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陸客數「雪崩」 島內業者:「十年來最慘」

2020-12-19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臺當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九月份陸客赴臺人數大幅減少。陸客數量雪崩,對島內各行各業的衝擊正在逐步顯現。國臺辦發言人表示,陸客數量大減,責任完全在臺當局。

  九月陸客數大減 臺遊客數連漲15年勢頭或逆轉

  臺灣《中國時報》28號援引臺當局數據說,今年九月,來臺陸客人數僅11.8萬人,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46.8%。島內媒體指出,大陸從今年8月起暫停47個城市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8月份陸客人數小幅下滑,9月份大幅衰退明顯讓人感受到了禁令的效果。彭博社指出,從2003年以來,臺灣接待的遊客人數連續15年增長——但今年,隨著陸客數量驟減,這一態勢有可能逆轉。

  墾丁民宿業者 阿宏:我們觀光業要的就是觀光客,不管是我們臺灣的也好,整個東南亞的也好,最重要的我們要陸客對不對。

  墾丁民宿業者高喊:我們要陸客!

  本月中旬,在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舉辦的活動上,一位墾丁的民宿業者大喊「我們要陸客」,引發了媒體關注。

  墾丁民宿業者 阿宏:你不知道我們蔡政府多麼「厲害」,有辦法把我這5、6年的辛苦經營所賺下來的積蓄,就在這2、3年的時間 我全部還回去了。

  臺灣中天新聞臺記者:阿宏的民宿就開在核三場附近,三年來虧損超過300萬(新臺幣),真的撐不下去了,所以他決定在這個月底結束營業。

  陸客不來日子苦 臺灣導遊兼職送外賣

  阿宏的民宿訂房率最高時一年裡有十個月客滿,如今卻年年虧損,被迫退出民宿市場,從島內媒體近期的一系列報導來看,大陸叫停自由行,連帶著導致團客數量也在減少——這對島內旅遊業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

  穿上外套,戴上安全帽,發動車子,準備上工——葉先生幹起送外賣的工作完全是迫不得已。他的本職工作是導遊,專帶陸客。

  陸客團導遊 葉先生:以前是沒有時間休息,現在是幾乎都在休息,沒有工作。以前有時候早上送機、下午接機,現在完完全全就是在等消息居多。

  團客數量也減少 臺灣導遊收入急劇縮水

  據葉先生介紹,八月以來,陸客持續減少,他所在的旅行社,一共350位導遊,只有40人勉強還有團出,僧多粥少。過去,一個月有3-4個團的工作量,陸客環島團一去就是八天,消費力強,一個月收入六位數沒問題;但如今兩個月能帶一個團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狀況,收入也急劇減少。葉先生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面臨入不敷出的困境。

  從業十年遇「寒冬」 臺導遊把開網約車當主業

  有的導遊兼職送外賣,還有的則開起了網約車——37歲的傅先生有著十年的導遊從業經驗。面對近幾個月的行業寒冬,他選擇了網約車作為兼職,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但收入仍然不比過去。他透露,過去一個月能帶三個陸客團,收入15萬新臺幣,但現在收入直線下降到只有2萬多新臺幣,未來還有可能歸零。

  陸客團導遊 傅先生:如果我團很多,我們也不需要備一臺車在那邊拉客人,我們現在現況就是這樣,這十年的職業生涯,今年是最慘的一年。

  為了養家餬口,如今的傅先生只能把開網約車當作主業,導遊反而成了副業。

  客流量減少,直接受到衝擊的除了導遊、還有零售業。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日系美妝店驚傳裁員消息,臺北市勞動局證實業者已提出資遣通報,預計9到10月將裁員35人。

  臺媒:島內第三大藥妝店裁員

  據TVBS電視臺報導,日藥本鋪是島內日系藥妝店龍頭,也是全臺第三大藥妝店,旗下共有60家門店。十月中旬起,不斷傳出其計劃裁員的消息。

  日藥本鋪業者:年度的一個考核過後,其實這本來就是在適當人力調整範圍裡面,在陸客的部分確實多少一定會有一些影響。

  探訪西門町藥妝店:店員比顧客還要多

  日藥本鋪位於臺北鬧市區——西門町的一家門店。臺媒形容,店裡給人的感覺是「店員比顧客還要多。」

  臺北「美妝一條街」只剩三家美妝店

  陸客大幅減少,受到衝擊的不只有西門町——士林夜市大東路,曾被稱為「美妝一條街」,一度有七家美妝店林立,但現在只剩三家。

  遊覽車大戶甩賣 128輛賣到只剩一輛

  TVBS電視臺報導稱,陸客穿梭於臺灣各大景點的場面可能越來越難看見——這樣的狀況下,連遊覽車業者也「舉起了白旗」。曾是高雄遊覽車大戶的一家旅行社,面對陸客團不願再來臺灣的局面,把128輛遊覽車逐步轉賣,現在只剩一輛。

  高雄遊覽車業者 江其興:自由行沒有了,那整個團都是零,所以這次傷害最大,將近損失了5個月。

  國臺辦:陸客數大減 責任完全在臺當局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赴臺陸客數量大幅減少,責任完全在臺當局。

  國臺辦發言人 馬曉光:民進黨當局不斷鼓譟「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惡化兩岸交流氣氛,傷害大陸同胞感情,不可能不影響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的意願。

  為了提振旅遊業及其相關產業,蔡當局試圖通過補貼等手段,刺激民眾在島內消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臺灣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

  本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了2019年世界經濟展望秋季報告,其中把臺灣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都向下進行了修正:報告預測,臺灣今年經濟增長率為2.0%,較春季報告大幅下調0.5個百分點;明年的增長率也下調至1.9%,下調幅度達0.6個百分點。

  專家 賴嶽謙:兩岸貿易額未減少,全賴大陸友善環境,臺灣經濟陷入惡性循環,蔡當局應負全責。

相關焦點

  • 陸客赴臺遊惠及升鬥小民 島內正面評價籲延續持久熱度
    旅館夜市受益多  據島內相關部門統計,大陸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入臺旅遊團絡繹不絕,數千大陸遊客聚集日月潭與臺灣民眾「齊望明月、共度中秋」,更是引人關注。島內業者預測,從此次 「十一」長假陸客入臺暴增來看,陸客赴臺遊將迎來另一波熱潮。  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一年多來,到底誰受益最大?
  • 蔡英文上任至今赴臺陸客大減百萬 500億外匯蒸發
    臺灣《旺報》文章23日指出,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至今年3月,陸客赴臺已大減超過100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臺幣,下同)的外匯蒸發。島內旅遊業者哀嘆,陸客不來業者慘兮兮。文章表示,2016年約有351萬人次陸客赴臺,較2015年的418萬人次大減67萬多,再加上今年1、2月,陸客再減31萬人次,總數已達98萬人次。島內旅遊業認為,本月(3月)陸客赴臺和去年相較將依然是負成長,估計從去年「520」新當局上任至今,已較新當局上臺前相同時期,大減超過100萬人次陸客。
  • 蔡英文上任至今赴臺陸客大減百萬500億外匯蒸發
    臺灣《旺報》文章23日指出,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至今年3月,陸客赴臺已大減超過100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臺幣,下同)的外匯蒸發。島內旅遊業者哀嘆,陸客不來業者慘兮兮。文章表示,2016年約有351萬人次陸客赴臺,較2015年的418萬人次大減67萬多,再加上今年1、2月,陸客再減31萬人次,總數已達98萬人次。島內旅遊業認為,本月(3月)陸客赴臺和去年相較將依然是負成長,估計從去年「520」新當局上任至今,已較新當局上臺前相同時期,大減超過100萬人次陸客。受兩岸關係低迷不振衝擊,陸客赴臺持續銳減。
  • 陸客赴臺人數持續下滑 臺灣民間業者組團登陸拉客
    陸客赴臺人數持續下滑 臺灣民間業者組團登陸拉客 2016年09月20日 09:11: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陸客赴臺終身遺憾?臺媒體人:旅遊業不應「宰肥羊」
    中國臺灣網1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農曆春節將至,但墾丁飯店及民宿訂房如雪崩般銳減,目前訂房率只有6、7成,較去年銳減至少2成,業者叫苦連天。
  • 赴臺自由行陸客2月起歸零 臺媒估每月損失10億元觀光收入
    今年1月陸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更嚴重的是,由於大陸去年核發的最後一批赴臺自由行籤證到本月底期滿失效,從2月起,赴臺自由行陸客將開始「歸零」,以每月減少10萬人次估算,每月臺灣損失約新臺幣45億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觀光外匯收入。
  • 陸客銳減 臺灣觀光業涼涼
    創11年最慘記錄根據臺「交通部觀光局」和「內政部移民署」統計,今年「十一」期間日均赴臺陸客人數為3470人,與往年同期相比銳減七成,相當於每天少了近9000人,創下11年來最慘澹的「十一」長假陸客赴臺人數紀錄。再看前幾個月的數據。
  • 陸客赴臺人數14個月負增長,有的旅館240間房只入住4間
    「飯店有240個房間,最近有天晚上只入住4間,實在有夠慘!」「陸客不來、東南亞客人消費能力有限。所以近期至少有10家旅館要停業或出售,每家規模是30到80間客房」……各種各樣的抱怨嘆息聲,表露的是臺灣旅店業者對陸客減少後臺灣旅遊業一落千丈的不滿。
  • 陸客銳減臺觀光業遭遇「雪崩」 臺店老闆:都是因為民進黨執政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大陸遊客的減少讓臺灣觀光產業慘到什麼地步,有臺灣媒體給出了兩個字「雪崩」。臺灣觀光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1月至9月和前年同期相比,島內觀光遊客人數衰退前十名包括著名的墾丁貓鼻頭公園、太魯閣等知名景點。
  • 陸客銳減 臺灣觀光業慘了!
    阿里山櫻花季、陽明山竹子湖海芋季、白河木棉花季……島內各地的森林和公園展現著花意盎然的勃勃生機。但是,從春節假期至今,島內旅遊業者絲毫沒有感受到春天的暖意。據統計,今年大陸春節出境遊客數量達650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然而,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卻沒有享受到陸客出境遊熱潮的利好,反而持續遭遇寒冬。臺灣觀光業者感嘆:這光景怎一個慘字了得,臺灣旅遊業的春天何時才能來?
  • 大陸赴臺遊人數持續減少,綠營民代:陸客不來因為討厭蔡英文
    大陸赴臺遊人數持續減少,綠營民代:陸客不來因為討厭蔡英文 微信公號「今日海峽」 2016-07-04 18:43 來源:澎湃新聞
  • 陸客不賞光 臺灣旅館怕「關光」
    面對陸客赴臺減少後臺灣旅遊市場出現的慘澹情況,臺灣旅遊業者紛紛上街抗議,向當局表達訴求。(資料圖片)   「飯店有240個房間,最近有天晚上只入住4間,實在有夠慘!」所以近期至少有10家旅館要停業或出售,每家規模是30到80間客房」……各種各樣的抱怨嘆息聲,表露的是臺灣旅店業者對陸客減少後臺灣旅遊業一落千丈的不滿。   近日,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稱,據島內不動產中介業者統計,民進黨當局上臺1年來,島內觀光旅館出現5跌,包括陸客住房人數、住房率、住用數、房價、總營收等指標都下跌。
  • 臺「移民署」嚴審陸客 刁難陸客旅遊申請查背景
    原標題:臺「移民署」嚴審大陸遊客 不準參訪藍營執政八縣市  就在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並首次出現負增長之際,島內又傳出當局「移民署」等部門刁難陸客旅遊申請,尤其不準參訪藍營執政八縣市,當事人如有大陸統戰部門或招商局的背景,最容易被拒絕。
  • 十一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臺當局的「秋冬補助」補得住?
    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10月1日至7日平均每天接待大陸遊客3470人,相比以往「十一」長假日均突破萬人的景況,僅剩約1/3,創開放大陸遊客赴臺11年來最低紀錄。島內輿論及業者直言,民進黨當局的言行導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最終只會讓觀光業淪為陪葬品。
  • 臺灣「變天」陸客回歸?臺媒:大陸旅行團將赴臺中高雄
    有臺媒報導稱,目前已有大陸旅行團推出赴臺旅遊,將高雄、臺中等地納入行程,預計大陸遊客赴臺數量將增加20%至30%。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召集人李奇嶽表示,過去陸客來臺全盛時期,每天都有1.5萬人左右,但這2年受政治因素影響,陸客觀光人數以雪崩的方式下降,臺灣觀光產業低迷,墾丁更出現可怕的倒閉潮。
  • 臺當局擬撥3億元補助島內觀光
    圖為陸客赴臺必訪的阿里山火車。臺灣《聯合報》圖     陸團觀光效益「蒸發」400億     本網綜合臺灣媒體報導,陸客赴臺人數急凍,臺「政院」將推振興島內觀光措施,擬提撥3億元(新臺幣,下同)補助陸客團旅行社轉型島內旅行團隊,每團最高補助4萬5千元,最快本月中上路,預估半年可刺激島內旅遊市場創造14億元產值。
  • 十一「黃金周」將至,臺旅遊業者預估:陸客每天比去年將少一半
    不過近來,由於陸客銳減,臺灣島內觀光行業在「黃金周」的生意可不好做。臺灣「中時電子報」21日報導稱,臺北市旅遊業預估今年陸客十一長假來臺每天約6000人次,較去年同期大減。有島內旅遊業人士稱,2015年有418萬陸客赴臺旅遊,是陸客赴臺最旺的年代,當年的十一假期平均每天來臺人數都超過1萬人次,甚至超過1.5萬人次,自由行人數略多於團客。
  • 陸客不來臺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陪同韓國瑜來「體會夜市經濟衰條」的六合夜巿主委莊其章,本身也是賣海產粥和鹹湯圓的攤主,他也指出,因少了陸客光顧,他的生意大概掉了四成,「以往每天約有上百輛遊覽車逛六合夜巿,其中約八成以上都是陸客;而現在只有二三十輛遊覽車,陸客真的少很多」。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
  • 「炸翻了鍋」個人赴臺暫停原因
    據臺媒報導,島內旅遊業者當天一直在向大陸同行求證,「希望不是真的」。傳言變事實後,臺灣知名政治評論人士趙少康在媒體上感嘆道:「這絕對是臺灣近年來最重大的新聞,會成為島內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從2008年開放大陸赴臺遊後,大陸遊客的人數、發展趨勢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重點。陸客成為臺灣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陸客的多少也成為兩岸關係的一個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