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含義為何會出現
前些日子和一位從事青少年研究的學者交談,他說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一類很有特點的年輕人,和老一代通常一輩子只從事一個職業不同,他們經常擁有多個職業身份,或者多次跳槽,願意進入更多類型的行業。他們通常用「/」來介紹自己,比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這位學者說,如今人們把這類年輕人稱為「斜槓青年」。
在中國,斜槓青年如今受到很多年輕人追捧。中國青年報曾對近2000名青年進行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並認為這一群體充滿活力朝氣,敢於挑戰,對當今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斜槓青年」並非中國特有,而是一個舶來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其書籍《雙重職業》中這樣定義這一人群: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斜槓青年為何會出現,並在青年人群中流行開來?從時代背景看,隨著人類進入後工業時代,服務業成為最大的產業,大規模生產讓位於個人價值創造,人才成為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由於經濟組織方式變化,人的創造力也越來越依靠個體的自主和自我驅動狀態。時代的變化驅動著社會開放和發展。這一代年輕人不再局限於上一輩人強調的穩定,他們的思想更開放,更渴望創新、渴望自由,更加追求自我價值實現。自主、多元、有趣、獨立……這些特質讓斜槓青年,在這個不斷改革體制和強調創新的時代,更容易適應新環境。他們表現出了這個時代的新特徵,是值得肯定的社會變化。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如今頗有成就的斜槓青年和古往今來的很多大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都有自己的主業,然後再利用已有資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方面中西方都有很多例子。在西方,達文西就是一個集畫家、發明家、天文學家、建築工程師等身份於一身的大家,還對音樂、醫學、考古、水利、地質等頗有研究。不過,畫家是他最主要的職業。有學者考證,他對其他領域的興趣,主要出於對繪畫的專注和熱愛。在中國,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正是對文學的專注,讓他的書法、繪畫文氣斐然、意境深遠。
這也提醒我們,當下流行的斜槓青年現象,一方面折射出現代社會的進步和寬容,另一方面也啟示廣大有志於成為其中一員的年輕人,要明白根深方能葉茂的道理。如果以追求更多事業發展為目的,年輕人們也要看到背後的重大挑戰,避免盲目和浮躁。比如,多問問自己是否擅長時間管理、是否非常自律、是否有決心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等等,然後再培養其他的擅長。
從政府和社會角度來說,對斜槓青年也要多加關愛。如今,我國一些領域已經在進行有益探索。比如,鼓勵事業單位及高校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支持公立醫院的醫生實行「多點執業」等,這些良好的政策引導,讓職場業態更為靈活。要讓「斜槓青年」成為一種廣為人們所知的職場業態,政府層面需進行更多頂層設計,出臺更多具體的政策依據及職業規範。只要善加引導,相信斜槓青年一定能為新時代提供一股新的,敬業奉獻、奮發有為的正能量。
原標題:正確看待「斜槓青年」時代意義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