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愛博醫療將進行申購。招股書顯示,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629萬股人民幣普通股並在科創板上市。此次發行初始戰略配售數量為394.35萬股,佔此次發行數量的15%。 此次公開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為10513.9272萬股。
愛博諾德的募資用途主要用於4個方面約33%2.62億元用於眼科透鏡和配套產品的產能擴大及自動化提升項目約27%2.16億元用於高端眼科醫療器械設備及高值耗材的研發實驗項目約19%1.52億元用於愛博諾德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約21%1.7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這個股是治療白內障的,打破國際廠商壟斷。這個股會不會成為十年十倍的tenbagger牛股,會不會成為愛爾眼科第二?自主人工晶狀體第一股+OK鏡第二股,拭目以待能否複製愛爾眼科、歐普康視的3年5倍?這個股上市後需要仔細關注跟蹤,我個人認為這個股有牛股潛質。
1、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打破國際廠商壟斷
據官網介紹,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位於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研發生產自主創新的白內障人工晶狀體為起點,目標是開發全系列眼科醫療產品,包括植入類眼科耗材、手術器械、手術設備、眼視光產品、眼科藥品等系列產品,覆蓋白內障、青光眼、眼視光等諸多領域,是國內眼科醫療領域的創新引領企業。
愛博醫療表示,公司是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也是國內主要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公司擁有人工晶狀體核心技術和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掌握包括材料製備、光學與結構設計、工藝製造在內的核心技術,在國內完成全部研發及生產流程,打破了國際廠商在高端人工晶狀體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壟斷局面。自從2014年7月公司推出國內第一款可摺疊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目前已擁有20個產品型號等一系列產品,其中散光矯正型人工晶狀體作為「創新產品」通過國家藥監局註冊審批,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發布「在國產人工晶狀體中尚屬首創,為國產器械在高端人工晶狀體領域的一大進步」。
2、預計2020年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3.59%至33.27%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352.91萬元、7481.11萬元、1.27億元以及9469.25萬元,其中,人工晶體的營業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均在90%以上,分別為3943.07萬元、6949.69萬元、1.2億元以及9019.24萬元,呈逐年上升態勢。淨利潤方面,報告期內,愛博諾德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48.95萬元、-391.04萬元、2011.06萬元以及3648.13萬元。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較大僅實現營收2621萬元同比下滑39.15%實現歸母淨利潤341.54萬元同比下滑80.10%扣非淨利潤296.29萬元同比下滑82.08%由於眼科醫療服務是一季度疫情以來衝擊程度最大的領域因此無論是愛爾眼科等眼科醫療服務還是康弘藥業為代表的眼科用藥亦或者是愛博諾德的眼科高值耗材受到的衝擊均比較大
另外公司預計2020年二季度實現營收6378.69萬元至6878.69萬元同比增長23.59%至33.27%實現歸母淨利潤2643.11萬元至2931.76萬元同比增長35.31%至50.09%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600.61萬元至2889.27萬元同比增長39.45%至54.93%
結合一季度的業績上半年的營收預計0.9-0.95億元同比下降4.96%至增長0.32%歸母淨利潤預計2984.65萬元至3273.3萬元同比下滑18.66%至10.80%公司在5月13日披露的最新版招股說明書裡即披露了盈利預測說明公司對二季度業績修復的信心還是比較足的。
3、自主人工晶狀體第一股,產能從年產20萬片到年產77萬片
2014 年,公司第一款人工晶狀體普諾明A1-UV 獲得國家藥監局(CFDA)註冊證,該產 品是一款疏水性丙烯酸酯製成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狀體,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 識產權的可摺疊非球面屈光性人工晶狀體。截止 2019 年 6 月,該產品已在全國 1,000 多 家醫院銷售。與同類進口產品臨床對比,產品術後視覺質量優秀,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價格 更低,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大量臨床應用中得到證實,被白內障手術醫生普遍認可。
該產品被 專家推薦成為「非洲光明行」 、 「一帶一路光明行」 等國家援外項目的政府採購產品, 結束了國家白內障醫療援外活動時主要使用進口品牌人工晶狀體的局面。該產品獲得了「國 家火炬計劃」 、 「中國僑聯獎」 、 「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等榮譽和獎項, 被中華 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評為「2015 年我國眼科十大成就」, 並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九次全國眼科 學術大會期間被專家評價為「第三代非球面人工晶狀體」 ,代表非球面人工晶狀體領域的 新技術。
愛博諾德招股書測算,2019年國內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為26億元,愛博諾德市佔率約為7%,隨著帶量採購政策放開,預計2025年國內市場規模可達34億元。為愛博諾德打下7%市場份額的產品大多集中在中高端領域,打破了國際廠商的技術壟斷。產品參數與國際知名企業愛爾康、強生視力康、博士倫等生產的同類產品相差無幾。
國產品牌可以主打性價比,愛博諾德人工晶狀體產品均價約為431元,進口同類產品最低也在2,000元以上。主要原因在於愛博諾德產品無需繳納關稅,並且實際銷售中採取多規格定價策略,靈活發揮低價優勢。2017-2019年,愛博諾德人工晶狀體類產品收入從6,950萬元一路飆升至1.8億元,高歌猛進的業績背後,是人工晶狀體產能從年產20萬片到年產77萬片的蛻變,三年近乎翻四倍。
4、歐普康視之後的OK鏡第二股,第二家取得角膜塑形鏡產品註冊證的內資企業
2019年3月公司取得角膜塑形鏡產品註冊證,是中國境內第2家取得該產品註冊證的生產企業。角膜塑形鏡是公司在人工晶狀體技術基礎上研發的另外一項核心產品,創新性地設計和製造了具有非球面基弧的角膜塑形鏡,旨在利用非球面帶來的「周邊離焦」效果來達到更好地延緩近視發展的目標,目前該設計方法已經獲得了中國和美國的發明專利授權,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利申請正在實質審查過程中。該產品應對目前日益嚴重的青少年近視問題,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在公司已建立的眼科銷售渠道基礎上,該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工作正在快速展開。
公司的角膜塑形鏡產品採用創新性的基弧非球面設計,已進行全球專利布局,能提供優化的周邊離焦,使近視控制效果更穩定。作為繼歐普康視後第二家取得角膜塑形鏡產品註冊證的內資企業,愛博諾德在國際上也十分「惹眼」。在國際上首次設計和製造了具有「非球面基弧」的角膜塑形鏡,大幅提升了近視控制效果。
此外,立足國人需求,愛博諾德與同仁醫院聯合展開對中國人眼大樣本量調查,鏡面設計更加匹配中國人角膜面,用戶佩戴舒適度明顯改善。基於廣闊市場前景和超凡技術實力,愛博諾德計劃將角膜塑形鏡產能擴充至50萬片/年,此外,其還正在研發一款「大景深多焦角膜塑形鏡」,將助力其技術優勢更上一層樓。
5、愛博諾德創始人解江冰畢業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理學博士
愛博諾德創始人解江冰畢業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理學博士,是教授級高工,曾任職於世界知名眼科醫療器械公司。2010年,解江平後回國創立愛博諾德。在一次採訪中,解江平提到了創立愛博諾德的主要原因:我國是一個白內障大國,但當時,中國30%的白內障手術使用的仍然是國外淘汰的硬式晶體,軟式可摺疊人工晶體全部依賴國外進口。只有實現高端人工晶狀體的國產化,才能降低人工晶體價格,讓更多人能夠用上高質量的產品。
根據招股說明書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解江冰及其一致行動人毛立平白瑩員工持股平臺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45.048%的股份發行前解江冰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農業與環境化學博士擔任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多項國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課題負責人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歷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美國眼力健公司Senior Scientist美國雅培公司Principal Scientist
解江冰於2010年4月創立愛博有限2010年至今始終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包括解江冰在內的公司核心技術高管在行業內大多有不錯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歷。
6、愛博諾德的前景:中國的眼科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的眼科市場潛力巨大,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800億人民幣,年增長率在10%左右,白內障治療和青少年近視治療是眼科中的核心門類。
愛博諾德最初以人工晶體為起點,從成立到現在的短短10年就迅速搭建起了涵蓋人工晶狀體、人工晶狀體植入系統、眼科粘彈劑在內的手術類產品,以及包括角膜塑形鏡在內的視光類產品。其中,愛博諾德的軟式人工晶體是國內第一個拿證的高端國產品牌,在未來國產替代進口,軟性晶體替代硬性晶體的發展格局中,愛博諾德人工晶體的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愛博諾德自主研發的角膜塑形鏡(普諾瞳)也是目前國內除歐普康視之外的第二個獲批的國產角膜塑形鏡,市場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