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解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

2021-03-02 學習時報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鮮明地指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作為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不是一個單純的作風問題,更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其關鍵和前提是教育全體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

  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觀點

  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真假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如果不能站穩人民立場,就難以體現出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唯心史觀和英雄史觀本質上是同一個東西。在馬克思主義之前,一切社會歷史觀都是唯心史觀。社會歷史領域是唯心主義的最後避難場所。例如,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就是「半截子」唯物主義。他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者,在社會歷史觀上卻是唯心主義者。唯心史觀之所以沒有看到物質生產在社會歷史中的決定作用,就在於沒有看到從事物質生產的人民群眾的決定作用。同樣,英雄史觀之所以將傑出人物看作是社會歷史的決定力量,就在於沒有看到其活動背後的物質動因尤其是物質生產在社會歷史中的決定作用。

  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是統一的。由於清醒地意識到了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因此,在向上提升唯物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科學地揭示出了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和社會歷史觀的主體問題的內在統一性。一方面,人類社會的歷史歸根到底是物質生產的歷史,即物質生產者的歷史。因此,從物質生產出發,也就是要從物質生產的人民群眾出發。另一方面,沒有一個生產者階級,人類社會就不能存在。生產者從事的物質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者的地位,也就是要尊重物質生產的決定作用。這樣,歷史唯物主義不僅將唯心主義從其最後的避難所中驅逐出去了,將唯心史觀和英雄史觀一同送進了歷史博物館,而且實現了人類理論思維發展史上最偉大的革命變革。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觀點。群眾史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將群眾史觀具體化為黨的群眾觀點。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這一切,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因此,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從教育廣大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抓起。

  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在黨的建設中的集中體現和創造性發揮,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尤其是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標誌,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真正的共產黨都是服務人民群眾的政黨。但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明確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自己的根本宗旨。一方面,這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在黨的建設中的具體運用和實踐升華。群眾觀點表明的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只有堅持唯物史觀的這一基本原理,我們才能科學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只有按照客觀的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辦事,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必須自覺遵循規律,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這也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豐富、深刻、系統的科學內涵和要求。一是從對象來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有嚴格的數量規定,又有明確的「質量」要求。在數量上,共產黨的服務對象是佔人口多數的「人民」,而不是社會上的少數人。在「質量」上,這裡的「人民」即「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進步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而不是指那些阻礙社會進步的人群。二是從目的來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們奮鬥的一切都與利益相關,但是,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為緊要和最具有絕對性意義的利益。因此,我們黨的一切言行都必須始終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為人民謀利益。三是從要求來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有程度的規定,又有時空上的規定。在程度上,它堅決反對無心無意或假心假意,也反對半心半意、三心二意,而要求全心全意,即要完全、徹底和毫無保留地為人民服務。在時空上,它要求共產黨人時時、處處都要為人民謀利益,而不是將之看作是一時、一地的權宜之計。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因此,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關鍵是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規範。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以後,能否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一個必須長期經受的根本性考驗,也是一個關係社會主義事業前途命運的長期的根本性課題。2012年12月,我們黨作出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現在,《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進一步明確將「密切聯繫群眾」確定為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之一。從其要求看,密切聯繫群眾,就是要通過深入群眾和深入實際尤其是通過細緻入微的群眾工作,力求做到在感情上親近群眾,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工作上發動群眾,在生活上關心群眾,最終要團結和帶領群眾,真正造福群眾。

  建立、完善和創新密切聯繫群眾的制度、機制和方法。只有將黨的優良作風制度化,才能為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提供切實保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相統一,真正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自覺拜人民為師,向人民求教,向人民問策。堅持把對上負責、內部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切實改變機關「門難進」、幹部「臉難看」的問題,大力改進和創新聯繫群眾方法。

  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效直接制約著黨聯繫群眾的成效。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對和徹底剷除腐敗,尤其是要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實際利益的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以反腐敗的新進展和新成就取信於民。當下,必須繼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更要以身作則。我們之所以要聚焦到「四風」上,就在於「四風」嚴重違背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破壞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重要根源。要真正扭轉「四風」,關鍵是把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統一起來。在加強黨內法規建設和制度監督的同時,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讓人民來評判我們的一切工作。

關注學習時報微信公眾帳號

微信頁面
通訊錄→公眾號→右上角「+」→搜索「studytimes」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添加關注
文章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二維碼

點擊下方二維碼→保存圖片→發給朋友

相關焦點

  • 王正升在廳機關思政課上強調 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 把...
    王正升在廳機關思政課上強調 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 把保持身心健康作為適應新時代公安工作的重… 2020-05-30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作者:武漢大學 汪信硯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只有領會了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 習近平: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的精髓所在。因此,我們黨鄭重提出的黨員領導幹部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要求,既要求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這一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又要求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和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留給我們的傳家寶。
  • 樹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樹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必須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指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包含以下基本觀點:  一是科學地解決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創立了科學的唯物史觀。社會存在也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生產方式。
  •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基本觀點研究
    立足當代實踐,忠實於經典著作的原意,科學完整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基本觀點;結合新的實際,通過理論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的理論判斷,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引導幹部群眾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 群眾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出發點
    >宋才發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最基本的觀點。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者歷來把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視為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觀點。人民群眾的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最根本的出發點。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否定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觀點和庸俗的思想家們的言辭進行了有力的抨擊。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從來也不能超出舊世界秩序的範圍;在任何情況下它都只能超出舊世界秩序的思想範圍。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的人。」
  •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發展脈絡
    意識形態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解讀這一理論的目的就是要運用其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解決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的實際性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掌握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實質,運用它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 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對人類法律思想進行「揚棄」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
  • 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
    (一)   中國理論源於中國實踐。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是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經驗的科學總結。   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正確思想的產生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 「學思平治」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
    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批判地吸取了19世紀上半期乃至人類思想發展全部歷史中創立的最優秀的思想成果,從而使這一新的世界觀具有高度的理論上的科學性;而且這種理論上的科學性,完全建立在那一時代發展的現實基礎之上,是這一時代發展的最先進階級的意識形態的反映,從而夯實了馬克思主義具有的「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開放的理論」特徵的最為牢固的基礎,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思想內涵和本質規定
  •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與理論貢獻
    1981年,丁克全發表論文指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或唯物史觀社會學,可以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廣義的,是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尤其是唯物史觀,而樹立的社會學,不限定是講的上列公式;(19)狹義的,則是講解上述公式而構成的社會學。」
  • 徐曙海在市委黨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授課時強調:牢固樹立...
    徐曙海在市委黨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授課時強調: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 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09-1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蘊含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經典文獻
    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強化群眾觀念,增強公僕意識,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辦事情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以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  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也是黨執政最深厚的根基。
  • 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期刊科學發展(專題深思)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交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載體。作為黨的重要思想陣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對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具有特殊意義和作用。
  •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實踐
    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無產階級及其勞動人民群眾推翻剝削制度,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的社會形態,提供了全部的理論根據和思想武器。可以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歷史觀能夠超過馬克思的歷史觀對人類社會及其歷史規律的科學揭示。
  • 如何理解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沒有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鄧小平同志強調:「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
  • 習近平: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圖)
    一、領導幹部樹立正確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的重要性世界觀是人們關於世界的總體的和根本的看法,決定著人生追求與價值取向,指導和支配著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操守與行為準則,具有「總開關」、「總閘門」的作用。共產黨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權力觀是關於國家和社會權力的根本觀點。
  • 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
    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對於我們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開放性特徵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真理性的重要前提。
  • 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多次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題,先後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一、深刻認識《共產黨宣言》的重大理論貢獻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矗立起一座馬克思主義精神豐碑。《共產黨宣言》的重大理論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張曉萌|馬克思主義正義理論的三重向度
    對這些問題的回應與解讀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爭議。如何批判性地分析馬克思主義正義理論面臨的詰難,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馬克思本人的思想資源進行系統梳理並予以辨析,儼然成為當今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題中之義。  對馬克思主義正義理論的闡釋,首先涉及的問題是對其「合法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