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銳減臺觀光業遭遇「雪崩」 臺店老闆:都是因為民進黨執政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大陸遊客的減少讓臺灣觀光產業慘到什麼地步,有臺灣媒體給出了兩個字「雪崩」。

臺灣觀光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1月至9月和前年同期相比,島內觀光遊客人數衰退前十名包括著名的墾丁貓鼻頭公園、太魯閣等知名景點。臺灣聯合新聞網15日稱,其中墾丁下降59%,衰退最為嚴重;太魯閣次之,下降43%,而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陸客減少。像墾丁觀光客4年前達800萬人次,去年腰斬至400萬人次。蘇姓導遊說,貓鼻頭到訪的遊覽車九成是陸客,如今入園遊覽車每月少1000輛。在太魯閣公園,有島內記者採訪時發現,店家生意冷清。羅姓遊覽車司機說,以往遊客中心停車場停滿陸客團遊覽車,現在空蕩蕩的。藝術品店老闆娘大吐苦水說,「都是因為民進黨執政,陸客才不來,沒救了」。

知名景點阿里山、日月潭也是旅客衰退重災區。阿里山自治會長林清雄說,以前陸客一天來6000人,如今不到200人。茶農羅秀梅說,榮景時,她在中埔鄉吳鳳廟設分店,生意非常好,還設VIP室,如今陸客不來,分店只好關門。加上臺灣經濟不景氣,以前持「國民旅遊卡」的島內遊客會買伴手禮、農特產,現在只肯買小吃和飲料。

陸客不來除了使景點人潮銳減之外,地方夜市商圈也面臨挑戰。有統計顯示,每年吸引超過千萬人次的臺中逢甲商圈,2016年面臨首度衰退,銳減百萬餘人次,再加上臺灣景氣不佳,讓整體商圈少賺3.3億元新臺幣。

面對觀光的「雪崩式下滑」,有輿論提議機場降落費、籤注費調降等措施,但這些都「治標不治本」。中時電子報稱,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調查,自2000年起,大陸人出境旅遊的次數以每年22%的速度增加,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旅遊消費市場族群,光是去年,大陸就佔亞太區整體旅遊消費的55%,也推動亞洲成為全世界旅遊市場最蓬勃的地方。文章說,受惠於陸客龐大的購買力,包括臺灣、韓國與日本都曾大發觀光財,但若想持續跟大陸人保持友好,兩大禁忌絕對不能碰觸,分別是「主權」和「政治」,其中最有感的絕對是臺灣與韓國的觀光業者。蔡英文當局上臺後,在兩岸政策與立場上曖昧不明,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這都讓在乎尊嚴的大陸人琵琶別抱,紛紛抵制而選擇去其他地區旅遊。

相關焦點

  • 觀光慘兮兮!花蓮民宿變「別墅」 藝品店陸續倒店
    觀光慘兮兮!花蓮民宿變「別墅」 藝品店陸續倒店   自大陸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後,陸客赴臺數量出現雪崩,臺灣許多觀光城市成為重災區,尤其花蓮陸客團下降六至七成,有許多民宿入住率僅剩一成,業者想轉賣緩解困境還被套牢。
  • 兩岸關係惡化陸客銳減 臺旅業最大心願:民進黨下臺
    ,並表示現時臺灣旅遊業界最大心願就是「民進黨明年一定要下臺」,因為只有民進黨下臺,臺灣旅遊業才有希望回復到過去2009至2015年的蓬勃興旺「黃金時期」;否則若民進黨2020年繼續執政,臺灣旅遊業真的會「受不了」。
  • 陸客赴臺人數銳減 臺觀光業哀鴻遍野求生路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遊客不去臺灣旅遊,縣市長索性主動出擊攬客,到底觀光損失多嚴重?以觀光立縣的花蓮,太魯閣公園暑假入園人數創歷年新低;臺東飯店業績銳減7至8成,業者以「哀鴻遍野」形容慘狀。新北市政府統計,光5到7月,預估至少損失2億元(新臺幣,下同)以上;南投飯店民宿、餐飲、遊艇業都叫苦連天。
  • 臺重金救觀光仍被唱衰!赴臺大陸遊客雪崩式下滑
    臺重金救觀光仍被唱衰!赴臺大陸遊客雪崩式下滑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5月20日 12:18 A-A+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持續下滑,日韓及東南亞遊客赴臺也不如預期,島內民眾則因為廉價航空的興起更願意選擇境外遊,種種因素導致臺灣島內旅遊市場持續低迷。
  • 陸客驟減致嘉義市旅遊業慘澹 議員提案籲蔡英文救觀光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執政」的嘉義市,7日由國民黨籍市議長蕭淑麗在議會提案,針對陸客大幅減少、影響嘉市觀光產業,要求市府尋求因應對策,並向「中央政府」反映解決。本案獲藍綠、無黨籍議員一致支持,嘉義各相關產業代表到場旁聽,市長涂醒哲承諾,依議會決議辦理。
  • 韓國瑜恆春開觀光座談會,全場業者高喊「我們要陸客」
    (觀察者網訊)16日,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上午來到屏東縣著名風景區恆春鎮與臺灣觀光業者座談,一位業者大吐苦水,經營8年的3間民宿這個月全部結束營業,抨擊蔡英文執政不力讓業者血本無歸。這段心聲讓在場民眾相當激動,全場一起高喊「我們要陸客」、「韓國瑜凍蒜」,仿佛造勢現場。對於臺灣觀光業者的期盼,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明確表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對臺灣旅遊及相關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
  • 陸客大減臺旅遊業生意慘澹 業者呼籲蔡英文改變態度
    雖然韓國、菲律賓、越南、泰國遊客都在增長,其中越南旅客甚至增長99%,但增長人數最多只有1.5萬人次左右,總數也只有5萬多人次,根本補不了陸客5月就少了12萬多人次的大缺口。報導稱,若以今年1月到5月來看,由於陸客持續減少,全球其他地區赴臺遊客也無法彌補,導致今年赴臺遊客數較去年期大減32萬多人次。陸客赴臺減,也連帶讓兩岸直航海運和空運旅客市場都持續萎縮。
  • 臺觀光業者:兩岸關係低迷對高雄經濟創傷很大
    陸客大減後,臺灣高雄多家飯店拋售,圖為鄰近西子灣、駁二景點待售的觀光旅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對於「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說法,南臺灣觀光聯盟總召、臺「行政院」顧問林富男表示不完全苟同,但他點破高雄市長陳菊執政以來,經濟節節敗退,主因為「重政輕商」,端不出具體牛肉。遊覽車大亨江其興直指臺灣「政黨輪替」後慘賠4億(新臺幣,下同),痛批蔡英文不配當臺灣地區領導人。
  • 赴臺陸客數「雪崩」 島內業者:「十年來最慘」
    央視網消息:臺當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九月份陸客赴臺人數大幅減少。陸客數量雪崩,對島內各行各業的衝擊正在逐步顯現。國臺辦發言人表示,陸客數量大減,責任完全在臺當局。
  • 陸客不來臺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要知道,多年以來,夜市可謂是臺灣觀光業的重鎮,但如今島內不僅觀光業受重創、夜市冷冷清清,更一度傳出知名夜市頻繁倒閉的消息。過去每晚都有不少陸客團遊覽車停在夜市,現在車少多了,人沒了,錢也跑了……  對此,島內旅遊業者紛紛搖頭感嘆,「觀光」要成「關光」了;也有網友嘲諷,這不就是你們要的沒有陸客的安靜臺灣嘛?
  • 陸客大滑坡導致生存危機 臺灣將迎來最冷清「十一」
    眼見大陸「十一」黃金周將至,卻不再像往年那樣成為臺灣旅遊業的「黃金周」,就連在民進黨執政的嘉義縣,阿里山的旅遊業者也坐不住了,他們12日一口氣包了13輛大巴開到凱道助陣。在當天的遊行人群中有不少人打出醒目的「兩岸一家親」的牌子,似給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臺灣觀光業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據臺灣「移民署」統計,近日申請來臺的陸客人數僅為去年同期的30%。
  • 沒了陸客臺當局絞盡腦汁討好日本客 卻被臺北市長一句話毀了
    「一大堆日本人都被騙來這個地方……」兩岸關係僵滯導致赴臺大陸遊客減少,臺觀光業一片慘澹。這樣的氛圍下,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的一句話讓臺媒忍不住扶額吐槽「又失言了」。為促進觀光發展,臺北大稻埕推出迪化街行人徒步區,市長柯文哲出席活動。當天的旅遊推廣活動上,柯文哲在談到「觀光打卡地」——城隍廟時,脫口而出:「沒有說很大間,一大堆日本人都被騙來這個地方」。一旁的主持人嚇到趕緊打岔「不是騙來」、「是想求個好姻緣」,柯文哲才又說「對呀,有夠厲害」。
  • 臺旅遊市場因缺少陸客不景氣 蔡還在宣揚「最好」
    臺觀光局也口出怨言,表示市場如此不景氣,大陸遊客是臺灣的最大客源,業者申請大陸遊客入臺證件時還會被刁難,旅遊市場熱不起來。幾乎同時,蔡英文出席券商公會主辦的年會時稱,臺灣經濟正處在20年來最好狀態,結果這句話成為新鮮出爐的最大「槽點」,記者詢問臺灣一位旅遊業者的看法,他苦笑:「除非臺灣經濟不包括觀光。」
  • 高雄鑽石店生意大跌八成 員工稱被陸客告知不想在臺消費
    著名景點前的陸客數目寥寥(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2月2日報導,大陸赴臺遊客銳減,臺灣觀光產業急凍。高雄市一家知名鑽石店大裁員,200多名員工裁成60多人。有員工表示,以前遊覽車一天約來80多輛,現在則剩不到20輛;再加陸客消費習慣改成「只遊玩、不消費」,公司業績直接下跌八成,留任的銷售員達不到業績目標,只領保底薪水。高雄多家專營陸客團的鑽石店蒙著濃濃的神秘色彩,大門緊閉,只接大陸團客,但可從門口的遊覽車多少來判斷其業績,以往每天一早就有大巴在門口接送客的現象,最近因陸客團銳減明顯改觀。
  • 陸客減到無法預測 臺觀光業者:最糟是大陸民眾認為臺灣不友善
    而最嚴重問題是,大陸民眾普遍認為臺灣不友善,認為蔡當局不認「九二共識」就是不歡迎陸客,減少來臺意願,目前只希望這種狀況能隨著時間淡化。臺「觀光局」委託旅行公會全聯會辦理「輔導陸團接待業者轉型暨拓源訓練計劃」研習,第一梯次研習14日開訓,有近百位陸團業者出席。課程內容主要針對輔導經營陸客業者旅行業定位和轉型策略,以及擴大經營東南亞市場、島內民眾旅遊市場和穆斯林市場的大型教育訓練活動等。
  • 蔡英文當局繼續「去中」,赴臺陸客減少還未到谷底
    臺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大陸居民來臺旅遊人數的不斷減少,對臺灣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負面影響甚大,但卻顯然還未到達谷底。民進黨當局對此完全束手無策,業者的苦楚既得不到解決,臺灣的經濟成長也將持續受害。
  • 臺網友自製旅遊廣告:沒有陸客真好 配日、英文
    不過,凍結中國觀光客的宣告,在臺灣網路上卻是贏得了一片「贊」聲;甚至有不少網友直接表明,沒有陸客的空氣真好。2016年5月的中國觀光客人數下滑後,網友更以美編照片搭配中英日文,藉以宣傳現在正是旅遊臺灣的好時機。 馬英九「執政」後,大幅開放中國客來臺,急速增加旅遊臺灣的觀光客人數;但是,整體數據成長主要動力卻是來自於中國。
  • 十一「黃金周」將至,臺旅遊業者預估:陸客每天比去年將少一半
    不過近來,由於陸客銳減,臺灣島內觀光行業在「黃金周」的生意可不好做。臺灣「中時電子報」21日報導稱,臺北市旅遊業預估今年陸客十一長假來臺每天約6000人次,較去年同期大減。有島內旅遊業人士稱,2015年有418萬陸客赴臺旅遊,是陸客赴臺最旺的年代,當年的十一假期平均每天來臺人數都超過1萬人次,甚至超過1.5萬人次,自由行人數略多於團客。
  • 臺旅遊市場因缺少陸客不景氣 蔡英文還在宣揚「最好」
    臺觀光局也口出怨言,表示市場如此不景氣,大陸遊客是臺灣的最大客源,業者申請大陸遊客入臺證件時還會被刁難,旅遊市場熱不起來。幾乎同時,蔡英文出席券商公會主辦的年會時稱,臺灣經濟正處在20年來最好狀態,結果這句話成為新鮮出爐的最大「槽點」,記者詢問臺灣一位旅遊業者的看法,他苦笑:「除非臺灣經濟不包括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