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等地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2020-09-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上午,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舉辦。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表示,新形勢下,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劉錦介紹,長期以來,中國致力於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格局,深化同世界各國的教育合作與交流。隨著中國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我們的教育合作夥伴已遍布全球,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我國致力於提高雙向留學質量。出國留學方面,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約160萬人,目前在海外約140萬人,是全球最大留學生源地國。來華留學方面,中國政府設立「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助力「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出臺來華留學質量規範和國際學生管理辦法,開展第三方質量認證,打造「留學中國」品牌。據統計,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逐年提高,從2010年的40.5%提高到2019年的54.6%。

結合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機制,我國有序推動國內外教師交流,鼓勵教師海外研修訪學;中國教育機構共有外籍數師6.71萬人,聘任外籍教師的機構已從傳統的高校拓展到各層次各類型教育機構,外籍教師服務不斷完善,管理不斷規範。

據介紹,目前,中國在辦的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282個,外方合作院校和合作辦學質量整體水平穩步提升,合作辦學實現了中國教育資源供給多樣化,滿足了中國學生不出國門享受高質量國際化教育資源的需求。我國還在不斷推動優質慕課資源共享。中國上線慕課數量已達1.8萬門,在校生和社會學習人數共計3.1億人次。中國知名在線教育機構也紛紛在建立國際版慕課平臺。

在國際中文教育推廣方面,目前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4000多所大學、3萬多所中小學、4.5萬多所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開設了中文課程,中國以外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達2億。

中國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世界語言大會、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等國際會議,通過了《蘇州共識》《青島宣言》《北京共識——人工智慧與教育》等重要成果文件,對世界教育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新形勢下,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此外,還將支持國內高校加強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合作;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在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方面實現政策突破;加強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升級版,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溝通對接,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秀青年人才來華學習。鼓勵更多優秀青年出國留學交流,完善平安留學機制,持續關心關愛海外留學人員的健康和安全;通過擴大中外合作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為出國留學受阻的中國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支持各級各類學校和機構開發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競爭優勢的專業課程、教學管理模式和評價工具,打造中國特色國際課程推廣平臺。

未來,還將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多邊機構的合作,擴大教育國際公共產品供給,積極分享在「停課不停學」、有序復學複課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向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牛偉坤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雄安新區等地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4000多所大學、3萬多所中小學、4.5萬多所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開設了中文課程,中國以外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達2億。新形勢下,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將支持
  • 教育部:海南自貿港等地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據海南日報報導丨特派記者羅霞 周曉夢 尤夢瑜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 @三亞 教育部:將支持海南自貿港等地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海南日報北京9月5日電(特派記者羅霞 周曉夢 尤夢瑜)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 雄安新區將在這一領域先行先試,打造新高地
    在近日舉行的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中國的教育合作夥伴已遍布全球,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 教育部: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 教育部:海南自貿港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說,隨著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中國的教育合作夥伴已遍布全球,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 教育部:將支持海南自貿港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目前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約140萬人,我國是全球最大留學生源地國。來華留學方面,中國政府設立「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助力「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出臺來華留學生質量規範和國際學生管理辦法,開展第三方質量認證,打造「留學中國」品牌。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逐年提高,從2010年的40.5%提高到2019年的54.6%。目前中國在辦的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282個。
  • 教育部:雄安新區等地教育對外先行開放
    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4000多所大學、3萬多所中小學、4.5萬多所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開設了中文課程,中國以外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達2億。新形勢下,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就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答...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最重要的定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努力打造成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具體而言,雄安新區的定位包括4個,即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 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指示批示,出臺《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熱點問題加強制度建設,構架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四梁八柱」。堅持以「一帶一路」為龍頭,教育開放格局更寬廣。
  • 中央35條支持雄安新區:積分落戶,組建雄安大學,嚴控房價
    堅持問題導向,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上集中發力,爭取早日取得實效。——堅持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堅持敢為天下先,堅決破除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條條框框和利益藩籬,根據雄安新區實際情況和特點,推動各領域改革開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創新試點示範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先行先試,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 雄安早知道(2020年9月10日)
    今天是教師節,敬愛的老師,由衷地對您說一句:節日快樂,您辛苦了!配音:樊維雄安要聞:1.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說,教育部將支持雄安新區等地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 京津冀多領域破題 北京新機場等項目先行先試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了解,為有效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計劃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積極布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公共服務等方面,通過打造先行先試平臺
  •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八問:最重要的定位 最主要的目的是啥
    、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最重要的定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努力打造成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具體而言,雄安新區的定位包括4個,即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 雄安新區基礎教育戰略規劃之道
    雄安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規劃路徑範正田:基於以上分析和雄安新區整體規劃,雄安新區基礎教育規劃戰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周洪宇:首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時代前沿謀劃雄安基礎教育。再其次,跳出局域視野,站在探索新時代國家區域教育改革發展總體戰略的高度謀劃雄安基礎教育,打造新時代教育現代化樣本。徐莉:雄安新區基礎教育規劃是雄安新區整體規劃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雄安要把怎樣的教育帶入這座新城?「雄安質量」有哪些新內涵?這是雄安基礎教育規劃戰略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 雄安新區實施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河北省、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專家諮詢委員會等方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緊緊圍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創造「雄安質量」、成為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培育現代化經濟體系新引擎,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借鑑國際成功經驗
  • [分享]雄安新區建築設計資料下載
    啟動區作為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承擔著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高質量發展引領、新區雛形展現的重任,肩負著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發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在新區開發建設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
  • 雄安新區什麼樣?30個關鍵詞帶你看未來之城
    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發布。全文共分為十章,有2.3萬餘字。這座未來之城什麼樣?如何建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人民日報客戶端為你摘編了其中30個關鍵詞,一起來看! 1.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 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