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泌陽縣城北環路中段,鑲嵌著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她,西鄰「書香水岸」、北靠「清華苑」,積澱百年文化底蘊,浸潤書香文明校園,歷經70餘載滄桑,孕育無數棟梁,她就是享有「泌陽清華苑」之美譽的泌陽縣第一高級中學(簡稱:泌陽一高)。
這所天中名校,如同一棵參天大樹,植根泌陽沃土,遙望泌水盤古,巍峨屹立於教育高峰,譜寫出一曲曲波瀾壯闊的奉獻之歌。
守初心立德樹人 擔使命傳道育才
泌陽縣第一高級中學創建於1945年,是一所資深名校。幾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泌陽一高探索出了「以德修身、依法治校,育人為本、人才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教育創新、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全面發展,培育特色人才;關愛每一個學生,服務於學生成才」的辦學思想,秉承「自立、弘毅、致遠、創新」的校訓,端正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為,優化學校管理,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討教育規律,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高一級學校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湧現出了像魏留成、張貴亭、付長亭、羅山群等一大批知名校友。學校的高考成績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特別是近五年來,大幅度提高。從2013年起,一批本科進線人數逐年增加到1000多人,每年有近200多名同學被雙一流大學錄取。
黨委書記、校長王偉從教師做起,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富有學校管理經驗,其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連年被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校長」,2014年、2018年被縣政府記個人三等功,2019年被省工會評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教育之本,在於立德樹人。泌陽一高將『立德樹人』理念始終貫穿於教學之中,強化師德建設,奉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思想,進而引導學生從『耕以致富、讀能榮身』的樸素願望,回歸到『胸懷天下、振興中華』的理想追求上來,斧正學生的價值取向,推行『崇德求是』的精神追求,推動學校教育持續穩定發展。」校長王偉如是介紹說。
教不嚴,師之惰。為提高教職工的師德水平和整體素質,完善教師自身形象,強化育人能力,該校以《學校師德建設意見》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指導,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加強師德建設的5條規定及學校職業道德評價意見,認真組織好師德教育活動,努力培育泌陽一高「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團結合作、執著事業」的良好師德師風,塑造泌陽一高良好的師德形象,用政治引領、用師德鑄造起學校思想文化。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該校始終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做人與成才、智力與非智力、知識與能力、繼承與創新並重,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尤其重視當前教育現狀中極易忽略的人格、道德、法制、心理素質等因素,注重對學生自律自理、自立自強、人際交往與社會活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良好的性格等素質的培養,為其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為助推德育教學工作,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提出了以做人教育為基礎、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立志成才教育為主線的德育教育方針,並依照《中學德育大綱》,結合實際,全方位開展德育工作。他們根據高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了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社會實踐系列教育、職業教育等。學校每天安排&34;,落實德育教育工作。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思想教育。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採取了深入學習,積極向專家&34;和及時&34;,更新教育觀念;針對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差異性,實施&34;,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得到發揮,力爭把各種類型、各層次的學生都培養成才。
為了保障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卓有成效,該校還針對校領導成員、管理服務崗位、任課老師、學科組長、班主任、學生等「六個階層」的工作和學習情況,經過精化和細化後對每個階層制定出了「十項基本素質」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對他們加以規範。經過努力,泌陽一高德育工作和校風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先後有84人人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或優秀班幹部,600多人被評為市、縣級&34;、&34;。
立足求實敦行致遠 創新求變追求卓越
創新是教育事業進步的靈魂,是事業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泌陽一高有著重視培養學校、老師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40多年來,始終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在制度建設、課程設計、教學研究和教學理念等方面不斷探索研究,積累了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
為了辦出一流的學校,泌陽縣第一高級中學確立了將學校建設成「辦學思想先進,管理科學規範,師資隊伍精良,硬體設施一流,富有特色的示範性現代化學校」的辦學目標,強化「在改革中求發展」的意識,提出了「重效果,更重過程;重成績,更重表現;重能力,更重投入;重業務,更重思想」的「四重」管理理念。
在管理體制上,實行校長負責制為主體,黨組織監督做保證,教職工民主參與的管理新模式。校長每年同上級部門籤訂《工作目標責任書》,接受全校教職員工的民主監督、民主評議,校內部則實行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和經費包幹制,從而形成了校長負責制是靈魂,全員聘任制是基礎,結構工資是動力,經費包幹是保障,四者相輔相成,有力地調動了全校上下積極性、開拓性、持續發展的靈活機制。
在制度建設上,該校按照科學、務實、高效的原則,建立健全學校管理機制,校長從學校全局的角度出發,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則,對學校的總體工作做出謀劃。在此之下,建立了中層執行系統和信息反饋系統。這一管理運行系統遵循5個&34;的原則:機構設置做到精幹化、工作方式做到規程化、領導關係做到短程化、職責權限做到簡明化、成效考核做到數量化。這些做法,為該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教學工作是一所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泌陽一高始終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堅持教學質量為根本的原則,堅持學科發展、研究性學習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研究與開發,先後開設了《學習方法課》、《心理素質課》、《法制教育課》等,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他們還制定了嚴格的《教學工作常規管理意見》和《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範》,堅持新老掛鈎,實行「幫帶制」和新畢業分配的教師上合格課,新調入學校的教師上教研課,每學科推薦優秀教師上示範課。堅持開展學年全體教師上教改評價課,積極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工作。
為了進一步增強泌陽一高發展後勁,光大繁榮一高發展,該校全面實施了培養優秀人才並增強教育前瞻性和適應性的實驗目標,他們以全校&34;改革模式為突破口,實行年級備課組兩級教研製,明確兩級教研的責任。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泌陽一高的科研氛圍更加濃厚,科研實力也得到加強。與此同時,鼓勵教師學歷進修和業務進修。組織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教研部門舉辦的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他們還推進&34;,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站在高起點上,育一高精英,揚師德清風、樹浩然正氣、鑄不朽師魂。對標一流,尋求突破,敢為人先、勇創一流,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一高奇蹟」:目前全校已經擁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51人,一級教師178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24人,學校教學人員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軟硬實力兩手抓 助推一高大發展
「一所學校要發展為知名學校,不僅要有豐富的內涵作支撐,而且還要有優美的環境作襯託,以及『硬核』設施為要件,使學校的內在和外在、軟實力和硬實力都充滿魅力。」這是泌陽一高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共識。
近幾年,該校在抓好學校內部管理的同時,不斷加大投入,使校園環境和教學設施日臻完善。僅在1998年,該校就先是一次性投資300多萬元,使一座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集專用教室、演播廳、多媒體教室於一體的電教綜合樓拔地而起,然後又投入百餘萬元,設立了多媒體電腦200臺的微機室2個。目前,學校各種實驗儀器設備達到教育部教學儀器配備目錄第一種配備方案,演示實驗、操作實驗開課率達到100%。為保障師生工作和學習環境達到高標準水平,泌陽一高不斷更新、裝飾教室和餐廳,高密度配備變頻空調,標準化建起了男女師生專用淋浴房2個。藉助這些創造出來的優越條件,教學質量隨之大幅度提高,學校的生源也大幅度增加。在此基礎上,泌陽一高又高投入、高標準建起了新校區。新校區有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試驗樓、綜合樓、語音室、校園網等9幢;有體育藝術活動中心1個、體育場2個、400米跑道的田徑場1個、雙層餐廳1個、學生餐廳4幢。有各類實驗室12個,儀器、藥品、標本等均達到或超過省級要求。3個多功能報告廳,擁有1200個座位。微機室、語言實驗室、電子備課室、教師閱覽室各有3個。有1個演播廳、1套閉路電視收發系統,圖書館藏書25萬冊,報刊、資料、音像資料1000多種,電子閱覽室1個,學生閱覽室8個。學校兩個校區佔地達到280畝,現有11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000多人,教職工530多人。
教學設施的完備,有效而充分發揮了育人功能。學校連年被評為市「教學質量先進學校」、「高考培優先進學校」和「綜合辦學先進學校」,2005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多次被省、市人社、教育部門評為「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4年、2018年兩次被縣政府記集體三等功。
「丹青留韻爍今古,書香滿園照後人」。泌陽一高的昨天已經輝煌地載入史冊,泌陽一高的今天依然風華正茂,泌陽一高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汪玉傑 程新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