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渠道雙面受壓 兩面針回歸主業能否刷出「一口好牙」

2020-12-25 每日經濟新聞

品牌、渠道雙面受壓 兩面針回歸主業能否刷出「一口好牙」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9 23:34:50

每經編輯 段倩倩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每經編輯 趙橋  

在漫長的多元化戰略遇阻後,兩面針對外釋放了回歸主業的信號。作為民族品牌,兩面針牙膏以「一口好牙,兩面針」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度成為行業龍頭。

近日,一位兩面針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一個曾經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品牌,走到這樣真不甘心。」目前,兩面針牙膏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尚不足1%。

在兩面針「跌落神壇」的這些年,高露潔等外資品牌在國內殺出一條血路,民族品牌雲南白藥也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和這些已經牢牢掌握市場的公司相比,兩面針不管是品牌的塑造還是渠道的搭建都面臨巨大挑戰。

柳州某大型超市促銷區,佳潔士、高露潔等品牌佔據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攝

擬變更募資用途

儘管兩面針聲稱將向主業集中資源,但在6月22日審議的股東大會議案中,有一項為變更定增股票募集資金用途。兩面針擬把原打算用於新產品研發的定增資金用於歸還銀行貸款。

2015年,兩面針向其大股東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定向增發資金共4.6億元,其中4000萬元將用於「新產品開發及研發中心升級改造」。

不過兩面針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該項目僅投入464.84萬元,大約相當於規劃投資額的十分之一。兩面針擬用3664萬元償還銀行貸款。

兩面針的確面臨債務壓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兩面針季報發現,2017年第一季度末,兩面針負債中的短期借款為2.72億元,但其帳上的貨幣資金為1.98億元。

把本該用於新產品研發的資金拿來還貸款,這與兩面針「回歸主業」的經營方針相悖。

對此,兩面針總裁林鑽煌稱,公司已經完成了相關的研發工作,「2013年起公司加強了技術方面的研發,我們幾乎顛覆了口腔領域概念性的東西,不光是清潔轉向護理。2016年起我們開始強化市場的發展,首先解決技術產品問題,其次解決市場運作問題。」

品牌形象失策?

如林鑽煌所言,兩面針產品實際上在2013年即迎來了更新迭代。當年兩面針推出定價59.9元的中藥消痛牙膏向高端市場進軍。記者在柳州一些商超走訪發現,目前超市在售的兩面針牙膏產品多以「中藥牙膏」作為後綴。

「中藥」也成為了兩面針牙膏的新賣點,林鑽煌稱,「兩面針是真正地以中藥理念來開發的。」

中藥是兩面針牙膏產品現在最大的賣點。兩面針亦在逐步調整產品結構比例,代表中高端系列的中藥牙膏越來越多。

兩面針在2014年報中稱,牙膏產品全面升級換代,高、中、低產品銷售比例3:5:2為格局;2015年,牙膏中藥系列條碼數由2014年的10個增至15個,要求各渠道網點按照中藥系列、非中藥系列大於3:2的比例進行配置;在2016年報中,兩面針稱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牙膏平均價格提高約8%。

記者在柳州一些賣場走訪發現,兩面針多數牙膏的單支價格在20元以上,在牙膏行業中,這個價位處於中高端水平。

在部分行業人士看來,兩面針的品牌理念存在較大問題。其早年推出的具有代表性的59.9元牙膏市場知名度並不高,銷售效果也並不理想。日化行業觀察人士馮建軍認為,該款牙膏主打消炎鎮痛,和兩面針以往的產品並無過多不同,消費者未必肯支付高代價來購買這支產品。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接受記者採訪時亦表示,兩面針沒能揚長避短,在品牌銷售上失策,「兩面針的優勢是傳統,老一輩人熟知這個牌子,它應該打懷舊牌和歷史牌,新生代對兩面針印象沒那麼深刻。」

儘管在走中高端路線,但生產並銷售酒店一次性用品也使得兩面針品牌美譽度變低。國際知名護理品牌歐舒丹因向高端酒店供貨而揚名,但兩面針的合作酒店多為經濟型快捷連鎖酒店,這使其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影響。記者接觸的不少消費者因此認為兩面針為低端品牌。

渠道過於狹窄

對於兩面針來說,比產品形象更嚴重的問題是狹窄的銷售渠道。以深圳市為例,沃爾瑪、麥德隆等大型綜合類賣場以商品種類齊全而著稱,但這類商場根本沒有兩面針牙膏的影子。

林鑽煌對記者表示,在深圳可能許多店看不到兩面針產品,但是兩面針有特供渠道,「現在也不可能一年之間全部鋪設開來;第一是工作順序,沒有那麼多錢一口氣吃下,現在(商超的)進場費、終端銷售費用非常高。」

在朱丹蓬看來,商場所收取的進場費是一致的,「商超對兩面針、佳潔士和高露潔都是一致的,不會厚此薄彼。兩面針的銷售策略有問題,渠道收縮得很厲害,越是不進場銷量越差,這樣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現在牙膏行業競爭越充分,兩面針的短板也就越突出。」

聯合利華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新品進入超市都要給新品費,但新品費還取決於品牌優勢、客情關係、站在超市角度分析新品分銷對於超市的好處,「由於公司是一線品牌,通常不需要給新品費,也有少數超市和便利店是要的,我們會有相應客戶的業務員去談判,儘量將費用降到最低。」

深圳地區一位口腔行業經銷商經理對記者表示,其2016年開始代理兩面針產品,但兩面針的銷售遠遠比不上雲南白藥、黑人和舒客等品牌,「終究還是兩面針KA(KA類商場,即KEY ACCOUNT,指麥德隆、沃爾瑪等綜合賣場 )團隊不夠厲害。這些賣得好的品牌團隊裡面是有競爭的。」

該經銷商同時透露,其所代理的牙膏產品裡銷量最好的是雲南白藥。同為民族品牌,兩面針往往會被消費者拿來與同雲南白藥相比,後者正是憑藉著中藥理念崛起。在渠道搭建方面,雲南白藥可謂「碾壓」兩面針,雲南白藥牙膏從藥店起家,其搭建了全國範圍內的銷售渠道,涵蓋超市、便利店、萬寧等個人護理店鋪等多種類型。

前述兩面針高管表示,雲南白藥做醫藥出身,本身具有雄厚的實力去支持渠道的發展,而對於兩面針來說,牙膏是其主業,外資品牌湧入、市場充分競爭時,兩面針面臨比雲南白藥更大的難度。

記者在柳州走訪不同大型超市發現,哪怕是在兩面針大本營柳州,佳潔士、高露潔和雲南白藥在銷售上也更勝一籌。其牙膏產品往往放置於更為顯眼的位置,佔據面積更大的促銷臺。以華聯超市為例,一位導購告訴記者,一年中,高露潔至少有大半年時間會佔據超市裡牙膏品類最大的促銷臺。

朱丹蓬表示,牙膏行業外資品牌多是世界五百強公司,其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可以幫助公司去構建營銷團隊。

面對狹窄的銷售渠道,兩面針也在尋求突圍。林鑽煌對記者表示,兩面針現在也在抓各種渠道,2016年、2017年加大了市場推廣力度,「現在我們有官網,京東、阿里巴巴,甚至是小區點送點派送渠道也在抓。我們現在實體店、電商甚至徽商都會參與,但不會去做微商特定產品。我們品牌多種渠道產品是一致的,品牌是一致的,價格是一致的。」

相關焦點

  • 60塊錢一支牙膏 兩面針用高端產品PK雲南白藥?
    「一口好牙,兩面針」這句曾經響徹熒幕的經典廣告語代表著兩面針曾經輝煌的歲月。然而,由於外資巨頭的強勢衝擊以及自身發展過度多元化等原因,兩面針一度陷入了困境。在董事長鍾春彬的帶領下,兩面針將業務核心再度回歸到「一口好牙」上來。前天,其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力推新款中藥消痛牙膏,售價59.9元。欲與雲南白藥搶市場據相關市場監測機構透露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推出全新高端新品的中藥消痛系列之後,兩面針市場行情開始走穩。
  • 兩面針連續9年虧損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就這麼衰落了
    「一口好牙,兩面針。」這句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如今對於多數人來說只剩回憶。從2007年開始,曾經的「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兩面針扣除經常性損益淨利潤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被其他品牌遠遠拋在後面。
  •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兩面針衰落真相:主業日漸式微 多元化再受阻
    短短數年間,兩面針這家頭頂「國產牙膏第一品牌」的柳州企業從巔峰滑落。雖然公司做過不少品牌復興的努力,但成效甚微。如今,兩面針陷入了「雙面膠」的困局之中:一方面,牙膏等日化主業不振;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努力不僅未見成效,反而深陷泥潭。近幾年,出售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0.69元)股票成為兩面針的主要利潤構成。
  • 兩面針市場份額僅1%遭代理商捨棄 忽視品牌優勢陷多元化泥潭連虧10...
    □本報記者張璐  曾經是中國牙膏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民族品牌兩面針(600249.SZ),那句「一口好牙兩面針」的廣告語,在市場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虧了9年 中國第一牙膏品牌為何倒掉
    日前,兩面針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9億元。  「一口好牙,兩面針。」這句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如今對於多數人來說只剩回憶。自2007年起,兩面針扣除經常性損益淨利潤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 「兩面針」們的沒落與突圍:市場份額跌至不足1%
    不過,近幾年,隨著以雲南白藥為代表的高端功效型牙膏的推出,本土品牌在產品的質量、功效等細分市場上不斷地進行著自我提升,在中高端的反攻已經初顯成效,行業洗牌或將加速。「一口好牙,兩面針。」這句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如今對於多數人來說只剩回憶。
  • 拼顏值、比功效,能否拯救國產牙膏
    記者 黃亞蘋 攝   曾經靠「一口好牙,兩面針」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的牙膏品牌兩面針,如今靠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提振業績。遭遇外國牙膏品牌全面碾壓後,中華、牙博士、兩面針等或將目標市場轉向中高端消費者,或賣身他人。   隨著消費者喜好不斷變化,兒童牙膏、高顏值牙膏成為品牌新的業績增長點,高露潔、雲南白藥等開始在此發力。
  • 國產牙膏難有一口好牙,兩面針連虧12年,中華牙膏已被外資收購
    9月15日,兩面針2018年戰略合作夥伴分享交流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以「貴在變,贏在不變」為主題,宣布告別雞肋的多元產業,全面回歸做牙膏的「主業」。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已被高露潔、佳潔士和中華牙膏「三分天下」的成熟市場,兩面針何時才能迎來出頭之日。
  • 國產牙膏品牌的突圍:兩面針向左 雲南白藥向右
    「國產品牌的突圍,產品、營銷之前,最先要做好的應該是定位,結合中國本土特點,做出與外資品牌具有差異化的產品。田七之前做過中草藥牙膏的定位,只是沒有專心夯實。」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做好定位,再做產品研發、渠道、招商等,才是根本之路。」
  • 3款口碑不錯的牙膏,讓你刷出一口好牙
    人與人交往,一口潔白的牙齒總會留下好印象,所以中國人追求明眸皓齒。尤其是女生,塗了好看的口紅配上潔白的牙齒能誒形象加分,但如果是一口大黃牙就尷尬了,這個時候就體現了一款好牙膏的重要性啊。這3款口碑不錯的牙膏,讓你刷出一口好牙。第一個,牙齒發黃:小蘇打牙膏牙齒變黃很是影響形象,想要美白牙齒,普通的牙膏很難完成。而小蘇打牙膏對牙齒表面有輕微的腐蝕作用,還能夠進入到牙縫內進行清理,能夠很好的祛除牙垢,露出美白的牙齒。
  • 連續12年虧損,昔日國民牙膏兩面針正在快捷酒店中沉淪
    在牙膏主業江河日下的時候,其多年來的多元化經營也效果甚微,這支頂峰時年銷售5億支牙膏的明星公司,如今總市值才20億元。對於那些承載一代人記憶的國有老品牌來說,兩面針的興衰,像是一面鏡子。「躲起來」的國民牙膏2017年,兩面針總共賣出了15.4億支牙膏,這個不算小的數字卻令人「尷尬」:在這15.4億支中,有15億支為旅遊牙膏產品,家用牙膏銷售量僅為4000萬支,只佔零頭。十幾年前在國內家用牙膏市場佔有率還位列三甲的兩面針,如今不僅被黑人、佳潔士和高露潔等甩在身後,甚至不及後起的國內品牌雲南白藥、冷酸靈和六必治,跌出前十的同時市場佔有率不足1%。
  • 4款口碑不錯的牙膏,讓你刷出一口好牙
    4款口碑不錯的牙膏,讓你刷出一口好牙牙膏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對於我們的口腔和牙齒健康,想要擁有一口健康的好牙,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人不愛刷牙,或者是牙齦不好,經常刷牙出血或者是牙齦紅腫等問題,這時候擁有好牙的人能放肆大笑,你卻自卑抿嘴。
  • 我們中國人真的只能靠外國品牌牙膏來刷牙?
    現在兩面針的渠道已經萎縮,各大商超基本見不到產品,營銷已逐漸轉向代工及特渠(賓館),不斷依靠不動產出售錄得盈利。「一口好牙,兩面針」,當初家喻戶曉的產品!現在,只能是一聲嘆息。國產牙膏果真集體失守?這兩個品牌均屬於近些年剛出現的本土品牌,雲南白藥牙膏啟動於2004年,舒客創立於2006年。雲南白藥牙膏藉助雲南白藥的中草藥技術、品牌和渠道的積澱,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而舒客牙膏品牌卻有深厚的日化背景,團隊出身於藍月亮,更是藉助市場化玩法,成為近年來中國牙膏企業中發展最快的企業。
  • 兒童牙刷深水嶺,拒絕高利誘惑,愛非凡堅持手動本心:一口好牙就是刷...
    為此,兒科專家更是呼籲:電動牙刷市場大部分按照成人標準制定,其中很多企業對電動牙刷的馬達性能、防水性能、噪音性能、充電性能為核心的20項性能都是按照成人標準去參考設計,這能否對兒童口腔護理做到全方位提升還不能明確,為此,專家建議家長引導兒童回歸手動牙刷護理口腔,不要盲目跟風。
  • 自帶科學刷牙法,懶癌再犯也能刷出一口好牙
    自帶科學刷牙法的usmile電動牙刷,不傷牙的38000次聲波震動,30秒換區提醒,每次只需刷2分鐘,從牙縫到牙齦,從斑漬到口氣,刷出一口乾淨清新的好牙。關鍵是好用不貴,顏值還高:良倉 x Usmile  限時86折起 活動時間:2.19——2.26
  • 全面重啟線下渠道 藍月亮能否回歸第一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稱,雖然近幾年網際網路零售發展迅速,但大賣場依舊是日化洗護用品銷售的核心渠道,在決裂四年後重回大潤發,意味著藍月亮將全面重回線下渠道,有意拾回曾經丟失的市場份額。而此次的回歸,無論是在品牌的推廣上還是市場份額的搶佔上都對藍月亮有一定的利好。但離開線下渠道四年的藍月亮,能否重回洗衣液第一品牌的位置,還有待考驗。
  • 種草4款好用的牙膏,讓你刷出一口好牙,用後口氣清新牙齒白
    種草4款好用的牙膏,讓你刷出一口好牙,用後口氣清新牙齒白在人際交往中,一口潔白無瑕的牙齒往往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唇紅齒白」看起來也非常美麗迷人,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大家都知道,出門約會的時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見一面就給一中清新脫俗的感覺,有的人卻讓人看到有些反感,對於顏值的評價出了臉蛋、眼睛、剩下的就是牙齒了,如果你的牙齒雪亮透白,一定會給人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納美小蘇打液體牙膏。它的主打成分是食品級小蘇打,真正做到自然淨白不傷牙齦,孕婦哺乳期都能用。它不僅能清新口氣,還可以減輕牙漬、潔白牙齒。
  • 兩面針、拉芳、索芙特,這些國產「老牌子」如今都艱難求生...
    中新經緯閆淑鑫攝兩面針——扣非後連續虧損12年「一口好牙,兩面針」。想當年,兩面針的這句廣告語曾經家喻戶曉,成為一代人共同的記憶。公開資料顯示,兩面針成立於1994年,以中草藥牙膏起家。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2001年,兩面針牙膏年產銷量突破4億支,並連續15年銷量排名第一。2004年1月份,兩面針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日化行業較早一批實現上市的企業之一。然而,上市後,兩面針的業績開始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