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20年快要過半,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開學一再延期,終於在5月的中旬,我們迎來了6月2日起可以陸續開學的通知。
開學在即,寶爸寶媽們或許有這樣的討論:
A:「開學已經6月了,8月放暑假,孩子的在幼兒園的時間可能不到兩個月,這學期還有必要去嗎?」
B:「我們家孩子都上大班了,就要畢業了!想著在家自己教幾個月就送小學了,為什麼還要上幼兒園呢?」
就像寶媽寶爸們所疑惑的: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孩子可以自己教嗎?
對於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東西,只有在幼兒園才能學到...
幼兒園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幼兒園是孩子們進入社會之前的實習期,孩子們作為「實習生」在幼兒園裡會接觸到跟家中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在這裡,孩子將學習到許多「社會化」的規則:要遵守時間、要排隊、要學會尊重和分享……這些規則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不僅如此,社交能力與相互學習的能力也會一併得到培養,這是家庭中所不能給予孩子的成長環境,孩子們在社交過程中相互學習,而這兩種能力在孩子上到小學後就更重要,老師講解速度很快,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對深入了解老師講解內容是十分有益的。
幼兒園教孩子學會自理
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裡,孩子不再會像在家中那樣受到「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關懷。
但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孩子們會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逐漸學會獨立吃飯、穿衣、學著去照顧自己,保護自己,獲得更好的成長。
幼兒園促進孩子文明禮儀發展
孩子複課,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太小抵抗力弱,萬一被感染怎麼辦?首先家長要相信教育部門以及幼兒園對疫情防控的重視,再者,其實文明禮儀背後的原因很多是防疫和衛生,我們正好利用疫情後的複課教育孩子文明背後的原因,同時教育孩子文明的社交是保持適當距離,孩子遠離這些危險,提升孩子的文明素養及背後意義。
幼兒園讓孩子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
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孩子們會經歷挫折,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幼兒園裡有競爭也有失敗,孩子們會在經歷的過程中學會正視這些困難,始終保持前進的勇氣和動力,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
孩子脫離集體生活太久,可能會造成孩子社會交往能力斷層,在幼兒園裡,孩子們的安全和健康永遠都是第一位!
幼兒園很早就開始了全面細緻的消毒和檢查工作,進出幼兒園的相關人員都會進行全面的檢查工作,也做好了對特殊情況的應對準備,迎接寶貝們的回歸。
【本文來自成都市武侯區愛森堡幼兒園,作者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