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發展史上的啟蒙時期所指的階段主要在十七、十八世紀。康德曾為啟蒙運動寫下一段很經典的話,他說:「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無力運用自己的理智。如果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啟蒙的精神特質在於理性的運用和個人獨立的思考。因此,啟蒙更進一步的特徵是與傳統及權威的距離、對自由的珍視以及藉助理性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
啟蒙運動現在已經波及全世界。可以說啟蒙運動是整個現代文明最主要的締造者。
在歷史上,啟蒙運動主要有兩大陣營,一是主要在法國和德國流行的理性主義,一是主要英國和法國盛行的經驗主義。而在英、法、德三國中,法國的啟蒙運動可能是最為風風火火的,湧現了笛卡爾、孟德斯鳩、帕斯科爾、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家。
下面舒生以啟蒙為主題,遴選法國啟蒙運動六位偉大代表的經典語錄,相信我們所有人都能受益。
笛卡爾經典啟蒙語錄
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公元1596—1650),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是「心物「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近代哲學之父」。代表作有《第一哲學的沉思》、《哲學原理》、《方法談》、《指導心智的規則》等。笛卡兒不僅在哲學領域裡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同時笛卡兒又是一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生理學等領域都有值得稱道的創見,特別是在數學上他創立了解析幾何,從而打開了近代數學的大門,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2、當我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時,我卻不用懷疑我本身的思想,因為此時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哲學史上最著名之一的命題來源:我思故我在)
3、在這個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為公平。
4、反對的意見在兩方面對於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錯誤,一方面是多數人看到的比一個人看到的更明白。
5、只有服從理性,我們才能成人。
6、懷疑是理性的始祖。
7、我是一個在思維的東西,這就是說,我是一個在懷疑,在肯定,在否定,知道的很少,不知道的很多,在愛、在恨、在願意、在不願意、也在想像、在感覺的東西。
8、這世上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們應當避免的只是對它的濫用或誤用。
9、除了我們自己的思想以外,沒有一樣事情可以完全由我們做主。
10、僅僅具備出色的智力是不夠的,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11、野生的禽獸只有身體需要保護,就經常不斷地從事尋求養身的食物;然而人的主要部分是心靈,就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尋求智慧上,智慧才是他真正的養料。
孟德斯鳩經典啟蒙語錄
夏爾·德·塞孔達,孟德斯鳩男爵(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思想家、律師,西方國家學說以及法學理論的奠基人,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拜佔庭帝國」這個說法的流行,孟德斯鳩出力甚多。孟德斯鳩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榮譽。曾被選為波爾多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柏林皇家科學院院士。
1、如果你僅僅想要幸福,這一點也不難;難的是我們總期望比別人幸福。
2、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3、人生而平等,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沒有權利假借後天的給予對別人頤指氣使,也沒有理由為後天的際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要視自己為人。
4、對一個人的不公正,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
5、對他人的公正就是對自己的施捨
6、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而不被強迫做他不應該做的。
7、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亙古不變的經驗。防止濫用權力的方法,就是以權力約束權力。
8、人口越多,人口比例越稠密,人民的欲望就越多,人民的虛榮心便越強。越是在人口眾多、大多數人之間彼此不認識的社會中,人們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欲望也就越強烈。人們都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以獲取別人的尊敬。尊敬也是一個有限的資源,每個人都想獲得別人尊敬,結果所有的人都無法獲得。
9、所謂的平等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結果平等(不可能的)
第二,起點平等(也不可能)
第三,機會平等(不完全可能)
第四,規則平等(比較可取)
10、有權勢的人傾向於侵犯無權勢的人,這是人類生活的一大特點。
11、在蒙昧時代,幹盡了壞事也毫無疑懼。在開明時代,做了天大的好事也依然戰戰兢兢。我們看到了舊時的弊病,試圖予以糾正,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糾正本身也會有弊病。如果擔心壞會變得更壞,那就莫如別去碰它,如果不相信好能變得更好,那就莫如也別去碰它。我們觀察局部,只是為了對整體做出判斷;我們考察一切原因,是為了看清一切結果。
12、一般而言,法是人類的理性,因為它治理著地球上的所有民族。各國的政治法和公民法只不過是人類理性在各個具體場合的實際應用而已。
13、大部分公民有足夠的參選能力,卻不具備足夠的被選能力。同樣,人民有足夠的能力聽取有關管理事務的報告,卻不適宜於自己進行管理。事情要辦,而且要辦得不緊不慢,但是人民往往不是做得太多就是做得太少。有時候人多手雜,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十萬隻腳一起走,速度卻慢得像爬蟲。
14、民主政體的基礎如果是商貿,一些人就有可能擁有巨額財產,而民風並不因此而敗壞,這是真實可信的。因為,商貿精神自然而然地伴之以儉樸、節約、節制、勤勞、聰慧、安定、秩序和守法。只要商貿精神存在,它所產生的財富就不會有任何惡果。商貿精神若因財富過多而遭致破壞,惡果便會產生,過去從未察覺的因不平等而產生的紛亂會突然出現在人們眼前。
15、有兩種敗壞,其一是人民完全不再遵守法律,其二是人民被法律腐蝕。第二種敗壞是無藥可救的弊病,因為病根就在藥中。
15、為了防止濫用權力,必須通過事物的統籌協調,以權力制止權力。
帕斯卡爾經典啟蒙語錄
帕斯卡爾(1623—1662),是17世紀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文學家和哲學家。他在1623年6月19日出生於法國中部奧弗涅省克萊蒙市的一個屬於外省小貴族的家庭。他3歲喪母,從未上過學,從小就由父親在家親自教他。在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個自學成才者。《思想錄》是帕斯卡爾哲學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帕斯卡爾的神學和哲學思想。繼承了理性主義的傳統,對於人性、人生、社會、哲學和宗教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作者在此書中以一種浪漫思維的方式來談問題,處處閃現思想的火花,更有許多提問和警句發人深省。
1、目前的時代,真理是那樣晦暗不明,謊言又是那樣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們熱愛真理,我們便不會認識真理。
2、虛榮心在人們心中如此穩固,因此每個人都希望受人羨慕;即使寫這句話的我和念這句話的你都不例外。
3、人只是一棵蘆葦,自然界最脆弱的,但是一棵運用思想的蘆葦。要摧毀他,無須全宇宙都武裝起來,一股氣,一滴水,都能夠致他死命。但是在宇宙摧毀他時,人依然比摧毀者高貴,因為他知道自己死,知道宇宙比他佔便宜;而宇宙卻毫不知道。
4、人不外是偽裝,不外是謊言和虛假而已,無論是對自己也好還是對別人也好。他不願意別人向他說真話,他也避免向別人說真話。而所有這些如此之遠離正義與理智的品性,都在他的心底有著一種天然的根源。
5、人因為思想而偉大:人顯然是為思想而生的。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
6、研究真理可以有三個目的:當我們探索時,就要發現到真理;當我們找到時,就要證明真理;當我們審查時,就要把它同謬誤區別開來。
7、無論身份高低,只要會消遣就是幸福。
8、一生最重要的事是選擇職業,但我們往往憑藉「偶然」決定它。
9、人是為了思考才被創造出來的。
10、人必須認識自己,如果這不能有助於發現真理,至少有助於規範自己的生活。
11、理智的最後一步,就是要承認有無限的事物是超乎理智之外的;假如它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它就只能是脆弱的。
12、我們必須懂得在必要的地方懷疑,在必要的地方肯定,在必要的地方順從。不這樣做的人,就不理解理智的力量。有些人是反對這三項原則的;或者由於未能認識證明,而肯定一切都是可以證明的;後者由於不懂得在什麼地方必須服從,而懷疑一切;或者由於不懂得在什麼地方下判斷,而對一切都順從。
13、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14、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獸;但不幸就在於想表現為天使的人卻表現為禽獸。
15、人的靈魂的偉大就在於懂得把握中道;偉大遠不是脫離中道,而是絕不要脫離中道。
16、如果他抬高自己,我就貶低他;如果他貶低自己,我就抬高他;並且永遠和他對立,直到他理解自己是一個不可理解的怪物為止。
17、我要同等地既譴責那些下定決心讚美人類的人,也譴責那些下定決心譴責人類的人,還要譴責那些下定決心自尋其樂的人;我只能讚許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著的人。
18、人的偉大之所以為偉大,就在於他認識自己可悲。一顆樹並不認識自己可悲。
19、我們為什麼要服從多數人的意見?是因為他們更合理嗎?不是,是因為他們更強而有力。
20、別把勞動認為只是耕耘物質收穫的原野,它是能同時開拓我們心靈原野的尊貴鋤頭。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借勞動加強我們的心身,除盡蔓延在我們心田的各種邪惡野草。然後,把幸福和喜悅的種子撒在此地,四季茂盛,以至開花。
21、沒有絕對的高貴,也沒有絕對的卑微。當心是一滴水的時候,它就作為一滴水而活著,一旦它滴入大海,它便成了海。倘若人們認識到生命中住著一個心君,那麼所有的彷徨,迷失,虛榮都不過是客塵。
伏爾泰經典啟蒙語錄
伏爾泰 (1694-1778年)原名弗蘭蘇阿,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是十八世紀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倡導人,他在文學、史學、哲學、自然科學和政治等方面寫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是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羅、孔狄亞克、布封等人,無不是他的後輩,對他推崇備至,公認他是他們的導師。伏爾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藝。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諷刺的筆調而聞名。哲學代表作有《哲學辭典》、《形上學論》等著作,其中最有影響的一本書是《哲學通信》被人稱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炸彈。
1、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2、任何人想以道理曉喻他的同胞,都會受到迫害,除非他是最強者。然而最強者卻幾乎總是加強無知的鎖鏈,而不是去把它砸斷。
3、人類最寶貴的財產——自由。
4、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5、這裡是我的心臟,但到處是我的精神。
6、外表的美只能取悅於人的眼睛,而內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
7、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子。
8、思想像鬍鬚,不成熟就不可能長出來。9、思想寓於軀體,但儘管如此,身體最健壯的人不一定就是傑出的思想家。
10、一個人往往要死兩次:不再愛,不再被愛。
11、做一個惹人厭煩的人的秘訣就是告訴別人一切。
12、人類通常像狗,聽到遠處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
13、即便沒有上帝,也要創造一位上帝。
盧梭經典啟蒙語錄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
1、如果世間真有這麼一種狀態:心靈十分充實和寧靜,既不懷戀過去也不奢望將來,放任光陰的流逝而僅僅掌握現在,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不快樂也不憂愁,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2、在我們獲得的知識當中,有些是錯誤的,有些是沒有用的,有些會助長有知識的人滋生驕傲自滿。真正有利於我們福祉的知識,只有很少一部分,只有這樣的知識才值得聰明人去探求,而人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這樣的聰明人。總之,問題不在於他學到了怎樣的知識,而在於他所學的知識是不是管用。
3、要擺脫偏見,根據事物之間的真正關係作出判斷,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讓人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像那個人(魯濱孫)一樣,根據事物本身是否有用來作出判斷。
4、在人類謀生的一切職業中,最接近自然狀態的職業就是手工勞動;在所有具有身份的人當中,最不受制於命運和他人的就是手工業者。手工業者所仰仗的只是他自己的手藝,他是自由的,這種自由與農民受到的奴役形成了對照,因為農民受制於土地,而土地出產物是由別人支配的。
5、我們各種欲望的根源,所有欲望的發端和本源,那個伴隨人的出生,且終生不棄不離的唯一的欲望,就是自愛,這種欲望是原始的、天生的,先於其他任何欲望,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他所有的欲望都只不過是自愛的演變。
6、只要把自愛之心擴展到愛別人,那麼這種自愛就可以轉化為德行,其實任何人心中都是能找到這種德行的根源的。我們關心的事越和我們沒有直接關係,擔心我們個人利益的隱憂就會越少;越是將利益惠及更多的人,就會越是公正的;就我們來說,對人類之愛即對正義之愛。為此,我們希望愛彌爾熱愛真理、認識真理,希望他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他越是關心別人的幸福,他就會越發開明越發聰慧,在對善良和邪惡的選擇中就會越少犯錯。……聖賢者首先關心的是大眾的利益,然後才是個人的利益,因為每一種利益都是屬於整個人類,都不屬於其中某個人。
7、人要是想得到內心的寧靜,就要把攪亂寧靜的那些東西通通不放在眼裡,那些把生活看得太重的人,實際上是最不會享受生活的人,而一個孜孜謀求幸福的人,往往是最不幸的人。
8、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
9、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
10、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11、人所經歷的沉浮掙扎和痛苦潦倒,都是對他的磨礪,總有一天他會得到累累碩果。
12、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關懷,是對於其自身所應有的關懷;而且,一個人一旦達到有理智的年齡,可以自行判斷維護自己生存的適當方法時,他就從這時候起成為自己的主人。
13、人之所以合群,是由於他的身體柔弱;我們之所以心愛人類,是由於我們有共同的苦難;如果我們不是人,我們對人類便沒有任何責任了。對人的依賴,就是力量不足的表徵:如果每一個人都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就根本不想同人聯合了。
14、上帝造就了我,而我卻將模子打破
15、生活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它的價值在於怎樣使用它。
16、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17、十歲受誘於餅乾,二十歲受誘於情人,三十歲受誘於快樂,四十歲受誘於野心,五十歲受誘於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會只追求睿智?
18、我見過許多人在探討哲理時書生氣比我更足,但是他們的哲學可說是同他們自己毫不相干。他們力求顯得比別人博學,他們研究宇宙是為了掌握宇宙的體系,就好像是純粹出於好奇才研究一部機器似的。他們研究人性是為了能誇誇其談一番,而不是為了認識自己;他們學習是為了教育別人,而不是為了啟發自己的內心。他們中有好些人一心只想著書,只想能被歡迎,也不管那是什麼樣的書。當他們的書寫好了,發表了,對它的內容也就再也不感興趣了,除非是為了要使別人接受,或者在遭到攻擊時要為它進行辯護,而且他們也不會從中汲取什麼來為己所用,也不為內容是否正確而操心,只要不遭到駁斥就萬事大吉。
19、我們的痛苦正是產生於我們的願望和能力的不相稱。一個有感覺的人在他的能力擴大了他的願望的時候,就將成為一個絕對痛苦的人了。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運用的時候(即欲望與滿足欲望的能力相稱),心靈才能保持寧靜,人的生活才能納入條理。
20、我們手裡的金錢是保持自由的一種工具。
21、我以回憶往事滋養自己,在我體內尋找養料。我已養成反觀自己的習慣,對苦難的感受和記憶已經不再強烈。我從自身的經驗中發現: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身,一個人只要自己善於追求幸福,別人是無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慘
22、要記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並不是由於他的無知,而是由於他自以為知。
23、因為做有意義的事情,其本身就是對生活的享受。
24、只有高貴的思想,而無高貴的血統
狄德羅經典啟蒙語錄
狄德羅(1713年10月5日 -1784年7月30日),平民出身,法國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作家,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誕生在朗格勒市的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個技藝高超的制刀匠。他先後在朗格勒和巴黎的耶穌會學校讀書。他從小接受基督教教育,但沒有接受舅父的神甫職務,1729年進入巴黎大學學習,並於1732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半工半讀學習,給牧師寫講道詞賺錢維生。畢業於巴黎大學文科,畢業後無固定職業,在巴黎從事著述。1746年出版的《哲學思想錄》被法院查禁,後來又因反對宗教的言論被投入監獄。出獄後不餘遺力地從事百科全書的編輯出版。他的熱忱和頑強使他成為百科全書派的領袖。除為百科全書寫的大量詞條外,還著有《對自然的解釋》、《達朗貝和狄德羅的談話》、《關於物質和運動的原理》等。
1、深刻的思想就像鐵釘,一旦釘在腦子裡,什麼東西也沒法把它拔出來。
2.真理喜歡批評,因為經過批評,真理就會取勝;謬誤害怕批評,因為經過批評,謬誤就要失敗。
3.想像,這是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由機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為其為人。
4、沒有人能從大自然中獲得指揮其他人的權利。自由是來自天堂的禮物,每個人都有權在他能夠運用理性的同時享受它。
5、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的心。
6、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7、人們無窮無盡地痛斥情感;人們把的一切都歸罪於情感,而忘記了情感也是他的一切快樂的源泉。因此說,情感就其本身性質性質來說,是一種既不能說得太好也不能說得太壞的因素。
8、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9、天才是各個時代都有的;可是,除非待有非常的事變發生,激動群眾,是有天才的人出現,否則賦有天才的人就會僵化。
10、哲學是理性和科學的朋友,而神學是理性的敵人和無知的庇護者。
11、我相信如果謊話可以用於一時,從長遠看來它必然是有害的;反之,真話從長遠看來必然是有用的,儘管暫時也會發生害處。
儘管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的許多思想卻依然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每一個現代人。六位啟蒙思想家的語錄,觸動你的是哪一句呢?或者,對你人生啟蒙最大的一句是哪一句?歡迎您的留言分享!
本文由舒生綜合整理,轉載須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