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火鍋原理是生石灰遇水發熱 方便卻存在隱患

2020-12-20 大蘇網

最近一則留學生在宿舍吃自熱火鍋引發火警鈴的新聞引發熱議,自熱火鍋真的有那麼好吃嗎?昨天,記者走進市場搜尋發現,超市裡不僅有自熱火鍋,還有自熱米飯等各種自熱類食物。商家普遍反映,市場反響不如預期。

市場:「網紅」食品不太火

昨天,記者在一家零食專賣店看到,整整一排的貨架上放著各種自熱型食物。店主陳先生介紹,自熱食物又叫懶人食物,並不是今年才有的,已經出了好幾年了,最早是自熱便當,到了今年各種火鍋品牌推出了自熱火鍋,被各種營銷號轉載,才逐漸變成「網紅」食物。

「反響不如預期的好,主要是回購率不高,很多人嘗鮮買了一次。」店主坦言作為一款「網紅」食品,火爆程度不如預期。其實這款方便食物比較適合野外旅行的時候,比如,驢友在野外想要吃熱乎乎的食物,或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在家不想出門的宅男宅女也可以嘗試一下。

嘗試過懶人火鍋的一位消費者稱,「方便是挺方便的,但是價格也不便宜。」他解釋,一個懶人火鍋要32元,味道比不上火鍋,呈現的方式則更像麻辣燙,而這個價格也可以外賣喊一份麻辣燙了。

嘗試:「發熱包」不神奇

記者嘗試了一份懶人火鍋。拆開包裝,常見的火鍋食材一應俱全。最讓人好奇的就是「食品專用發熱包」,食材放好後,記者將加熱包放置在餐盒底部,倒入少許涼水,幾秒鐘後加熱包開始釋放熱量,大量的水蒸氣從餐盒頂部的出氣孔冒出來,還伴有「滋滋滋」的聲音。大約過了十分鐘,聲音逐漸消失,一份熱氣騰騰的懶人火鍋就製作完成了。記者用溫度計測了一下,在前三分鐘內,加熱包上面的溫度高達100攝氏度以上。

那麼這種自發熱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它安全嗎?其實,看一眼成分表你就明白了。它主要以生石灰為主,而它的原理就是生石灰遇水散發熱量。

連結:看似方便,實則存在安全隱患

這種看似方便快捷的食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過去,自熱食物發生燙傷和爆炸的事件曾被其他媒體報導過。

2015年,旅客武某在由福州開往南昌的列車上使用自熱盒飯,加熱過程中突然膨脹發生爆炸。

2017年,孫某在玻璃餐桌上吃自熱火鍋,吃著吃著由於溫度過高,玻璃桌一角突然碎裂。

有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因乘坐飛機時嚴禁攜帶生石灰,而自熱食品加熱包中所含的生石灰便屬於這一類航空危險品,也就是說在乘坐飛機時千萬不要攜帶或託運自熱食品。

此外,記者查閱《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發現,方便食品目錄中,只有油炸方便麵、方便米飯、方便粥、方便米粉等,整個目錄中並未發現自熱食品。目前,自熱食品作為創新食品品類還處於初級階段,門檻較低,實際生產中各種原料多以代工形式組裝出品,尚無行業標準進行規範,造成生產企業和自熱食品標準的雙重缺失。

相關焦點

  • 自發熱火鍋的原理是什麼?有安全隱患嗎?
    這種火鍋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15分鐘左右就可以讓人吃上香飄四溢的小火鍋。因其操作方便、口味眾多,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不過,這種自熱方便火鍋是否存在著安全隱患呢?  自熱小火鍋的發熱原理 自熱方便火鍋主要是由食材、食材鍋、鍋蓋、外鍋和發熱包組成。
  • 自熱火鍋怎麼弄?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從2015年起,以方便快捷、揭蓋皆吃為特點的自熱火鍋逐漸被加入到了眾多好吃嘴的菜單裡。自熱火鍋是一種什麼美食呢?自熱火鍋如何食用呢?對人體有沒有傷害呢?這些成了很多好吃嘴所關心的問題,本文也將文中一一作答。
  • 自熱火鍋別亂扔,就算吃完了也有安全隱患!
    自熱火鍋不需要開火或插電,只需要倒入冷水,就能自己散發出熱量為食材加熱。相信不少的讀者朋友已經嘗過這類自熱火鍋,無論對它的評價如何,你有沒有好奇過自熱火鍋是怎麼通過半瓶冷水就能夠實現自加熱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它的原理吧。給點冷水就發熱?
  • 氧化鈣和鋁粉做發熱包 網紅自熱火鍋會不會變炸彈?
    但是,自熱鍋方便歸方便,到底安全嗎?馮晨清 製圖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分別在線下超市和網絡平臺購買了包括「海底撈」「小龍坎」「大龍燚」「三隻松鼠」等品牌在內的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共計20件,價格從16.9元至49.9元不等,試驗項目包括外觀及包裝標識檢查、鍋體表面溫度、發熱包遇水反應釋放氣體、發熱包二次加水反應、發熱包成分及含量等指標。
  • 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對人體健康有害所以自熱火鍋不能吃此說法?螞蟻...
    螞蟻莊園11月16日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對人體健康有害,那麼自熱火鍋不能吃?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一直很糾結,畢竟自熱火鍋很多人都經常吃,那麼我們這次也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小編會將正確的答案分享在下方哦。
  • 網紅「自熱火鍋」安全嗎?這幾點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自熱小火鍋的發熱原理自熱火鍋的「自熱關鍵」在於無火焰加熱裝置——自熱包通過與水接觸,反應釋放熱量,加熱食材。隨著技術的進步,不同牌子的自熱包有著不同的配方,但是換湯不換藥,自熱包大體上還是由四類成分組成。①生石灰:和水接觸能釋放大量熱量,是自熱包熱量的主要來源。
  • 「自熱火鍋」加熱時會釋放氫氣,用完丟棄的發熱包存爆燃隱患
    它既有火鍋的美味又具備方便食品的快捷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可是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自熱火鍋雖然美味快捷,但吃前還是得「悠著點」。釋放氫氣可致燃爆 密閉空間、公共場合均存隱患那麼,發熱包遇水反應後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不久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通報了對20件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的測試情況。
  • 試吃懶人自熱火鍋,吃完不洗筷子不洗碗,好方便啊
    試吃懶人自熱火鍋,吃完不洗筷子不洗碗,好方便啊一個人下班,泡麵吃不飽?高鐵上飯盒又貴又難吃?大冬天的就想來個熱乎的?試試速食火鍋吧!一瓶熱水十分鐘就能讓你吃到熱氣騰騰的火鍋哦!自熱火鍋的食材一般有素菜類、肉類、豆製品等。從成本和保存時間上考慮,肉類多數會選擇午餐肉、火腿等加工肉類和魚丸、蝦丸等,素菜一般會選擇藕片、土豆、海帶、玉米等等質地比較厚實的蔬菜,而一些綠葉菜不耐保存,自熱火鍋中很少會採用。
  • 「網紅」自熱火鍋遇水會爆炸?
    近年來,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能煮開的自熱火鍋受到熱捧。近日,「網紅」自熱火鍋爆炸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稱「網紅」自熱火鍋若操作不當,遇水也容易引發爆炸。針對這一情況,「非常睿智」聯合義烏市消防救援支隊進行一組實驗,科普自熱火鍋的正確操作方式。
  • 網紅「自熱火鍋」暗藏爆燃隱患!發熱包竟屬危險化學品
    在某寶上輸入關鍵詞「自熱」,跳出的產品頁面超過了100頁,不僅有自熱火鍋,還有自熱米飯、自熱拉麵、自熱燒烤、自熱參雞湯……但是,自熱鍋方便歸方便,到底安全嗎?近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了《自熱方便火鍋產品測試情況的通報》。
  • 3秒就能加熱,15分鐘可沸騰 「方便火鍋」能放心吃嗎?
    一位商家介紹,發熱包裡的成分主要有碳酸鈉、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利用的是生石灰遇水發熱的原理,發熱包會使水的溫度達到90℃以上直至沸騰,水蒸氣的溫度可以達到110℃,用水蒸氣來加熱食物。據介紹,發熱包在戶外探險等情況下也有應用,在缺乏明火使用條件的情況下可用來燒水、煮飯。
  • 自熱火鍋怎麼弄 自熱火鍋加熱水還是涼水 自熱火鍋可以帶上火車嗎
    加熱包直接接觸到涼水才能發熱,這就是具體的加熱原理,因此必須要將外面的塑料包裝撕開,拿在手裡的時候不要觸碰到水,避免發生危險。 4、將外盒和自熱火鍋重疊放在一起,最上面蓋上蓋子,整個使用過程就結束了,等待15分鐘左右,美味的食材就被煮好了,可以盡情享用。
  • 自煮火鍋的發熱原理是什麼?
    自煮火鍋的發熱原理是什麼?自煮火鍋:自煮火鍋發熱原理來自於包裝盒內部的發熱包。這個發熱包用途廣泛,其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鈉、鋁粉、生石灰、氫氧化鈉組成一袋,注入冷水,就可以加熱,近90度,可以用來蒸煮食物。
  • 「食物網紅」自熱火鍋這麼方便,但它安全嗎?【荔枝生活】
    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可得到一「鍋」香飄四溢的火鍋。最近,一種方便快捷的「自熱火鍋「食品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這種新推出的方便食品,配菜外邊帶有發熱包,食用時只需要往發熱包上倒冷水,就可以反應發熱,使加入的水沸騰,蒸熟食物。那麼,這種自熱火鍋,有沒有安全隱患呢?
  • 自熱火鍋操作不當可能爆炸!切忌接觸明火,不要在狹小空間內使用
    近來有一種只要澆上水就能發熱的「自熱火鍋」悄然走紅。除了自熱火鍋外,一些企業還紛紛推出自熱蓋飯、自熱麵條等產品。自熱火鍋雖然便捷,但存在全隱患。火鍋能自熱是因為裡邊有個發熱包,但這個發熱包屬於易燃易爆品。
  • 杭州消防做了一場「自熱火鍋」試驗,結果驚人!
    近段時間以來網紅自熱火鍋大受追捧,它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可得到一「鍋」香飄四溢的火鍋。真香的背後,其實也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尤其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那麼,怎麼「操作不當」,會造成「嚴重後果」呢?昨天上午,杭州景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小夥子就做了這樣一場實驗,看看究竟自熱鍋會有多大的威力!
  • 別的方便食品要錢,這種方便食品要命!
    確實,自熱火鍋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不用火、不用電,在專用的塑料包裝內放入加熱包,再加上一瓶水,10至15分鐘左右,一「鍋」香噴噴的火鍋就出爐了。 自熱食品無須電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熱,原理在於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組成的發熱包遇水升溫。消費者須嚴格按照指引操作,那麼有多少人會如此謹慎呢? 自熱鍋測試,試出三大問題 問題 1 發熱包和水哪個先放?
  • 自熱火鍋30秒溫度可達87℃!「懶人火鍋」存安全隱患
    撕開『懶人火鍋』發熱包兌水,蒸氣秒超100℃!」近日,一旅客在高鐵上食用自熱盒飯,因操作不當,將加熱包內粉末直接與水混合,熱氣觸發了高鐵車廂內的火災煙霧報警,造成混亂。市場上的此類「懶人火鍋」是否受歡迎?是否發生過意外事故?國家對此如何監管?消費者如何安全使用?記者昨日走訪西安市場發現,這種普遍售價30元左右的自熱火鍋,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隱患。
  • 「網紅」自熱火鍋遇水會爆炸?義烏消防這個實驗告訴你
    近年來,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能煮開的自熱火鍋受到熱捧。近日,「網紅」自熱火鍋爆炸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稱「網紅」自熱火鍋若操作不當,遇水容易引發爆炸。 針對這一情況,金報「非常睿智」聯合義烏市消防救援支隊進行了一組實驗。
  • 別的方便食品要錢,這種方便食品要命!
    自熱食品無須電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熱,原理在於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組成的發熱包遇水升溫。消費者須嚴格按照指引操作,那麼有多少人會如此謹慎呢?除海底撈以外,其餘5款的操作方法皆是更「危險」的「先發熱包再冷水」,其中「莫小仙」的指引中還提醒:「發熱包遇水15秒即開始發熱。」如果發熱包已放好,那麼倒水完畢、放食物架和蓋蓋子的時間就須控制在15秒內——這是一場「拼手速」的「比賽」。 問題二 水量不清,你的手感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