晨4點睡,中午12點起,算熬夜嗎?嚴格來說,不算。目前有兩個公認的調節睡眠的影響因子,一個是生物鐘,另一個是睡眠自我平衡。也就是說:睡眠的一個重點是「要規律」,另一個是「要睡夠」。如果生物鐘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而醒的時間越長,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覺。
  • 【原創】新生兒100天內,不要做這4件事,尤其是第一件千萬要忍住
    寶寶的到來讓甜蜜的二人世界成為了幸福的三口之家,雖然對於很多新手父母來說提前參加了各種培訓班,做了許多的功課,但到了實際生活中卻還是可能會出現一頭霧水的情況。尤其是寶寶未滿100天以前,千萬要忍住不要對他們做出這4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