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納家長課堂「家長教育中我們應該做什麼」

2020-09-25 青海深練教育


兒童進入學校時,已經是一個半成品了,認知風格、行為習慣、個性特徵基本都形成了。學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孩子的毛坯進行再加工。然而,很多父母意識不到自己本身的價值,意識不到自己在孩子成長當中的意義。其實,家庭教育是我們整個教育鏈的基礎和關鍵,重視家庭教育才是正確育兒的前提。


全納兒童能力訓練中心於2020年9月20日下午3點在香格裡拉新華書店內,很榮幸邀請到場了30組家庭,參加本次家長育兒知識課堂《家庭教育中我們應該做什麼》,感謝香格裡拉新華書店提供本次課堂場地。

家長課程進行中

孩子們集體參加全納課程體驗

孩子們集體參加全納課程體驗

家長應該做好3件事


1.家庭教育中父母也需要通過閱讀來成長

讀什麼比閱讀本身更重要。如今中國每年的圖書出版量已經超過40萬種,你選擇讓孩子讀什麼書?只有和偉大的、有教育意義的書對話才最有價值。

「人是自己食物的產物」,讀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你閱讀的高度,直接影響你精神的高度。父母本身是需要成長的,父母的素養直接決定了孩子的素養。第二件

2. 關注孩子當下,童年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

童年時期由誰攜手帶路,周圍世界的哪些東西進入了孩子的頭腦和心靈。人的性格、思維、語言都在學齡前和學齡初期形成。當下的生活對孩子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童年時候的經歷對一個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人生很多問題的

3.父母是孩子最長久的老師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首先就是父母陪伴著他們。陪伴的同時,也是在教育他們、影響他們。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和別人的交往都是教科書,孩子就是通過這些來學習的——他們通過父母的語言學習語言,通過父母和別人的交往學習他和別人的交往,通過學習父母的表情來豐富自己的表情。通過學習父母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言談舉止、興趣愛好···來豐富完善自己的世界。所以,一對好父母,就是兩位好老師!

家庭教育中的3個關鍵詞

1. 陪伴

因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在一起交流,無時無刻不是在進行著交流和學習。為什麼我們說要有親子共讀,要有親子之間充分的交流?我們很多父母親都以為不要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你說的所有東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會成為構成他大腦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2. 閱讀

兒童通過這些書的閱讀之後,開始喜歡閱讀。兒童早期的閱讀為什麼很重要?因為那些童書,和成年人讀的書有差別,會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通過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藏在其中,構建的是孩子們未來的價值觀

3. 習慣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連續21天不斷的訓練,我們針對一個習慣無論是運動還是閱讀,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覺得這是在家庭裡面非常需要的。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個習慣。對一個孩子來說,一個好習慣可以影響一生。


再次感謝香格裡拉新華書店

提供本次家長課程活動場地

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到了什麼是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公益觀感】全納教育是中國應試教育最好解藥
    什麼是全納教育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這樣定義了全納教育:「締約國應該確保在各級教育中實行包容性教育制度和終生學習⋯⋯」。全納教育的理想目標是,通過為有障礙和無障礙的學生建立學習型社區使所有學生可以在適齡的普通教育場所接受相同的教育。
  • 自閉症早期識別很重要 家長更渴盼「全納教育」
    「社會對於自閉症孩子的關懷很多,但很少有人明白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沈文豔是一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也是手牽手家庭支持中心的負責人之一,在她看來,比起同情,同理心更能讓自閉症孩子感受到關愛。「很多人覺得自閉症兒童可憐,但我們希望給孩子有尊嚴的生活。」
  • 過不一樣的520 一起關注全納教育
    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就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要實現這樣的一個目標,我們應該首先從包容性的教育系統開始。可持續發展目標強調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以及終身學習,呼籲建設改善教育設施,讓他們對兒童更加友好,對殘障和社會性別更加敏感,並且保證每個人都能在安全、非暴力和有效的環境中學習。」
  • 北京培奇全納教育公益基金會在昆舉辦系列公益活動
    雲南網訊(記者 範春豔)5月20日,由北京培奇全納教育公益基金會主辦的,以「我們不一樣,我們都一樣」為主題的「520全納日」系列活動在昆明拉開序幕。「我們不一樣,我們都一樣……」 剛剛成立的全納童聲合唱團以一曲清亮的童聲合唱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全納教育基金會兩位發起人王功權、戰偉作主旨發言,闡述了全納教育的內涵所在、當前社會對全納教育理念的渴求、全納教育理念的相關研發成果等內容。
  • 鄭州嘗試「全納教育」 智障孩子也能進公辦課堂
    為他們上課的老師,則是剛在第五屆全國中小學音樂課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的音樂老師王瑩華。由此,公辦小學裡的「全納教育」模式也在這堂音樂課上初次嘗試。  「唱到最後一句的時候,手應該是這樣的……」王瑩華老師邊唱、邊和學生們手把手地教利智學校的孩子做動作。這位剛在第五屆全國中小學音樂課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成為全省第二個獲此殊榮的音樂課老師說,她安排利智學校的孩子和班上的正常孩子同上一堂課,目的是想讓這些孩子多接觸一些智力正常孩子,同時,也培養智力正常孩子們與智力殘疾孩子相互溝通等方面的愛心。如何面對一個智力有障礙的孩子?
  • 開放教育資源如何促進全納教育?
    Tony Mays博士在在致辭中介紹了近年來COL在促進全納學習方面的實踐。他認為,遠程學習模式和支持自主學習的開放教育資源有助於為那些無法進入物理校園的人創造學習機會,特別是向貧困地區的女童、婦女以及殘疾人提供幫助。阿拉伯聯盟教育、文化及科學組織(ALECSO)ICT部分主任Mohamed Jemni教授在致辭中表示,ALECSO始終致力於管理和協調教育、文化、科學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相關項目,秉持寬容、適度、尊重他人、促進多元發展等價值觀,推動以OER促進全納教育的實驗。
  • 家長能為孩子的融合教育做什麼?
    上篇文章我們跟大家分享了孩子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去入學?這還只是一些基礎能力的培養。家長們若想孩子的小學、初中、高中等融合教育,這又是一道難關!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最早是1994年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宣言中提出。又被稱為全納教育。2017年5月,中國新出臺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也提出了「優先發展融合教育」的相關政策。狹義的融合教育是接受殘障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而不是把他們分開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
  • 全納是what?Come on,此處有解
    「科學教育」重點課題組的科研成果全納老師上崗必須考取學習能力開發指導師證書全納的理念的有溫度的教育有良心的品牌。我們只注重教學效果,不做太多虛假廣告我們支持隨時無條件退款,絕不做強買強賣生意全納是小班制,最少1對1,最多6人全納老師課後一定要求家長留下講解課程內容。
  • 全納教育公益基金會啟動 呼籲建立「520全納日」
    ,這些差異性應該得到尊重和滿足。因此,政府和全社會都應該本著尊重、接納、平等的原則,致力於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適合的教育。「兩千年前孔子曾經提出過因材施教,提倡平等的、面向所有人的,同時又是有針對性的教育。這是很了不起的。這種觀念和我們今天提倡的『全納教育』理念其實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全納教育』提供了適合現代的理論框架和實踐經驗,包括教學方法、教具、教材等,也可以理解為這是為我們現代人定製的一種『因材施教』」。
  • 新生家長的焦慮:孩子入學前,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對於剛剛踏入小學校門的一年級學生,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應該重視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為這是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道出了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因為養成良好習慣是在夯實自己的人生根基。
  • ...集團成立全納教育中心 「家校社醫」四位一體成就每一個孩子的...
    自羅才軍校長在2019屆新生家長會上宣布全面推薦全納教育工作的一年多來,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在實踐中探索公辦學校全納教育的支持保障系統,努力構建「家校社醫」四位一體共營育人樣板,融通「家校社醫」,走活教育「一盤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據介紹,這一年多來,在拱墅區編辦和拱墅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學校組建了3位專職老師,3位兼職老師的6人全納教育團隊。
  • 杭州賣魚橋小學有了全納教育中心
    12月11日,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全納教育中心正式成立了。按學生和家長們的說法,從這裡走出來的孩子,每一個都開開心心的。自校長羅才軍在2019屆新生家長會上宣布全面推薦全納教育工作的一年多來,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在實踐中探索公辦學校全納教育的支持保障系統,努力構建「家校社醫」四位一體共營育人樣板,融通「家校社醫」,走活教育「一盤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 學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長—永順縣政府辦「家長課堂」開課啦
    來源:永順縣政府辦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幫助家長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做好家庭教育工作,11月12日,永順縣政府辦「家長課堂」如期開課。本次課堂主題為《學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長》。有著十餘年教學經驗的蔡小玲結合自己作為老師、作為家長的切身經歷,用大量豐富的圖片、案例等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分享。在分享中,她指出對孩子有益的家庭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培養健康的人格、打造良好的親子關係,給出了五條有關教育智慧的建議。「家長課堂」深受各位家長的好評,家長們表示這次課堂帶來了很好的啟發,回去後將用於家庭教育中。
  • 見證孩子從優秀到卓越,青島市北全納兒童能力訓練中心盛大開業!
    國家教育部「科學教育」課題組專家翁亦奇先生、 全國全納直營校區總校長楊強維女士、全納青島市北校區校長王琳女士、全納青島市北校區投資人朱傑先生、全納淄博校區校長吳家娟女士、廣泰鴻發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啟先生出席了開業剪彩。在陣陣歡呼聲與掌聲中,王琳校長發表熱情洋溢的開業致辭。
  • 家長吐槽老師的時候,都應該重新定義:對於孩子的教育初心是什麼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都說家長和老師應該站在同一根戰線上,但是為何這種教育上的爭議會越來越多呢?當家長吐槽老師的時候,又都是因為什麼呢?▊老師認為,乖巧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迪迪在他們老師的眼中,因為他上課的時候總喜歡動,所以迪迪並不是一個好孩子。
  • 促進教育公平的「全納」解法
    全納教育有助於實現教育公平,進而促進社會公平進程。發展全納教育,需要從建立健全全納法律法規、培養全納教師、建立健全全納支持系統等方面進行努力。建立健全全納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全納法律法規,是我國全納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其發展的制度保障。美國的全納教育得以快速發展,與其立法保障是分不開的。
  • 全納教育:發展歷程及特點
    同時,由於觀念、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普通教育在實施過程中也缺乏主動為特殊需要學生服務的意識和探索積極有效的教育策略的精神。  四是被接受的全納教育發展時期。1994年的西班牙《薩拉曼卡宣言》開啟了全納教育時代,拉開了全世界全納教育的序幕,有力地推動了全納教育實踐在世界各地的開展。
  •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你即是家長,也應該是老師
    首先率領家庭人員擔當教育者的人就應該是母親和父親,毫無疑問因為這兩者是每天接觸孩子最多並且血緣關係也是最親密的兩個人。因此在教育上面,效果要遠遠比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強的多。今天我們就淺談幾點關於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堅持和摒棄的東西,一起來看看吧!成為社會的人才,需要什麼?不可否認,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為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才,但是細想一下,孩子成為人才並不是大概率實踐,是多重因素相互影響作用的結果。
  • 「正向教養」家庭教育工作坊開課 讓家長學會與孩子「正向」交流
    在武侯科技園小學工作坊裡,一位家長向老師傾訴。「我們現在用嘮叨、責備、打罵的方法把他壓住,那他長大了呢?打也解決不了問題呢?他的心門關上了,不與家長溝通了,怎麼辦?」長期從事全納教育的劉俐老師向家長拋出了這個問題,引起了家長們的思考。武侯科技園小學的家庭教育工作坊定期向家長開放,每一期都針對一個主題進行互動體驗式的培訓。
  • 北京培奇全納教育公益基金會在京啟動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聰聰)5月20日,「北京培奇全納教育公益基金會」在北京召開基金會啟動大會。這是中國第一家全納教育公益基金會,由投資人王功權和在全納教育領域踐行十多年的戰偉聯合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