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孟先生為了讓自己孩子上個好一點的學校,以10萬元「辛苦費」和中間人談妥後前期給了9萬。隨後,孟先生自己準備材料,又是線下審核、又是網上報名的,沒想到孩子被搖中了。
本來是好事,可孟先生總覺得花9萬元有點冤,認為中間人根本沒起到作用。孟先生的孩子今年幼升小,他想託關係讓孩子上某大學的附屬小學。經人介紹,認識了朋友的朋友廖某,雙方以「辛苦費」10萬元,讓付9萬的「協議」成交。
隨後,孟先生和妻子按照教育局公布的入學報名流程,到指定學校去領取資料審核表,填表審核後拿到了報名表,並填寫了公辦小學的意向學校(這才有資格申請民辦小學的網上搖號)。
誰知,孩子被申請的民辦小學搖中了,不僅搖中了,而且這所小學還沒招滿,也就是說第一批報該校的一百多孩子全部直升。既然被「搖中了」,那中間人到底起沒起作用?那自己的9萬元花得值不值?是不是被騙了?
孟先生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去詢問中間人,可對方說「搖上了」是他操作的結果。「所有的手續都是我們自己整理提交的,他從中做了哪些工作,比如說找了什麼人,總得說一說吧,如果我們問到他說的人的確存在,知道他確實為我孩子做了工作,我們也認了,但對方什麼也不說。
我要求退錢,他起初倒是答應退三萬元,我們沒同意。」孟先生認為對方不詳細說具有欺騙性。對此,中間人廖某卻說說,辦上學這事是孟先生自己求上門的,如今事情辦成了,又認為是他自己辦的。
本來還想著退三萬元是平復孟先生及家人的情緒,現在他一分都退不了。廖某稱這錢也不是他拿了,至於把錢給誰了是隱私,不方便透露。問他怎麼辦成的,他說打了個電話這事兒就成了。
同時廖某表示,如果孟先生對此還有異議的話,可以走法律程序。後經過調查,廖某是無業游民,9萬元「辛苦費」已經被其揮霍,案件正在審理中。為孩子上學,託人煩竅花了9萬元,沒想到公開搖號就搖中了,到底是中間人起了作用還是被隨機搖中的?孟先生顯然給自己挖了個坑!
首先我們不贊成這種不正當入學方式,正如西安市教育考試中心說的那樣,「可操作電腦隨機錄取軟體,家長給一定數量費用即可保證搖中,如果沒有被搖中將退還全部費用或部分費用」是典型的騙局,希望家長不要上當受騙。可說歸說、警告歸警告,還是有很多家長執迷不悟。
幼兒園升小學屬於啟蒙階段,明智的家長根本不必花那麼大心思考慮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是個好孩子。這期間,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身體成長,以及性格和興趣的培養。
況且,你用那10萬元給孩子請個1對1老師,何愁孩子成績不優秀?曾經一個「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不知養活了多少課外培訓機構,滋生了多少教育腐敗,同時也讓多少家長不惜一切代價給孩子找所謂的「好學校」。
殊不知,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好學校」,那些所謂「好的學校」不過是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學生罷了。正如有位在一普通學校當老師的朋友所說,「如果某些學校不「掐尖」錄取,我們的學校一樣優秀!」這是不是某些教育體制上的問題呢?(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