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接受孩子的性格特點。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從接納和欣賞自己的孩子開始。
第二點:不去強化、不貼標籤。家長無意識去強調「我的孩子就是人來瘋,愛表現自己」,這樣說,無形中給孩子形成心理暗示,孩子在心裡就會覺得父母以自己這樣的舉動為驕傲,孩子的潛意識分不出你是在誇他還是在批評他。特別是有的家長在這樣說孩子的時候,臉上是帶著笑容的。對於孩子來講,他就誤以為我應該成為爸爸媽媽說的那樣,做個「人來瘋」。
第三點:孩子調動父母的情緒上癮刺激。有的家長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情緒會激動,或生氣或著急;結果,孩子覺得他有能力調動了家長的情緒,會對孩子形成一種興奮感,反而讓他不斷的去刺激家長,所以,家長自我修煉的基本功就是:淡定從容,才能應對孩子的各種表現。
第四點:平時要多肯定孩子,看見孩子的優點。這個「看見」含義很深,往往是我們看著孩子,卻並沒有見到孩子,也就是說家長容易看到孩子各種調皮行為,卻沒有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需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容易錯過很多引導孩子的機會,如果家長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內心的需求,也許孩子不需要用這種方式吸引家長注意力和吸引客人注意力了,不再那麼過度的「求關注」了!
第五點:教會孩子規則也很重要,堅定的執行規則更重要。很多家長也跟孩子制定了各種規則,可是在執行過程中就發現容易執行不下去。今年的疫情也讓更多人意識到規則教育太重要了!疫情嚴重的時候,依然有個別人不戴口罩,隨意外出等,正因為有不守規則的人不斷的破壞規則,造成了防疫工作更大的損失和更多的成本,所以現在大家都意識到規則教育要從小抓起!
第六點:對孩子說話或說指令一定要清晰。 比如家裡要來客人了,爸爸媽媽可以提前跟孩子做一個約定,當然,以前習慣說(例):孩子,等會客人來了,你要乖哦!其實孩子們並不知道乖具體指的是什麼,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看孩子眼睛,甚至牽著他的手,對他說話。有這樣的肢體語言,讓孩子覺得這番話很重要,才會認真的對待。比如,家長可以清晰地告訴孩子(例):待會家裡有客人來,你有什麼需要和想法,先說出來,告訴爸爸媽媽,好嗎?如果你今天要給叔叔阿姨表演節目,你需要先問問大家可不可以,再開始表演,可以嗎?跟孩子說完這些指令之後,記得,讓孩子重複一遍,確保他記住了。 當家長清晰的告訴孩子需要他做什麼,也是教會孩子懂得界限和尊重他人!
第七點:引導孩子盡情發揮他的長處。容易「人來瘋」的孩子,看似調皮,其實有很好的表演天賦,甚至是演講天賦,因為這類孩子喜歡被眾人關注聚焦的感覺,現在人人都在當主播,需要這種激情四射有活力的狀態,一個人對著鏡頭都可以興奮起來,並且感染到對面的觀眾,所以,家有「人來瘋」的孩子,未來可能是網紅主播哦!
第八點:多帶孩子去增長見識,看看外面的世界。平時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多帶娃出去,逛逛公園、商店,去別人家做客,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從而拓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對於碰到陌生人這樣的事情不會表現的過於興奮。儘可能地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產生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