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前的這個部位有沒有消失,決定你是順產還是順轉剖

2020-12-20 映雪麻麻

剛剛月月給我們講了一個很搞笑的事情,大概是她預產期的那幾天,簡直可以用坐臥不安來形容,一方面孕晚期確實很難受,走路都搖搖晃晃的,特別想寶寶快點出來,另一方面又特別害怕,寶寶能不能順產啊?寶寶在順產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宮內窘迫,大出血啊。。。。。。

這麼想著,突然覺得下身一熱,一看是羊水破了,馬上催著老公去醫院,就怕孩子缺氧,最後趕到醫院一看,發現醫生給她做個檢查後就沒有特別管她,而是一直在一邊忙來忙去,她就一直說啊說啊說,把醫生給煩的,醫生最後講,你宮頸管還沒消失呢,孩子怎麼出來啊?

那麼宮頸管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它沒消失孩子就出不來呢?

宮頸管又稱為「宮頸口」,它是子宮的最下部,與女性的陰道相連接,也就是說呢,這是寶寶出生必過的一道關卡。平常狀態下的宮頸管口很小,這樣才會保證子宮內部的安全與衛生,而在產婦進行順產的過程中,它也會隨著子宮變化,開始變短,形成漏鬥狀的樣子,讓胎寶寶從這裡鑽出去。

在順產的過程中,醫生主要檢查的就是宮頸管的消失情況,這樣子寶媽可能還會感覺有點迷迷糊糊的,那我就換個通俗點的說法:開宮口。宮口開幾指就對應著宮頸管消失了多少,這樣解釋寶媽們是不是明白多了呢?

寶媽們都一致認定開宮口是最讓孕媽痛苦的產程,因為這個過程持續時間長,疼痛又很劇烈,有不少寶媽就是因為沒挨過這一關才被轉到剖腹產的。那麼又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寶媽的不適呢?

1.補充高能量食物

你或許要問,都這個時候了,我哪有什麼時間吃東西啊?但是說實在話,就是這個時候了,寶媽才應該多吃點高熱量的東西才對,這個產程的持續時間特別長,大概在6-12個小時左右,還是徹頭徹尾的體力活,真的是把全身的力氣都使上都不一定夠用,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吃點東西。

2.疼痛不劇烈的時候可以運動運動

一開始的時候,疼痛不會很劇烈,這個時候醫生就會建議你:多運動運動,這樣宮口開得快,你也可以少受點罪。這個時候的寶媽可以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慢慢的走那麼幾步,如果空間不夠,就慢慢下蹲,上來。

3.跟著醫生的節奏

開宮口時醫生會密切注意孕媽的情況,然後在宮縮推著孩子下來的時候讓你用力,在沒有宮縮的時候喊你不許用力,這都是對你好。這個過程漫長而痛苦,如果孕媽們不能把力氣用在刀刃上,那孕媽很有可能生到一半就沒力氣,只能選擇順轉剖。

相關焦點

  • 身體的這個部位消失,就是馬上臨產的標誌,孕媽一定要多注意
    決定胎兒的分娩因素其實挺多的,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及社會心理因素。各因素並相互適應,胎兒經陰道順利娩出,為正常分娩。產力又包括子宮收縮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肛提肌收縮力。這種現象是縮腹作用,縮腹作用可以使宮腔容積逐漸縮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宮頸管的消失和宮口擴展。宮頸管消失及宮口擴張,也是一個臨產重要標誌。臨產後宮頸發生兩個變化: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
  • 順產和剖腹產刀口哪個疼?順轉剖的孕媽,用經歷告訴你答案
    當助產士這麼久,我遇到很多直接要求剖腹產的孕婦,她們給出的理由是「害怕順產太疼」,有時我會調侃一句「那你不怕剖腹產刀口疼嗎?」她們就笑笑,說就算一樣疼,剖腹產疼的時間也短,還是剖腹產更划算。工作之餘我會想,順產和剖腹產刀口哪個更疼呢?
  • 「順產好,實在不行順轉剖」,說這句話的人是什麼心理,別誤解了
    而作為過來人,婆婆和媽媽們往往會全閨女「順產好,是在不行順轉剖」,而人們對此持兩種態度:一是覺得「順轉剖」遭罪更大,既承受了順產的痛,又遭受了剖腹產的苦,得不償失;另一種是覺得「順轉剖」在欺騙孕婦,就是不想花剖腹產的錢,就哄騙著先讓去順產。
  • 分娩中遇到「順轉剖」,有辦法避免嗎?
    很多孕媽在分娩時很怕遇到「順轉剖」,因為這意味著不僅要經歷順產的產前痛,還要忍受剖宮產的產後恢復痛。這種情況下,該怎麼避免不必要的「順轉剖」呢?什麼是「順轉剖」?順轉剖,就是孕媽在分娩的時候,初始是選擇順產的,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不得不轉為剖腹產,這種情況就是順轉剖。在什麼情況下,一定要「順轉剖」?究竟什麼情況是需要順轉剖的呢?
  • 臨產了,該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愁死了)
    現在,科學生產,科學育兒已經變成這個時代流行的話題,目前,常見的生產方式:順產和剖腹產,在順產的時候還可以選擇無痛分娩,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要以孕婦的身體狀況來決定的,順產對於每個媽媽來說自然是好的,但是這個順產是有條件的。
  • 孕媽臨產前,一定要和醫生溝通4個問題,分娩時能夠少受罪
    有些問題如果能夠在臨產前和醫生溝通一下,那麼分娩的時候,產婦也能夠少受罪。 1、關於側切:能不切則不切 現在產婦順產分娩,幾乎10個裡面就有9個要側切。從產程的角度來說,側切,確實能夠加速產程。加速產程的好處,不僅僅是能讓產婦少受罪,也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寶寶的健康。
  • 孕媽臨產前,一定要和醫生溝通4個問題,分娩時能夠少受罪
    有些問題如果能夠在臨產前和醫生溝通一下,那麼分娩的時候,產婦也能夠少受罪。1、關於側切:能不切則不切現在產婦順產分娩,幾乎10個裡面就有9個要側切。從產程的角度來說,側切,確實能夠加速產程。加速產程的好處,不僅僅是能讓產婦少受罪,也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寶寶的健康。
  • 身材矮小就不能順產了嗎?決定能否順產的4大因素,你滿足了幾個
    很多人剛懷孕就可是擔心自己能不能順產,有很多人提出問題,問我自己年齡大了,還能不能順產?也有人問說自己身材矮小,能順產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哪些因素決定你是否能選擇順產?雖然孕婦的年齡、體型、分娩經歷也會影響到分娩方式的選擇,但是不是決定性的,真正決定自己能否順產還是這四個方面1、產道的韌性產道是寶寶通向這個世界的必經之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骨頭組成的骨產道,一部分是由肌肉組成的軟產道。分娩之前,子宮是一個密閉的環境。
  • 35+高齡、雙胎妊娠、胎位不正…高危孕媽有機會順產嗎?
    不一定,無論是高齡產婦還是一般孕婦,分娩方式都是根據孕媽媽的身體情況決定的。 高齡產婦是指年齡在35歲以上的產婦。由於年齡的關係,高齡產婦的確有著體力較差、產力不足、宮頸彈性降低、擴張能力減弱等問題。
  • 劉璇和馬劍越為了娃好決定順產,不想要受二茬罪,感恩偉大的媽媽
    原來她有兩個朋友一直想著順產,結果到生了時間,痛了一天一夜,發現沒有辦法順產,最後不得不剖腹產,也就是順轉剖了。想到要受兩茬罪,她麻利的提前一周預約剖腹產了。去年奇葩說的馬劍越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想著順產,前面的產檢中,醫生都說是順產沒有問題的,而媽媽自己也做好了順產的準備,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生了時候宮口開了三指之後產婦宮縮無力,最後只能選擇剖腹產,結果孩子出來時就有8.8斤,屬於巨大兒。
  • 順產時如果身體的這個障礙沒消除,孕媽必須「順轉剖」
    提到分娩,很多孕媽都會選擇順產,而宮頸管是寶寶出生必過的一道關卡,臨產前的宮頸管長約2cm,臨產後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宮頸管形成漏鬥形,隨後宮縮逐漸變短直至消失,只有「清除」了這個「障礙」,胎寶寶才能從這裡鑽出來。
  • 順產分娩時如果有6種情況,產媽可能需要「順轉剖」
    分娩時遇到「順轉剖」,等於受2次「罪」。陣痛也痛了,結果又來上一刀,自然划不來的。所以產媽有一點排斥順轉剖的心情,我們都是可以理解的。順產分娩時,產婦如果有以下6種情況時可能會「順轉剖」:1、體力不支或情緒緊張,導致宮縮乏力:順產與剖腹產相比較,剖腹產的時間相對來講是可以控制的。剖腹產從打麻藥到胎兒娩出再到傷口縫合,時間一般為1個半小時左右。
  • 產婦生孩子順轉剖,收費時是兩個都收,還是只收一個?
    主要是擔心胎兒太大,她順產要遭罪,萬一順不下來,又要轉為剖腹產,這樣就得受兩茬罪。不過,表妹似乎並不擔心,因為她決定在一家口碑極佳的私立醫院生產,她相信醫生的專業技術。只是,她比較擔心的是費用問題,畢竟這家醫院的「貴族式分娩」收費不低。所以,我表妹想知道:產婦生孩子順轉剖,收費時是兩個都收,還是只收一個?
  • 別讓產程變順轉剖,這4個經驗為順產加分,準媽媽身體少遭兩次罪
    順產過程中,一旦發現子宮感染,就會選擇順轉剖。順產過程中,發現嬰兒胎位不正,不利於順產時,會選擇順轉剖。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媽媽嫌麻煩,覺得自己應該沒有大礙就不去產檢,這種僥倖心理是不對的。因為一旦有事,就是後悔莫及的大事。
  • 順產條件具備,能不能成功還得看這個,很多孕媽順轉剖就是因為它
    文|好孕姐記得我生兒子時,提前下定決心要順產,有高位破水的症狀後就住了院,開始輸催產素進行催產。輸了一夜水,到了第二天上午開始開宮口,但宮口一直開得很慢,一上午才開了三指。後來想要打無痛分娩針,醫生先去內檢,內檢時真正破水,羊水流了出來,已經是醬油一般的褐色。
  • 劉璇二胎生產視頻首曝光,擔心試產失敗,你會因此放棄順產麼?
    原來劉璇生赳赳時,就因為胎位不正,臨時順轉剖,留下的遺憾想通過二胎分娩來彌補,但沒想到這次希望又落空。不過運動員出身的她自帶堅強體質,也接受了這個對於寶寶來講更安全的結果,分娩時,沒有什麼是比寶寶健康平安地降臨更重要的事了。準媽媽們看了劉璇的經歷,可能會有好多問號?比如:為什麼孕媽在飲食、運動方面如此自律,還是沒能順產?
  • 準媽媽能不能順產,身高決定不了,而是取決於這個部位
    不管是老一輩的人說的,還是電視上看的,真的有這話裡說的這麼絕對嗎?難道矮個子的準媽媽生產時都不好生?本菌的麻麻就是這樣一枚小不點(麻麻你不要怪我都是她們逼我的),難道順產是本菌自己憑本事??以前做判斷題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說法太絕對的基本都是不靠譜的。
  • 剖腹產和順產臨產前飲食注意哪些?這樣吃助力產程,媽媽少辛苦
    對於臨產前的準媽媽們來說,生孩子一定是一次重體力的勞動,因此,產婦必須要有足夠的能量供給給能讓整個產程更加的順利。很多新手媽媽在臨產前,由於對分娩的未知與恐懼,再加上折磨人的陣陣宮縮疼痛,根本就沒有辦法保持鎮定,別說是好好吃頓飯了,甚至連口水都喝不下去。
  • 準媽媽如何判斷自己能否順產?要想順產,需要滿足這4個條件
    順產,對產婦和胎兒來說,是最理想的一種分娩方式,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適合順產。那麼準媽媽在產前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順產呢?其實,準媽媽是否順產,是沒有辦法自行判斷的,這需要醫生通過產檢結果進行評估後才能下結論。
  • 為什麼會順轉剖?順轉剖和直接剖腹產,有什麼不一樣?
    然而,凌駕於兩者之上的是:順轉剖!在這個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情況變化,是醫生在做產前檢查時不能預料的,這就是順轉剖的一個原因。其實,順轉剖對寶寶的好處優於直接剖宮產。呼吸系統發育更好通常需要順轉剖的準媽媽,已經出現分娩徵兆,胎兒已足月,經過準媽媽宮縮的擠壓,肺裡面的羊水大多數已排出。剖宮產後,呼吸系統比直接剖宮產的寶寶發育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