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了一篇文,講的是當媽頭一年我花過的冤枉錢。
這次不得不補充一篇文章,以證明自己當媽除了亂花錢,還是買過很多值得的東西的。
這個「值得入」、「買了不後悔」系列,可是我在花了冤枉錢,無數次血與淚的教訓後,總結出來的精華系列,新手媽媽們笑納:
手動不要買。電動的話,能買雙邊就不要買單邊。
(我能告訴你我是先入的手動的坑,然後又下「重金」買了個單邊電動,然後一邊吸奶一邊在漏奶漲疼,又開始後悔沒捨得多花點錢買雙邊的麼?)
母乳媽媽應該都知道漲奶的痛,以及上班以後還要存奶的累。美德樂品牌不用說,預防堵奶疏通乳腺,強度溫和,我感覺還有催奶效果哈哈!五顆星力薦!
餵奶這事兒!還是對自己好點!
又一個美德樂。。。不過之所以堅決把牌子打上來,是因為,實在實在太太太好用了!
無限回購的一款文胸!
甚至在斷奶後還在穿!
甚至把它安利給了不餵奶的朋友。。。
什麼?防溢乳墊?餵奶枕?乳頭防護膏?催奶類食品藥品?……別說了,我都買過跳過坑,用錢和淚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沒必要!別花那冤枉錢了!
家裡的餐具不下10個:
注水的,保溫的,分格的。
不鏽鋼的,可微波爐的,卡通的,圓的方的高的矮的……
特別是孩子剛吃輔食,自主進食,一直到三歲,能和家裡人用一樣的陶瓷碗前,感覺總有買不完的餐具,總有需要滿足的新需求。
回收瘋狂「買買買」這三年,發現其實真沒必要,剛需就以下幾種:
1)能進微波爐,夏天用著方便,冬天在裡也可直接加熱的盤子(見上圖)
這應該是我用過最好用的,使用頻率也最高的了,一開始寶寶自己吃飯,難免會灑些出來,這個盤子邊邊有一圈防灑的設計,孩子舀諸如豆子之類的東西也不容易有挫敗感。
配套的勺和叉抓手設計不錯,就是我家孩子手小,感覺適合胖寶寶。如下圖:
2)注水保溫飯盒——外出用
網上一搜一大把,個人認為沒必要買大牌,我家裡買的大牌那個,居然蓋子蓋不嚴,會灑水灑飯。
自己挑選一下,內膽質量好,看看評論,能蓋嚴,保溫時間長,外出帶著方便就行。
3)分格餐盤
我買這個使用頻率也挺高,乾濕分離,也能注水,冬天在家吃飯需求可滿足了!
以上。
都是我買了大大小小10種餐具的心得!分分鐘讓你少花幾百大洋冤枉錢。
這個真的得打出牌子來,方便、便宜、質量好!昆明沒有宜家,在網上買100來塊,我直接從孩子6個月用到她可以獨立坐大人的餐椅。
而且這東西拆卸安裝簡直不要太方便!很小時候我們出門,餐廳沒有餐椅,都是直接帶上裝後備箱,現場組裝了用!
溫馨提示:我家是瘦寶寶,用宜家剛好,一開始還用了充氣支撐墊。如果是胖寶寶,因為餐椅本身的設計,可能不能用到2歲以後!
因為花了很多冤枉錢入過很多坑,在輔食製作上,也買過什麼菸農棒之類的,利用率0。最後選擇了價格合理的這個「非主流產品」。
選擇理由:
1)刀片是日本進口。打得還是比較溶的,剛加輔食時就可以用。
你懂的,日本的刀片,出名。
2)容量適中,就適合做小孩子的量。出門攜帶也很方便。
3)純電動,按壓攪拌,做起來毫無壓力,解放雙手。
當然,如果你的需求不止於給寶寶做輔食,比如我,習慣每天早上起來打豆漿啥的,那還不如一次到位,買一個料理機:
不要問我為什麼一開始不買料理機,只怪那時候窮,也沒時間照顧自己需求,現在想想,真的不如下血本買一個料理機得了。
我買的蘇泊爾,價格適中,就不說型號了。大家可以按照自己需求去搜,實在是很多款。畢竟,價格和價值是匹配的,我這個不貴,談不上純靜音,但聲音我還可以接受,功能也多。
孩子兩歲前,基本很少買零食給她吃。唯一一次出遊,怕她在路上吵鬧,就備了一些。
小皮的:
各種果蔬泥、肉泥。
泡芙。我嘗了嘗,還不錯。
餅乾。
小皮的除了貴,沒缺點。無添加無糖,吃起來放心。
當然,如果在家,還是儘量自己做吧!純天然才最健康!
我家女兒,你懂的。衣服塞滿一衣櫃。
先說夏天:我女兒夏天基本就是連衣裙,或者短衣短褲套。
春秋:省錢大法——買點連褲襪、打底衣服褲子以及外套,夏天的連衣裙、短衣短褲,依然可以拿來春秋天穿。機智如我~~~~快誇我吧 哈哈哈
冬天:省錢大法——夏、春秋的多套幾層,就只用解決厚外套的事了哈哈哈哈!
此部分就不上圖了,因為好看衣服太多,上圖的話會佔太多篇幅 哈哈哈
好像利用率最高的玩具就是費雪的健身架了!打廣告可以嗎?我家有一個,二手的,保護很好,有需求聯繫 哈哈
學爬、學步期,爬行墊和圍欄不可少,我都是買的新的,價格高,就不曬了,其實大家可以去淘二手的,自己洗洗消消毒,經濟實惠。
這個階段能玩的太多了。但現在數數,覺得最好的玩具只有兩個:父母和大自然。
其他的,都是浮雲。想買的,自己隨意,但記住控制量(不要問我為什麼,等你孩子到了我家這個年齡,你就知道玩具成山的痛苦了。。。)
滑板車?我唯一能想到的大件就這個了。。。
大大小小玩具沒斷過,最近剛入手平衡車。
孩子越大,越發現,玩具真的不要買太多,有那錢那功夫,不如多帶她出去溜溜,親近大自然,多陪陪她。
本來最後打算推薦一波媽媽看的書和寶寶的繪本的,但實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作罷吧!
當然,不列出來不代表不重要,事實上,我和孩子在書本上得到的滋養,是遠大於以上這些吃穿行的剛需價值的。
這也正是此文要傳達的一個觀念:
細數下來,當媽後,我們買的東西真不少,花的冤枉錢可能也很多。
但最後價值最大的,往往不是那些最貴的,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剛需,以及最寶貴的書籍。
618要來了,希望媽媽們在「買買買」的路上,保持一份理智。買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1.這是急需的嗎?(比如孩子吃穿住行這種剛需)
2.這東西使用頻率和價值究竟高不高?
3.如果不買,對我對孩子影響大不大?
三拷問後,還留在你購物車裡的,也不妨讓它放幾天,再回過頭來看看我的血淚史,再買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