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詩句——記民航空管援疆幹部、掛職于田縣副縣長戴雪松

2020-12-20 新華網新疆頻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懷,1967年出生的戴雪松,他那一代人年輕時,讀的是艾青的詩。

  「它像一個拓荒者,全身都浴著陽光。面對著千裡戈壁,兩眼閃耀著希望」這樣的天地與胸襟,在戴雪松的心中已經裝了幾十年。1年前,52歲的他作為一名援疆幹部,帶著眼中閃動著的希望,走進了這片天地中。

  2019年初,民航局選派定點扶貧掛職幹部的文件到了吉林空管分局,戴雪松當即就報了名。一走兩年,家裡面他有些放心不下,但他更想去親眼看看那些長在詩裡的景色,想在那些景色中為自己的國家和理想做點什麼。

  經過層層選拔,2019年4月,各方麵條件都優秀的他被確定為民航局援疆幹部,掛職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副縣長。

  離開了蒼潤肥沃的松嫩平原上的家鄉,一別萬裡,塔克拉瑪幹橫亙眼前。

  這是金庸《白馬嘯西風》沙漠後面的沙漠,是《鬼吹燈》摸金校尉的精絕古國,是寧浩《無人區》往西的無人區。「死亡之海」、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這些都在昭示著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人類不宜」。然而,一條發源於崑崙山,自南向北流入沙漠腹地的克裡雅河,喚起了這片土地的生機。

  于田縣便坐落在沙漠嚴苛與饋贈的交界處,千百年來,那裡上演著一場場生命臨界點上的驚心動魄。

  一個「浪漫主義者」的「五十之惑」

  讓他去報導的命令來得緊急,要求第二天就到達于田縣,他甚至沒有時間當面去和老父親告別,八十多歲的父親在電話中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十分激動「去南疆好,南疆苦啊,正需要人,你能去太好了!好,好啊!」老人家連著說了幾個「好」。戴雪松從父親的聲音中聽出來,他的激動大過不舍。戴雪松知道,父輩那一代人對於「新疆」二字都有著特殊的情感,兵團軍墾時代,正值父親的年少,正是父輩那代人在荒漠中開墾出了一片新天地。時光輪轉,脫貧攻堅的舞臺搬到了自己這代人的面前。

  「父親年紀大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做不了了。他替我高興,因為我能有機會去做一件有利國家和人民的事,這樣的一個機會,應該也是他的夢吧」——這大概也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夢吧。「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從《詩經》中的樸素願望到如今的決戰決勝,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沒有停下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打從老祖宗起就有的理想,竟然要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實現了,想一想挺不可思議的。他說,有時候覺得中國人是很浪漫的,不是那種小兒女的浪漫,是那種家國情懷、鐵馬秋風式的浪漫,敢想敢做,一個夢敢做幾千年!

  看他在52歲時做的選擇,就知道他本身就是自己口中那種身負夢想的「浪漫主義者」。

  業務幹部出身的他在吉林空管分局已經工作了31年,50歲之後的「轉軌」換了誰都是不易的。他自嘲說「按著孔夫子的說法,我都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了,但我現在連『不惑』的境界都沒有達到呢」。

  初到于田時,全縣共有貧困村163個,其中116個都是深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583戶、129190人。中央「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很明確,但要怎麼做才能讓當地老鄉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的保障又怎樣才能真正落地?縣上老鄉們的錢袋子怎麼才能鼓起來?各項工作怎樣對接?脫貧了的怎樣才能保證不返貧?……這些問題天天在他的腦子裡晃。怎麼可能「不惑」呢,眼前處處都是「惑」。

  戴雪松仔細的研究過,于田窮是窮,但內裡子是有貨的。雖然于田縣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裡綠洲不足6%,但這6%的土地中卻孕育著十萬畝水稻和百萬畝溼地。這裡是大芸、紅柳、大葉紫花苜蓿的故鄉,更是和田玉的原產地。要吃有大棗、核桃、葡萄各類水果,要養生有沙漠玫瑰和肉蓯蓉等中藥材,要探險有喀孜拉克遺址、冰川火山遺址、和曾失落千年的古村達裡雅博依。

  但無論是縣裡的特產「走出去」,還是外面的遊客和繁華「走進來」,最重要的是搭起一座橋。戴雪松最得意的地方就在這了,按照縣委分工,他負責的于田機場建設和招商引資兩項工作,說到底,就是在搭這座「橋」。

  「譁啦譁啦幹活」

  「兩三公裡的路修起來看不出來啥,可兩三公裡的跑道一修好,連接的可是全世界」,戴雪松覺得自己趕上了件「利在千秋」的大事兒。2019年4月9日,從他進了于田縣縣委大院的門開始,就不歇勁兒的忙了起來。

  民航局各司局全力支持于田機場建設,這既是他曾經的老本行,又是他現在的主戰場,懂民航業務又熟悉地方情況的他承擔起繁雜的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很快他就成了民航局各司局、自治區、和田地委和相關部門之間的「編織繩」,具體工作是繁雜、細緻又熬人的,但成果卻是緊湊的:

  7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于田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8月初于田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成立,8月中旬總體規劃得到批覆,9月初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得到批覆,機場項目建設推進會隨即召開,10月25日,于田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正式開工。

  一個機場的建設,從可研批覆到正式施工,只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戴雪松作為最直接的推進人,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國家的決心與力度。于田縣未來的發展藍圖,多半也畫在了機場的藍圖之上。

  「真是24小時,譁啦譁啦幹活」, 戴雪松說「沒想到到了50多歲了,還能又感受到了一回什麼叫『奔頭兒』!」于田機場是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0噸來設計的,一提到這,戴雪松語氣裡掩不住的興奮「這是什麼概念?要是于田縣這麼個地方每年能有18萬人次的進出、有400噸貨物的賣出買入,那背後是個多大的市場!會帶來多少經濟效益!能解決于田老百姓多少問題啊!」

  不光未來的于田機場能為于田百姓解決問題,全國民航都在想辦法幫著于田百姓解決問題。作為民航局定點幫扶的扶貧點,和田地區的于田、策勒這兩個名字走進了3萬多民航人的關切之中。戴雪鬆緊緊握住政策這根線,想辦法、找門路、搞銷售,于田的特產農產品作為「民航精準扶貧產品」走進了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重慶、成都等全國多家機場航站樓內的展銷櫃檯。全國各地民航的「愛心支教「團隊來過、民航總醫院義診醫療隊來過、投資農業養殖業的考察組來過……帶來了知識、技能、本領,留下的是「漁」,是可經時光打磨的禮物。

  風口上破浪

  突發的疫情使機場建設項目暫時停擺了,內地實體櫃檯的銷售驟減成了扶貧收入的缺口,農產品也大量積壓滯銷。戴雪松和于田縣四套班子一起積極想辦法,轉換思路,將目光盯住了電商平臺,「4G、5G時代,電商這個風口要是錯過了,那就是浪費了致富的大好機會」市場在哪裡、浪頭朝著哪個方向,戴雪松心裡清楚。線上線下一起使勁,才能激發最大合力。

  在他的努力下,人民優選、公益中國、華夏典藏電子商務平臺、天津e進口平臺、杭州尚市網絡科技……一長串名字列在了于田縣對接的電商平臺名單上。新疆當地的企業也加入了「帶貨」扶貧的隊伍中,與這些線上平臺聯動,和內地多家企業籤訂了核桃、大棗、玫瑰花醬、葡萄乾等農產品銷售訂單。

  如孜汗·阿西木是于田縣蘭幹鄉開提米力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有兩畝葡萄地,去年秋天收穫後製成的葡萄乾被她保存的很好,本想在今年架子上長果前賣掉,用作上半年的花銷。過完年她就開始擔心,生怕疫情會影響了葡萄的銷路。兩畝葡萄地的產量不大,但卻是一家人生活的重要來源。還沒等她想到辦法,縣政府就領著電商企業上門收購她家的葡萄乾。不僅銷路解決了,價錢比她往年賣的還好,現在在村裡,她見人就說「黨和政府買了我家地裡的葡萄!」懸著的心放下了,她又開始剪枝、除卷、拾掇葡萄架子,期待今年的收穫。

  看好了電商的發展,于田縣委在抖音、快手平臺註冊了「萬方于田」官方號,戴雪松自編自導自演于田電商網絡宣傳片。他頭戴新疆朵帕,站在庫爾班大叔的塑像前,向全國人民介紹著這個美麗、淳樸、久困於貧、又嚮往著美好生活的于田縣。戴雪松本就不善言辭,視頻中的他拘謹卻又自豪,他對觀眾說「看我頭上的這頂新疆小花帽,漂亮吧?」語氣就像一個男孩兒擁有了心愛的足球或是玩具小車一樣驕傲。那種態度像是在宣告,他已經真真正正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人了。

  「是個辦法就得去嘗試」,就是在各種各樣的嘗試之下,戴雪松幫助縣裡消化了庫存共2372噸的農產品。「這不是我個人的功勞,這是政策和『娘家人』太給力!」說起扶貧工作的成績,戴雪松最想感謝的是自己的「娘家人」。自從他參與援疆以來,空管系統一直是消費扶貧主力軍,今年截止4月30日,空管系統購買的扶貧產品達43237件,總金額387.23萬元。今年空管局黨委又提出項目扶貧、採購扶貧、教育扶貧、技術扶貧等舉措,具體的工作已漸次鋪開。其中民航東北、華東、西南空管局的援疆項目分別選定在了村吉日木、尤喀克加依、闊什塔勒這三個深度貧困村,幫扶建設的物資儲備庫和集貿市場建好後,就像是有了「碼頭」和「船舶」, 于田縣的農產品將在此集散,駛出這「沙漠之海」。

  未來將至 繼續寫詩

  3月15日,于田機場建設工程全面復工。站在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的600名建設者面前,戴雪松宣布復工。現在提起那一刻,他還是很激動,「國家今年要全面脫貧,因為疫情耽誤時間必須早點搶回來!時不我待啊!」來新疆前他覺得雖然自己已經50多歲了,但身體允許,能為國家做一點什麼,挺高興的。這一年裡,各項工作一件件落地,貧困戶的數字一點點減少,他反而有些沮喪了,恨自己不能再年輕點、再多做一些什麼。

  任職一年多,于田縣的貧困發生率分別從2018年底的19.38%降至2019年底的4.88%,剩餘貧困人口將在今年全部摘帽。這一年,戴雪松的頭髮白了一半,他和別人打趣道「這才是人如其名了,雪松、雪松,我現在是白雪覆頂了」——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他的名字源自陳毅元帥的這首詩,父親給他起名時的寓意和期許,現如今,已經實現了。

  扶貧不是救濟和施捨,給錢給物都很容易,難的是給一條可以永遠走下去的路,而我們的祖國和千千萬萬像戴雪松一樣的扶貧幹部,正在做的,就是這最難的事。「快了,就快做成了!」2020結束時,千年的小康夢就圓了。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常常已是深夜,他喜歡走到縣委大院外面坐一會,吸一吸家鄉萬裡外的空氣。空氣中混著塔克拉瑪幹的蠻暴和崑崙山脈的孤絕冷峻,頭頂上星河如傾。

  「說什麼家鄉不家鄉,灶王爺貼在腿肚子上,祖國的山河處處都可愛,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家鄉」,戴雪松坐在新疆初夏的夜空下,想著艾青詩裡的這句話。夜的壓迫反而使人異常舒展,綿密的自由和理想將他包圍。說來也怪,就在這樣不著一物的夜裡,他心中卻常會靜靜地湧出一陣感動,他覺得自己終於讀懂了那句「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一個民族千年的追求、全民決戰決勝、政策的助推、個體的力量,乃至人過中年的理想主義——以前的他從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會和如此宏大的命題交織在一起。曾經他覺得「宏大」的概念容易讓人陷入無解的茫然,但如今,他用著自己的經歷、思考和踐行,為這個30萬人的貧困縣、也為自己開出了一份療愈的解藥。

  想到年輕時的理想一直都在被自己堅定地踐行著,他發現信念原來是一樣如此清澈宜人的東西。在這個激流的時代裡,這顆覆雪的青松,在這片白楊生長的大地上,用沉浸在初心中的力量,平鋪直敘的,寫著屬於自己的蒼勁之詩。

相關焦點

  • ...公裡」上的詩句——記民航空管援疆幹部、掛職于田縣副縣長戴雪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懷,1967年出生的戴雪松,他那一代人年輕時,讀的是艾青的詩。「它像一個拓荒者,全身都浴著陽光。面對著千裡戈壁,兩眼閃耀著希望」這樣的天地與胸襟,在戴雪松的心中已經裝了幾十年。1年前,52歲的他作為一名援疆幹部,帶著眼中閃動著的希望,走進了這片天地中。
  • 新技術的開拓者—記民航空管新技術實驗室
    擁有先進的測試空管自動化系統和雷達系統的專用設備,是目前國內空管技術領域技術力量雄厚、裝備精良、設施完善的實驗室。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空管局建設「兩個平臺一個大綱」的規劃,已經建成了民航空管自動化系統測試評估平臺、雷達測試評估平臺、民航空管固定格式電報監測檢測平臺,編寫完成了相關測試大綱和測試操作規程。
  • 28歲郭孟超,已掛職副縣長
    11月26日,海峽導報社公號「海峽導報大漳州」發布消息稱:近期,漳州市的多個縣市區有人事任免,其中,出生於1992年4月,現年28歲的郭孟超,已於今年9月起掛職擔任漳州市詔安縣科技副縣長。2020年9月任詔安縣科技副縣長(掛職)。據詔安縣政府官網,目前,郭孟超的工作分工為「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任職第一年以鄉鎮工作為主」。詔安一中發自11月15日的消息顯示:11月10日、11日,詔安一中分別接受省教育工作「兩項督導」中的「質量與水平」、「職責與治理」和「教師隊伍」三組的評估考核。
  • 中央企業共青團系統29名幹部赴疆掛職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8日電(記者杜剛)6月9日至明年6月,中央企業共青團系統29名幹部將分赴新疆部分地州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掛職一年。  記者從8日舉行的中央企業共青團系統援疆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這29名青年幹部來自國家電網、中石油、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等29家中央企業。同時,還有6名技術專家到昌吉回族自治州的3家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
  • 民航西南空管局一幹部接受審查調查
    據成都市紀委監委9月9日消息:民航西南空管局空管工程建設指揮部黨委書記、副指揮長孔毅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紀委正對其進行紀律審查。經四川省監委指定成都市監委管轄,正對其進行監察調查。
  • 三峽集團李辰雷:我的掛職援疆歲月
    我叫李辰雷,就職於三峽新能源人力資源部,自2019年1月起到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額河建管局)掛職援疆,任政治勞動人事處副處長。額河建管局定點幫扶村是喀什地區莎車縣霍什拉甫鄉加依巴格村,我積極參與了多項扶貧工作,為守護好、穩定好、發展好新疆貢獻了自己的微薄力量。
  • 突出「四進」 譜寫援疆新篇章 記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莎車分指指揮...
    2017年,虞剛傑擔任上海援疆莎車分指揮部指揮長、莎車縣委副書記。面對脫貧攻堅這一重大任務,他和戰友們一起,注重在「四進」上下功夫,推動援疆工作的創新發展。虞剛傑和援友們把致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作為援疆工作的重要目標。在他的組織和帶動下,援疆幹部人才與當地幹部人才進行「一對一」「一對幾」結對,通過溝通交流指導,手把手進行帶教,不斷提升當地幹部人才的能力水平。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科以前只有援疆醫生才能做較複雜的手術,經過援疆醫生的傳幫帶,已經培養了兩名能夠獨立做手術的當地醫生。
  • 皖西學院黨委看望慰問掛職幹部
    2021年1月5日,皖西學院黨委書記熊健、黨委副書記盧義忠到壽縣大順鎮看望慰問掛職幹部,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景練、大順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熱情接待了熊健一行。座談會上,後勤管理處掛職幹部、大順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偉琴匯報了掛職以來工作情況。
  • 29歲九江銀行湖口支行行長楊沁掛職湖口縣副縣長
    據澎湃新聞5月20日報導,近日,江西湖口縣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布了該縣副縣長楊沁的簡歷,這名1990年出生的女幹部此前為九江銀行湖口支行行長,於今年4月開始掛職。 稍早前,湖口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19年4月22日通過,決定任命:楊沁同志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兩年,掛職結束後所掛任職務自行免除)。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楊沁獲任新職源於近年九江市委選派九江銀行幹部到各縣(市、區)掛職鍛鍊的這項安排。
  • 90後女博士掛職副縣長 人大鄭睿臻怎麼當上副縣長 選調生程序
    一則主題為「90後女博士掛職副縣長」的新聞在網上持續受到關注。  記者了解到,這位26歲女副縣長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2屆本科畢業生。鄭睿臻  日前,西安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西安發布」發表《選調生談大西安建設》系列文章之《鄭睿臻:打造大西安建設的「品牌增長極」》。
  • 鳳陽縣召開安徽科技學院掛職幹部送任會議
    4月11日上午,我縣召開安徽科技學院掛職幹部送任會議。安徽科技學院黨委書記蔣德勤,黨委副書記韋文聯,鳳陽縣委副書記、縣長羅聖權,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田海松出席會議。安徽科技學院、縣委組織部、相關掛職單位負責人及10名掛職幹部參加會議。會議由田海松主持。蔣德勤對於鳳陽縣此次提供幹部掛職的機會表示感謝。
  • 中國民航大學空管學院2010考研調劑
    高校名稱 中國民航大學  所在省市 天津  調劑專業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是否有公費名額 未知  發布時間 2010-03-15 00:27:01  截止時間 未知  中國民航大學空管學院2010考研調劑信息  各位考生:
  • 北京市掛職扶貧幹部團隊為保定市農產品直播「代言」
    北京市掛職扶貧幹部團隊日前為阜平縣的香酥脆棗和易縣的玫瑰花茶網上直播「代言」。直播3小時,累計觀看人數51.4萬,總銷售額達到112.6萬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定市一些縣農產品出現滯銷。為擴展銷售渠道,打通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增加貧困戶收入,北京掛職幹部團隊加入直播帶貨隊伍,為扶貧代言。
  • 民航大學空管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民航資源網2014年9月28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中國民航大學空中交通管理學院申報的《面向「新一代國家空管系統」人才需求的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研究與實踐》榮獲二等獎,進一步彰顯了學校在全國空管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 民航珠海空管站向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捐贈MK10板件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陳力華 報導:近日,珠海空管站向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捐贈MK10設備板件,在空管站航管樓舉行捐贈儀式。為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民航職業教育發展,使空管設備繼續發揮餘熱,珠海空管站決定將MK10設備板件贈予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捐贈儀式上,技術保障部黨支部趙旻書記表示,希望該設備能進一步提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項目水平,為學生們的進步和成長助一臂之力。
  • 江西迎來新一批中央單位掛職幹部 看他們如何服務地方發展?
    如,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博物館處處長、一級調研員何曉雷掛任宜黃縣委副書記、副縣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南調查規劃設計院碳匯計量監測評估處副處長黃哲掛任萬安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等。中央單位在地方掛職鍛鍊,有助於領導幹部沉下基層,針對自身工作所長而為提升地方經濟出良方利用自身工作所長 為地方開出經濟「良方」相比較地方幹部,來自中央機關的掛職幹部站位高、視野寬、人脈廣,對於中央政策把握更為準確,具有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和工作理念上的獨特優勢。
  • 【民航小知識】:什麼是空管?
    為了飛機都能在自己的航路上安全飛行,辛苦了我們空管人員。  空管(空中交通管制)一般分為程序管制和雷達管制兩類。程序管制  程序管制主要負責了空地之間的聯絡。  隨著民航事業的發展,航班數量不斷攀升,中國民航越發注重對雷達、通信、導航設施的建設,並努力逐步實現管制體制的轉型,在主要航路、區域已實行先進的雷達管制。
  • 民航珠海空管站向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捐贈MK10板件儀式
    2020年12月3日,珠海空管站向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捐贈MK10設備板件,在空管站航管樓舉行捐贈儀式。為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民航職業教育發展,使空管設備繼續發揮餘熱,珠海空管站決定將MK10設備板件贈予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捐贈儀式上,技術保障部黨支部趙旻書記表示,希望該設備能進一步提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項目水平,為學生們的進步和成長助一臂之力。
  • 【新春走基層】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下鄉報到記
    雪路奔「觀水」 ———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下鄉報到記開車的人,有扶貧掛職幹部,有市派第一書記,到區委組織部集中報到後,他們將分赴各自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對接工作。最終目的地雖不同,但扛著同樣的責任———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我生在農村,但並不了解農村。」途中,袁聖凱說起掛職扶貧的初衷。精準脫貧,是我們黨自上而下打響的一場攻堅戰。
  • 福建空管分局團委開展「民航知識進校園」活動
    「民航知識進校園」活動合影(福建空管分局供圖)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林希晨、杜航 報導:為進一步向社會普及空管知識,展示空管形象,播撒空管夢想,12月16日上午,福建空管分局團委走進福州華威四季雙語幼兒園,為140多名中大班的小朋友們開展了民航空管知識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