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剛畢業的李某多次偷外賣的新聞,仍在網上發酵。網友和輿論關注的是,李某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根據報導,可以還原出嫌疑人李某的基本情況:剛剛大學畢業,家境貧寒,為了他的學業,家中3個兄妹都輟學了,供他一人讀書。目前,他正在複習準備考研。
本來,一起盜竊案件如何處置,並不複雜。警方查明事實,依據法律,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但因為李某的家境情況,網上出現了一種聲音。部分網友留言,希望對李某「法外開恩」,從寬處理,期待司法部門給李某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7月20日下午,警方發布了最新的消息。據偵辦此案的南京市公安局雨花臺分局表示,「偷外賣」男子在南京有固定工作,因在租住小區訂的外賣被人拿走,遂產生報復心理,從而多次偷他人外賣,並非像外界傳言的「因飢餓偷外賣」。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依法實施取保候審刑事強制措施。
對於李某如何處理定性,再次成為輿論看點。
此前,對於李某偷外賣,網上說的最多的是,李某偷的是食物,是用來果腹的。很多網友覺得,事情和情節都不算嚴重,可以從寬處理。有觀點提到,法律也要講溫情,也要照顧到社會情緒。
這些觀點和理由,筆者不敢苟同。
此案對李某的行為如何處置,還得從法律層面來考量。在基本事實還未查清前,別急著搞輿論「預審」。
現在必須查清的是,李某到底偷了多少外賣?這個問題屬於法律事實,直接影響到後面司法部門對李某行為的法律定性。
根據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盜竊公私財物價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就可以認定為「數額較大」。根據相關規定,盜竊1000元以上不滿2500元的,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個月或單處罰金;2500元以上不滿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滿7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滿1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 二年至三年。
對於行為人如何處置,還得根據「案值」大小。據李某自己稱,他偷外賣的次數,自己都記不清楚了。如果達到上面某個數值,李某可能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對李某如何處理,除了案值數額大小,還要結合行為人的動機和「認錯悔過」的態度。
筆者覺得,對李某處理,別急著定性,忙著喊「網開一面」,而是請警方查清李某的偷竊次數和案值,先固定好證據鏈,再依據法條對李某的行為綜合考量後予以定性。當然,如果李某的情形,確實符合相關規定,司法部門可以考慮依法給予從輕處罰。
評論員 曹玉兵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