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物聯網與Ingenu、LoRa等專利與標準之爭

2020-12-22 電子發燒友

蜂窩物聯網與Ingenu、LoRa等專利與標準之爭

佚名 發表於 2016-04-08 08:06:25

  LPWAN有點像一道表面平淡無奇實則精心準備的靚湯,輕輕攪拌,你便會驚訝的發現其中隱藏著的寶藏!

  對於M2M通信和物聯網來說,如今,部署網絡的選擇性之多已經超乎想像,以致於找不到最適合的方案。在一個平臺上,不僅聯網設備高速增長,同時還對電池壽命及低數據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於是LPWAN技術被視為是支撐其這一需求的核心要素。但是,在LPWAN領域各種創新性技術相繼出現,使得這一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

  像Sigfox、LoRa和Ingenu等這些專利技術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藍圖,它們致力於在公共事業領域建立一套全球可用的基於免授權頻譜的標準。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這些技術的普及也面臨著巨大的障礙。來自蜂窩物聯網技術的挑戰,讓這場本就很激烈的競爭打得更加不可開交。

  不僅如此,Machina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師甚至表示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競爭技術加入到這場競爭中來。Weightless-N,Weightless-P,NB-Fi (WAVIoT),Accellus,Flexnet (Sensus),Telensa UNB和 Synergize (Aclara) 都值得引起關注,當然這還只是在LPWAN領域裡一小部分。除卻這些,你能在大量的關鍵應用程式上發現其他技術的影子。

  愛立信瑞典廠商的無線電業務部門領導人David Hammarwall總結了當前的情況:EC-GSM,NB-IoT和LTE-M1是蜂窩網領域主要的LPWAN技術競爭者,而這些技術的未來取決於運營商的應用案例與網絡進化戰略。

  專利技術 vs 標準技術

  在未來,這些五花八門的標準有幾個標準能夠崛起?專利技術和標準技術之爭中,是否一定上演「你死我活」劇情?又或者是大量不同的技術能夠持續共存?

  諾基亞市場營銷領導人Arne Schaelicke解釋了為什麼諸如NB-IoT的標準會如此引人關注:「由於Sigfox, LoRa 和 Ingenu是基於非授權頻譜,接入門檻較低,未來也將出現更多的競爭技術。很顯然,由於該頻段上日益增加的技術類型及接入設備將會讓幹擾的風險最大化。而在提供大面積和長期的連接方面,只有基於授權頻譜的蜂窩物聯網技術才能提供可靠的物聯網連接。」對此,Steve Hilton表示認同,他認為運營商似乎有建立一張標準基礎網絡的想法,畢竟在構建一個長期的市場時,蜂窩物聯網才能將風險最小化,而這恰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無疑,在傳統移動供應商和通信運營商之間,NB-IoT已經引起巨大的轟動。雖然標準至今還未出臺,但是3GPP正致力於此,希望在今年6月凍結並發布基於蜂窩網絡的窄帶物聯網技術標準NB-IoT。

  雖然不是所有的技術都能長期生存下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標準技術和蜂窩技術無法共存。最好的說明或許就是運營商一邊宣稱支持NB-IoT/LTE Cat-M2,但同時他們也在蜂窩網絡以外的其他技術上進行了相應的投資。

  哪種技術更受青睞?這取決於其技術本身和商業因素

  MachNation研究機構創始人兼總經理 Steve HiltonHilton指出:如果3GPP解決方案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實現的話,那麼這些專利技術將因此有一個施展的機會,有機會再技術和客戶方面進一步發展。而如果3GPP解決方案快速實現的話,這些專利技術或將慢慢地失去現在的所能預見的發展前景,最終導致LPWAN技術成為在這巨幅的連接藍圖中一個小小的部分。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待的話,我們需要了解所有不同LPWAN技術模式的差異,Sigfox 和Ingenu致力於建網,而LoRa更傾向於創建整個生態鏈,這也就意味著每一項技術都將會不同的應用案例。從技術層面考慮,Ingenu公司的RPMA確實更加適合於提供穩定的物聯網服務。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比如在不同的應用案例中並不是所有的物聯網傳感器都需要具備下行能力。

  此外,Hilton還表示影響企業決策的,最重要的往往是物聯網應用接入平臺、平臺解決方案、技術集成、物聯網網絡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對於一些企業來說,比起選擇使用哪種LPWAN技術,採用哪種物聯網解決方案反而更具挑戰。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物聯網技術標準NB-IOT和LoRa到底是什麼?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對無線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為低帶寬、低功耗、遠距離、大量連接的物聯網應用而設計的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也快速興起。NB-IoT與LoRa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兩個低功耗廣域網通信技術。
  • 輕量級廣域網之戰:是什麼讓LoRa與眾不同?
    那麼,LoRa的特殊之處在於什麼?那麼,LoRa的特殊之處在於什麼?有幾種替代技術正在作為輕量級廣域網(WAN)進行推廣。這些標準包括Lora、Sigfox、Ingenu和Weightless,以及其他一些或多或少覆蓋相同技術基礎的無線電標準。所有這些似乎都不太可能倖存下來。哪一個會成為贏家呢?
  • 康巴赫守住蜂窩不粘鍋核心專利
    11月18日,針對此前兩次對蜂窩不粘技術專利無效的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一種不鏽鋼或複合鋼的不粘鍋的製造方法」這一發明專利(ZL201310089292.6)的專利無效宣告審查決定書,並在決定書中表明「化學蝕刻方法」形成預定圖案凹凸紋路的技術方案繼續維持該專利有效。這也意味著,蜂窩不粘鍋的核心專利技術歸德國康巴赫所有。
  • 張鋒和杜德納的CRISPR專利之爭,爭的是什麼?
    在過去近幾年的時間裡,CRISPR受到輿論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專利之爭:張鋒所在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博德研究所與杜德納所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關專利的歸屬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執。這裡,我們為讀者梳理了相關情況。
  • 蜂窩物聯網是什麼?它有哪些應用場景呢?
    2 物聯網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隨著物聯網終端的多樣化、物聯網業務應用的豐富化,以移動通信網絡為純管道的傳統物聯網體系架構面臨著如下新的問題:(1)在接入側,很多物聯網終端在工作時由於沒有外接電源,
  • 面對複雜網絡安全形勢,LoRa與NB-IoT之爭優劣已分
    據《2017-2018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物聯網全年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至2024年,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2萬億元。但是最近美國對中國科技的種種打壓舉措,讓我們清醒認識到科技無國界、學術無國界,只不過是美好願望罷了。
  • ...丨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加速NB...
    36氪獲悉,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已於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發展商業化並加大晶片測試及研發投入。「智聯安」全稱北京智聯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家物聯網應用領域晶片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業從事晶片設計,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在矽谷、武漢、合肥等多地設有子公司和技術研發中心。
  • 蘇泊爾被德國康巴赫起訴索賠:使用蜂窩不粘專利技術涉嫌嚴重侵權
    中國網財經10月24日訊(記者 鄭穎)德國鍋具品牌康巴赫(以下簡稱「康巴赫」)10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蘇泊爾今年新上市的某款產品使用了康巴赫蜂窩不粘專利技術,涉嫌嚴重侵權。廣告的內容是:蘇白爾,感謝你,要不是你的模仿,無人知曉蜂窩不粘鍋原創發明者是我。同時還提到,康巴赫決定於10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並邀請社會各界到廣州來見證這起訴訟。蜂窩不粘技術(專利號ZL201310089292.6)到底是什麼?
  • 物聯網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N)技術全面詳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042.htm  提到遠距離無線通信,你可能會有疑問不是有移動蜂窩通信技術嗎?的確,目前全球電信運營商已經構建了覆蓋全球的移動蜂窩網絡,然而2G、3G、4G等蜂窩網絡雖然覆蓋距離廣,但基於移動蜂窩通信技術的物聯網設備有功耗大、成本高等劣勢。
  • 36氪首發丨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加速...
    舉報   憑藉全自研NB-IOT基帶、協議棧、射頻技術拿下運營商大單   36氪獲悉,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
  • 專利被侵權 原創發明者德國康巴赫 索蘇泊爾賠百億損失
    本次康巴赫維權事件有兩個焦點,康巴赫所關注的是專利所屬權的問題,而蘇泊爾更在乎康巴赫以召開發布會的形式進行維權損害其商譽。這場專利之爭到底孰對孰錯,還要看後續事態發展。涉嫌專利侵權者侵權德國康巴赫是模仿還是抄襲?此次涉嫌侵權者今年7月在電商平臺上架的新產品蜂窩系列炒鍋。
  • 康巴赫蜂窩不粘鍋-科技革新行業標準 或掀起廚房革命
    得到靈感的周和平,立即在德國漢堡建立了研發中心,組建德國研發團隊,將這種古老的蝕刻工藝加以現代技術升級改進並沿用在鍋具製造上,在團隊的努力下,第一口蜂窩不粘鍋宣告面世。與此同時,周和平在德國註冊康巴赫品牌,希望以此紀念德國蝕刻工藝核心的來源,更希望未來以德國製造業的標準,在中國製造出符合德國一流品質的國際品牌。
  • 蘇泊爾「蜂窩不粘鍋」被指專利侵權,德國康巴赫稱損失近百億
    蘇泊爾「蜂窩不粘鍋」被指專利侵權,德國康巴赫稱損失近百億 2019-11-10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歐盟委員會公布有關標準必要專利的計劃
    本文將對委員會關於標準必要專利(SEP)的具體計劃進行討論。背景——SEP和網絡驅動市場的「新」創新系統SEP是一項保護髮明的專利,並且必須是符合技術標準的專利。現有數千種技術標準,眾所周知的標準包括3G和4G。一臺現代筆記本電腦在設計中需要使用100多個技術標準,以確保電腦可作為符合標準的產品使用。
  • 何時能用5G蜂窩網絡和Wi-Fi6?
    隨著 5G 標準的成熟,該技術將提高其低功耗 IoT 連接的選擇。 未來四到五年內,5G 將從大城市和特定地區開始逐步推出;4G 技術將在未來數年內繼續流行。企業用戶將需要新的設備、加密狗和路由器來連接 5G 服務。例如,蘋果的 iPhone 預計要到 2020 年才能支持 5G,而物聯網設備需要特定的蜂窩網絡兼容性才能連接到 5G。
  • 蘇泊爾「蜂窩不粘鍋」被指專利侵權 德國康巴赫稱損失近百億
    康巴赫稱,杭州市中院已對蘇泊爾專利侵權糾紛正式立案。微博截圖康巴赫發廣告直指蘇泊爾侵權10月21日,《羊城晚報》刊登了一版德國康巴赫品牌的整版廣告,掃描廣告所附二維碼便可跳轉其官方網站。據浙江省高院發布消息稱,康巴赫中國官網有一則聲明,指控蘇泊爾公司「盜用、山寨」其專利技術,侵犯其專利權。
  • 儀表最新專利 基於物聯網的超聲波智能水錶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基於物聯網的超聲波智能水錶。該專利由深圳市奧迪科電子有限公司申請,並於2018年11月30日獲得授權公告。內容說明本實用新型涉及流體測量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於物聯網的超聲波智能水錶。
  • 一文了解LoRa和LoRaWAN物聯網應用和發展現狀
    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無線通信技術自然成為實現物聯網應用關注的焦點。在各種無線通信技術中,功耗低、通信距離遠、低硬體成本、可連接設備數量眾多的LoRa技術脫穎而出,非常符合物聯網(IoT)的應用需求,受到了廣大物聯網用戶的認可。那麼LoRa究竟是怎樣的技術,可以快速搶佔物聯網市場呢?
  • 「基因魔剪」專利之爭,張峰團隊贏了!
    近年來,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以下簡寫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席捲全球,短短幾年內迅速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催生了多篇文章的發表和多家公司成立。但俗話說,「人紅是非多」,這一技術專利究竟「花落誰家」,有關爭議一直未曾停歇。
  • 康巴赫訴蘇泊爾專利已正式立案 維權大戰正式開啟
    蘇泊爾證券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關注到了這起訴訟,但是因為未達到證券披露標準,並未發公告。至於開庭時間,王雄剛表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開庭時間,比如法院工作量、案件性質等,最快的話預計要3個月,有可能會更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