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人民日報評論員: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0-12-25 瀟湘晨報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就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就要變為現實。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這次全會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全會通過的《建議》,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任務。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但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會通過的《建議》在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部分突出強調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這樣表述,在黨的全會文件中還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也是實事求是、符合發展規律的,兼顧了需要和可能,有利於在工作中積極穩妥把握。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團結帶領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建樹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前進道路上,無論面臨什麼樣的風險挑戰,我們都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奮鬥,不斷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輝煌。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遼寧海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武侯區: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打造出人民南路化八院停車場、七道堰、中環路片區、吉福南路片區、望江樓公園等多個「兩拆一增」特色點位,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 五年來,武侯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小康的夢想,都化作這樣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
  •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民觀點)——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
    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民觀點)——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④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2020-10-29 翻開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成績單,一個數據背後都是人民群眾沉甸甸的獲得感,折射出人民底色和民生溫度。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人民日報評論部  入冬後天氣漸冷,北方城市已經供暖,南下旅遊也日益火熱;「15分鐘生活圈」在上海浦東不斷完善,各項公共服務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均可獲得;湖北武漢啟動「江豚回歸江城」工作,旨在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廣袤大地上,處處展現著幸福生活的畫卷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認識和把握新...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報評論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入冬後天氣漸冷,北方城市已經供暖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5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人民日報評論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4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堅守為人民的需要而奮鬥的初心,更好地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牢記為人民謀求美好生活努力奮鬥的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當下和今後不懈努力奮鬥的目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顯著提升我國經濟自主性和發展...
    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入冬後天氣漸冷,北方城市已經供暖,南下旅遊也日益火熱;「15分鐘生活圈」在上海浦東不斷完善,各項公共服務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均可獲得;湖北武漢啟動
  •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觀點) ——認識和把握新...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入冬後天氣漸冷,北方城市已經供暖,南下旅遊也日益火熱;「15分鐘生活圈」在上海浦東不斷完善,各項公共服務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均可獲得;
  •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原標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準確定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 喜看70年民生發展成績單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原標題:喜看70年民生發展成績單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民政: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社會救濟從臨時性措施發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每年保障6000萬左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織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網底。」黃樹賢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70年來,老有所養從「有保障」到「更完善」。
  •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
  • 著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重慶日報評論員民之所向,政之所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步入新發展階段,重慶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重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未停止,且不斷因時而變。「十四五」時期是新時代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關鍵五年。
  • 人民日報評論員:攜手創造更加光明的美好未來 ——四論習近平主席...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人民日報6月14日評論員文章:攜手創造更加光明的美好未來——四論習近平主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重要講話「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 七一客戶端微黨課(224)|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為人民謀幸福是我們黨不變的初心和價值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我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讓老百姓幸福,就是要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業推向前進。
  • 「小康生活」就是現階段的「美好生活」——正確認識和理解「美好...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這句話當作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要求之一。作為新時代的重大命題,「美好生活」擁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古往今來,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夢想。
  • 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
    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人民日報10月12日評論員文章: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