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大家都有共同的困擾
在這裡,你我真實互動,展露真我
在這裡,你的苦難得到抱持,被稀釋;你的成長,將帶動大家一起成長
聽小夥伴們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遇見真實的自己,再看他人,與原來的不同
看清自己,才能更客觀的看見他人,人際互動因此發生變化
破繭成蝶,自我的成長,最是令人感動
活動安排:
1.此團體輔導,僅針對甌江學院學生;
2.報名:即日起開始通過編輯簡訊「班級+姓名+性別+參加人際團體」發送至13656779925報名,報名名額30位,報滿為止;
3.面談篩選:沒有好與不好,只看是否合適參加本次團體諮詢,選出最終10-12位同學;
4.團體輔導:自5月24日(周三)起,至6月14日(周三)止,連續4周,每周三下午1:30-4:30,在5-509團體輔導室開展。
相關說明:
1.輔導形式:封閉式,每次團體輔導成員不變,不隨意進出;非結構式,活動進程並非事先計劃好,而是按照自然發展。
2.費用:免費;
3.報名參加者,不得缺席、遲到或者中途退場,以示對他人的尊重。
4.團體活動過程中,禁止錄音或者攝像,離開團體輔導室後禁止傳播其他團隊成員的故事,以示對他人隱私的尊重、珍惜團體小夥伴對你的信任。
5.請在團體開始前,關閉手機,團體進程中禁止接、打電話;
6.團體進程中,團體成員間不得有任何身體的接觸。
帶領者介紹:
大兵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學院心理中心主任,大兵心理工作室負責人;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市家庭和諧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際人格面具學院督導,市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施琪嘉一年期弟子班學員,以精神分析為主導,整合系統式家庭治療、意向對話、箱庭療法、催眠、SFBT、EMDR、HTP、心智化治療、敘事療法、積極心理學等各種療法,先後完成個案2000餘人次;系統學習樊富珉、彭渤程(臺灣)結構式團體輔導,以及李侖存在主義非結構式團體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