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舌澱粉樣變性
生長在表淺的口腔黏膜淋巴管畸形診斷並不困難,但在個別病例有誤診發生。
舌是系統性澱粉樣變性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典型的表現是巨舌症,以50歲以上中老年多見,舌背黏膜有點狀出血,呈灰白色改變有小顆粒,菌狀乳頭有不同程度增生。舌肌受累呈現僵硬狀態,舌背有裂隙,舌緣有潰瘍。
病程發展緩慢,唾液分泌逐漸減少出現口乾症狀。患者可見舌基底膜、舌肌、血管神經有澱粉樣物沉積,剛果紅染色陽性。而舌淋巴管畸形多發生在嬰幼兒。臨床要仔細詢問病史,做細緻的全身及局部檢查,還是能夠做出正確診斷的。
02、脂肪瘤
脂肪瘤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細胞形成的良性腫瘤,中年多發,腫瘤生長緩慢,無症狀,打之柔軟可移動,呈分葉狀,有假性波動感,與皮膚無粘連,不隨體位變化。在口腔頜面部多發生在面頰和口底,造成面部不對稱。
03、神經纖維瘤
神經纖維瘤可起源於神經內膜、神經外膜、神經術膜;常有家族史,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腫瘤生長緩慢,柔軟,並富有彈性。皮內有念珠樣結節,可沿皮神經走行,皮膚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咖啡斑。
神經纖維瘤富有血竇、質脆,手術中不易止血,可單發也可多發。頭頸、四肢是好發部位。體積大的神經纖維瘤手術切除時要做好輸血準備。
04、舌下腺囊腫
多為外滲性囊腫,常見於青少年,囊腫位於下頜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區,常在口底一側。由於囊壁菲薄,緊貼口腔黏膜,呈現淡藍色,捫之柔軟有波動感,穿刺流出的液體略帶黃色,黏稠呈現「拉絲」狀。而淋巴管畸形穿刺液體為清亮黃色,此點是重要鑑別要點。
微囊型淋巴管畸形主要發生在皮下、黏膜下及深層病變,大多數病例是容易診斷的,臨床卻有少數軟組織良性腫瘤難以鑑別,如脂肪瘤、神經纖維瘤等。軟組織良性腫瘤最常見的症狀是腫塊邊界不清、柔軟度似正常組織。在制定治療計劃時,還需要藉助其他輔助檢查,評估病變範圍、血流性質等。
穿刺檢查術:是診斷淋巴管畸形常用的診斷方法。
05、裂溝舌
裂溝舌是舌背黏膜出現不同排列方向的裂溝。過去認為是先天性舌發育異常,也有學者認為是後天因素,如維生素缺乏、病毒感染、自主神經紊亂、變態反應等。亦有學者認為是某些疾病的伴隨症狀,如膿瘡型銀屑病、增殖性天皰瘡等。
臨床特點:舌背黏膜出現溝紋,深淺不一,形態不同。深溝超過2mm,長15mm,在舌正中有前舌向深溝,每側有由後斜向前方橫向排列略淺的副溝,似葉脈,溝裂遷回形似大腦溝回。而淋巴管畸形臨床表現則完全不同。
病理:溝紋表面上皮增生角化。上支下結締組織增厚,有炎症時組織水腫,毛細血管擴張,可見微小膿腫。
治療:注意口腔衛生,有炎症時先抗感染治療,補充維生素。
淋巴管畸形雖屬良性病變,但極少自然消退,常與頭頸部重要結構毗鄰,危害較大,建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以上內容,參考了汪文杰。秦中平。《血管瘤和脈管畸形診斷與治療》的相關內容。文章謹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能代替任何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法,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就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