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國賓CEO張黎剛吐槽體檢業誤區:光看裝修、價格 不看設備好壞

2020-12-22 第一財經

「現在的企業體檢多是由人力資源或者行政部門決定,而他們一般都憑價格,或者服務、環境來選擇,但體檢應該圍繞醫療本身,設備、醫生才是關鍵。」愛康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張黎剛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現在國內體檢在選擇存在誤區,「公司由於沒法對體檢中心的醫療質量做判斷,因此就用價格來衡量了,最後反而會導致體檢行業的質量越做越低。」他認為,目前體檢行業正叩待有一個良性的循環。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張黎剛

根據全球市場調查及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發布的發布了《中國體檢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私營體檢市場經歷了迅猛的增長,收入由2010年的43億元增長為2014年的127億元,私營體檢中心大概佔全國體檢行業18%左右市場份額,大概有500家左右,市場佔比前三名分別是愛康國賓、美年大健康和慈銘,但快速成長起來的體檢業正在面臨一些問題。

張黎剛向記者提供了一組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的測算數據,數據顯示,目前三大體檢中心之一的某品牌花費在試劑與耗材上的人均成本約在20多元左右,而愛康國賓的人均需要60多元,「這還只是耗材,還沒有算X光、B超等設備,我們有些同行設備用的是國產,這種比例差不多有一半以上,國產一臺設備的價格很低,有些國產CT設備才幾十萬元,價格比X光機還便宜。我認為用的低配置的設備是不負責任的。它的準確率有多高,大家可以自己判斷。」

「但在體檢中心裏面,設備是很重要的,中國有13億人口,每年也就200多萬的癌症病人,相當於1000人當中就一兩個人,如果質量不能保證就漏掉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體檢中心在儀器設備不投入也能混得過去的原因,因為發現癌症的比例本來就很低,甚至誤差率比癌症發病率還要高。」 張黎剛無奈,「如果體檢出來的數據是錯的,或者沒有測出來,那麼又有什麼用呢?現在200多元的體檢套餐,吃飯要幾十元,五個醫生幫你查的,還要核磁共振、B超,體檢中心的房租也很貴,體檢行業現在是便宜沒好貨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有些體檢中心的銷售人員提成甚至會超過試劑耗材,張黎剛向記者透露,目前有的體檢中心提供給銷售人員的提升甚至接近20%,「比如說,體檢者每花100元,發給銷售人員的獎金甚至超過你所使用的試劑耗材成本,這些錢就花到了銷售人員上,沒有花到該花的地方上了。」

據記者了解,目前一些體檢連鎖機構確實可以提供200元左右的體檢套餐,但愛康國賓的體檢要近500元。張黎剛坦言因為行業現狀,現在對價格有壓力,「愛康的內部有很大的壓力,因為很多客戶是以價格來選擇用哪家體檢。「也有客戶看我們的裝修好不好,服務態度好不好。但直白地說,各大體檢中心的服務態度沒有根本性的區別,因為中國的整個醫療行業是缺乏服務型市場環境的。」他舉例,如果使用高端的核磁共振設備,在癌症1毫米的時候便能發現問題。

低價的價格競爭下,愛康國賓也開始選擇高端市場,愛康國賓近日便在廣州開出全國第三家高端體檢中心愛康君安,與普通體檢中心相比,高端體檢的價格可以翻10倍,張黎剛表示,一般愛康國賓的VIP客戶消費均價在1000元到2000元間,而愛康君安的均價是1萬元到兩萬元,「現在大眾化體檢市場格局已經定局了,如果還有機會,只有是高端。」

「現在很多高薪消費人群願意一年花幾十萬元,去日本、瑞士、美國進行防癌症篩查,我也去體驗了一下,在麻省總醫院大概花了2000多美元做體檢,在梅奧醫學中心花了8000多美元做體檢,後來發現,國外所謂的高端體檢沒有什麼在國內不能做的,甚至配置更好,以梅奧醫學中心為例,用的是1.5T的核磁共振和64排的CT,但愛康君安已經用到了128排的西門子雙源CT和3.0T的核磁共振。而且國外的體檢還需要排隊。」對於高端體檢的未來,張黎剛並沒有設定目標,「我們不想給出任何這方面的預期,對於高端這一塊我覺得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積累的,但國內是有市場的。」

相關焦點

  • 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中國健康管理產業正待突圍
    打通產業鏈「一站式」平臺  愛康國賓的前身是愛康網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國賓醫療控股有限公司。據張黎剛介紹,2007年兩者合併,是當時國內健康服務產業最大金額的一筆運作,合併之後,雙方股東大致各控股50%。  張黎剛認為,「以IT技術為平臺,整合健康和醫療服務資源是健康管理行業的發展方向,從更大方面來說,這種『一站式』平臺正是行業發展的趨勢。」
  • 愛康CEO張黎剛爆料「不做血液檢查直接出結果」,體檢行業亂象幾時休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曝出體檢領域醜聞——「行業裡邊也有真體檢、假體檢」。張黎剛稱,很多企業在給員工選擇體檢中心時,只看中價格便宜,而不注重質量。「問題是你不知道幫你們的員工做體檢的超聲醫生到底是護士還是醫生,有些同行會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
  • 愛康CEO張黎剛:我們回來了 要做有人「管」的體檢
    雷帝網 雷建平 6月26日報導自愛康國賓宣布私有化後,中間經歷了很多風波,愛康集團CEO張黎剛也沉寂很長時間。就在近日,愛康高調提出有人「管」的體檢概念,並推出iKangCare+和iKangPartners+ 計劃。張黎剛表示:此舉是愛康洞察體檢行業痛點,把體檢真正升級為健康全管理服務。
  • 愛康國賓:做「攜程」還是做「如家」
    吞吞吐吐什麼都不願意講,其實我也想說,但是??」張黎剛欲言又止。在一個小時左右的採訪過程中,這位愛康國賓的董事長有過不下三次類似的中斷。他恭維媒體的分析能力太強,很容易就把愛康國賓的「秘密」和盤託出。一個幾乎已經公開的秘密是,愛康國賓如今的商業模式正在一步步背離張黎剛創業時的夢想。
  • 愛康國賓私有化之爭生變 雲峰基金入局
    同日,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通過愛康國賓官網微信發布公開信,宣布退出創始人財團。在這場競標中,誰是受益者?美年大健康高價定增收購慈銘體檢,穩坐體檢大哥大的位置;而愛康國賓則吸引來了雲峰基金這一資本大鱷。  美年、張黎剛雙雙退出  端午節前一天,體檢業內備受關注的競標事件突然出現了轉折。
  • 愛康國賓升級多元化戰略 瞄準中高端市場
    張黎剛在會上表示這是基於「體檢報告看不懂」、「體檢查出異常如何複查和確診」、「體檢後確診患癌如何找到對口的專業醫療資源」等一系列「體檢之後沒人管」的痛點推出的最新發展戰略。這是繼一年前愛康國賓私有化股權紛爭之後的新動作。
  • 愛康國賓競爭謀求雙管齊下 推高端市場+平臺化
    重點提示  張黎剛曾在去年愛康國賓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時提到,未來愛康國賓會成為一個平臺化的公司。愛康國賓重回平臺化的先期舉措就是設立愛康齒科、涉足移動醫療,通過打造不同醫療領域的應用來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移動醫療平臺。
  • 愛康國賓舉報美年健康「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愛康國賓  ●美年健康、慈銘體檢、愛康國賓這三家在國內專業體檢市場的合併佔有率僅為2.6%,除此之外,全國有數千家公立醫院和其他專業機構參與市場競爭,故而「不存在所謂壟斷的事實依據」。——美年健康  - 大事記  ●2015年8月31日  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宣布以17.8美元/ADS的價格,將愛康國賓私有化。  ●11月30日  江蘇三友(現改名美年健康)發布公告稱,向愛康國賓提交私有化要約價格為22美元/ADS。
  • 愛康國賓正式成立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張黎剛  和訊科技消息 9月22日,愛康國賓日前正式宣布成立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據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介紹,此次愛康國賓投資近2000萬元引進了全球頂級配置的西門子3.0T核磁共振設備,並任命來自臺灣的原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創辦人兼主任、資深放射科專家鄭慧正博士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首席醫療官;美國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擬將出任美國白宮大腦計劃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之一的宋無名教授將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科學顧問
  • 一份研報 引發美年、愛康兩大體檢巨頭再起糾紛
    11月10日下午3點多,愛康國賓微信公眾號上便發布了題為「愛康國賓針對『GuosenHealthcare』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國信醫藥』不實報告的官方聲明」,文中用加粗、加下劃線、藍色強調了愛康國賓的特別聲明:「國信證券分析師在撰寫報告過程中,從未向愛康國賓求證或進行諮詢,且愛康國賓與美年健康之間不存在任何合併或重組意向,該等誤導性陳述會對愛康國賓的正常運營造成不良影響。」
  • 「體檢第一股」愛康國賓登陸納斯達克
    中國收入規模最大的私營健康管理服務機構愛康國賓9日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公開募股規模約為1.53億美元,首日收報15.2美元,較14美元的發行價漲8.57%。
  • 愛康國賓怒斥國信證券報告失實,已發律師函
    針對國信證券的觀點,愛康國賓表示,國信證券分析師在撰寫報告過程中,從未向其求證或進行諮詢,愛康國賓與美年健康之間不存在任何合併和重組意向,且報告中的誤導性陳述已對愛康國賓造成不良影響,目前愛康國賓已向國信證券方面發去了律師函,要求其立即澄清,若未在期限內收到其書面答覆,將進一步採取法律手段,以維護愛康合法權益。
  • 美年收購慈銘,還要競購愛康國賓
    11月29日晚間,江蘇三友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參與向愛康國賓提交無約束力的私有化交易要約,並授權公司參與提交初步競價。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年大健康已經作價55億元完成對江蘇三友的借殼,目前正在停牌籌劃收購慈銘體檢72.22%股份並配套融資。如果成功參與愛康國賓的私有化,目前三大體檢機構都有可能收入江蘇三友或者說是美年大健康囊中。
  • 一份研報引紛爭,愛康國賓怒告國信證券_財經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已經不是愛康國賓與美年大健康第一次交手,2015年,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公開提出擬參與愛康國賓的私有化,但被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拒絕。」11月12日晚,愛康國賓突然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一篇名為《向中國證監委實名舉報國信證券下屬兩名證券分析師》的文章。
  • 2019遐想:體檢行業會好嗎 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為何頻招黑?
    2018年,熬過上半年的淡季,健康體檢行業進入旺季後,先有行業第一的美年大健康曝出「無資質醫生上崗」事件,後有行業第二的愛康國賓掌門人張黎剛,自曝健康體檢行業醜聞,揭露「有體檢機構抽血不檢測直接出結果」,讓公眾一片譁然。
  • 張黎剛:將健康體檢進行到底
    上市、融資、買設備、找人,2014年,愛康國賓CEO張黎剛很忙、也很拼。  「體檢神器」與「最強大腦」  距離納斯達克敲鐘的日子已五個月有餘,這段日子,張黎剛一直在專注的做一件事,就是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建立。
  • 愛康國賓後是美年健康 阿里巴巴入股兩大民營體檢龍頭將如何影響...
    今年1月,愛康國賓宣布私有化完成,阿里巴巴所控制的淘寶中國控股和Treasure Cottage Limited間接控制了愛康國賓不超過23.8%的股權。此前,愛康國賓的私有化之路已走了4年,從2015年美年健康參與愛康國賓的私有化競價,到愛康國賓隨後啟動「毒丸計劃」抵制這一收購,這段往事一直為業內津津樂道。
  • 愛康國賓再度出招美年 舉報其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針對美年大健康對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收購一事,愛康國賓3月10日再度出招,實名舉報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俞熔違反反壟斷法。   愛康國賓稱起訴事件獨立  愛康國賓此次對美年大健康發難,始於美年宣布收購慈銘的全部股權。
  • ...和阿里終於向愛康報出的私有化要約說私募基金收購中的Rollover
    於此同時,雲峰基金和阿里巴巴組成的買方團亦告知愛康醫療的董事會特委會,買方團正在和愛康的部分股東商量支持此筆私有化報價和Rollover的安排。愛康會不會以這個價格賣給雲峰基金和阿里巴巴,愛康的張黎剛如何看這個報價,特委會不會要求提價,仍待觀察。
  • 愛康國賓和慈銘死磕體檢第一股 業務單一成隱憂
    近日愛康國賓發布上市公告,公司繞道美國擬登陸赴納斯達克市場。  在「體檢第一股」競逐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愛康國賓、慈銘體檢對於IPO相關問題都保持「謹慎」。中新網證券頻道連線兩家企業相關負責人時,均對與上市事宜拒絕進行答覆。  「關於上市問題,現在公司內部所有人對外都不會有任何回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