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流通創新發展,優化消費環境,促進商業繁榮,激發消費潛力,我省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發展流通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優化社區便民服務設施、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等。
發展在線旅遊、娛樂、餐飲
我省提出,積極發展流通新業態新模式。順應消費升級和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推進「網際網路++流通」和電商物流協同發展,深化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的戰略合作,促進新零售、在線旅遊、在線娛樂等領域加快發展,提升消費體驗。大力拓展「網際網路+生活服務」,支持在線餐飲、智慧旅遊等服務電商加快發展,推廣網絡消費新模式。
推動商旅文體等跨界融合、線上線下互動融合。持續開展「贛品網上行」「雙品網購節」「村播計劃」等活動,支持發展平臺經濟、網紅經濟、社交電商等流通新經濟新業態,培育一批數字商務企業。
推進工業企業「上網觸電」,加快工業電子商務普及應用,引導電子商務平臺數據賦能工業產銷一體化發展,培育定製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新模式。倡導綠色流通和消費,推廣「網際網路+回收」「網際網路+舊貨」「網際網路+資源循環」等綠色生產流通消費方式,鼓勵綠色消費、循環消費、低碳消費。
推動萬壽宮步行街申報國家試點
推動傳統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升級。重點引導經營面積較大、經營困難的傳統百貨店,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併購重組等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或改造為商業綜合體。
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啟動實施商業街區提升改造試點,打造一批高品位步行街和特色商業街;重點支持8條左右省級商業街區改造提升,力爭1條列入國家級改造提升示範步行街項目;指導推動南昌市萬壽宮步行街申報國家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項目。
品牌連鎖便利店試點
銷售乙類非處方藥
我省推進連鎖便利店發展。將品牌連鎖便利店建設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配置範圍,明確公益屬性。開展品牌連鎖便利店銷售乙類非處方藥試點,連鎖便利店企業銷售乙類非處方藥由審批改為備案。
優化社區便民服務設施。打造「網際網路+社區」公共服務平臺,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統籌社區教育、文化、醫療、養老、家政、體育等生活服務設施建設,改進社會服務,打造便民消費圈。
通過租賃、騰退、置換等方式,將閒置設施打造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嵌入式養護院的養老服務照料機構,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養老服務圈」。加強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鼓勵縣(區)圖書館、文化館在有條件的社區實施總分館制建設,將優質公共文化資源送到民眾身邊。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重點推進全省健身步道工程建設。
全省打造30個特色商貿小鎮
我省加快發展農村流通體系。大力開展農村菜市場改造等項目工程,不斷提升農村商貿基礎設施水平。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覆蓋面,培訓農村電商人才,提高農村電商發展水平,擴大農村消費。推進商貿特色小鎮建設,在全省打造30個左右特色商貿小鎮。
擴大農產品流通。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積極開展「親情送」等活動。支持在知名電子商務平臺開設江西農產品旗艦店等網絡銷售專區,支持農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入駐「贛農寶」電商平臺、天貓商城「江西原產地商品官方旗艦店」以及京東商城「中國特產江西農特產館」。
新能源車享差別化通行便利
我省提出,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擴大汽車銷量。在場地條件具備的車輛管理所開闢新能源車輛綠色查驗通道、登記窗口。支持新能源車輛銷售公司開展發放臨時號牌、車輛預查驗、資料預審核、信息預錄入等快捷代辦登記業務。指導各地按照車型、時段等因素研究提出具體可行的新能源車輛差別化通行便利政策。對新能源車輛不適用尾號限制的交通管理措施,準予在限行區域通行。
支持綠色智能商品以舊換新。鼓勵具備條件的流通企業回收消費者淘汰的廢舊電子電器產品,折價置換超高畫質電視、節能冰箱、洗衣機、空調、智慧型手機等綠色、節能、智能電子電器產品,擴大綠色智能消費。
建設提升一批夜間經濟消費街區
我省提出,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推動各地進一步培育夜間經濟市場,豐富夜間經濟供給,優化夜間經濟營商環境,重點培育、建設、提升一批夜間經濟消費街區,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設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增強夜間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拓寬假日消費空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開設節假日步行街、早市、晚市、周末集市、季節性市場、文創街區等常態化消費場所,交易舊貨、雜貨、山貨、年貨、日常生活食用品等,開展休閒文體活動。
(文章來源:南昌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