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發布會和官方通報數據不一致?回應:時間統計口徑問題
12月10日晚上9點,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專題發布會上通報:12月9日18點至12月10日18點,成都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
12月11日一早,成都市衛健委發布最新消息:12月10日0-24時,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4例,新增出院1人,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人,均為郫都區疫情關聯病例。其中0-18時,報告2例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18時-24時新報告1例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訂正為確診病例。
對此,有網民發出疑問:晚上發布會和早上官方通報的數據不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2月11日晚上9點,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專題發布會上,成都市衛健委主任謝強進行回應。
謝強表示,自今年1月成都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成都市堅持及時、準確通報相關信息,並通過健康成都官微對外發布權威信息。
參考國家和省衛健委通報的建議,數據都是前一天的0-24點。
12月7日開始,情況有了一些變化。自郫都區報告了首起確診病例以外,為更快的通報最新進展,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成都決定於每天晚上9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跟進、通報各種情況,截至時間都是當天的18點。所以出現數據不一致的情況,源於統計的口徑問題。
11日開始,成都市衛健委已經在官網、官微中,備註了前一天18點以後的病例信息變化,以便公眾更加及時了解最新情況。
欒榮生: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做1次,有些人需要做3次核酸檢測
在會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透露,這次在郫都區檢測的樣本很大,成都21個區市縣全部來支援郫都區。規模擴大以後,針對重點人群,現在採取的是混檢,就是5—10個標本在一起檢測。如果呈現陽性,這個5—10個人再來逐個一次。
根據現在的情況是一步一步擴大包圍圈,從今天18點擴大到整個郫都區。實驗室核酸檢測要經過45個循環,最後做試紙來看。對於一般的人來講,不需要反覆檢測。對於重點對象需要反覆檢測,比如密切接觸者,剛開始的可能排出病毒量不多,咽拭子有可能沒有檢測到,但是不代表體內沒有病毒。所以,我們要多次進行檢測,單次核酸陰性對重點對象來說,其實是不保險的。
點擊下圖直達直播
原標題:《官方釋疑:為什麼通報數據不一致?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做3次核酸檢測?》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