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並不需要擁有多麼豐富的藝術背景,才能體會博物館及美術館帶給人們的喜悅。最重要的無非是靜下心來,深深感受。不管是建築、歷史、展品、規劃、休閒、氛圍,只要打開它的大門,那裡就存在著『發現』的愉悅。」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當下的中國已進入「美術館時代」,從各地掀起興建美術館的熱潮中就可以看出來,比如這幾天一直刷屏的新開館的北京新光大中心安·美術館,很美很有deng次,其開館展「向心-城市共生計劃」也受到熱議。
美術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是不可或缺的綜合性文化場所。美術館不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讓藝術與生活融合,與城市產生共鳴的存在。無論是出差辦公還是旅行玩耍,每到一個新的城市,一定要去當地的美術館及博物館轉轉,去博物館走走可以通曉古今,去美術館看看可以提高審美。
新光大中心 安·美術館
生活需要儀式感,保持對生活品味和對未知世界的執著,可以讓生活變得更有質感、更有味道。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各有千秋的美術館,不過限於篇幅想要從辣麼多的美術館中進行選擇是件real為難的事兒,好在小編夠機智,從近期同樣熱搜不斷的「安藤忠雄中國新作——和美術館」激發了靈感,本篇文章以安藤忠雄和他設計的美術館為例,一窺別樣的美術館時代。
首先咱得知道「安藤忠雄」是誰?
作為一個非科班的「野生建築師」,安藤忠雄半路殺進了精英主義的日本建築界,依靠自學成才開創了屬於自己的風格流派,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成就了建築史上的一個傳奇。
安藤忠雄
出生於1941年的安藤忠雄,自小屬於放養生長,而且還是個打架高手,念高中後開始學習拳擊,沒想到還真的挺有打架天分的,練習了不到一個月竟考取了專業資格、進入拳壇成為了一名職業拳擊手,不過一次偶然機會,在領略到日本拳擊界名宿驚人的戰鬥力之後,心知差距的安藤忠雄當下決定放棄拳擊。
對未來感到迷惘的他因勒·柯布西耶作品集中的一句「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意義」,對建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週遊世界去考察各地的建築作品。1969年,28歲的他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自此開啟了其「無敵是多麼寂寞」的建築師生涯。早期作品「住吉長屋」令其在日本名聲大噪,90年代後,安藤忠雄開始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建築的設計。
早期作品「住吉長屋」令安藤忠雄名聲大噪
安藤忠雄素有「清水混凝土詩人」的美譽,不僅是因為他的建築大多採用水泥為主要材料,風格極簡,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抽象簡約的建築之內,將光與影的藝術發揮到極致。接下來請大家跟隨小編一起邂逅這位「清水混凝土詩人」的美術館代表作品吧!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在中國最大單體美術館建築
近日,由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民營美術館——和美術館,宣布將於2020年3月21日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這座耗時5年打造的美術館,是目前安藤忠雄在中國最大的單體美術館建築。
和美術館效果圖
建築的設計以『和諧』為主題,從建築設計到細部工藝,都以多樣化的『圓』來呈現,和美術館的主體建築設計為4層「非同心圓」,自下而上層層飄出,極具視覺衝擊,而中央如同DNA雙重螺旋結構一般的一體灌注清水樓梯更是第一次在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中出現。
和美術館手稿
和美術館位於廣東佛山順德北滘鎮,開館展以「世間風物」為主題,匯集來自世界範圍內的當代藝術創作,圍繞人與自然等生態系統的相關性,以及區域性文化的傳承和可持續性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
埋於「地中」的美術館
建築的大部分埋於「地中」,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傾力之作、建成於2004年的地中美術館,在日本幾乎是家喻戶曉,堪稱最近30年日本現代藝術的代表之一。
從空中俯瞰,其造型就像許多鏤空的積木嵌入在山坡裡,這樣的採光設計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造成的光影效果,這些經過精心設計過的自然光構成了藝術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埋於地中的建築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直島的自然景觀。
地中美術館
地中美術館的藏品數目並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是很難被超越的超大型作品,比如美國藝術家瓦爾特·德·瑪利亞大理石雕塑」Time/Timeless/No Time」。館內還有可以一覽瀨戶內海的"地中海咖啡"且設有室外空間,另外在"地中商店"還賣有與藝術家相關的書籍、明信片及飾品等獨創的物件。
瓦爾特·德·瑪利亞Time/Timeless/No Time
地中商店
能睡的美術館「貝內斯之家」
貝內斯之家是安藤忠雄受委託所設計的直島文化村全體項目中的核心設施,於1992年開館,以「自然、建築、藝術共生」的概念為基礎,將美術館與酒店一體建設的建築。建築的美術館部分具有很強的向外開放的空間感,即使處在室內也能經常感受到外部的自然。
貝內斯之家美術館
建築中心的圓形大廳充分體現了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建築空間與光的完美結合,兩處坡道的設置體現出「漫步建築」的特點,從中亦能夠清晰地看出勒·柯布西耶對於安藤忠雄的影響。1996年以後,美術館轉變了展覽策略,收藏了須田悅弘、杉本博司、Richard Long、Walter De Maria、Jasper Johns等藝術家的作品,成為常設展的美術館。
貝內斯之家美術館
設計靈感來源於三宅一生「一片布」
21_21 Design Sight由三宅一生基金會統籌設計,平面設計師深澤直人、視覺設計師佐藤卓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三位不同領域的設計大師協作完成。美術館的整體建築由安藤忠雄設計,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三宅一生「一片布,A-POC (A Piece Of Cloth)」這一理念。「21_21」取自「20/20 vision」(完美的視力),延伸原意為「超越常人的境界」以及「預見未來的本質」。
21_21 Design Sight
與一般以藝術展覽為主的美術館不同,21_21 Design Sight強調生活設計,提醒人們設計無所不在。一年固定推出兩個大型企劃展,以生活周遭的事物做為題材,並邀請國內外設計師作主題性的設計和創作,將傳統導入新意,除了表現日本文化特質,也藉由更多的現代藝術來拉近融合於日常生活中。
21_21 Design Sight
「不禁二改」的建築
位於美國聖·路易斯的普利茲基金會美術館是安藤忠雄在美國的首個獨立公共委託項目,該建築完工於2001年。時隔13年之後,為了適應基金會的發展需求,安藤忠雄又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和擴建。原建築的下層被改建為新的公共空間,用於展覽、功能空間及藝術家為主導的活動,辦公室和存儲的空間就變成了兩個新的畫廊,這兩個改動使基金會可用空間提升了50%。
普利茲基金會美術館
充滿bling bling「光」的建築
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最早開放於1892年,當時分為沃斯堡公共圖書館和藝術畫廊兩部分。現在的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由安藤忠雄設計,於2002年對外開放,博物館的永久館藏包括來自巴勃羅·畢卡索、傑克遜·波洛克、裡查·塞拉、辛蒂·雪曼、安迪·沃霍爾等著名藝術家的3000多幅藝術作品,被稱為是美國中部二戰以後藝術收藏最全面的博物館。
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主體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站立在一大片鋪滿碎石的水池中,極具現代化特點,建築由5棟平行排列的「箱體」為基本單位構成,「箱體」長短兩邊的比例與整個設計相呼應,全部採用混凝土和玻璃的雙重表層構造,考慮到酷暑盛夏的強烈日照,各棟建築全都設計了深深的挑簷。為了表現同樣也是展示空間主題之一的「光」,設計了兩種自然採光系統,既有賦予箱體空間以特性的高側光,也有透過灑向屋頂的柔光。
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
「表裡不一」極具前衛性的建築
亞洲現代美術館是安藤忠雄在中國臺灣的第一件建築設計作品和全世界校園中第一座安藤忠雄美術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建築主體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依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再錯落堆棧成不規則的無數個三角形。藉由錯落平移而產生的天井空間和戶外平臺,將變身為雕刻臺、露天咖啡座等不同機能的區域。
亞洲現代美術館
在這個前衛具挑戰性的大膽建築中,外在低調靜謐而純粹,內在精準而沉靜,安藤忠雄致力讓人、藝術與大自然在此相遇、對話。
亞洲現代美術館
「光的空間」多功能文化藝術建築
上海明珠美術館是一所非營利民營美術館,與新華書店共同構成一個擁有近4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藝術空間「光的空間」,兩個部分通過一個獨特的星空穹頂多功能活動區域連結,這種第一無二的形式,既是明珠美術館出身書香的獨特紳士的藝術外化,也是美術館賴以發展的文化、精神根基。
上海明珠美術館
安藤忠雄先生說:「自然界需要光,光帶給人希望,在我的建築裡,我竭力讓大家感受到光。」在世界上將書店與美術館相結合的設計並不多,而這一次上海明珠美術館「光的空間」設計對安藤忠雄而言是一次挑戰,「以光之名滋養藝術」,希望人們走進其中去思考如何生活,走出藝術空間去享受更美好的世界」。
時光流逝感知寧靜的建築
成羽町美術館的用地是石垣圍合的舊宅,另一側則是陡峭的山崖。人們站在美術館入口,首先看到的是原址石垣,憶起歲月時光的流逝。在毗鄰山丘的一側,為了與環境更好的融合,設計了一處人工水池,形成了秀麗的湖光山色。對於成羽町美術館的設計,安藤採用的最為基本,甚至略顯呆板的長方體和立方體。但正是這種中規中矩的體塊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寧靜。整個建築與其環境平靜的相融,令人聯想到日本雅致清靜的花園。
成羽町美術館
時光流逝感知寧靜的建築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坐落在東京繁華的北山大道及京都植物園旁,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迴廊式繪畫庭園方式構造,建築忠實的再現了名畫的造型和色彩陶板畫庭園。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
全館為迴廊式走廊,地上一層,地下兩層,庭園裡有7個水池,4處大小瀑布,3處造園。從外觀上看,建築物只不過是一個平淡無奇的長方體,但是建築的空間體驗以及視線與路線的空間秩序卻無時無刻不讓人驚嘆。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
還沒把「瀚能設計師俱樂部」公號改為星標嗎?
兄dei!太不地道了?!
瀚能設計師俱樂部
真正服務設計師的網際網路資源整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