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舉行知名法學期刊主編座談會 共商法學理論研究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深化檢察理論研究時不我待」

——27位知名法學期刊老總齊聚最高檢共商檢察理論研究

4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知名法學期刊主編座談會,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對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的檢察機關來說,理論研究跟不上實踐需要已成為制約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突出問題,以至於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經常用「弱項」「短板」來形容它。

4月10日上午,最高檢舉行知名法學期刊主編座談會,這在檢察機關歷史上尚屬首次。當27位知名法學期刊的主編、副主編齊聚最高檢,可以說,檢察理論研究迎來了一次新的契機。為抓住這一契機,首席大檢察官與期刊老總們聊了近四個小時。

最高檢目前已與34種法學期刊建立聯繫,這次就請來了27家的負責人,問計力度可見一斑。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檢察機關有獨特地位。近年來檢察工作成績有目共睹,為檢察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方面,要聚焦法律監督的憲法定位,深化檢察理論建設,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話語體系。」

「證據是法治的基石,證據科學是檢察基礎理論重要內容。在檢察系統深入開展證據科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

座談中,主持會議的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與27位老總們不時擦出智慧的火花。《法學雜誌》主編宋樹濤的建議緊貼黨的十九大精神;《東方法學》主編施偉東的發言高屋建瓴;《證據科學》主編張保生的觀點具體深入;《法學評論》主編秦前紅的表達很具前瞻性。

某市檢察院原計劃給800多家醫療機構分別發出治理醫療垃圾的檢察建議,後來決定給衛健委發一份檢察建議,請行政機關充分履職、解決問題。案件數量從800多件減少為1件,效果卻非常好。

「在這種情況下,民事公益訴訟轉成行政公益訴訟,效率更高。類似這樣的問題,值得深入研究。」張軍在開場白中介紹的這個例子,被《中外法學》主編王錫鋅敏銳地抓住,用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環球法律評論》主編周漢華認為,在當前法治範式的轉型期,推進檢察理論研究恰逢其時、非常必要。檢察理論研究可從操作制度、基本制度、基本理念三個層面發力。他建議檢察機關在理論研究中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傳播檢察新理念,敢說、能說、說得好,不再是「有理說不出」。

《比較法研究》主編高祥對打造法律職業共同體非常關注。他認為,法官、檢察官、律師是社會主義法治共同體,律師工作做好了,法院、檢察院的工作也好做了。

這一觀點也引發了張軍的共鳴:「要圍繞更好地發揮律師作用,研究如何把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工作更好地融合起來。去年以來,最高法、最高檢積極推動開展法官、檢察官、律師共同培訓,就是在推動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

今年3月26日,國家檢察官學院和國家法官學院聯合舉辦的第一期全國法官檢察官刑事證據高級研修班。檢察官、法官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班次一體化培訓,在國內尚屬首次。「這次培訓開了個好頭,今後要吸納律師參與進來。」張軍表示。

張軍提出的「案、件比」概念得到在場期刊老總們的紛紛響應。《法學家》副主編尤陳俊、《人民司法》總編輯柳福華等都表示,對這個概念的研究,不僅僅是檢察業務的範疇,對法治評估指標的完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檢察業務是個金礦,問題是如何認識、挖掘它,不能養在深閨人未識。這需要檢察機關努力去做,但是現在差距還很大。」張軍坦承。

對檢察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法學期刊老總們也直言不諱。《現代法學》主編許明月發現,一些檢察人員的投稿理論性還不夠強,很多帶有工作總結的色彩,或者更多關注內部運作,視野不夠開闊;《華東政法大學學報》主編馬長山表示,檢察理論文章少,主要還是理論提煉不夠,有的問題不僅是檢察問題,還是司法問題,要擴寬思路;《法商研究》主編姚莉認為,檢察理論研究多集中在刑事領域,缺乏多學科視角;《法治研究》副主編傅躍建說,有的檢察人員理論研究視野要進一步打開,避免低水平重複……

如何深化檢察理論研究?老總們給出了「藥方」。

《北方法學》主編董惠江、《法律科學》主編韓松、《當代法學》副主編徐岱等進一步建議檢察機關加強與研究機構合作,打造研究平臺;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暢通人才交流渠道,實現優勢互補;突出學科導向,加強檢察學研究;充分調動省級檢察機關研究人員力量。

《法學論壇》副主編吳巖建議檢察機關及時向法學理論界提供第一手資料。

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所主任謝鵬程當即表示,「最高檢黨組已經部署,我們每年可以向大家提供檢察工作基本數據。」

《河北法學》主編馮兆惠、《法學研究》副主編謝海定、《中國法學》副總編輯王莉萍不僅就加強檢察理論研究談了想法,還就檢察工作本身提出了建議。《清華法學》副主編湯欣希望檢察機關積極探索金融、證券領域公益訴訟。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十二點多,《法制與社會發展》執行副主編苗炎、《智慧財產權》副主編馬秀山、《法律適用》常務副主編孫本鵬、《法治現代化研究》常務副主編蔡道通、《甘肅政法學院學報》副主編高成軍、《行政法學研究》編輯李程還沒來得及發言,張軍請他們留下書面意見建議。

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童建明,檢委會專職委員萬春出席座談會。

(攝影:程丁)

相關焦點

  • 27位知名法學期刊老總齊聚最高檢共商檢察理論研究
    「深化檢察理論研究時不我待」   ——27位知名法學期刊老總齊聚最高檢共商檢察理論研究        4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知名法學期刊主編座談會,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 2019年「法學三大刊+讀者·作者·編者座談會」在廣東舉行
    ,《法學研究》雜誌社社長張廣興,《中國社會科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李樹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隋廣軍教授、副校長何傳添教授、法學院院長袁泉教授等出席座談會。何傳添代表學校致開幕詞,對與會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指出座談會對我校特別是法學學科建設的重要意義。張新寶、張廣興和李樹民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張新寶對召開座談會的主要目的作了說明,期待讀者、作者與編者共同努力,提升法學期刊的辦刊水平,進一步推動法學共同體的建設,擴大中國法學研究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 一周檢察熱點(4月6日—4月12日)_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最高檢舉行知名法學期刊主編座談會 共商法學理論研究4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知名法學期刊主編座談會,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出席座談會並講話。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陳國慶表示,《關於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中財產處置若干問題的意見》共五個部分24條,從總體工作要求、依法採取措施全面收集證據、準確處置涉案財產、依法追繳、沒收其他等值財產及其他等五個方面對涉黑惡財產處置進行了規範。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
    6月7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在中國法學會召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法理叢書」的編撰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示意義。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法學界應當進一步增強理論自信,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研究解決當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研究成果。撰寫「法理叢書」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法學法律工作者責無旁貸。
  • 完善雙向交流合作 繁榮法學理論研究
    周強在最高人民法院交流掛職學者座談會上強調 完善雙向交流合作 繁榮法學理論研究推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 《社會學評論》《社會建設》期刊建設諮詢座談會在人民大學舉辦
    4月9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辦的期刊建設諮詢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評論》和《社會建設》編輯部、兄弟院校和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與會。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學評論》主編劉少傑主持。
  • 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2018年年會在成都舉行
    本次年會的主題為「法學期刊在依法治國40年進程中對法學事業的服務與引領」。會議由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主辦,四川大學法學院承辦,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和中國知網協辦。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的會員、理事及相關專家、編輯和學者代表共共150餘人參加會議。
  • 《當代中國行政法》新書出版 全面呈現行政法學理論體系
    6月14日,《當代中國行政法》新書發布座談會暨法治政府建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辦。此次論壇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黃永維,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中國法學會研究部主任李仕春,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馬懷德等出席會議並發言。來自高校和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約百餘人參加會議。
  • 新時代法學期刊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舉行
    來自國內21家期刊(排名不分先後)的主編、編輯會聚一堂,與武大法學院師生代表共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研討法學期刊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全面依法治國。《法學評論》主編秦前紅教授主持開幕式,武漢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長陶軍、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法學研究》社長張廣興研究員、《政法論壇》主編王人博教授、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夏金萊博士分别致辭。
  • 管理學院於曉宇教授受邀擔任國際知名期刊「ERJ」聯合主編
    近日,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於曉宇教授收到來自國際知名創業學期刊《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ournal》(簡稱ERJ)正式邀請函,擔任ERJ聯合主編(Co-Editor)。2019年,在Scimago Journal Rank(SCImago期刊排名)中,ERJ被列為Business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領域的二區期刊(Cite Score = 2.8;Impact Factor= 1.643;5-year Impact Factor = 2.194)。
  • 區塊鏈法學期刊論文目錄
    【1】 鄭飛、梁雅麗主編:《無罪判例規則與辯護攻略叢書(9卷本)》,法律出版社(2020年待出); 【2】 鄭飛主編:《中國人工智慧法治發展報告(1978-2019)》,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年待出); 【3】 鄭飛主編:《中國區塊鏈法治發展報告(2009-2019)》,
  • ...評論》與《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期刊發展與規範化建設「研討會
    2014年5月15日,由《環球法律評論》編輯部主辦的"《環球法律評論》與《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期刊發展與規範化建設'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舉行。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法制與社會發展》主編張文顯教授率該編輯部全體人員專程來京出席了研討會。會議還邀請了《法學研究》、《國際法研究》編輯部的全體編輯人員參加了會議。
  • 行政法學:關注法治實踐 深化理論研究
    其中,新中國行政法學奠基人王名揚先生所有著述的結集出版,以及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皮爾斯著、中央財經大學講師蘇苗罕所譯《行政法》(第五版)和清華大學教授何海波所著《行政訴訟法》(第二版)等書目,都備受學界矚目。此外,2016年度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的行政法學論文有200餘篇,湧現出一批選題重大、論點鮮明、角度新穎、說理透徹並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優秀文章。
  • 被踢出核心期刊 知名高校學報主編怒斥「潛規則」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收錄集刊(2017-2018)目錄》,一批知名高校學報被「踢」出了所謂C刊「核心版」,淪為「擴展版期刊」,包括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等。
  • 蔡卓平:隔行未隔山,一個「跨界」的期刊主編
    自研究生時期起,他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中做英文報告並獲獎,撰寫發表數篇英文研究論文;憑藉自身較高的英文水平,協助完成學術期刊《生態科學》的英文編校工作,這段助管經歷使他在博士畢業後迅速上手中國科學院主管的專業期刊編輯工作,並順利通過全國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於是,他得心應手地開啟了期刊編輯生涯。
  • 《法學研究》2020年總目錄
    《法學研究》2020年總目錄 1.人民法院改革取向的審視與思考 顧培東(1·3) 2.支持理論下民事訴訟當事人法律意識的實證研究 馮晶(1·27)
  •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陳繼紅擔任國際海洋知名SCI期刊共同主編
    武漢理工大學束亞清博士目前擔任OCMA期刊Managing Editor。 OCMA期刊是愛思唯爾旗下國際海洋領域的老牌知名期刊,JCR Q1區SCI期刊,2018年影響因子為2.595,近5年平均影響因子為3.043,最新CiteScore評分3.19。
  • 新聞傳播學期刊主編與傳媒學子面對面:從期刊到論文
    這一對話活動以促進傳播學期刊主編與傳媒專業學生溝通交流為宗旨,邀請到《亞洲傳播學報》主編郝曉鳴教授、《傳播與社會學刊》前主編陳韜文教授、臺灣最權威新聞傳播學期刊《新聞學研究》主編馮建三教授、《新聞記者》主編劉鵬、《傳媒》雜誌社主編楊馳原、《新聞與傳播》主編陸地教授等六位傳播學者及期刊主編,與350餘名傳媒學子交流傳播學期刊發展歷程、學術文章發表等問題。
  • 羅豪才、厲聲教、孫國華等多位法學名家辭世,他們都有何貢獻?
    他長期從事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在憲法學、行政法學等領域學術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著有《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和政治制度》、《行政法論》、《行政法學》等多部在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的著作。他主編的《行政法論叢》系列叢書,成為展示行政法學最新理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最高法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致公黨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等職。
  • 大連海事大學,這所學校的法學太有特色了!
    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為遼寧省重點學科,《海商法》《海商法縱橫談——以歷史和影視為經緯》分別為國家級慕課和視頻公開課,《海商法》和《國際貿易法》課程為遼寧省精品課,《商法學》、《國際法學》為遼寧省精品資源共享課,民商法教學團隊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法學學科被我校認定為學校重點發展的主幹學科、學校「雙一流」建設重點支撐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