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期間,留學生因為一系列的不當言論而成為熱搜人物,而人們最關注的是許可馨事件的調查結果何時公布。畢竟,許可馨的言論深深傷害了很多人的感情,令很多人對許可馨這樣的一少部分留學生感覺到深深的失望。更有很多教育圈的人士直言,作為我國大學培養出的畢業生,許可馨完全是一個失敗品。由此可見,許可馨事件的背後有太多和教育相關的話題需要探討。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孫堯在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場活動上談到了教師育人的重要性,並著重以留學生許可馨為例子談了三點看法。第一點是許可馨所畢業的大學必須反思不足和短板,並加以改正;第二點是許可馨的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父母在教育其成長中發揮的正面引導作用不足;第三點是教育她的老師沒有把許可馨教育好,令她產生真正的愛國之心。
從孫堯副部長的話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留學生作為負面典型,她的身上折射著中國教育不容迴避的問題,他的分析到點到位,令人心服口服。在一個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父母、老師和學校,而父母給予她的感恩教育不夠,大學給予她的思想教育不夠,老師給予她的愛國教育不夠,才讓許可馨成為了現在叛逆的樣子,說出了太多傷害國人的話。可以說,許可馨成為今天的樣子,既有其自身的原因,她的父母、學校和老師同樣有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不經意之間就會影響孩子的三觀,而從許可馨那句「我能有今天全靠父母的人脈,我有幸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城市蘇州」中可以看出,許可馨的家庭教育非常失敗,她從父母那裡學到的不是走正道,而是走捷徑,通過人脈關係掃清發展障礙,可見許可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中存在嚴重的不足,要不然也不會讓她那麼地功利,視人脈為發展你的基礎。
許可馨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在許可馨留學前,她曾經在中國藥科大學攻讀4年全日制本科,而許可馨剛到國外留學沒幾年就完全變了個人,處處看不慣,對國內抗擊疫情冷嘲熱諷和挑刺兒,甚至還蠱惑正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逃跑。如此一個精緻利己的留學生,領我們看到,她的大學教育太蒼白,絲毫沒有學會如何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許在許可馨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她的跳板,她能夠有的成績全部是依靠自己努力得來的,與其他人無關。
老師是育人的園丁,而遇到一個好老師可以說是一個學生終生幸運的事情。中國自古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而許可馨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是否遇到了足夠重視和願意將積極的正能量傳遞給她的好老師呢?在這裡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或許有,但是真的不夠。許可馨這樣的人,如果從小到大能夠遇到一兩個熱愛祖國,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好老師,她內心對祖國的偏見和敵視也不至於如此高。
目前,許可馨事件的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人們希望看到一個公正的結果。許可馨事件的出現也給人們一個深刻的啟示,那就是教育孩子必須家長、老師和學校一起發力,任何一個方面出現不足和漏洞,都可能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壞的影響。對於孩子,家長不能過度溺愛,什麼時候都順著管著;老師不能看到問題學生聽之任之,任由學生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學校要時刻重視學生思想的塑造,真正將百年樹木、十年樹人的理念落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