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護照上的「中國小篆」看中文對亞洲國家影響排行

2020-12-11 古代文化常識

最近,日本的網友們在論壇上熱議日本護照國名為什麼用中文小篆來書寫。作為大多數中國人看待這件事的第一反應,日語的平假名是由漢字簡化而成的,而漢字則都是從中國引入的,所以日本人用漢字不奇怪。可是日本網友的分析突然讓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某日本網友在論壇上寫到:小篆(篆書體)是秦朝的李斯簡化了大篆後創製的一種古代書寫形式,後來再次簡化則形成了隸書。該字體主要用於碑上的銘文以及印章等地方。日本人用漢字倒是很好理解,不過小篆照理說應該沒傳到日本啊?

這麼一說,突然就明白了,日本人用漢字沒問題,但是用「小篆」卻「有問題」了。

不得不承認,日本這個小國家,在吸收外來先進文明的時候是虔誠的,無論是盛唐時候從中國吸取養分還是明治維新時候從西方學習先進知識,一直都是保持著「謙卑」的心態來看待能提高他們的文化和知識,甚至到了「沒羞沒臊」的地步了。在這一點上,恰恰與同為東亞文化的一些國家形成鮮明對比。下面就說說中文對亞洲國家的影響排行。

影響第一名:日本

無論是日本政要,還是知名度頗高的蒼老師們,除了學習中文,還將中文的書法也一起學了起來。世界上有書法這門藝術的國家並不多,主要集中在亞洲,而亞洲的多數的國家都是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

另外,日本從1995年開始每年還要評審年度漢字,每年評審出來的年度漢字需要最能表達當年的世態民情,並由清水寺高僧書寫。受日本影響,亞洲很多國家都開始每年評選年度漢字。2017年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公布的年度漢字是「北」。理由包括,2017年日本北部暴雨、北海道土豆大幅減產、半島北部發射飛彈飛躍日本上空等。

漢字在日本也是經歷過一度被廢棄的命運,但是日本最終還是接納了漢字。一九四六年發起過廢棄漢字的運動,公布了一千八百五十個漢字的「當用漢字表」,決定了「漢字使用的範圍」,其目的是限制漢字的使用。「當用漢字表」公布後,日本社會各方面,發出了許多不滿之聲。在實行了三十一年後,經過調查研究的結果,終於承認了漢字在日本國語中的重大意義,在日本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意義,否定了走向全部表音的方向。

影響第二名:韓國

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漢字在韓國也曾一直是主流文字。15世紀以前的韓國沒有文字的,在古朝鮮時期,漢字的儒家文化就傳播到了朝鮮半島。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後,它與唐朝的政治、經濟、教育往來更加積極和繁榮,其不斷派遣留學生赴唐求學,在9世紀時達到高峰。而且還不是什麼人都能到中國學習,必須是貴族的子弟才行。

1970年,韓國當局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但要廢漢字並不容易,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韓國還有以漢字為主的教科書。到了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的年代,韓國已經徹底膨脹了,將漢城改為首爾就是他們去漢字的重要舉動之一。但是韓國的經典古籍都是以漢語記錄的,韓國現在的年輕人陷入了一種看不懂自己國家歷史文集的尷尬之中。儘管如此,上年紀的韓國人仍然堅持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

很顯然韓國之所以決心去漢字,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了,繼續使用中文「丟人」。與此同時還不斷地與中國爭奪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填補自己的心虛。

韓國也一度舉行年度漢語成語評選活動,但是在2017年沒有最終選出。2016年的韓國年度漢語成語是「君舟民水」,取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影響第三名:新加坡

新加坡華語,通稱華語或華文,是除了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以外新加坡官方語言之一。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跟普通話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2000年的統計數據,有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但是對新加坡對漢字的書寫能力較弱。

新加坡2017年度漢字是「恐」,表明了新加坡人對安全的擔憂。

影響第四名: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華裔佔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這之中大部分都會聽和說中文,會讀寫中文的超越四分之三。馬來西亞非常多的華語小學,所以華裔在這裡能夠受到很好的漢語教育。雖然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西亞語,第二語言是英語。但是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

馬來西亞2017年度漢字是「路」,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馬航事件影響,那一年他們的年度漢字是「航」。

影響最後一名:越南

為什麼把越南放在最後一名,是因為漢字曾經是越南的正式文字,而現在越南文字中幾乎看不到漢字影響的痕跡。

西漢末年,漢字開始傳入越南,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帳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12世紀(公元1174年起),漢字成為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

越南在1945年廢除漢字和喃字,採用拼音化文字。雖然在詞義,語法,讀音等多方面還是受到漢語影響,但是字形上已經完全中文毫無聯繫了。

相關焦點

  • 日本網友的疑惑:日本護照的國名為何是用「中國小篆」寫的?
    (論壇截圖)近日,在日本論壇上,有日本網友提出:日本護照的國名為何是用「中國小篆」寫的?日本網友在論壇上寫到:小篆(篆書體)是秦朝的李斯簡化了大篆後創製的一種古代書寫形式,後來再次簡化則形成了隸書。該字體主要用於碑上的銘文以及印章等地方。
  • 日本國的護照為什麼用中國秦朝的小篆寫標題?
    日本國的護照和郵票用小篆寫標題,原來源自中國這個傳統。最近在網上看小視頻,經常見到一些網紅曬日本國的護照,且不論其它,日本護照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日本國護照封面用的是中國秦朝的小篆體,護照最上端用中國的篆書寫著「日本國遊券」五個大字,中間應該是一幅櫻花的圖案,最下面才用的英文。
  • 日本的護照上出現小篆,他們為什麼要使用此字體?為你揭秘
    文/遨遊世界日本的護照上出現小篆,他們為什麼要使用此字體?為你揭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出國旅遊,現在人們出國的過程中,就需要使用護照這種東西。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通用的護照,這和國家通用的人民幣和語言是一個道理。你們知道嗎?日本的護照上出現小篆,可他們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源於中國的字體?為你揭秘。小篆起源於我國秦朝時期,是那個時候國家通用的一種字體。如今,中國人不再用這種繁瑣的字體,那為何它會出現在日本的護照上呢?
  • 日本的護照和郵票用中國小篆寫標題,原來源自中國這個傳統
    日本國的護照和郵票用小篆寫標題,原來源自中國這個傳統。 最近在網上看小視頻,經常見到一些網紅曬日本國的護照,且不論其它,日本護照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日本國護照封面用的是中國秦朝的小篆體,護照最上端用中國的篆書寫著「日本國遊券」五個大字,中間應該是一幅菊花的圖案,最下面才用的英文。
  • 日本護照封面為何用秦朝「小篆」?反觀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
    日本護照封面為何用秦朝「小篆」?反觀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漢字文化圈,影響之廣,不亞於現行世界通行語言英語。我國漢字對周邊國家乃至對世界的影響過程,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這一點不似英語的推廣過程,伴隨著殖民與血腥。
  • 全球最值錢的六本護照,第一的又是這個亞洲國家
    在全球化的今天,護照是連接各國的必要條件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個國家護照的含金量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對於很多有錢人而言,多一本護照就像為自己多上一份保險一樣。本期我們將參考2020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出的亨利護照指數,為您盤點全球所有國家中含金量最高的六個護照。
  • 日本護照上有5個古漢字,在歷史上地位極高,認識的人卻寥寥無幾
    公元9世紀時,日本的一些學者提出主張:在漢字傳入日本之前,日本是沒有文字的。隨後也有人提出「神代文字說」。但,不管何種說法,作為中國的鄰國,或多或少還是會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如今,在日本的護照上,就有5個漢字,在我們整個的中國歷史上都有著很高的地位。
  • 日本護照上有5個漢字,在我國古代地位首屈一指,現在依舊受歡迎
    《諸橋大漢和辭典》是日本最大的日文漢字字典,前前後後一共記載了5萬個漢字,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也進行了文字簡化,現代日文當中常用的漢字為2136個,由於日文漢字與中文使用的漢字在寫法上大同小異,但有一部分為自創漢字,因此就稱為「和製漢字」。
  • 全球「最好用」護照:日本護照最牛,那麼中國護照怎樣呢?
    但如果是一些免籤國家,就可以省去了不少麻煩。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個國家護照的免籤目的地的數量,是衡量護照「是否好用」的一個重要標誌。如果哪一個國家的免籤國家越多,也就說明該國公民在出國的時候更加方便。這不,在網絡上就有不少驢友們評選了一份全球「最好用」護照榜單,其中日本護照最牛,那麼中國護照怎樣呢?不妨來看看!
  • 日本護照上這5個漢字,在中國古代地位極高,現在卻沒幾個人認識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影響力還不僅僅在於國內,對於整個東亞地區都有十分顯著的影響,所以才有了「東亞文化圈」的存在。在這一圈子裡,不少國家古代都是使用的漢字,其中古朝鮮和日本是表現最為明顯的。1948年8月15日,朝鮮半島產生了一個新的國家,那便是大韓民國。
  • 日本護照上的5個漢字,源於秦始皇的一聲令下,至今依然受尊崇
    眾所周知,日本是存有大量漢字的,最大的日文漢字字典——《諸橋大漢和辭典》中,就記載了差不多5萬個漢字。二戰之後,日本針對斑駁繁雜的漢字,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與合併。所以到了現在,日本人在生活中常用的漢字,僅有2136個。不過,這卻並不影響漢字在日本的社會地位,畢竟在日本護照上,就有明晃晃的5個漢字。
  • 全球最好用的護照在哪裡?竟是這個亞洲小國
    最新一期的「全球護照含金量」排行榜出爐了,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一亞洲小國超越長年冠軍德國,成為了全球最好用的護照,它就是——新加坡。新加坡護照在巴拉圭近日宣布開放讓新加坡國民免籤證入境後,其「免籤證積分」增至159分,超越原本與新加坡並列第一的德國護照。
  • 全球護照「含金量」排名:日本位列第一,中國護照也不賴!
    如何評定一個國家的護照「含金量」高呢?在國際當中,大多數的驢友們都認為,免籤目的地數量越多,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護照含金量越高,給了人們在出行上極大的便利。尤其是對於喜歡旅遊的遊客們來說,去遊玩的地方都不用繁瑣的籤證,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那麼你們知道,全球護照「含金量」最高的國家排名嗎?
  • 2019全球「最強護照」排行:法國第一!中國排第幾?
    持法國護照可無需籤證在全球50個國家居住和工作。 排行標準不僅看出行自由度 格羅寧根大學的這項調查顯示,法國護照獲得83.5%的最佳質量指數,排名第一,領先德國和荷蘭。這是法國護照連續第八年獲得第一。
  • 2020年護照含金量指數公布:中國護照穩定,美國護照貶值
    免籤目的地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護照含金量的重要標誌,也是不少遊客關注的重點,隨著這兩年國力水平的提升,中國的護照含金量也是在不斷提高。 根據英國知名顧問機構Henley&Partners發布的2020年「亨氏護照指數排名」,中國護照的含金量保持穩定。
  • 亞洲大學排行北大清華分列五六 日本綜合實力強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行榜  亞洲大學排行 北大清華分列五六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19日公布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國、日本與韓國三雄鼎立,競爭激烈。從趨勢上看,日本這個亞洲頭號老牌教育強國正在被中國趕超。
  • 2020年,全球最佳護照是日本,亞洲佔據前三,美國第7,中國呢?
    01最新2020年全球最佳護照排行榜公布,日本護照排名第一,亞洲包攬前三近日,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國際諮詢機構亨氏顧問公司發布了2020年亨氏護照指數排行榜據亨氏護照指數顯示,2020年,日本護照「含金量」最高,繼續蟬聯第一,是全球旅行自由度最高的護照,連續3年蟬聯第一。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護照免籤國家和地區為191個,含金量高居榜首。新加坡護照排名第二,免籤國家和地區為190個。亞洲國家護照搶下前三名。
  • 世界上護照「含金量」最高的國家,不是中國、美國,原因太現實了
    眾所周知,旅遊業在當下是最為熱門的行業之一,不僅是國內旅遊,國外旅遊也深受人們的喜愛,世界各地已經都有著中國遊客的身影。中國是一個龐大的旅遊市場,已然成為不少國家的主要客源國,比如: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等。
  • 曾為公敵的國家:現護照含金量全球第一,可去國家比中國多2.7倍
    近代歷史上,如果亞洲哪個國家可以說是國民公敵,日本絕對是最完美的答案。畢竟,在20世紀,這個國家對亞洲大部分國家進行了一次侵略,許多亞洲國家的領土留下了這個國家軍隊犯下的罪行,因此,可以說這裡是全世界的公敵。
  • 中國護照免籤多少國家?
    中國護照免籤國家(截至2019年07月)中國護照與港澳臺護照的免籤證數量中國普通護照:截至2019年03月10日,74個國家和地區給予中國護照免籤證及落地籤證;香港特區護照:截至2019年03月03日,165個國家和地區給予香港護照免籤證及落地籤證;澳門特區護照:截至2019年04月04日,141個國家和地區給予澳門護照免籤證及陸地籤證;臺灣地區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